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祝福》和《活着》基本情节和写法有些相似,但创作时代的不同使得这两部作品的创作观念、作品风貌和阅读效果大不相同。这一差异体现了文学由政治视角向文化、艺术、哲学视角的转变。  相似文献   

2.
今本《红楼梦》原是由一稿多改而成的。它的第三稿由“吴玉峰则题曰《红楼梦》”。而《省亲》回出现是《红楼梦》诞生的标志,因为曹雪芹1747年爆发《红楼梦》创作灵感。而《省亲》回是《红楼梦》创作灵感创作的开端故事。随后它速成一块十七回《红楼梦》故事。它原来在探春理家之前位置上,而后被《红楼梦》创作灵感向前移至第四回和第22回两者之间位置上。然后曹雪芹才沿着这里往下创作下去,最后创作成功“百回”《红楼梦》。《红楼梦》这种创作特点既不同于《风月宝鉴》创作,也不同于《石头记》创作。后来这稿虽然经过《金陵十二钗》诸稿的增删,内容作出多处修改,成为“百十回”,但始终未能改变这稿的基本框架。  相似文献   

3.
田平 《文教资料》2009,(33):17-19
《德伯家的苔丝》、《嘉莉妹妹》和《血泪打工妹》以不同的视角共同反映了农村打工女子令人辛酸的经历。叙述者客观地表现了这些国家当时不同的社会意识对创作的影响。由此,本文提出了中国的相关作品创作改进的大致方向。  相似文献   

4.
《雷雨》和《日出》是曹禺三十年代最重要、最有成就的两部剧作。从《雷雨》到《日出》,曹禺的创作倾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而且也标志着作者戏剧创作的日趋成熟,也体现出了曹禺戏剧创作的追求和轨迹。本文就此变化做一个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5.
老舍是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剧作家之一,他一生共创作了一千多部(篇)作品,尤其在长篇小说艺术上贡献巨大,因而与茅盾、巴金一起,被并称为“现代长篇小说的三大高峰”。老舍同时还是一位杰出的散文家,在4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创作出了不少精美的散文,比如《一些印象》《我的母亲》《宗月大师》《养花》《五月的青岛》等等,都已成为现当代散文的经典篇目。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典小说的战争描写方面,《三国演义》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而姚雪垠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在此方面同样也卓有成就。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后者在对前人借鉴与学习的基础上实现的超越与发展,以及作者的创作理念对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立波在创作《暴风骤雨》时,深入农村基层,参加了实际的土改工作,并将从现实斗争中取得的先进经验加以总结,在《东北日报》上发表相关报道,在创作时根据需要再将现实体验进行升华和转化;同时,他也认真学习报纸上的政策法令和成功典型,在小说情节设计和细节描写中很明显受到了报纸中某些报道的启发和影响。《暴风骤雨》的创作和《东北日报》是双向互动的,二者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鲁迅是中国新化运动的闯将与旗手,他的小说创作以人物形象的个性鲜明,思想内涵的深刻而称于世:鲁迅又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学,对中国小说历史的研究更见功夫,有《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古代小说对鲁迅的小说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拟就《故乡》来分析《红楼梦》对鲁迅小说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文心雕龙》的创作动机,前辈学人如郭绍虞、朱东润、罗根泽、周勋初诸先生都有所论及,但笔者认为他们的论述均未能全面展现刘勰著述的意图.笔者对《序志》篇和其他诸篇进行深入考察,将刘勰的创作动机归纳为:立言不朽、追踪先哲、有感创作现状、不满批评现状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文心雕龙>评<老子>"以冠百氏"、"五千精妙",堪称真知灼见;而对于<庄子>,<文心雕龙>却将之列入"踳驳之类",评之为"华实过乎淫侈",斯乃肤浅之谈.此外,<文心雕龙>多借用或化用<老><庄>之义理、术语、事典及语辞等以评述作家作品,阐述文章创作的原则和方法,<老><庄>对<文心雕龙>理论体系的建构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金光大道》和《苍生》是浩然分别在中国社会两个巨大变动的历史时期 ,即“文革”和“改革开放”里的重要创作。不同的时代氛围、不同时代的美学理想以及作家在社会不同时期和个人不同人生时段的创作心态 ,都极其深刻地影响了作品的生成。通过对比阅读 ,从中把握出二者所分别呈现出的“遮蔽”与“敞开”的鲜明特征 ,并以此感知作家创作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2.
运用史比较的方法,论述了《红楼梦》与《史记》、《离骚》之关系。曹雪芹在开篇中即表明,《红楼梦》在创作动机、目的以及方法等方面受司马迁的影响很深。《红楼梦》对各种花(女性)的描写及其态度。与屈原《离骚》中的“香草美人”都是主体对象化的结果,化符号的趋同,反映出对现实的怀疑与否定的思想。同时也寄托了作们的美好的理想。  相似文献   

13.
一代学术大师王国维在词学方面拥有很深的造诣,他的词学思想渗透在他的词学创作《人间词》及词学理论创作《人间词话》中。《人间词话》可以说是《人间词》实践创作经验的总结,它们共同见证了王国维在清末词学领域的成就。  相似文献   

14.
歌剧<伤逝>是施光南为纪念鲁迅先生诞辰一百周年而改编的同名歌剧,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用西洋歌剧创作手法创作的中国民族歌剧的代表作品之一,是一部具有探索意义的实验性作品.歌剧<伤逝>与小说<伤逝>在结构上均可用奏鸣曲式的音乐结构来诠释,其音乐的陈述与小说的叙事方式相吻合,在爱情主题的描绘中,抓住了小说中的"紫藤花"这一物象特征,进行了音乐主题创作.文章旨在将歌剧<伤逝>与小说<伤逝>进行对比,发掘二者的共性,从而达到细致而完整地演绎歌剧女主人公子君的形象;同时能更好地理解整部作品,把握其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15.
郁达夫的小说创作深受屠格涅夫影响,这已成为学界共识。在“零余者”与“多余人”上,在情感基调与创作手法上,郁达夫都主动地向屠格涅夫进行了学习。本文通过对郁达夫早期小说《南迁》对屠格涅夫《罗亭》的借鉴的分析,更加确证了这些观点。  相似文献   

16.
《梧桐雨》和《长生殿》均取材于李杨戏,由于白朴和洪升相似的生活背景和个人经历,二人的创作心理趋同;但由于白朴和洪升异趣的创作意图,二人对前代素材的处理和情感指向上存在差异。二人同构的创作心理和异趣的创作意图,使两剧中人物身份和情感指向存在着明显的异同。  相似文献   

17.
潘军的先锋小说在文坛影响甚大,从《日晕》到《风》显示了他小说创作风格的转变轨迹,标志着他的长篇先锋小说创作的成熟。  相似文献   

18.
研究《史记》,其史料来源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司马迁在撰写这部远古到西汉武帝时的史书《史记》时从《诗经》中直接和间接吸收引用了许多素材,对《诗经》进行了广泛的引用及深刻的论述,而这些引用和论述对《史记》的创作也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经典民族舞剧《鱼美人》中钢琴曲《水草舞》和《珊瑚舞》为研究对象,对其创作背景、艺术特征与演奏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演奏中应当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古典小说的战争描写方面,《三国演义》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而姚雪垠创作的长篇历史小说《李自成》在此方面同样也卓有成就.通过对二者的比较,可以清楚地看出后者在对前人借鉴与学习的基础上实现的超越与发展,以及作者的创作理念对作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