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尸子》的社会政治思想及其学派属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名实论、尚贤论、去私论三个方面分析《尸子》的社会政治思想,从治学方法、思维方式、思想体系三个方面分析《尸子》一书的学派属性,可知《尸子》应属于战国时期楚国黄老学派的一部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2.
“盗泉”一语,最早见于《尸子》(战国尸佼著)一书,据该书的记载:“孔子过于盗泉,渴矣而不饮,恶其名也。”后来《水经·洙水注》(郦道元著)亦记载:“盗泉……仲尼不漱,即斯泉也。”特别是《后汉书·列女传》(范晔著)中的《乐羊子妻》有“闻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因被选入初中教材更是尽人皆知。因为“盗  相似文献   

3.
《尸子》一书,《汉书·艺文志》著录为战国中前期尸佼所作。此书曾在南宋时期亡佚,至清代方被辑佚成书。考之今辑佚本《尸子》,其书与商鞅思想矛盾之处甚多,又多涉及战国末年学说及避讳现象,据此推断《尸子》当非尸佼所作,而是另有其人,其成书年代当在秦庄襄王即位之后,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前。  相似文献   

4.
关于《乐记》的作者 ,本文不赞成公孙尼子著或是河间献王著的简单提法 ,而认为它是历战国以至西汉后期成于众手的一部集体著作 ;并进一步推测现存《乐记》中的《魏文侯篇》、《宾牟贾篇》、《师乙篇》,和刘向校书时提到另外 1 2篇中的《季札篇》、《窦公篇》等以人名为题目的篇章 ,可能是原本《乐记》的遗存。关于《乐记》的内容 ,认为它除继承先秦音乐理论遗产外 ,在对音乐的本质和歌唱家艺术个性的认识方面 ,具有突破性进展 ;而书中以阴阳五行和等级意识论音乐 ,则是汉代人羼入的思想糟粕。  相似文献   

5.
《尸子》为先秦重要典籍,至南宋全书散佚,幸赖后人载录并辑佚,才得略以窥其大概。有关尸子的现存资料甚少,给《尸子》研究带来许多困难。《尸子》的作者、生卒年、成书年代等问题,虽是研究之前提,然亦众说纷纭。从《尸子》文本本身、目录学著录、文化思想等路径,综合诸家前人研究考察,《尸子》一书当为战国后期的尸佼逃入蜀国之后创作的杂家著作。  相似文献   

6.
“响遏行云”与“绕梁三日”这两句成语,都是用来形容歌唱技巧高超、歌声优美动听的。它们均出自战国时期郑国人列御寇所著《列子》一书的《汤问》篇。在这篇文章里,记载了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女歌唱家秦青、薛谭、韩娥的故事。  相似文献   

7.
西汉韩婴所著《韩诗外传》一书多援引《诗经》名句以与历史故事互相印证。这一篇他最后指出“彼霸子兮,不素餐兮”,说的就是李离这样一位决不尸位素餐的典型。李离“过听杀人”后,立即“请死于君”,晋文公不愿给他定罪。两人的谈话大致有这样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8.
本文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以记载战国时期策士言行为主要内容的史籍,不是一人一时之作。策士就是替君主策划国家大事的谋士。书中既有策士自己的纪录,也有各国史臣的叙述,由战国末期和秦汉之间的人纂集成书。西汉学者刘向重新整理,共三十三篇,定名为《战国策》。它记载了战国初年到秦灭六国之前二百三四十年之间  相似文献   

9.
《尸子》为先秦重要典籍,至南宋全书散佚,幸后人载录并辑佚,才得窥其大概。前贤时人认为现存《尸子》为伪书,给《尸子》研究带来许多困难。综合诸家的研究,立足《尸子》文本考证《尸子》确为先秦典籍,并非伪书。  相似文献   

10.
先秦古籍《尉缭子》。现存篇数最多的是北宋元丰年间成书的《武经七书》中收入的《尉缭子》五卷本,明、清两代又曾重刻,无论是明、清刊本的《武经七书》,还是《子书百家》等丛书中所收入的《尉缭子》,都是五卷二十四篇。其实今本《尉缭子》中《兵令》分成上、下两篇,并非原貌。在《群书治要》所节录的《尉缭子》中,原只是《兵令》一篇;1972年银雀山汉墓中出土的竹书《尉缭子》中,《兵令》也是一篇,不分上、下。又今本《尉缭子》中的《兵教》上、下两篇,情况同《兵令》极为相似,很可能原本也是一篇。这样算来,今本《尉缭子》只有二十二篇。《群书治要》成书于唐代,《尉缭子》竹书写成于汉  相似文献   

11.
<正> 《淮南子》是西汉淮南王刘安和他的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书。刘安生于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前元元年),死于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元狩元年)。据《汉书·淮南衡山济北王传》载:刘安是汉高祖刘邦的少子淮南厉王长的儿子。后袭封为淮南王。刘安为人好书,尤好道家之言,招致门客方术之士数千人,作《内书》二十一篇,《外书》甚众,又有《中篇》八卷。现存的人《淮南子》一书,即《汉书》所说的《内书》。  相似文献   

12.
孙琴安 《中文自修》2012,(11):46-47
庄子是战国时期著名的哲学家,其所著《庄子》中的思想与学说,历来就有争议;但其学说的丰富与有趣,历来就得人喜欢,如唐代诗人刘禹锡就有"为爱《逍遥》第一篇"的诗句。如果说《逍遥游》是《庄子·内篇》的第一篇,那么紧接下来的第二篇便是《齐物论》。而庄子一些最重要的哲学思想,特别是认识论上的一些观点,往往也多集中在《齐物论》中。在常人眼里,世间万物,大小不一,形形色色,姿态各异,即使同一样东西,也有不同处,如每个人的指  相似文献   

13.
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语文》第一册选编的《劝学》一文,节录于《苟子·劝学篇》。《劝学篇》是《荀子》中的第一篇,篇幅很长,共有十二段。《劝学》节选的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它包括原文的第一段、第三段和第五段的前半部分(据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中的《劝学篇》)。这三段文字,结构缜密,条理清晰,作者连珠式地使用比喻论据,这些比喻论据,形式灵活,多姿多彩,浅显通俗,深蕴哲理,精警动人,可以说是运用比喻论据说理的一篇奇文。  相似文献   

14.
崔积宝教授所著的《曹植研究》一书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于2003年10月正式出版,该书是国内曹植研究的新成果,书中有许多对曹植研究的新解读。《曹植研究》一书包括一篇序言和五篇论文。崔教授在《曹植研究》的序言中总结了研究曹植的历程和取得的一些成果。  相似文献   

15.
<正> 庄子(约公元前369—前286)名周,中国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所著《庄子》一书,共三十三篇。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 Laire,1821—1867)为法国诗人、散文家、文艺评论家。他唯一的诗集是《恶之花》,还有两本散文集《巴黎的忧郁》和《人造的乐园》以及《美学珍品》、《浪漫派艺》两部美学和文艺评论著作。庄子与波德莱尔一在东方,一在西方,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在时间上相隔两千年,但他们的著作都是幻想的产物。两人都写了骷髅,并幻想出一个骷髅世界。庄子《至乐篇》载:“庄子之楚,见空骷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曰:‘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于是语卒,援骷髅枕而卧,夜半骷髅见梦曰:‘子之谈者似辩士,视子行言,皆生人之累也,死则无此矣,子欲闻死之说乎?,庄子曰:‘然。’骷髅曰:‘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庄子不信,曰:‘吾使司命复生子形,为子  相似文献   

16.
我校政治系谭双泉著的《红叶初集》和中共党史研究室主编的《中共党史论集》二书,将分别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和新疆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二书共收录了谭双泉、朱令名,刘仁荣、蒋崇伟、余求校等5人所撰写的论文36篇,约46万字。其中大部分都在《党史研究》、《历史教学》、《求索》、《湖南师大学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也有少数几篇是第一次公开  相似文献   

17.
荀子的《劝学篇》是一篇很美的章,细细体会这篇章中的一些话,就会让我们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相似文献   

18.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为春秋末孙武所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孙子兵法》82篇,图9卷。今存本13篇,历来被称为"兵经"、"百世谈兵之祖",受到国内外的推崇。是书为宋代"武经七书"之一。《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为战国时期齐国孙膑所作,共89篇,图4卷。隋以前失传,1972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重新发现其残简。《吴子兵法》亦称《吴子》、《吴起》,相传为战国初期吴起所作。《汉书.艺文志》著录有《吴起》兵书篇,书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期楚国的作家宋玉在《登徒子好色赋》里是这样描写“东家之子”的美的:“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东家之子的美,真是“恰到好处”。上引那一段话,也很出名,不少人曾加以引用,并断言善于描写一个人之美者,莫如宋玉了。  相似文献   

20.
《尉缭子》是著名的“武经七书”之一,对它的研究是学术界的重要课题。徐勇同志所著的《尉缭子浅说》一书,解放军出版社已于1989年2月出版。该书主要特点有:一,作者以“武经七书”本为底本,与银雀山汉基竹简本、《群书治要》本等反复校校勘并参考了近人的成果,补正了底本中不少衍、夺、脱、误的字句,又经过翔实的考证对原书的体例和篇目作了修正、调整,使其尽可能恢复古本原貌。二,作者汇总了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