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秋禾 《图书馆杂志》2006,25(1):89-92
巴金(1904--2005年)出生在四川成都一个有文化底蕴的封建大家庭里,童年时接受的是以“四书五经”为主体知识系统的启蒙教育。同时,他也阅读了《古文观止》、《说岳全传》、《施公案》和《红楼梦》等中国古典作品。“五四”后,他狂热地阅读了《新青年》、《每周评论》等鼓吹新观念、新思想的杂志,他常常说自己是“五四”的产儿,因为“五四运动象一声春雷把我从睡梦中惊醒了。我睁开了眼睛,开始看到了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期间,他还读到了上海出版的《夜未央》和《告少年》,在思想上深受影响。他说:“在五四运动以后的几年间,这两本小书不知感动了多少的中国青年。我和几个朋友当时甚至把它们一字一字地抄录下来”。  相似文献   

2.
我是《中国地市报人》的忠实读者和踊跃投稿者,从2008年开始接触这一刊物,至今已5年多。 这份杂志给我的感觉是亲切的,也是严谨的。  相似文献   

3.
在微博没有出生的时代,基本上我们这些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拿到一本崭新的《故事会》之后不会马上翻开看故事,而是非得先把中缝的笑话看完才行。这大概是我们在二十多年前对内容最真实的态度了吧。不过内容虽然很重要,其实就出版来说,它的商业模型本质上无非就是"给人找找书,为书找找人!"了。而基于此衍生出的媒体和观察视角,无一不是为了能够促使它越来越好。我的态度是,作为图书出版圈的媒体,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眼光·胆略韦君宜同志的《老编辑手记》出版已经五六年了,偶然在书库里找到,很快就读了一遍。以我的感觉,此类著作,一般都很好读。之所以好读,并不是写了什么引人的故事,也没有时下流行的“上房”、“上墙”一类人物情节。这是一本“手记”,一位从事编辑工作几十年的老编辑在编稿之余信笔写下来的一些有关编辑工作的随感。不论是给文学青年的信,抑或是读稿札记,抑或是读书随笔,都写得那么朴实,那么从容,朴实从容的娓娓而谈中,虽然没有引用什么名人语录,摘抄什么经典,并不作佶屈聱牙、坐而论道状,似乎是一本无足轻重的小  相似文献   

5.
大约是2000年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订阅报刊杂志时,突然发现了这样一个杂志:《中国地市报人》!我感到很欣慰:呀!这是自己的杂志,作为一名小报的编辑记者,多少年来就盼望着有这样一本刊物  相似文献   

6.
书人书事     
永远的遗憾 10月5日上午,我给唐达成先生家去了一个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个陌生的声音。他告诉我说,他是唐先生的弟弟,刚从美国回来,问我有什么事?我向他问起唐先生的身体近况。他说,已经垂危。我问可否去医院探望,他说医生已经谢绝一般人探视,就是专程从国外赶回来的亲属,医生也有限制。我放下电话,心里很难过。  相似文献   

7.
书人书事     
郭小川的儿女和《郭小川全集》诗人郭小川有一儿两女。儿子叫郭小林,也是一位诗人,现在供职于《中国作家》杂志。大女儿郭岭梅,是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的编导;小女儿郭小惠,是中国人民大学的教师。他们和我妻子邢小群相识于儿时。那还是60年代初,他们都住在北京和平里中国作家协会的宿舍。父辈是同事,子女就成了伙伴。  相似文献   

8.
大约是2000年吧,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订阅报刊杂志时,突然发现了这样一个杂志:《中国地市报人》!我感到很欣慰:呀!这是自己的杂志,作为一名小报的编辑记者,多少年来就盼望着有这样一本刊物,一本属于小报编辑记者的“时代杂志”,今天终于看到了这种读物,她开辟了一个专门属于基层新闻工作者的阵地.  相似文献   

9.
在书与人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书与人》创刊两周年回顾江山《书与人》双月刊是江苏省出版总社于1993年11月创办的。在首届全国社科期刊评奖中,有幸获得“’95优秀综合文化生活期刊奖”。这对我们来说,既感到莫大的鼓舞,又深感惶恐和不安。我们这个刊物毕竟太...  相似文献   

10.
书人书事     
蓝英年与陈徒手蓝英年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年近古稀;陈徒手是《北京青年报》编辑,未及不惑。他们二人至今互不相识,怎么扯进一篇文章?我觉得他们有个共同点:最近几年都以随笔的形式,揭示本世纪作家的命运,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我认识蓝先生有三年多了。第一次见面是在《博览群书》杂志主办的一次聚会上。当时开了两桌饭。蓝先生长我近  相似文献   

11.
书人书事     
遇罗文和《我家》 1998年夏天以后,因为编辑《遇罗克遗作与回忆》一书。我一直设法与遇罗文先生联系,但找了许多线索,最后都中断了。直到年底,我在《南方周末》上发表了一篇题为《遇罗克是谁》的短文,却意外地接到了遇罗文的一个传真。原来,他看了报,通过编辑陈明洋查到我的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是值得回味的一年,建党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我们隆重纪念;中东局势动荡不安,吸引无数人的眼球.2011年,哪些人和书值得珍藏?哪些人和书影响中国?本文列出的10位人物与书,从不同侧面反映了2011年读书的热点所在.史铁生:彰显心灵不妥协的力量2010年岁末,史铁生的去世给文坛留下了无尽的遗憾.新版的《我与地坛》于2011年1月出版,这不是赶制出来的纪念集,而确实是史铁生最后一本新书.“死是一件无须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了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在《我与地坛》里,史铁生这样说.史铁生的存在,是一种生命意义的象征,是一种生活姿态的象征,更是一种测量社会的象征.现在我们纪念史铁生,就是在纪念一种伟大的存在.这样的存在,或许永远无法复制.  相似文献   

13.
这是一本《美国文摘》。这是一本在美国公开发行的中文杂志,发行的主要对象是华人,内容可以用一个“杂字来概括。这本杂志被我在一个疲倦的时刻很不经意地翻了一下,然后我就将卧姿改成了坐姿,然后我就好像不知疲倦了。我开始了认真的阅读,开始留意这本来自域外的中国文化刊物。倒不是因为它是一本美国的杂志就能让我肃然起敬,我想自己好歹也是在泱泱大国的古老文化中长大的后人,虽然会在某些局部领域崇洋但绝不会在自己的本土文化上媚外。吸引我并且让我起敬的是,同样一本综合性的刊物,在充满了十分“杂而俗’的内容以后还可以做到高雅,可以做到有品位,做到能够让你集中精力读它。这是不容易的。相较而言,即使是在我们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4.
前些天,我收到了一笔稿费,几十元钱,是一本25万字书的第三次印数稿酬。书又印了几万册,出版社大概要盈利万元,几万读者拿到书,更不知要产生多大的作用,可我这个作者仅拿到几十元的印数稿费。我望着这钱,不禁淡然一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  相似文献   

15.
在所有关于书的格言中,我最喜欢赫尔岑的这句话:“书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种族、人群、国家消失了,但书却留存下去。”  相似文献   

16.
书人书事     
李锐和《李锐其人》李锐先生的知名度很高。这不只因为李老担任过高级干部,更因为他写了《庐山会议实录》等在国内外产生很大影响的著作。他今年82岁了,一生的传奇经历。就是一部大书。其实,这本书也早有人去写。《光明日报》记者宋晓梦早在  相似文献   

17.
淘书的印记     
不读书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而真正爱读书的人是离不开淘书的。我的朋友中颇有几位藏书家,他们都把淘书当作一种真正的享受。每逢造访他们的书斋时,他们最津津乐道的,往往是一次次淘书的经历——这一本购自特价书市的最后一天;那一本是地摊“拣漏”所得的精品……我自己也是一样,我的一万余册藏书。绝大多数是辛辛苦苦又乐此不疲地淘来的,有些书的内容在读过许多年之后已经淡忘,但淘得这本书的过程却  相似文献   

18.
两地书     
编辑同志: 您好! 贵部编辑出版的《××文艺》,真可谓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它给文苑带来了春天,给读者送来了甘泉。不奉承地说,《××文艺》是当今文坛的上乘刊物,是众多期刊中绝无仅有的佼佼者。这当然是诸位编辑同行的慧眼高手编选所致。在此向您——亲爱的同仁致大礼! 我是《××文学》的编辑,很愿意与您携手并肩,一起为党  相似文献   

19.
因为一次偶然的机缘,我得以和吴道弘先生相识.2002年的金秋十月,我与一位长辈去北京出差,这位长辈是从事出版史研究的学者,因有一本新著将要付梓,想请吴道弘先生作序,就带我一同去拜访.我是出道才不久的新人,并不知道吴先生是出版界的老前辈,如果知道这些,是难免会有些紧张和拘谨的.因为事先不知道,所以就大大方方地去了,不但享用了清茶、水果,因为带了照相机,还与吴先生合了影.最意外的收获是,吴先生送给我们每人一本他的新著<书旅集>,这本书是最近才出版的,书页上还弥漫着墨香.在送给我的书的扉页上,吴先生还写了寄语、题了名.  相似文献   

20.
人书俱老     
我一向称呼陈国凯先生为大师兄。一九八0年,我到北京文学讲习所进修,秦兆阳先生只带两个学员,就选中了陈国凯和我,他比我年长两岁,自然是师兄了。其时他已经是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了,我仍在工厂里卖大力气。他进工厂的时间也比我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