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出一种基于造孔剂的多孔铁碳合金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方法。该方法以Fe3·6H2O作为多孔铁碳合金制备实验的主要原料,以淀粉作为实验的造孔剂,利用不同的淀粉添加量以及不同的温度条件进行多孔铁碳合金的制备。然后利用SEM、XRD、EDS以及X射线能谱等手段对制得的多孔铁碳合金的微观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对影响多孔铁碳合金制备的淀粉添加量、氢气还原温度进行研究,分析了多孔铁碳合金粒径大小与还原温度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对多孔铁碳合金的电化学性能进行测定。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多孔铁碳合金孔隙尺寸以及均匀程度的控制,同时对同类的其他合金材料的制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张艳艳 《大众科技》2009,(7):111-114
介绍Ni-S电极的制备,以及电镀时间、电镀电流密度、镀层中硫含量、镀液PH值、镀液温度等对Ni-S合金电极的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韩献堂 《科技风》2014,(19):91-92
采用单辊熔体急冷法制备了非晶Fe39.4-xCo40Si9B9Nb2.6Cux合金薄带,在不同温度退火后得到双相纳米晶合金。研究了纳米晶合金的静态磁性随退火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490℃退火后可以得到最优的静态性能;研究了Cu含量对合金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Cu含量的增加,纳米晶合金晶粒尺寸得到有效细化,使得其静态磁性更加优良。  相似文献   

4.
<正>随着电子装联向集成化、精密化方向发展,焊点越来越密集和细小,对焊点的缺陷和品质要求越来越严格,尤其是高端电子产品或汽车电子行业,对于焊点可靠性的要求尤为苛刻。云南锡业锡材有限公司承担的"无铅焊料合金开发及制备关键技术"项目基于目前电子焊料行业对于高纯净、高可靠性焊料的需求,通过深入研究In、Ge、Sb、Co、Bi、Ni、Ce、Ga、P等微量元素对SnCu/SnAgCu系无铅焊料合金的显微组织、可焊性、界面结构稳定性等性能的影响,优化合金成分体系设计,开发出了SnAgCu-X和SnCu-X焊料合金配方。同时在制备方法的研究上,该项目采用了模拟计算与实践验证有机结合的方式,通过Fluent软件建立VOF模  相似文献   

5.
用定向再结晶技术可以制备单晶或柱状晶结构,本文讨论了定向退火工艺参数对显微结构演变的影响,评述了定向退火过程中柱状晶长大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结合单相金属或合金,硅钢和高温合金等材料探讨了在退火过程中柱状晶生长的影响因素,讨论了晶体学织构,杂质或第二相和表面对晶粒异常长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研究了大尺寸C18200(铬铜)合金棒制备工艺及其与性能的对应关系。通过研究、试验及对结果的分析讨论,确立了大尺寸C18200合金棒较为理想的制备工艺,指导生产,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7.
利用单辊熔体旋转法制备了近等原子比的Ti-Ni形状记忆合金,利用DSC与XRD分析了快速凝固对合金相变点的影响以及相变产物马氏体的结构。实验表明,快速凝固可使Ti-Ni形状记忆合金马氏体相变点降低。并确定了具体的快速凝固Ti-Ni合金中马氏体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北京科技大学张勇教授一直致力于提高新型高熵合金和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工程使用性能,探索材料性能和微观结构的联系以及如何通过工艺来控制微米/纳米级别结构的目的。还从事非晶合金及其复合材料,BRIDGMAN技术,玻璃形成能力:高熵溶体合金,相变及相形成规律方面的研究。他参加了贫铀装甲材料的制备及其抗弹性研究,此课题涉及到多孔骨架材料的制备,粉末冶金技术,热等静压,压力浸渍复合,  相似文献   

9.
<正>靶材主要应用于电子及信息产业,如集成电路、信息存储、液晶显示屏、激光存储器、电子控制器件等,也可应用于玻璃镀膜等领域。靶材的产业链主要分金属提纯、靶材制造、溅射镀膜、终端应用四个环节。靶材制造环节是在溅射靶材产业链条中对生产设备及技术工艺要求最高的环节,溅射薄膜的品质对下游产品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此背景下,为了制备更高纯度的铝钪靶材,针对粉末冶金法制备铝钪合金靶材进行了众多研究,致力于方法的优化,改善铝钪合金靶材的均匀性、纯度。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192-192
长春虚化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孟健研究员课题组,利用在稀土有色金属合金研发上多年的积累和较强的优势,于2003年承担了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稀土镁中间合金的研制与应用”。经过5年多的艰苦努力,他们自主发明了整套具有创新性的“下沉液态阴极电解工艺”制备稀土镁中间合金工艺技术.创造性地将高熔点的稀土和低熔点的镁,利用熔盐电解的方法制备成分均匀的中间合金,  相似文献   

11.
通过改善合金成分、添加稀土元素以及固溶处理的方法,探索出一种具有较好高温耐磨性的高铬镍合金材料制备方法。通过对比高铬镍合金材料和传统材料的高温磨损实验结果,发现增加高铬镍合金材料的含碳量能使组织中共晶碳化物增加,同时也使合金的高温硬度提高;在高温磨损过程中,高硬度共晶碳化物能发挥抵抗磨料的作用而使合金的耐磨性提高,但有其两重性;基体在高温时的塑性变形是影响合金高温耐磨性的重要因素,它直接影响到共晶碳化物在高温磨损时发挥有益作用的程度,研究结果反映了高温磨损中合金组成体具有不同的作用并存在相互依赖关系。此外,合金的高温耐磨性与高温硬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导致材料高温硬度增加的手段可使其耐磨性提高;Fe-Cr-Mn合金由于Mn的加入改善了基体组织和性能,其硬度和高温耐磨性均比 Fe-Cr合金的高。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气雾化法制备了Al0.45Mg0.5Li0.05合金,利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和热重/差热综合分析(TG/DTA)等表征手段研究了Al0.45Mg0.5Li0.05合金粉在氧气气氛下的氧化性能。结果表明,通过雾化法制备得到的Al0.45Mg0.5Li0.05合金粉体表面光滑、球形度高。Li和Mg的添加降低了合金的初始氧化温度,合金分别在472℃和527℃出现放热峰。XRD和SEM测试结果表明,在合金氧化过程中,Li和Mg首先发生选择性氧化并带动合金中一部分Al发生低温氧化,在此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多孔结构的中间产物,促进了氧气和颗粒中残余金属相的扩散和氧化,合金在1000℃完全氧化。  相似文献   

13.
刘诗安 《大众科技》2011,(1):98-99,109
通过铝/锌及合金层状复合材料金相试样制备试验的总结,介绍了异种金属层状复合材料界面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中磨削、抛光和侵蚀等环节的操作要点,提出了在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材料的氧化行为对其实际应用具有很大影响。本文以航空用Ti Al合金材料为研究对象,利用PLC控制机器人等离子表面处理技术在基体表面制备铬钨共渗层,之后进行氧化实验,分析材料共渗层的显微组织结构、物相组成以及成分构成。最后得到结论,铬钨共渗层的存在能够有效地提高Ti Al合金抗氧化性。该研究为航空用Ti Al合金的研究应用提供了有用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靶材是集成电路制造溅射用材料,主要应用于电子及信息产业,如集成电路、信息存储、液晶显示屏、激光存储器、电子控制器件等,也可应用于玻璃镀膜等领域。靶材主要以铝靶、钛靶、钽靶、铜靶等为主,纯度要求远远高于常规合金要求。铝钪合金是继铝锂合金之后的新一代铝合金结构材料,在航天、核能和舰船等国防军工尖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常常用于制备铝钪合金靶材。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国产化设备制备高性能钕铁硼磁体产品一致性和稳定性不高这一行业焦点问题,以N52牌号磁体产品生产工艺作为典型试验范例,研究了合金熔炼、气流磨、烧结、成型等工艺的关键控制参数对磁体材料显微组织结构、磁性能的影响,总结其影响因子的一般规律,并对相互关联的影响因子进行平衡分析探讨,进而提出工艺优化的一般性思路和方案。  相似文献   

17.
张铮 《科技风》2011,(5):12
本文采用粉末冶金方法制备了银基多元合金,目的是设计一种具有一定强度、良好的导电性和耐磨性的电接触材料。  相似文献   

18.
现代硝酸采用氨氧化法制备,以铂合金为催化剂。在高温下长期使用的铂合金催化剂,因形成挥发性氧化物而以一个相当恒定的速率失重。对此,硝酸工厂一般采用或基捕集合金来回收从催化剂上损失的铂。在国际上,催化剂普遍采用Pt-Rh合金,捕集合金则采用Pt-Au合金,在我国,催化剂主要采用Pt-Pd-Rh合金,捕集合金则采用Pd-Ni合金。国际上对Pt-Rh催化合金和Pd-Au捕集合金的使用状态的研究已有一定历史,但对Pt-Pd-Rh催化合金和Pd-Ni捕集合金使用状态的研究甚少,我国对其研究也属空白。  相似文献   

19.
用化学还原法制备了一系列银-铂催化剂,并用x-射线衍射方法进行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只在含铂量小于10 at%和大于94 at%的范围内形成单相的银-铂合金。合金结构为置换固溶体。制得的合金催化剂经化学分析,测得其组成分别为含铂1.1 at%、5.1 at%、6.8 at%、9.7 at%和的94.6 at%。  相似文献   

20.
《大众科技》2010,(7):3-3
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经过3年多的艰苦拼搏,以自主研发的磷酸酯类给电子体聚丙烯催化剂,制备出高性能共聚聚丙烯合金。该聚丙烯合金具有很宽范围的模量和高冲击强度,性能达到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