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春节,长辈们为了表示对孩子一份特殊的关爱和希望,留下了给孩子“压岁钱”的习俗。因此,在春节期间,每个孩子都会收到“压岁钱”。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压岁钱”的数目也往往比较可观,个别孩子甚至成了小“富翁”。开学后,我对学校的20位同学关于“压岁钱”进行了调查:他们在春节期间,每人拿到“压岁钱”平均超过了1000元,其中有5位同学拿到3000余元。同时,调查了他们对“压岁钱”的支配使用情况:其中有13位同学将  相似文献   

2.
钟美玲 《教师》2011,(24):127-128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孩子春节收到的压岁钱也逐年上涨,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调查压岁钱的用途为中心而展开调查的;同时以压岁钱的多少,收到压岁钱的心态,使用压岁钱的心态为辅助手段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压岁钱用途多样化以及对我们小学生生活发展的影响,从而帮助同学们对压岁钱有正确的理解。提高同学们的理财观念,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孩子春节收到的压岁钱也逐年上涨,少则几百元、多则数千元。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是以调查压岁钱的用途为中心而展开调查的;同时以压岁钱的多少,收到压岁钱的心态,使用压岁钱的心态为辅助手段进行进一步的调查。研究压岁钱用途多样化以及对我们小学生生活发展的影响,从而帮助同学们对压岁钱有正确的理解。提高同学们的理财观念,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和消费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4.
如今孩子们的压岁钱数额越来越大,有的孩子过一个春节竞能得到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压岁钱。压岁钱如果处理不当,也会给孩子带来危害。有的家长把孩子收到的压岁钱一律“没收”,这也容易让孩子产生反感,家长也失去了利用压岁钱教育孩子正确认识金钱与消费、培养孩子节俭和关心帮助他人的优良品质的好机会。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引导孩子把压岁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呢?  相似文献   

5.
如今孩子们的压岁钱数额越来越大,有的孩子过一个春节竟能得到数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压岁钱。压岁钱如果处理不当,也会给孩子带来危害。有的家长把孩子收到的压岁钱一律“没收”,这也容易让孩子产生反感,家长也失去了利用压岁钱教育孩子正确认识金钱与消费、培养孩子节俭和关心帮助他人的优良品质的好机会。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引导孩子把压岁钱用在有意义的地方呢?专家认为,对于压岁钱,家长应该掌握以下几个原则:压岁钱应该有计划地去使用,不应该盲目出手。如何让压岁钱花得值得,下面几种途径可供家长参考:设一个银行账户。以孩子名义在银行开户…  相似文献   

6.
《母婴世界》2013,(3):118-119
如今,压岁钱也坐地起价,孩子收到的不是一笔小数目,如何处理就成了个问题。小一点的孩子,家长还是代管,但也得仔细考虑如何处置。大一点的孩子,爸妈就发愁了:如果把压岁钱教给孩子,家长担心他们还没有自控能力,会乱花掉,由家长保管又担心孩子不乐意,这可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压岁钱的数目越来越大,少则几百元,多则几千甚至上万元。如何引导孩子正确认识和理性使用"压岁钱",已成为学校和家长共同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齐宝清 《山东教育》2005,(23):123-12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炔提高,孩子的压岁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孩子过年有一大笔收入,很多家长都想行使一些监护人的权力来监管,而孩子们则对家长任意插手自己的“财物”感到不满,这么多钱孩子如何花呢?究竟如何教会孩子们打理自己的“小金库”,老师认为家长应在把握好给孩子压岁钱数量的同时,对孩子的花钱方式进行指导。用压岁钱学理财、学做人,是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一个极好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专门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我是理财小能手”的活动,  相似文献   

9.
春节快到了,有的大人为了奖励孩子,往往会给孩子一百、二百甚至更多的压岁钱。如果不教会孩子打理压岁钱,就可能造成孩子花钱大手大脚的,起不到奖励作用。为此,我们刊登此文,希望家长认真阅读参考。——编者春节过后,孩子们的压岁钱少则上千元,多则上万元。理财专家表示,压岁钱相当于每年的一笔固定“收入”,家长可以通过办理银行卡、购买少儿保险,教育储蓄、人民币教育理财等各类产品的组合来对压岁钱进行合理规划,而且最重要的是让孩子参与其中,培养他们的理财观念。为孩子设立单独账户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家长已经一改以往替孩子存压…  相似文献   

10.
压岁钱     
[热点话题] 春节刚过,压岁钱让不少同学的腰包鼓起来了。新学期开始后,同学们凑到一起,议论最多的话题就是"压岁钱"。经调查,春节期间同学们收到的压岁钱少则几十元,多达上万元。攀比,使压岁钱变了味。收到压岁钱后又该如何正确使用呢?  相似文献   

11.
郑延梅 《家长》2015,(2):16
只要家长能正确引导孩子合理利用压岁钱,孩子的压岁钱再多,也不怕。过春节,最快乐的要数小孩子。最能够激发他们快乐的事情,恐怕是非压岁钱莫属。现在过一个年,孩子们收获颇丰。有些孩子过年收到的压岁钱多的有几千元,少的也有三五百元。年龄小的孩子不懂事,大人可以替其保管。但是十来岁的孩子有自己的小思想,他们不愿意让父母为己保管,而是想自己管理压岁钱。作为家  相似文献   

12.
豫人 《家教指南》2004,(7):22-25
有位教育家曾指出:在经济高速发展、家庭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今天,从小培养孩子的理财能力,指导孩子理性消费,是家庭教育的必修课,也是家长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广大家长朋友做得如何呢?以下两则消息可见一斑:据沈阳市统计部门近日调查,该市约一半家庭每年花在孩子身上的钱近万元,占家庭日常消费的28%。据广州市某青少年研究所一项关于广州青少年消费行为的最新调查显示,广州青少年虚荣消费和冲动消费行为倾向较强,而理性消费行为较弱。他们每月动用少者百余元、多者数百元的零花钱主要是用来购买衣服鞋袜、休闲用品、参考书刊和到西式快…  相似文献   

13.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的压岁钱也随之水涨船高,孩子过年有一大笔收入,很多家长都想行使一些监护人的权力来监管,而孩子们则对家长任意插手自己的“财物”感到不满,这么多钱孩子如何花呢?究竟如何教会孩子们打理自己的“小金库”,老师认为家长应在把握好给孩子压岁钱数量的同时,对孩子的花钱方式进行指导。用压岁钱学理财、学做人,是家长培养教育孩子的一个极好机会。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幼儿园大班的小朋友专门开展了别开生面的“我是理财小能手”的活动,还邀请了部分家长,共同帮助孩子处理好手中的压岁钱。我们将活动分为几个部分:首…  相似文献   

14.
万象     
大学生薪金期望值调低日前,中华英才网对2005级大学毕业生心理预期薪金收入进行了一次调查。在回答“你对毕业后第一份工作的预期月薪是多少”时,130名大专毕业生选择了1000~2000元这一区间,占大专生投票总数的75%。面对年复一年不断加剧的就业压力,本科生中有47.8%的人选择了2000~3000元的档次。在回答同一问题时,硕士生选择月薪5000元以上的占56.9%,而博士生则高达83.3%,表明大部分人还是认可了高学历会带来高薪水这一原则。上述调查,较去年同类调查,大学生的薪金期望值普遍调低了1000元左右。专家指出,很多企业对于本科生的薪水都有一个…  相似文献   

15.
李爱梅 《家庭教育》2009,(12):44-44
赵杰今年9岁,是某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春节的时候。赵杰给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拜年,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出于关心和疼爱,一共给了赵杰6000元的压岁钱。赵杰的妈妈觉得孩子渐渐长大,为了从小就培养赵杰的理财观念,也并未像往年一样要求赵杰将拜年压岁钱上交,而是将6000元压岁钱的支配权交给了赵杰。收到压岁钱以来,赵杰一直都在想着该怎样使用这6000元钱。  相似文献   

16.
《甘肃教育》2009,(8):4-4
现在过年,家长给孩子的压岁钱越来越阔绰,少则几百元,多则上万元。(《青岛早报》2009年2月1日);  相似文献   

17.
八面来风     
《教育》2006,(23)
中小学生月花逾300上海父母太“大方”●家庭每月经济收入在800元以下,而子女每月零花钱却逾300元。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最近做了一项调查,他们随机采访了上海市中心城区及市郊的名牌、普通中小学近3800名学生及近1000名家长,调查结果显示:上海中小学生每个月零花钱数目不小,上海家长对子女太“大方”。在调查中,上海中小学生平均每月所拥有的零花钱在50元以上的比例分别为69.1%和28.9%,不少中小学生的零用钱甚至达到月均300元以上。与此同时,上海小学生每年度所拥有的压岁钱金额普遍较高,76%的小学生压岁钱金额超过500元,其中11.8%的小学生压…  相似文献   

18.
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想拿到多少钱呢?中华英才网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对高校尤其是名牌高校的应届毕业生做过调查,结果发现,2003年大学毕业生的期望薪酬多数在2000元~3000元,占总人数的28%左右。其次,期望能拿到1000~2000元的约占21%,期望3000~4000元的约占15%,4000~5000元占到10%。而薪金要求在1000元以下的人数仅占1%。但2004年的数据有了明显变化,薪金期望值在1000~2000元的毕业生成为主流,比例高达35%,比去年高出14个百分点,而薪金期望值在1000~3000元之间的已经占到总人数的62%,远远高于2003年的39%。此项调查表明,随着高等教育从…  相似文献   

19.
武威  兮韧 《中国德育》2013,(8):70-72
"学生的压岁钱高达20万""某学生因炫耀4000元的压岁钱而被群殴""有孩子要钱不成拿刀砍父母,剥掉母亲头皮"—媒体上这几则骇人听闻的报道让人大为震惊。笔者觉得,很有必要提醒家长:不要再误导孩子们了!钱不可能是如此容易得到的;请不要将大人之间的人情往来托孩子们来传递了!他们的心灵需要朴素的、经过努力才能得到的满足感,这样才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多年  相似文献   

20.
春节几天里,孩子收到的压岁钱日渐增多。如数上交,孩子不乐意;“财权”下放,家长也担心。上海某小学五年级学生小徐说:“妈妈一向对我实行‘高压政策’,每年压岁钱都只给我留下200元。今年我留了个心眼儿,把舅舅额外给我的200元藏起来。初三那天,我请同学到麦当劳‘暴’吃一顿,花‘外快’的感觉超级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