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京时间8月19日,2008北京奥运会男子蹦床决赛在国家体育馆结束,预赛排名头两位的中国选手表现非常出色,预赛头名的陆春龙凭借一套完整的动作,以41.00分成绩夺得冠军。加拿大选手伯内特和中国选手董栋分列二、三位。  相似文献   

2.
唐涌 《精武》2012,(12):87-88,90
通过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归纳总站法,对世界跆拳道联盟、韩国跆拳道协会和中国跆拳道协会在品势竞赛规则中“评分标准”的规定进行分析,归纳其要点,并指出影响跆拳道品势演练水平的因素有:态度及礼仪;基本动作及品势套路的正确性;动作平衡性与协调性;动作速度与力度;动作节奏;表现力;气势等。为今后路拳道品势的教学和训练提供参考,有利于跆拳道品势技术水平、演练水平和运动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随着竞技体操规则的不断演变,自由体操也发生了一些变化。通过分析北京奥运会男子自由体操8名决赛选手的成套动作难度、编排及连接方式发现,通过使用SE组的单个空翻或超过3个空翻动作的直接连接来加大一个或多个空翻串的动作难度,是获得A分的主要手段,而获得有效加速是完成高难度单个空翻和空翻串连接的保证。北京奥运会上,8名决赛选手采用了高、低两种趋步技术完成了各自的空翻类动作,两种趋步技术在比赛中都得到了完美诠释。  相似文献   

4.
九运会蹦床男子网上比赛技术调研报告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届全运会蹦床男子网上比赛共进行了团体 (个人 )预赛、团体决赛及由前 1 0名选手参加的个人决赛。考虑到每人一套自选动作的个人决赛最能代表目前我国蹦床运动水平 ,所以本文选取个人决赛的调研结果来报告。1 研究对象与方法研究对象 :参加个人决赛的 1 0名选手 ;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观察法、临场定点摄像及图像测量法。2 临场技术统计结果经比赛临场技术统计及事后图像测量核对 ,得出男子网上个人决赛临场技术统计一览表。见附表。3 分析与讨论3 .1 选择动作情况这 1 0名选手所完成的 84跳次动作中 ,总共完成了 2 4个不同的…  相似文献   

5.
嘉木 《航空模型》2006,(4):30-31
目前F3A的基本动作有几百个,可以组成多套动作。为使比赛竞技性和观赏性更强,国际航联(FAI)每2年为F3A规定一套预赛动作和一套决赛动作。本刊上期已刊登了国际航联最新规定的P07和F07(F3A指定预赛和决赛动作)的编号和动作简单示意图,从2006年起两年内的F3A比赛均将采用此套动作。本期开始,将对这两套动作作一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6.
张月 《体育博览》2008,(4):82-83
蹦床是奥运会的新兴项目,在中国开展的时间并不算长。但一提到蹦床,熟悉这个项目的人就会联想起叶帅。2004年,一个叫叶帅的17岁厦门小伙子横空出世,一举夺得了蹦床全国锦标赛和奥运会选拔赛的个人双料冠军。2007年11月4日,加拿大魁北克蹦床世锦赛,叶帅加冕双冠王:男团+网上单人。而就在2007年12月13日,在"好运北京"蹦床邀请赛的决赛中,叶帅再次问鼎个人冠军,他以一套难度系数高达16.1的动作和40.40分摘得桂冠,为"好运北京"2007年体操、蹦床国际邀请赛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从魁北克世锦赛冠军,到"好运北京"国际蹦床邀请赛的冠军,代表国家队参赛的厦门选手叶帅正一步步向北京奥运会迈进。  相似文献   

7.
1·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访问法、录像统计法及文献资料法,对第28届奥运会体操比赛的团体和全能两项决赛成绩及各单项积分,以及全能决赛和各单项决赛排名前三位选手的决赛成套动作加分难度、编排连接方式、以及成套动作完成情况等分别进行统计、分析。2·统计结果与分析(1)团体实力:团体比赛历来都是体操大赛竞争的热点。本次大赛团体成绩偏低,的确不能完全代表中国男团的总体实力水平。然而几名优秀选手心理压力过大而导致的强项失误过多,却能透视出中国男子体操的总体动作完成能力,也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下滑,同时也表明中国对成套动作技术细…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女子平衡木比赛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第36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女子平衡木决赛和半决赛的选手为对象,对当前世界平衡木整套动作比赛中,有关上法、木中和下法的技巧动作难度和连接等特点,与悉尼奥运会决赛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平衡木比赛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年轻选手失利原因做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10月27日,“移动的艺术”2013红牛跑酷大赛迎来了最后决赛的争夺。预赛排名前八的选手倒序出场,在3分钟的规定时间内进行表演,由两位跑酷大神裁判瑞安·道尔和帕沙进行评分决定冠军的归属。最终来自北京城市猴子的“大剩”孙洁凭借一套灵感来自体操运动的原创自由式动作,以16.5分的成绩问鼎总冠军,前空翻两周的动作更是博得了裁判的一致好评。红牛签约的两位跑酷选手何意瑜及屠峰豪分列亚军和季军,成绩为16分、15.5分。  相似文献   

10.
高子涵 《体育博览》2013,(12):24-29
来之不易的冠军 今年的10月27日.“移动的艺术”2013红牛跑酷大赛迎来了最后决赛的争夺。预赛排名前八的选手在3分钟的规定时间内进行表演。最有利的冠军争夺者无外乎四人,北京城市猴子团队就占了其中的两席之地——孙洁和屠峰豪。最后,凭借着几乎完美的发挥.孙洁以一套灵感来自体操运动的原创自由式动作.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奥运冠军和前苏奥运决赛选手技术动作的生物力学研究,找出了前苏选手在姿势结构、动作配合和用力方式等方面和冠军的差距;并发现前苏获奖选手只在屈肘速度这一项指标上低于冠军,影响了动作的配合,其余指标有的与冠军持平,有的优于冠军。  相似文献   

12.
采用文献资料等方法,对第42届体操世锦赛单杠决赛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运动员成套动作中飞行动作的数量已经达到规则的极限,且倾向于使用D组难度的飞行动作;使用能获得4次0.2分连接价值的"连接串"难度动作是当今世界男子单杠顶尖选手的编排特征之一;"中穿前上转体360°经混合握倒立"直接"并腿马尔凯洛夫"、"中穿前上转体180°经正握倒立"成为运动员必选的"规定动作";运动员夺冠的关键在D分。  相似文献   

13.
依据2007年蹦床世界杯系列赛各站女子决赛的录像,对27套决赛动作进行了录像统计与分析.女子决赛单个动作的难度集中在1.2~1.6分之间,成套动作的难度均值为13.8分,但具有竞争优势的难度值应在14.0分以上;决赛套向后的动作类型多于向前的动作,前空翻类主要有2种,后空翻类主要有3种;蹦床运动的编排具有典型的位置特征,充分体现在每个位置使用的动作相对固定上;决赛套动作完成的身体姿态以屈体为主,但进一步提高屈体动作的数量,减少团身动作的比例,将是女子蹦床运动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4.
我国女子跳马在动作难度上与强国存在的一定差距,如从1995年全国体操锦标赛女子跳马比赛中,25人次做E组动作,占总完成动作数的41.70%,而在从第26届奥运会女子跳马决赛中,做E组难度动作有13人次,占总完成动作数的81.25%。两者对比发现,奥运会决赛选手E组难度动作比1995年全国内锦标赛上国家集训队员要高39.55%,说明我国女子运动员在动作难度上的差距。  相似文献   

15.
高低杠历来是我国女子体操队的强项,但自1999年天津世锦赛后,我国高低杠水平开始走下坡路,在以后多次国际大赛上没有上佳的表现。其原因是我国选手原先掌握的反吊类优势技术已被各国选手所掌握,而衡量高低杠水平的标志性技术——高难"飞行"动作和换杠动作却不占优势。因此,本文通过比赛录像观察与文献资料法,分析第25-28届奥运会高低杠决赛前8名运动员的"飞行"动作和在此期间的世界锦标赛中出现的高难"飞行"动作,并结合体操评分规则修改和器械变革,论述了高低杠"飞行"动作技术发展与演变,以及每一阶段的技术特征,为我国女子体操高低杠的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结合2005-2008年竞技健美操新规则,对第9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混双项目前3名选手和中国选手共5套动作进行观察统计,分析了中国选手在艺术分、完成分、难度分,以及难度分值、组别、空间的运用和完成情况上与世界优秀选手的差距。结果表明:这种差距表现在动作编排的艺术性较差;难度动作的组别、属类选择上缺乏多样性;所选难度动作对空间的运用不均衡;难度动作的总分值稍低。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等,对第12届世界健美操锦标赛女单比赛的8名决赛选手的成套难度动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女子单项决赛运动员水平接近、竞争激烈,有机结合运动员个体体能的编排难度动作,不盲目追求难度系数的拔高,不忽略选手身体能力对难度编排的把握,才能取得好的比赛成绩。  相似文献   

18.
国家蹦床队参加雅典奥运会比赛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举世瞩目的第28届奥运会经过17天的激烈争夺于8月29日在希腊雅典胜利闭幕了。中国蹦床队2名教练员2名队员一行4人参加了这次比赛,比赛是在8月20-21日两天进行,男、女各参赛一天,来自全世界最强选手男、女各16名,经过了预赛两套动作和决赛一套动作决出男、女前8名。黄珊汕以39分的成绩获得一块铜牌,为中国蹦床队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完成了体操中心领导交给我们的任务。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男子跳马单项决赛的8名选手的动作影片进行两维分析。给出跳马动作技术的时间,位移和速度等运动学特征的可靠描述,希望本文给出的研究方法及数据资料能为更详尽地研究男子跳马技术提供基础; 方法摄影过程男子跳马单项决赛于1984年8月4日举行,用每秒100格的速度拍摄了8名决赛选手的各次试踏。运动员的姓名、国籍及名次列于表1。  相似文献   

20.
好球     
时间:1996年奥运会地点:亳州消防一中队119值班室女子10米跳台比赛决赛。我和几个兵正在值班室看决赛转播,中外选手轮番登场,比赛动作逐个进行。我们个个看得是全神贯注,如醉如痴,深深地沉浸在赛场的气氛中。这时,一名中国的女选手登场了(就是后来获冠军的那位),随着后来被所有裁判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