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5 毫秒
1.
<正>2015年6月11日—12日,由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和浙江省中小学体育区域教学联盟主办,杭州市行知小学协办的"《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指导下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杭州市行知小学举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博士,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学院叶哲铭副院长,浙江省体育教研员、特级教师余立峰,特级教师董玉泉、曹强等,浙江省小学体育区域联盟成  相似文献   

2.
<正>2016年6月2-4日,由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主办,温岭市教育局教研室协办的"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小学组第七届研讨活动"在温岭市锦园小学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课程内容的适切性,落实《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精神,充分发挥跨区域教学研讨活动的研究、交流与辐射作  相似文献   

3.
<正>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适切性,充分发挥跨区域教学研讨活动的交流与辐射作用,2018年5月20-22日,由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主办、慈溪市教育局教研室承办、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协办的"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育联盟小学组第九届教学研讨活动"在慈溪市第  相似文献   

4.
<正>《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提出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构建和实施单元教学,在注重技术教学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体能和激发学习兴趣。浙江省初中体育区域联盟第一届研讨活动的四节展示课就是基于单元教学。《指导纲要》出台是引导体育教师将关注点集中在有效学习的本质上,对课堂的评价中心也转移到教学的有效性上。有效教学,取决于课堂上选择怎样的策略,其次是如何实现这些策略。基于单元教学怎样从三  相似文献   

5.
<正>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适切性,充分发挥跨区域教学研讨活动的研究、交流与辐射作用,2018年12月23日—25日,由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主办,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发展研究院、杭州师范大学东城实验学校承办的以"‘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所构建单元的适切性"为主题的"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初中组第五届教学研讨活动"在杭州师范大学东城  相似文献   

6.
<正>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适切性,充分发挥跨区域教学研讨活动的交流与辐射作用,2017年12月18—19日,由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北京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合作办学平台主办,浙江省嘉兴市南湖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承办,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协办的"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中学组)第4届教学研讨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南湖附属学校举行。  相似文献   

7.
<正>2017年6月4—6日,"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小学组第八届教学研讨活动"在堇山小学举行,本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深入研究《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的适切性,充分发挥跨区域教学研讨活动的研究、交流与辐射作用,来自杭州江干区、杭州拱墅区、宁波江北区、慈溪市等9个县市区的400余名骨干教师、教研员参与了本次活动。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体育教研员余立峰、中国教  相似文献   

8.
近段时间,笔者所在省的绍兴举办了"甬、绍、温、舟"四地市"互学互进"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其活动目的是为了加强各区域之间的学习交流,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质量,促进体育教师专业素质提升,同时积极推进《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简称《纲要》及配套用书的落实。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是"关系"探究下的小学球类项目教学的优化策略。笔者就针对本次活动"关系"探究下的小篮球组合动作中巩固提高技能,组合动作中锻炼体能及组合动作中培植能力的融合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浙江省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纲要》指导下的小学体育单元教学观摩活动中,课堂教学研讨内容有三节展示课、三节片段课;其中这三节展示课分别是:钱明星老师执教三年级《武术:手型、手法和步型动作组合与游戏》(以下简称《武术》;浙江省温岭市锦园小学林凯挺老师执教四年级第二学期《跑:多种形式的折返跑;游戏:香蕉、苹果》(以下简称  相似文献   

10.
<正>对于"教学策略"一词,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如何从《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视角,去理解和设计中考项目教学策略,真正发挥体育中考对体育教学的促进作用,这是本次研讨活动的主题,也是一个值得大家学习和思考的问题。一、"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单元,体现单元教学策略研究教学策略首先要从从单元构建着手,中考项目也不例外。立定跳远属于田径类项  相似文献   

11.
<正>在本次四地体育名师工作室教学联盟研讨活动中,笔者代表蔡景台名师工作室,承担了水平三投掷单元第二课时《原地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课堂展示。课堂上,笔者在传统投掷教学基础上,增加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层次性、科学性,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以及课的练习密度和强度都得到了展现,获得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课后,浙江省体育教研员余立峰进行了点评,对《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三维度"作  相似文献   

12.
<正>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初中组第三届教学研讨活动于12月19-20日在浙江省宁波市惠贞书院举行,此次活动由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主办,由宁波市江北区教育局教研室承办、宁波市惠贞书院协办。本届活动以"体育中考项目的教学策略"为主题,以三节展示课为载体,旨在深入研究《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的适切  相似文献   

13.
<正>一、传—传递理念,夯实理论一个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理念的更新,夯实和更新理念是年轻教师成长的基础。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有一个研讨主题或思路,如以参与"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小学组第七届研讨活动"为例,本次活动以《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一书  相似文献   

14.
《中国学校体育》2020,(2):39-41
<正>在温州市体育与健康学科"促进有效学习"教学研讨暨浙江省"四地九室"体育名师工作室教学联盟活动中,笔者有幸展示了水平四(七年级)《立定跳远的练习方法1》示范课。本课依据《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以"学、练、赛、评"一体化为方向,把关注点放在促进学生思维运动的发生上,营造身体练习和思维练习共存的教学形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掌握立定跳远技术动作,又能知道如何练习立定跳远、如何评价这个锻炼方法等思维运动,进  相似文献   

15.
<正>为深入研究《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的适切性,继续发挥跨区域教学研讨活动的研究、交流与辐射作用,2019年5月21日—23日,由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教学联盟主办、杭州市拱墅区教育研究院承办、杭州市文澜实验学  相似文献   

16.
《中国学校体育》2020,(11):42-43
<正>《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提出一堂体育课的基本要求,其中一条是"学练三个一",即有单一的身体练习和以此为核心的组合练习、游戏(比赛)等,它们通常就是课的教学内容,即动作(技术)方法、练习方法、运用方法。笔者以2019年浙江省九城区中小学体育联盟小学组第十届教学研讨活动上《双杠:多种形式支撑的活动方法》的单元设计为例,从单元呈现的单一练习、组合练习、游戏和比赛3个方面分析阐述,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正>一、依据《纲要》设计单元《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本文简称《纲要》),是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研制的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以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根本,合理定位不同运动项目的特征与功能,体现教学的价值;以内容标准与表现标准为主要呈现形式,明确教学内容要素与评价指标;提高教师专业发展水平为根本旨意,加强教学研究,促进体育教学质  相似文献   

18.
<正>本次研讨活动安排了"足球:运球技术及运用"单元教学,由三位教师进行该单元的不同课时教学展示。三位老师在教学中都坚守《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中提出的课的七个标准底线同时也有自己的理解和把握,通过这次观课,笔者对课堂的标准也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下面着重从"七个基本要求"选择如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一、"开始有队列"队列队形练习在整堂课中都应贯穿,是全课各个环节的衔接,是课堂组织有序  相似文献   

19.
<正>一、立足单元教学,突出技能主线一体化对于运动技能而言,"教会、勤练、常赛"一体化推进要在单元中落实,依据技术、体能、运用三维度构建的水平三《足球:前额正面头顶球》单元设置课时比例为1∶3∶2,即1节新授课、3节复习课、2节运用课。在单元教学中突出技能主线,一体化贯穿技能教学。1.精心教,乐"学会"基于《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理念,  相似文献   

20.
<正>《浙江省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根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2011年版)》的基本理念,提出了从"技术、体能、运用"三个维度来构建单元内容,这是落实"用教材教",实现"以生为本"的一个重要突破、一条基本途径。一、单元构建的三要素"技术、体能、运用"视角下的单元构建力求突破"技术线"的框架,改变"教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