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8 毫秒
1.
民族贸易是清代湘西苗疆民族交往的重要方式和有效途径.清代湘西苗疆民族贸易历经"民间自发"向"国家在场"的转变,贸易时间、地点、内容、方式等均受到官府严格的管控.清代湘西苗疆民族贸易与苗疆边墙密切相关,带有深深的"边墙格局"的印记.一方面,民族贸易集场紧密围绕边墙分布;另一方面,在以集场交易为中心的民族贸易中,边墙与集场...  相似文献   

2.
湘黔苗民抗清起义被镇压后,清政府为稳定苗疆,重新修建了苗疆边墙。苗疆边墙的重修客观上促进了苗疆地区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为巩固西南边陲创造了一定社会条件。  相似文献   

3.
湘西苗疆边墙的军事防御与控制功能已经逐渐消失,由苗疆边墙而带来的白帝天王崇拜的复兴在边墙修建时期成为缓解苗、汉冲突,整合社会秩序的对话工具,在苗疆边墙地区军事冲突消失后的今天,仍然成为苗、汉、土家族民众调适内部冲突,维持群体关系,倾诉内心痛苦,释放焦虑情绪,表达心中期望的对话渠道。苗疆边墙地区的苗、汉、土家族民众凭借白帝天王崇拜化解内部冲突,整合社会力量,逐渐达到相互间平等对话、和谐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邹珺 《怀化学院学报》2007,26(10):44-47
苗疆边墙的修筑是明清两代中原王朝在对湘西地区统治的过程中,采取的各种防苗治苗措施之一。通过对湘西边墙兴筑过程的梳理,体现出它保障了民族的有序交往,巩固了改土归流的成果,促进了湘西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在巩固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发展过程中发挥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5.
清中后期乾嘉苗民起义之后,清朝统治者重新调整了治理湘西苗疆的策略,采取了"以苗治苗"的民族政策,在湘西苗疆实施了"苗官制"。"苗官制"的诞生,冲击了苗族基层社会具有明显原始残余的传统组织制度,削弱了苗族社会宗族、亲族体系的合力,缓和了苗疆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对湘西苗疆苗族社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6.
明王朝经营西南,苗疆成为连通湖广和云南的腹地,因而打通并护卫湖广至苗疆而后至云南的通道,成为明经营西南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明王朝设置边墙,是管理苗疆的重要举措,更是拱卫湘黔驿道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南长城从黄丝桥古城回来,一个重要的去处便是仰慕已久的南方长城——苗疆边墙。生苗是那些不服从朝廷管辖的苗民,他们因不堪忍受政府苛捐杂税与民族欺压,经常揭竿而起。为安定边境和镇压苗民,明统治者便在生熟苗之间筑起长城。清朝乾嘉苗民起义后,更是大肆修建。以前,这里一直被称为“边墙”,县志上就有“苗疆边墙”一说。民国后边墙渐渐地荒废了,筑墙的石头也被当地苗民搬回家中,或置于田地里。沈老在《在我生长的地方》中描写道:“围绕这边疆僻地的孤城,约有五百左右的碉堡,二百左右的营汛。碉堡各用大石块堆成,位置在山顶头,随了山岭脉络各处走去……血染红了每一条官路,每一个碉堡……”  相似文献   

8.
民族教育是指在多民族国家中,对人口居于少数的民族实施的教育。旨在提升民族教育质量的民族教育政策具有"民族性"、"发展性"和"文化性"等特点。它们集中地反映为民族教育政策的"文化性质"。一方面,民族教育政策在存在形式、目的、对象等方面,表现出显著的文化特征,对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另一方面,文化也对民族教育政策整个过程产生"显性"和"隐性"的影响。民族教育政策的这种特征决定了民族教育政策的研究应该要从文化和政策相关利益群体的需求和实际出发,体现和尊重少数民族的教育特点,因而是"价值相关",而不是"价值无涉"的。  相似文献   

9.
蜿蜒于湘黔交界的千里苗疆边墙,被专家确定为中国南方长城。据专家介绍,长城与一般城墙不同之处有三点,一是长度在数百里以上;二是不封闭;三是由许多城堡、墩台、关门、敌台、敌楼、城墙等所组成的防御工程体系。从这三点来看,湘黔交界的苗疆边墙完全符合。在北方的明长城也称边墙。每一“镇”(军防区)的边墙有长有短,北京保卫明十三陵的“昌镇”,有200余公里,与湖南“镇竿”一镇(古时凤凰)边墙的长度差不多。湘西长城不仅其防御体系与北方明长城一样,而且其军事机构设置、官兵制度也都相同,其为明长城的一部分无疑。湘黔…  相似文献   

10.
清代时,都柳江水道随着清廷新辟苗疆行动的深入而不断得到疏浚,促进了航运的便捷,让黔桂粤三省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更频繁;大宗木材贸易以及粤盐销黔,加上各式土特产的运销,使都柳江沿江圩埠迅速发展起来;大量外来人口的迁居,有力地推动了民族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清朝与哈萨克族的政治交往和贸易往来两个方面入手,史实性地记述了双方自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关系的确立与发展。进而从中剖析清代边疆政策的特质,重点解读了清朝对哈萨克族实行的特殊的边疆民族政策。  相似文献   

12.
《江华条约》签订后,日本在朝鲜的势力急剧膨胀,严重损害了清政府在朝鲜的传统利益。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清政府决定劝导朝鲜与西方国家立约通商,以牵制日本在朝鲜势力的继续膨胀。以往史学界对清政府的这种“劝导通商”策多持批评态度。但清政府的“劝导通商”策挽救了中国在朝鲜的宗主国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朝鲜的主权,但清政府对朝鲜劝导通商使朝鲜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是一种消极政策。  相似文献   

13.
明清云南边疆对外贸易与国际区域市场的拓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时期,云南与东南亚、南亚国家和地区间的商贸活动,在原有官方贸易发展的基础上,边民贸易空前活跃、边贸市场不断拓展。清末,云南在中国西南边疆地区的国际区域市场中扮演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前沿、核心角色,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也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4.
清代海外贸易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政府对外贸易上所实行的闭关政策被认为是近代中国落后的原因之一,但闭关政策的形成实际上是经过禁海-开放-闭关发展过程的,清代海外贸易政策的发展是清代政治、经济环境所造成的,同时它也反映出清代各个时期政治、经济上的变化,以及它对各个时期海外贸易所造成的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5.
传统观点在审视“闭关政策”时 ,大多只将眼光聚焦于东南沿海、广州一线 ,这是不确切的。清朝的对外贸易有京师贸易、恰克图贸易和广州贸易三种格局 ,贸易形式有朝贡贸易 ,边境、沿海自由贸易二种形式 ,他们的发展在同时期有很大不同 ;贸易国家还有西方列国和藩属国之分 ,清政府对待他们也有甚大偏差。所以“关”就不能简单的将其理解为“海关” ,“边关”也是其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6.
中俄《北京条约》签订后,清政府统治在赫哲族中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为了抵制沙俄的不断进攻,安抚国内的赫哲族,保证其正常的生产和生活,戍守祖国的东北边疆,清政府在赫哲族聚居的军事重镇三姓城①采取了一系列的安边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清王朝在取得对西北地区的军事胜利以后,制定了宏大的边疆治理政策,承历代"因俗而治"的边疆管理思想,推行历代所未有的边疆民族立法之策。在少数民族居住的新疆、蒙古、青海地区,针对民族地区特点进行了有所区分的立法。清代将国家立法推及边疆地区,形成了国家法和边疆民族习惯法并存的二元结构,这种法制结构有利于清王朝对边疆的有效治理,维护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稳定。分析了清代在西北边疆民族地区立法的指导思想、具体立法措施,对清代边疆民族立法的作用及现实借鉴意义进行了简要评析。  相似文献   

18.
明清晋商的崛起,除了明代实行"开中法"、清朝统一中国后大力发展北方边贸等客观因素外,有着多方面的内在因素,其中包括善抓机遇、敢为人先的理念,思想解放、观念开放的认知,不断探索、锐意改革的闯劲,诚信为本、信誉第一的风范,以人为本、尊重人才的聪慧。晋商发展中留下的这些历史经验,对当前发展市场经济,培育市场主体,重振地方商业实力有很多值得借鉴和反思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19世纪前期,英国三次遣使来华要求通商,均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英国逐渐走上了对华侵略的道路。“炮舰政策”的出笼,它既是资本主义内在的扩张欲望膨胀的结果,又与中英地缘政治关系的升起、鸦片丰厚利润的诱引和澳门模式的借鉴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明末清初的战乱及康、雍、乾时期的三藩之乱、改土归流、中缅冲突导致了中国军民落藉缅甸的增多;清初的移民垦殖政策、中缅边贸经济的长足发展和缅王朝奉行的政策促进了中国商民大量移居缅甸。清前期缅甸华侨骤增十余万之众,他们以聚族而居和散居于当地居民中的形式侨居缅甸,就两种分布特点而言,聚族而居是主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