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周金文是西周时期的同时材料,内容丰富且真实可靠。其词汇研究是构建上古汉语词汇必不可少的。西周军事动词由大部分殷商时期的词和一小部分西周产生的新词组成。词的来源主要有继承、借用字形、借用一部分旧有成分和完全创造新词。  相似文献   

2.
汉语的被动式由来已久,西周时期的青铜器铭文里肯定已经有了,但数量还很有限。讨论汉语语法史,谈到汉语被动式的早期发展,西周金文必不容绕过。而对于铭文中哪些句子是被动式,哪些不是,由于释读理解的不同,专家们往往意见不一。笔者曾参与《金文引得》(1)的编写,于此一问题尝稍加留意,趁便对西周铭文的被动式句作了一番全面检视。现就将那些争议较多的句子集聚起来,对各家见解及其根据略作平议,同时表明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合叙是上古汉语的一种重要表达方式。以合叙辞格为视点,从铭文辞例入手,依据书面文献资料,有时可以有助于古文字资料的释读。本文便是对两篇东周时期青铜器铭文进行释读的尝试。  相似文献   

4.
古文字学界较早从辞章的角度来考释西周金文的郭沫若先生,不仅从整体上把握铭辞命意,进而自上而下地观照词语意义,并因此对两周金文的考释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他在考释过程中所总结或暗示的修辞格式,又为西周金文修辞研究提供了范例,便于汉语修辞史早期语料的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5.
叶正渤 《丹东师专学报》2010,(4):F0002-F0002,F0003
《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铭辞研究》(上、下),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陈英杰博士著,线装书局2009年1月版,385元。  相似文献   

6.
西周青铜器因其独特的载体,保留了许多原始珍贵的文字材料,结合青铜器分期断代知识,通过对其中关于"德"内容的铭文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西周"德"观念发展演变的足迹,为研究西周思想史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正>《利簋铭》,利簋,又称武王征商簋(约前1087—前1043),西周早期青铜器,是一个叫利的人为铭记周武王的赏赐而铸造的青铜器。通高28厘米,口径22厘米,重7.95公斤。形制是当时铜簋的典型造型,是天圆地方的体现。器内底部铸铭4行32字。金文大篆。1976年陕西临潼窖藏出土。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观典赏析]利簋是迄今为止能确知的最早的西周青铜器,有西周第一青铜器之誉。武王克商是中国历史上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商周各时期青铜器铭文主体献词结构类型的变化反映着当时社会宗教政治背景的演变。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随着有铭青铜器在祖先祭祀活动中的重要性不断增强,铭文主体献词结构类型逐渐复杂多样,结构中含有献器者信息的铭文逐步占据主导地位。西周晚期礼制改革后"造器者+自作+器类"型铭文及媵器铭文数量逐渐增多。春秋中期以降,礼仪的重点转移至现世的礼仪集体之上,造器者自用型铭文占据核心地位。战国时期青铜铭文的社会功用下降,部分铭文主体献词结构类型消失不见。  相似文献   

9.
西周金文(青铜器铭文)是研究我国奴隶社会历史的头等重要的原始资料。读懂和确切了解西周金文中每一个字和词语的含义,是利用金文资料进行历史研究的首要条件。 《考古》一九六二年第九期发表了刘克甫的文章《西周金文“家”字辨义》。该文引用了大量甲骨卜辞、金文和先秦文献资料进行考证,得出结论说: “‘家’字从殷代到战国确实在其字义上有很大变化。总结一下,其演变可归纳为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阐述已释的西周金文颜色形容词,探讨它们字形义和词汇义,判定一些有争议的颜色形容词,确定西周金文颜色形容词的个数及各词出现的次数,分析它们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1.
《春秋繁露》作为研究秦至汉初汉语语法的重要著作,也是上古汉语向中古汉语过渡时期的重要文献,其中值得研究的语法现象很多,尤其是虚词的研究。本文对其中的所有“与”字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探究“与”字的历时演变。  相似文献   

12.
《史记》是上古汉语的代表性著作。《史记》全书共有“何”字复合虚词11个。逐词分析描写它们的意义用法,是上古汉语研究以及汉语语法史研究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文学名家郭沫若先生研究西周金文的一个突出特色,就是以中国古典文学的创作论为视点,通过与铭文制作人进行古今沟通,从整体上把握铭辞的意义,继而自上而下地进行词语的训释。在普通话语境下,面对不可完全再现的历史语境,整理归纳西周金文的行文格式与表述习惯,对于丰富古今沟通赖以存在的前提并进而提高古典文献释读的可靠性,有着积极的意义。在郭沫若先生西周金文考释成功范例的背景下,这一探索的意义将更为凸显。  相似文献   

14.
汉语用字研究一直是探讨汉语性质的一种有效手段.本文以两周金文军事动词用字为例,分析其内部用字的六书差异、用字的意义特点以及假借字的语音特点。以期为读者更进一步了解、认知上古汉语的特点作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5.
主持人的话     
正汉语佛典文献作为汉语史研究重要的语料,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出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论著。举凡讨论中古汉语的论著,无论字词或语法研究,几乎都要借助汉语佛典文献语料,或商榷是非,或助成其说。汉语佛典文献语言研究已成为汉语史研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古汉语词类问题研究刍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上古汉语词类问题研究主要包括词的分类、归类、兼类、活用及虚词的研究。词类问题研究的相对落后状态,已经制约了古代汉语语法研究进一步向纵深发展。怎样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先秦若干部有代表性的典籍所提供的语料作穷尽的考察、充分细致的静态描写、严格的频率统计以及在现代语言理论指导下的科学分析,以推进上古汉语词类问题研究,这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主持人的话     
汉语佛典文献作为汉语史研究重要的语料,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的重视,出现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论著。举凡讨论中古汉语的论著,无论字词或语法研究,几乎都要借助汉语佛典文献语料,或商榷是非,或助成其说。汉语佛典文献语言研究已成为汉语史研  相似文献   

18.
西周金文月相词语研究,是金文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西周年代学和历法研究的基础。对20世纪来西周金文月相词语研究进行历史总结,搞清月相词语的真正含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今《尚书》是我国最早的政史资料汇编。它的语言诘屈聱牙,古奥难懂且多用口语,语气丰富而独具特色,今《尚书》语气传达的语法形式包括疑问代词、语气词、副词和叹词,将今《尚书》与商代甲骨、西周金和《左传》的语气传达进行比较,就可以知道,从殷商、西周至《左传》成书年代,句末语气词从少到多,使语气由早期的单纯、直露变得较为复杂、委婉。疑问代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形成了完整的疑问代词系统,使得汉语和疑问语气早已由早期的无标志形式或疑问代词表达发展为用疑问代词和句末语气词相配合来表达。由于篇幅和记载内容特点的限制,今《尚书》中出现的叹词就可基本反映上古汉语叹词的独特面貌。  相似文献   

20.
石毓智语法近作中的"上古汉语没有量词,数词则都是直接位于动词和名词之前"一语,以"上古汉语数词定语都在名词中心语之前"为前提.这个前提有以下两个弊端:1.误解和否定了上古汉语的语法事实.石毓智说上古汉语的后置数词定语"多用于列举几种事物的特殊情况",以语法事实为修辞现象,是误解并进而否定了上古汉语的语法事实.2.忽略了近年来的相关研究成果.近二十年来,苏宝荣、孟蓬生,王瑛等人先后撰文证明上古汉语中的确存在几种后置定语,并由此推测汉语的定语体系曾经经历过由名词中心语之后向其前转移的历程.石毓智忽略了这些研究成果,因而致使他笔下的数词定语语序自外于整个定语语序的分布状态和演变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