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当前,老挝语本科专业教材陈旧落后,师资力量不足,是进一步提高老挝语教学质量的主要制约因素,而学生实践环节得不到足够重视,则使学生的老挝语综合运用能力得不到充分挖掘。今后应加大老挝语教材编写和师资培养力度,利用好多媒体、网络等教学介质,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以培养综合能力过硬的老挝语高层次人才。  相似文献   

2.
汉语和老挝语分属不同类型的语言,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本文以现代汉语语言学中有关语法的理论为主要理论指导,借鉴句子成分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汉语和老挝语的主谓宾成分进行比较分析,系统地呈现了汉语和老挝语主谓宾成分的特点及其异同之处,有助于汉语和老挝语学习者更好地掌握其所学对象国的语言,进一步促进两国的交流和理解,促进跨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老经济走廊建设的走深走实,老挝语翻译人才面临的翻译领域会越来越广,要求也越来越高。针对云南省翻译人才水平良莠不齐,专业化程度不高的问题,在对省内开设老挝语本科专业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梳理后发现课程设置不合理、学生知识系统不完善、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学生翻译实践不足是人才培养中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基于应对"中老经济走廊"建设的需要,建议从优化课程设置、建立长效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全面构建学生知识体系和重视翻译实践的角度创新培养模式,旨在对完善我省老挝语翻译人才培养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涌现出了很多智慧教学工具,本文试图探讨智慧教学工具之一的雨课堂在基础老挝语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从对外汉语教学属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性质考虑,运用对比分析法,对汉语和老挝语两种语言的标点符号从使用功能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老挝是曾被法国、日本、美国殖民统治的国家,语言政策上留下了深刻的殖民统治的烙印。老挝人民共和国独立后,制定了以老挝语为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法规,加强了老挝语言的传播和学习,也巩固了老挝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制度。但是,法语、英语、汉语、越南语、泰语在老挝社会交际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和上海世博会的申办成功,社会对小语种专业的关注度大大提升。据北京奥组委国际联络部语言服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奥运会将提供55种语言服务,除了国际奥委的官方语言英语和法语外,还包括冰岛语、老挝语、乌尔都语等纯粹意义上的小语种。  相似文献   

8.
《河北自学考试》2011,(6):46-47
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小语种专业有: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日语、波斯语、菲律宾语、印地语、老挝语、柬埔寨语、缅甸语、马来语、蒙古语、僧加罗语、泰语、乌尔都语、希伯莱语、越南语、豪萨语、波兰语、捷克语、  相似文献   

9.
老挝是曾被法国、日本、美国殖民统治的国家,语言政策上留下了深刻的殖民统治的烙印.老挝人民共和国独立后,制定了以老挝语为官方语言和教学语言的语言政策和语言法规,加强了老挝语言的传播和学习,也巩固了老挝的教学语言和教学制度.但是,法语、英语、汉语、越南语、泰语在老挝社会交际中仍然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表情     
来自云南民族大学的进博会小语种志愿者交流培训内容。这5名学生分别为泰语、缅甸语、柬埔寨语和老挝语等专业的在读本科生、研究生,经过教师推荐和校方选拔加入进博会志愿者团队。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联合老牛兄妹基金会等发起的青春启航计划——老牛兄妹大学生创新创业公益项目"青年双创特训营"在北京正式举行。特训营导师文海炜与营员们讨...  相似文献   

11.
黄娴 《闽江学院学报》2012,33(3):111-118
文学家黄曾樾早期在法国出版的学术代表作《老子、孔子、墨子哲学的对照研究》是一部重要的哲学专著,同时也是研究先秦诸子散文的重要文献。作者通过老子、孔子、墨子哲学思想的对照研究,提炼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通过中国先秦哲学家同柏拉图、雷慕沙等西方名家学术思想的比较研究,促进中西文化的融通。由于该书是法文本,国内学术界对该书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  相似文献   

12.
从中国新文学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出发,对作家老舍的启蒙立场和姿态话语进行考察,并结合其作品,着重从老舍对文学革命的反思、对普通民众尤其是妇女生存境遇的关注等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13.
老子《道德经》是一部中国古典哲学名著,古往令来注家蜂起,解读者甚多。近代卓越的启蒙思想家严复立足19世纪的文化背景,以西方的唯物论、天演进化之学、民主自由学说以及近代自然科学知识诠释老子,表现为一种非常特殊的解读方式,折射出时代精神,为老子诠释学思想宝库增添了全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老乞大》等朝鲜时代的汉语教科书在编纂和语言方面很有特点,从语言本体和汉语教学等方面对这些语料进行研究已经取得了比较丰硕的成果,相关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5.
《原本老乞大》是旧时朝鲜人学习汉语的教科书,是元明清三代的口语实录,是研究近代汉语词汇的珍贵语料。笔者选取了元代本《原本老乞大》里有关衣食住行的口语词袄子、汗衫、茶饭、路子等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有关文献对这些口语词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6.
很多人认为,海德格尔执着于用语言显示存在,而老子和庄子则主张摈弃语言才能把握“道”本身,其实,这是武断的结论.海德格尔和老庄都试图超越主客二分,他们都反对用主体性的语言来把握“道”和“存在”,推崇自然流露出的“无心之言”.此外,海德格尔与先秦道家的语言观也有很大差异,海德格尔的“语言是存在的家”这个命题使得“存在”这个终极视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其原本性.而在老子、庄子看来,某种语言是否能够开启道境,不取决于它的形式和修辞手法,而取决于言说者是否去除了“成心”.海德格尔与先秦道家语言观差异的根源是中西语言结构的差异,在西方,“存在”必须通过语言呈现,但由于西方的日常语言本身预设了主客二元对立,所以海德格尔不得不借助于类似于汉语类比思维的“诗言”来彰显“存在”.  相似文献   

17.
《老子》、《庄子》是老、庄以言传"道"的经典之作,然而其中又都有关于"道不可言"的精辟而详尽的论述,在看似矛盾的言、行背后实际上隐藏着一种具有颠覆性、超越性的独特表达方式———道言。这种无关理性、逻辑、概念的弹性语言解决了在本体上"道"之言语的路绝性难题,而老庄关于道不可言的一系列论述也成为魏晋言意之辨的滥觞,对中国古代文论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8.
京味派小说的魅力不仅在于其浓烈的平民化色彩,更在于其通过口语化的幽默语言来表现的一种雅致、含蓄、舒展、雍容的北京文化。作为京味小说的源头,老舍以其作品的"北京味儿"、幽默和以北京话为基础的通俗、凝练、纯净的语言,在现代作家中独具一格。本文试图从京味派小说概述、老舍作品中的"京味"与幽默和小说中的"京味"与"京味"中的小说三个方面展开对京味派小说的论述。  相似文献   

19.
中国传统意境理论以老庄哲学为理论根基,又是逍遥思想在美学意义上的延伸。从意境论的内涵和进入意境的独特方式——"游心"等方面阐释了"游心于意境"的审美范式及其对中国文人精神世界的影响。游心与意境,借助境中的物象表达对"道"、对个体生命的认知,并以此实现主体任性逍遥的精神自由。意境理论既成就了唐人的创作,更荫庇了一代代不必费心避开尘世,又可以保持一定审美自由的文人学士。从某种程度上说,"意境"也理所当然地成为华夏民族在遵从儒家伦理的现世状态下,释放心智,实现精神自由的"家"。  相似文献   

20.
《老子》六译本选评与中国传统文化名著重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译者素质、忠实源语、直译与意译的协调使用、译文表达、版式设计等角度对中国人第一个《老子》英译本“胡子霖译本”在内的《老子》六译本进行选评 ,并对“胡子霖译本”中所负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际主义精神表示特别赞赏 ,在此基础上对整体意义上的中国传统文化名著重译提出了七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