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代高空气象探测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即L波段雷达在我站正式使用以来,对探空业务工作起到了更准确更及时的作用,但也会因环境、人为等因素造成丢球,降低探测记录的完整性、准确性,本文结合台站实际情况浅谈丢球原因及处理方法,与气象同仁共同探讨和学习,以便全方位提升高空探测的技术水平和业务操作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GEF(L)1型二次测风雷达-GTS1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系统(简称L波段(1)型探空系统)的推行,一些常见的高空气象探测观测问题会影响高空气象探测的准确性和数据完整性,必须在观测业务中对探空资料进行审核。通过对拉萨高空气象站L波段雷达探测资料审核,包括L波段探空站的基本数据、探空气球施放和探测数据审核等方面总结了探空业务审核的要点,为高原L波段探空业务实践提供参考,提高探空气象站的观测资料准确性和及时性。  相似文献   

3.
《科技风》2016,(2)
高空气象探测系统是气象业务的基础,也是天气预报、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国际交换的气象情报和资料的主要来源。59型探空仪-701二次测风雷达探测系统已工作了近四十年,在我国气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气象现代化进程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探空仪---L波段二次测风雷达、GPS高空气象探测系统开始投入业务使用。本人将自已工作中常见的L波段探空施放前常见故障总结出来,就做好探空施放前的各项工作,谈出几点自己的看法供观测员参考。  相似文献   

4.
GFE(L)I型测风雷达(以下简称L波段雷达)由于性能因素,过顶目标和有源目标的回波强度衰弱或回波频率超出雷达接收机中心工作频率以上时,就会出现丢球或跟踪失败,致使记录不完整。天气原因可能造成补测失败或重放球,甚至造成部分记录缺测。可见,避免气球过顶在高空观测中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和方法,有效解决气球过顶丢球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L波段测风雷达是我国气象系统用于高空探测的主要方式,与701、C波段等探空系统相比,L波段探空系统有着高精度、高自动化、高稳定性等特点。对目前我国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文章介绍了L波段测风雷达测角电路及其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6.
GFE(L)1型测风雷达(以下简称L波段雷达)由于性能因素,过顶目标和有源目标的回波强度衰弱或回波频率超出雷达接收机中心工作频率以上时,就会出现丢球或跟踪失败,致使记录不完整。天气原因可能造成补测失败或重放球,甚至造成部分记录缺测。可见,避免气球过顶在高空观测中非常重要。本文通过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和方法,有效解决气球过顶丢球问题。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央珍 《西藏科技》2011,(12):69-71
本文重点介绍了造成GFE(L)1型高空探测雷达重放球的原因和应对措施。通过笔者多年从事高空探测的经验,进一步分析如何提高探空气球施放高度,为各地进行高空气象综合探测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L波段雷达是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新型雷达。在气象中探测的高空气象资料是为天气预报提供基础资料的重要保障。如果雷达与计算机等设备不进行定期检查与维护,会对高空探测业务造成影响,严重的将获取不到高空资料。这将会影响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在经过一定工作时间的使用后雷达会因为污垢、腐蚀、生锈和霉变等原因造成故障,也会因为雷达的各种元件在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而造成变质失去作用,所以在日常工作中,我们除了按使用说明书正常操作外,还必须有良好的维护。按照规章制度L波段雷达的维护一般分为日常维护,季度维护,及年维护,而我们所使用的计算机则需要进行周维护,如果我们足够重视对雷达和计算机的维护就可以把故障排除在初级阶段,以保证设备正常工作并在观测中录取到最真实可靠的气象数据。  相似文献   

9.
新一代高空探测系统L波段自投入使用以来,在气象业务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具有探测精度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但是在观测中近距离放球后容易丢球,造成低空失测.现对探空气球低空探测和低空过顶丢球进行讨论,以确保在日后的观测中争取得到第一手观测数据使所获取的探测资料的完整和连续.  相似文献   

10.
专家档案姚振东1964年4月生于广西。1987年毕业于成都气象学院探测系探测专业,在广西气象科学研究所和成都气象学院(现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探测系、科研所从事天气雷达地物杂波抑制器及数据处理、传输系统的研制工作。1991年起,承担X波段数字化雷达、X波段双极化雷达的研制以及成果转化和全国推广工作;承担微机、DSP等课程的教学任务。1998年后,主持了雷达数字中频接收机等多个项目。2000年,5cm常规天气雷达多参数化改造的研究获教育部“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资助。2003年调电子系,从事气象雷达、信号与信  相似文献   

11.
L 波段雷达是实现高空气象探测的重要手段,它为我国的气象事业提供了更好的实现手段.本文从放球过程中的仰角驱动器以及方位问题,放球过程中短时间内告警灯频亮,方位角显示数据不稳定,方位角度只是不正常以及小发射机出现自激信号这五个常见故障出发,并提出了相应的维修办法,也阐述了对机器定时的清洁工作以及检查维修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新旧探空系统(即L波段探空系统和59-701探空系统)中GST1型数字式电子探空仪和59型机械式探空仪所探测到的探空资料,采用标准差和平均差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南京站同步高空观测的一个月资料,分别从探空温度、探空高度、探空湿度等方面作了详细地差异分析,对比了两种高空探测系统所获得资料的差异及其所产生差异的原因分析.结果表明:L波段探空系统比59-701探空系统所测得的高空探测温度和探测高度资料更加稳定、离散率更小;所测得的湿度,59-701探测系统有较高的稳定性,而L波段探测系统则有更高的灵敏度,两套探测系统的湿度都是随探空高度的增大而差值变大.通过对新旧探空系统地分析,以便更好地利用和改进现有的高空探测系统.  相似文献   

13.
神华准能发电厂是国家“八五”重点工程,准格尔项目三大主体工程之一。目前安装两台100MW火力发电机组,分别于92、93年建成投产。机组投入运行以后,按照电力行业的标准,单台机组一般每三年要进行一次解体大修。在大修中引入网络计划技术,用来控制工期。在具体应用中,采用二级网络图。其中,厂生技部绘制全厂大修网络图,进行全面控制。经过对网络图的优化调整,严格控制关键工序的完成时间,大修工期都能控制到标准工期(一个月)以内,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利用兴安盟1996~2015年共20年间5~9月份的160个冰雹日,对应500hPa高空环流形势进行分析研究,冰雹出现前500hPa(北京时间08:00时)天气形势分析归纳为高空冷槽型、高空冷涡型和西北气流型。进一步总结了兴安盟冰雹预报物理量指标;冰雹的卫星云图特征;以本地713雷达回波资料和周边地区多普雷达资料总结了兴安盟冰雹的雷达回波特征。  相似文献   

15.
66kV变压器全项试验,涉及到很多试验项目,在工作的这几年时间里,2002年对哈尔滨电业局任家桥变电所的1#主变的一次大修后试验,很具有代表性。任家桥变电所1#主变是哈局变压器厂于1999年生产的,在任家桥变投入运行整五年,本次是正常大修。  相似文献   

16.
实时一历史地面气象资料一体化业务(MDOS)自2015年7月10日正式运行,自此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不再承担地面气象记录月报表(A、J文件)制作职责[1]。这就要求台站业务人员要全面掌握工作任务及工作中出现不正常数据时的处理方法等,这样才能提高综合业务指数。本文重点阐述了县级MDOS系统数据处理员的工作任务、异常数据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空管监视装备是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核心之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三十八所(以下简称38所)是中国电科集团公司以空中平台、军民两用雷达、核心部件为完整产业链运行的产业实体,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着力发展民用雷达产业,是我国较早进入空管雷达领域的国家骨干研究所之一。2011年以来,38所着力开展L波段远程空管一次雷达、机场场面监视雷达、MLAT多点定位系统等新型空管监视装备的研制工作,积极推进空管监视装备的国产化、产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1引言 雷达在气象上的应用主要是用于强对流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拉萨市的多普勒天气雷达于2003年年底建成,2004年5月26日修复并投入业务试运行,这是西藏自治区境内的第一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但在具体的应用方面还是一片空白。由于拉萨地区特殊的地形和雷达的位置,降水系统分别来自东边和西边时,在雷达上的反映有很大的区别。故本文对以上两种情况下的雷达资料进行了一次初步的分析,希望能够了解该雷达在高原天气和地形条件下,降水天气过程的雷达回波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涂长望(1906年—1962年)气象学家。1929年毕业于沪江大学。1932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后入读英国利物浦大学研究生。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曾任中央气象局局长、研究员。在气候区域、季风进退、气团与锋面分析、世界大气浪动和海洋环流同中国降水和温度的关系、关于20世纪气象变暖问题等方面进行了奠基性的研究,并开辟了中国长期天气预报的研究领域。对高空气候、农业气候、长江水文预测等做了出色的研究。负责组建全国气象工作,开展大规模气象台站网建设,培训气象科技人员,建立全国气象业务、科研、仪器、资料等方面的管理体系,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主要著作有《中国气候区域》、《我国低气压之成因与来源》、《大气运行与世界气温之关系》、《中国天气与世界大气的浪动及其长期预告中国夏季旱涝的应用》、《中国之气团》、《关于二十一世纪气候变暖问题》等。  相似文献   

20.
随着气象业务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前人工估测的能见度气象要素改为自动化仪器观测,洛阳凯迈(环测)公司生产的CJY-1G型前向散射能见度仪作为一种智能化的新一代大气能见度监测设备,2013年在气象台站装备较多,本文分析了该型仪器的工作原理和内部结构,以期给用户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