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此规定混淆了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实质界限,不利于司法实践,有必要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2.
论携带凶器抢夺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的立法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刑法》第267条第2款规定“携带凶器抢夺的,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此规定混淆了抢夺罪与抢劫罪的实质界限,不利于司法实践,有必要进行立法完善.  相似文献   

3.
抢夺罪是介于抢劫罪与盗窃罪之间的一种罪。我国刑法规定对“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依照抢劫罪定罪处罚。从抢夺罪与抢劫罪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异同来看,认为携带凶器抢夺与一般的抢夺犯罪没有性质上的差别,应将“携带凶器抢夺”作为抢夺罪一个从重情节予以定罪量刑。  相似文献   

4.
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表现为多种情况,并各自具有不同特征。其中有的应依抢劫罪定罪;有的应定抢夺罪;有的不构成犯罪。为使刑法条文符合客观实际,应对《刑法》第267条第2款进行修改。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自1997年颁布以来,第267条第2款引起了理论与实务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作者在梳理相关学说观点的基础上,立足犯罪体系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凶器"应当以可以产生足以使被害人产生畏惧心理为标志,"携带"应具有随时使用凶器的可能性,并根据主客观情况的不同分为五种类型对"携带凶器抢夺"进行了详解。另外,"携带凶器抢夺"构成抢劫罪不应以数额较大为要件。  相似文献   

6.
我国人民法院组织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从审判实践看,有的案件法律规定一审终审,如民事诉讼中按照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不存在二审问题;有的案件一审法院宣判后,上诉期满,当事人不上诉,检察院不抗诉,一审法院的裁判即为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也不存在二审问题。只有依法可以上诉的案件,一审法院作出裁判以后,在上诉期限内,当事人提出上诉或检察院提出抗诉的,才发生上诉审法院继续审理,引起二审程序发生的问题。然而,一审程序和二审程序如何衔接,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实践上都还存在着不少值得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刑法》第269条规定了转化型抢劫罪,是一种法律拟制。应赋予和第263条的抢劫罪相同的法律效果,但对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要件以及前行为的范围等问题实务和理论界均还存在众多争议,笔者认为转化型抢劫罪的主体要件应与普通抢劫罪的主体要件一致,但只处罚致人重伤和死亡后果的行为,前行为的范围应包括具有财产利益的特殊盗窃、诈骗、抢夺,转化型抢劫也存在犯罪未遂。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目前我国刑事二审抗诉中在有关抗诉对象、抗诉效力、被害人请求抗诉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同时提出了完善的设想①人民检察院认为一审的无罪、罪轻等有利于被告的判决、裁定、决定确有错误的以及一审过程中违反程序的,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②修改刑事诉讼法第209条的规定,使法规全面贯彻对判决的抗诉效力原则,对裁定抗诉的效力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见解;③最后,建议在被害人请求抗诉中设立听证程序,以充分发挥二审终审制对于被害人的权益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司法实践中大量存在二审法院裁定准予上诉人同时撤回一审起诉和二审上诉的判例。类似判例的法律依据为新《民事诉讼法》第145条、第173条、第174条,法理依据为,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民事上诉案件可以不受限制地适用第一审民事诉讼普通程序,此即错误司法裁判通论。事实上,新《民事诉讼法》第145条、第173条、第174条并没有授权二审法院可以做出上述二审民事裁定。该错误的二审民事裁定本质上是能动司法理念在司法实践中的异化,浪费司法资源,降低司法效率,增加诉讼当事人双方的诉讼风险与诉累,消极影响了基层法院的同案审判。  相似文献   

10.
人民检察院作为我国法定的法律监督机关,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可以依法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要求人民法院重新审理。但作为公权力一种的刑事抗诉权的行使必须受到一定条件的制约,以防止权力的滥用。二审刑事抗诉应该符合《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刑事抗诉工作的若干意见》的规定,并不应超越一审起诉的范围,否则就是越权。对于一审起诉确有错误的,应按检察机关内部监督程序处理。  相似文献   

11.
彭海青 《邯郸师专学报》2001,11(1):44-47,52
分析了目前我国刑事二审抗诉中在有关抗诉对象,抗诉效力、被害人请求抗诉等方面存在的缺陷。同时提出了完善的设想:(1)人民检察院认为一审的无罪、罪轻等有利于被告的判决、裁定、决定确有错误的以及一审过程中违反程序的,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2)修改刑事诉讼法第209条的规定,使法规全面贯彻对判决的抗诉效力原则,对裁定抗诉的效力问题也提出了新的见解;(3)最后,建议在被害人请求抗诉中设立听证程序,以充分发挥二审终审制对于被害人的权益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转化型抢劫罪涉及行为的转化问题,对其认定存在一定难度。本文通过比较不同国家该罪的有关法律规定,对我国转化型抢劫罪的适用条件及法律认定问题进行分析,认为:(1)前提条件应扩展为实施盗窃、抢夺、诈骗行为;(2)客观条件中"暴力"应与抢劫罪中的暴力与胁迫行为作同样理解,"当场"应是实施盗窃、诈骗、抢夺行为的当场或以犯罪现场为中心、与犯罪分子活动有关的范围;(3)主观条件中"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毁灭罪证"的内涵应有所延伸;(4)既遂与未遂的判定应采用既主张行为又注意结果的双重标准;(5)在想象竞合或法条竞合时只有以盗窃、抢夺、诈骗罪论处方可转化为抢劫罪。  相似文献   

13.
张伶 《考试周刊》2013,(68):29-3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10条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第64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由于立法上的缺陷和不足,致使检察机关在行政诉讼中的职能发挥受到阻碍和制约.为了考察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工作的现状,本文探析了具体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完善基层检察院行政诉讼检察监督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民事诉讼理论上,一般认为,原告撤诉以后,仍可再就一诉讼标的进行起诉。这种观点是值得商榷的。笔者认为,原告的起诉一经法院准许撤回或按撤诉处理,诉讼程序即告终结,除离婚案件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八十四条第五项的规定在六个月后再行起诉外,原告在原则上不得基于同一理由对同一诉讼标的提起同样的诉讼。人民法院也不再受理此案。  相似文献   

15.
一、怎样理解盗窃罪中“数额较大”的规定我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盗窃、诈骗、抢夺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惯窃、惯骗或者盗窃、诈骗、抢夺公私财物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究竟怎样理解盗窃罪中的“数额较大”的规定,在刑法理论界出现了不同看法。一种意见认为:盗窃罪里的“数额较大”不是作为犯罪构成的必备要件规定的,而只是划分量刑幅度的一个界限。即如果盗窃数额较大的,按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的法定刑处罚,如果盗窃数额巨大的,按刑法第一百五十二  相似文献   

16.
"妨害公务罪"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第277条不应解释为一个罪名——“妨害公务罪”,而是四个罪名;“妨害公务罪”兼具侵犯国家法益和侵犯社会法益的性质,但以前者为主;“妨害公务罪”的行为对象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以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两类,其中人大代表也属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妨害公务罪”属于具体危险犯,其“暴力”从外延看包括间接暴力,从程度上看不包括造成轻伤害的情形;“妨害公务罪”中的“公务”应符合合法性条件,合法性的判断标准是法官就公务行为时的情况进行客观的判断;当行为人对公务行为的合法性发生认识错误时,阻却犯罪故意;当行为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时,应按照刑法第277条第1款规定定罪处罚,而不是按照同条第4款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7.
赵强的养父母于1992年离婚后,10岁的赵强随养母生活。1994年养母想再嫁,认为养子赵强是再嫁的障碍,决定把赵强送回其养父那里。赵强到养父家里生活,再没有得到养母的任何生活费用。赵强的养父身体多病,提前病退,工资微薄,生活极为困难,已无力承担赵强的生活费用。赵强的养父几次要求赵强的养母负担其部分生活费用,均遭其养母拒绝。无奈赵强的养父起诉至法院,要求法院予以解决孩子的抚养费问题。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赵强的养母每月付给赵强抚养费120元,直到赵强成年。根据婚姻法第20条、第29条的规定,养父母与…  相似文献   

18.
一般人认为新型法第238条第三款的规定,"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应构成非法拘禁罪,笔者认为,"为索取债务非法扣押,拘禁他人的",不只成立非法拘禁罪,而应结合该条第一、二款的规定,区分该债务是否合法,索取的财物与债务数额比较之多寡,使用暴力的不同时间等案情,分别以非法拘禁罪、绑架罪、故意伤害或故意杀人定罪处罚,甚至以非法拘禁罪或者绑架罪与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数罪并罚.  相似文献   

19.
《教育》2011,(22)
案例2010年5月的一天,某中学初一学生黄某因与同学肖某打架致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学校在事后及时安抚死者家属,并组织专门人员处理此事。但是其家长黄某、卢某在与学校协商赔偿问题无果的情况下,不顾校方阻拦,私自将学校校门砸开,并将黄某的尸体抬进校园,停放在教学楼大厅,致使全校无法上课。在经过侦查、移交审查起诉之后,当地检察院以聚众扰乱社会秩序罪将黄某、卢某起诉至当地法院。当地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黄某、  相似文献   

20.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9年2月颁布的《刑法修正案(七)》第8条中增加规定了"组织未成年人进行盗窃、诈骗、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的犯罪,旨在惩处这种严重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的犯罪行为。斟酌本条规定,其罪名确定、组织行为、行为对象、行为目的以及司法认定中都有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探究并厘清这些问题,有助于正确适用刑法,解决本罪的定性处罚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