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武术各拳种流派中都有一些基本的练习方法,称之为武术功法。武术功法锻炼的目的,是为了获得超常武术技能。技能的展现有两种形式,一是实战格斗中的技击运用能力,二是套路演练中的技击表现能力。基于功法锻炼服务于套路和格斗的关系,功法运动长期被分解于套路和格斗运动之中。  相似文献   

2.
1 前言 武术有着多种表现形式:套路、散打、短兵、太极推手及各种功法练习,而它们的技击形式也不尽相同。本文以武术套路为研究对象,我们所论武术套路的技击表现性是指:(1)武术套路表现技击意象:(2)武术套路在表现技击意象的同时还具有丰富的观念、情感等表现性。  相似文献   

3.
武术传统技术体系和训练体系的形成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0  
武术在技术上具有技击特点,在文化特征上具有民族特点。其技击特点的保存和发展,与中国哲学的知行合一思想有密切的联系。武术的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以及围绕它们而存在的功法构成了武术传统技术体系;而一系列由套路至单势散用,切合实用的训练过程构成了武术传统训练体系。  相似文献   

4.
武术发展趋势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进入近代武术的技术体系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技击应该始终是武术发展的价值前提。但不可忽视的是,套路练习和技击练习有分离的趋势,因掌握技术单一而出现了“练的不会打,打的不会练”的现象。长此以往,套路练习和技击练习相统一的完整的武术运动就有可能成为运动畸形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传统武术怎么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武术有着无穷的魅力,在广大习武人群的努力和国家的支持下,必然与新编武术和谐发展,两条腿走路,共同走向世界。传统武术从运动形式角度分为传统武术功法运动、传统套路运动和技击运动。散手属于技击运动,是在功法运动、套路运动基础之上对传统武术技击技术的深刻研究和灵活运用。传统武术各拳种在技击方面的交流,自古以来都是以散手方式进行的。  相似文献   

6.
武术套路是以技击动作为素材,以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变化规律编成的整套练习形式。武术套路将技击的技术动作进行提炼加工,以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它来自于技击,而又对其进一步规律化、艺术化。技击是武术的灵魂,是武术最突出的特征,强烈的攻防意识是武术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和艺术的鲜明标志。武术套路的美,  相似文献   

7.
洪浩 《搏击·武术科学》2014,(3):F0002-F0002
2009年,在登封召开的武术定义和武术礼仪标准化研讨会将武术界定为:“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耍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而在1988年召开全国武术专题论文研讨会则将武术的定义表述为:“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搏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8.
齐贵春 《武当》2010,(6):1-1
中国武术的最高技击境界是法无定法。这是武术界所公认的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的最高层次的技击运动。新的武术定义是,“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老的武术定义也没有将中国武术分为内家和外家,所以从武术的定义来说,  相似文献   

9.
中华武术又称"国术",历史悠久,闻名中外,它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上发展壮大起来的,受中国古代道家、儒家、释家等诸子百家等思想的影响,中华武术主要是以身体技击动作为主,套路、格斗、功法为运动形态,以精、气、神协同,注重内修外练,兼有功法运动、套路运动、格斗运动三种运动形式的体育项目,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武术套路教育技击缺失的历史背景及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指出武术套路的教学目标建立在学生防身自卫主体需求之上。文章对学生学习武术套路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武术套路教学所遇到的问题,从武术套路内容本身着手进行调查研究,指出武术套路教学内容需要包含更多的技击动作,以激发学生练习武术的动机,提出攻防技击回归武术套路教学,以新的武术套路内容诠释武术的技击含义,保持武术的技击本质。  相似文献   

11.
武术是以具有攻防价值的动作为基本内容、以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一种民族形式体育运动项目。多年来由于武术理论研究的停滞,至使武术理论和实践,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套路中技击性动作和非技击性动作在发展上都出现了严重的不平衡。这必然导致武术发展中“自组织”过程的发生。现在我们可以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将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结合的可能性。在开展套路竞赛和对抗性竞赛的同时,开展使二者结合起来的比赛,使武术成为一个古老而又新颖的全能体育项目。这也更有利于武术成为奥运会项目。  相似文献   

12.
武术本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辩证思维方法,分析武术的现象与本质.提出武术的共同本质是技击,武术套路、武术散打、武术功法、武术艺术的特殊本质分别是技击含义、技击对抗、技击功力、技击艺术.并对武术本质的成因、作用及原理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武术的技击本质为依据,试论武术“打练结合”训练模式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找出制约武术“打练结合”训练模式的相关因素为:⑴现代竞赛需要决定运动员的训练模式;⑵套路和散打项目在运动形式、运动性质等方面的异同难以使一名运动员兼习两种项目;(3)武术国际化市场决定套路和散打项目均需要各自改进加强。并提出套路运动S在练习套路的基础上练习散打、竞技武术套路动作的编排要有攻防含义等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武术套路就是一连串含有技击和攻防含义的动作组合。中国武术各家各派都有表现自己门派特色的许多套路,而且套路多是循序渐进的,初学者和练习很长时间的人学习的套路是不同的。目前的武术运动员虽然同时很快的学会多种风格迥异的套路,但是对于其披击和攻防含义大多并不清楚。传统武术中,套路练习初期多是分开来一招一招练的,让学习者体会运气使力,攻防技击的含义。而这种练习反复不断地进行.正是为了在实战中能够条件反射式的使出相应的招式,也可以仔细体会招式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通过对武术技击术与套路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对目前武术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得出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趋于分离的结论。由此得出发展武术必须从恢复武术的技击本质出发,也唯有此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武术的发展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武术界对技击和套路运动的发展观点不一。其中有的人认为套路动作没有攻防作用,技击和套路不属于同一个范畴,从而主张技击和套路运动分途发展;有的则根据武术的固有形式,主张“打练结合”(打即技击运动,练即套路运动),以之共同组成鉴定运动员水平的武术竞赛。“打”“练”关系的确立,直接影响武术运动的发展方向。本文试从“打”与“练”的关系谈点看法。  相似文献   

17.
陈诗强 《体育科技》2005,26(2):38-39
当前,武术界出现了套路与技击“分离趋势”,“唯技击论”和“唯套路论”两种观点,严重地阻碍了武术运动的健康发展。通过论述八极拳套路与技击的关系,得出套路运动与技击运动关系密切,并行不悖的结论,应同时并举,旨在使武术运动成为一项全能的体育项目,更有利于进入奥运会。  相似文献   

18.
武术在我国已经流传了数千年,它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武术的内容丰富多采,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在其发展过程中,始终与技击水乳相融。其最大特点就是有相击形式的搏斗运动和舞练形式的套路练习。就目前情况来看,武术套路竞赛和散  相似文献   

19.
试论武术的概念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关于武术的概念是武术研究工作的起点,是建立武术理论体系的基础。动作具有攻防技击价值是武术最基本的特点,是其概念的内涵。用二分法将武术概念的外延进行分类,以动作是否具有一定顺序为划分标准,可将武术的内容分为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这样全异的两部分。武术的上属概念是民族形式体育项目。我们将武术的概念表述为:武术是以具有攻防价值的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练习和对抗性练习为运动形式的民族形式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20.
武术套路演练的形态与眼神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武术套路的演练,作为一种表现其独特技击美和艺术美的运动形式,形神兼备是其追求的最高境界。形态与眼神的高度和谐统一,体现了武术运动特有的民族风格和卓然特色。本通过对形态与眼神在武术套路中的作用以及相互间的关系分析,提出科学合理的形态与眼神的练习方法,为提高套路演练水平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