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心得体"是近年文化解读热中流行的一种新的文体样式,常用于解读中国传统文化."心得体"重在个体体验,通俗易懂,它使"精英文化"变成平民易于接受的"草根文化",大大拉近了传统文化与当代大众的心理距离.这种为普通人提供了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简易方法的"心得体"是一种新的流行文化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2.
"文本解读个性化"已经成为新课程背景下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命题,自然也成了课堂教学的生命化追求,作为理应坚守的一种观念,理应秉持的一种策略,理应追寻的一种境界,"文本解读个性化"教学基于生命、始于生命,但更重要的是为了生命、发展生命、润泽生命,放眼"文本解读个性化"的理想课堂,它必将是师生生命自由、惬意、盎然生长的沃野,师生将在这里智慧相长、情趣共享、发展双赢.然而,关注现实,我们总能在"文本解读个性化"课堂上听到不和谐的声音,看到不和谐的细节,感受到不和谐的氛围.  相似文献   

3.
尽管文本解读可以是多元的,但首先要关注的是"信度",因为这是文本解读的一条"底线".一旦缺失了"信度"、超越了"底线",那么,文本解读得越细致、越深入,距离文本的"命意"也就越遥远.  相似文献   

4.
季娜 《现代语文》2007,(7):112-112
《曹刿论战》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文章,可其中"公与之乘,战于长勺"中"与"的解读及其用法却少有人论及.自西晋杜豫《春秋经传集解》训为"共乘兵车"之后,几千年来这一句较为传统的解释是"鲁庄公和曹刿同乘一辆战车,(和敌人)在长勺激战."句中的"与"字被解读为"连词",译为"和、同"的意思;"乘"字被解读为"动词",译为"乘坐"的意思.目前中学语文教材和社会上比较流行的《历代文选》(中国青年出版社)均采用了这种说法.  相似文献   

5.
对阳明批评象山"只还粗些"的理解关系到两人思想的根本分歧以及双方学派归属.从"宇宙整体"出发,可以看出象山"心"、"理"关系是一种从同一、间离到重归合一的动态过程.阳明看到象山心、理相区分的一面,却没有看到这种区分是动态过程的一个阶段,他对象山的批评并不准确."心即理"命题不能充分彰显象山在"心"、"理"关系上动态流转、圆融复一的特质.不应机械化解读"心即理",而要从文意脉络来理解之.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的"守夜人" --阿尔都塞的理论解读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阿尔都塞甘当马克思主义的"守夜人",全身心投入到重新解读马克思的理论活动中,其思想初衷是要在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之间"划一条分界线",坚守马克思理论发现的科学特性."回归马克思",更准确地说是"回归成年马克思",构成了阿尔都塞理论解读的逻辑线索.有了结构主义和精神分析学的强力介入,阿尔都塞的理论解读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这些时尚精神的烙印.他对马克思的全新解读,是把马克思描绘成一个不自觉的结构主义者,让马克思穿上了"理论反人道主义"的外衣.崭新的方法和概念,展现了一个全新的马克思的形象.这种解读着实给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带来了一股难得的清风,为如何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一种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一、对"文本解读"的基本认识 1."解读"的基本内涵.教师必须认真深入地解读课文,这是备课的根本任务,也是教师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文本解读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备受广大语文专家、教师的关注.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的老师面对一篇教材,只是凭依一般化的教学目标、零星的课前提示和几道课后练习这样一些"蛛丝马迹"进行"臆断"来设计教学,从而造成教学内容处理上的"盲目性"、"随意性"等问题.在小语教学中应从准确提炼主题、恰当选择内容、巧妙重组教学三方面剖析文本解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许多向量试题都与三角形的"四心"有关,而且几乎涉及了向量的全部运算方式,因此在复习向量时,可以从"心"开始,或者说要把这当作一个重点.下面我们就分类解读  相似文献   

10.
隐喻从语言层次上可以分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规隐喻和文学作品的诗性隐喻.布莱克的"The Tiger"一诗的隐喻历来被津津乐道,文章旨在用诗性隐喻来解读"老虎"一词的多重象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透明的红萝卜》是莫言的发表于1985年刊载在《中国作家》第二期的一部的中篇小说,这部作品也被看做是莫言的成名作.本文意在通过叙事学的方法,运用希利斯·米勒"重复理论"对这篇小说进行文本解读.本文主要通过眼睛的重复、唱词选段的重复、黄麻地环境意象的重复、命运悲剧的重复四个方面来解读《透明的红萝卜》.  相似文献   

12.
教材--文本是学科教学的第一资源和重要凭借.弄清语文教材的地位、作用,是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构建现代语文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当代文本解读理论的发展,主要是以本体论阐释学理论为基点,由过去只注重解读作家、作品,转向文本、读者的探究.这一重大转移开辟了文本解读的新时代,促进了文本解读观的多层面变革.解读本质观,将文本解读作为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解读对话观,把文本解读作为文本与读者主体间的对话;解读建构观,把文本解读视为对意义的开放的理解创造,文本对读者是不断敞开的;解读体验观,认为解读即体验,体验即意义的生成,解读是通过读者的体验显现文本意义.  相似文献   

13.
解读"情"字     
<曹刿论战>是一篇传统的课文了,记得二十年前刚刚走上工作岗位时,很是钻研了一番教材,看了很多的参考资料,这其中也包括大家对这篇文章的解读.当时对文章中的"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句中"情"字的解释,存在较大的争议.课本中注释为"实情",而如果解释为"实情",则整个句子翻译为"大大小小的案件,我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也一定按实情处理".  相似文献   

14.
姚武 《现代语文》2006,(4):116-117
"审美疲劳"一词作为流行语源于2003年底冯小刚执导的贺岁片电影<手机>中的一句台词,迅速成为2004年不少人嘴里时髦的口头禅.结合当前的大众文化语境,从审美过程中的主体、客体及审美品格等方面来解读"审美疲劳"中"审美"的内涵,能够为大众文化批评提供新的视角和有利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华成 《华章》2007,(10):119-119
如何把握《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这一内涵,引领学生进行阅读实践呢?本文试就"阅读反思"这一环节作尝试性的解读.  相似文献   

16.
教师要学会解读文本,是因为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感悟,需要我们教师去响应、去对话、去引领."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没有高屋建瓴谈何指导引领?所以,作为一线教师,首先要学会深入解读文本,因为我们教师走多远,我们的学生就能走多远.只有当教师对文本深情投入、真情流露的时候,学生才能受到真正的熏陶和感染.面对一个文本,要想取得"出乎其外"的教学效果,教师必须在"入乎其内"上下工夫,要对文本进行深层次的解读,要在别人停下的地方再往前走一步.  相似文献   

17.
对阿尔都塞"结构"解读观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路易·阿尔都塞是20世纪60年代法国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哲学思想的核心是"结构"问题.他的总体性原则,对马克思等经典作家思想的解读及他的矛盾与多元决定论思想等,其背后都深藏着他的结构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坚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它蕴涵着深刻的历史唯物主义、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唯物辨证法的哲学思想,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不可分割的统一体.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解读,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深入学习、理解和掌握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19.
解读"因空见色"自色悟空"应摆脱"色"空"观念的束缚,不为字面意思所惑,才能理解其真义."自色悟空"表现了空空道人的理性思考.经此一"悟",他才如酣梦惊觉,认识和信仰翻然生变,原来厚地高天,自古及今,人间之"至情"无时不在,佛家所谓"色"空",实为自家心造的幻影.由此解悟,空空道人才易道为僧,改名情僧,改<石头记>为<情僧录>.作者匠心独运,于开卷处巧妙地映现了宝玉的精神面影,暗示了<红楼梦>的创作主旨.  相似文献   

20.
众所周知,无论是教学怎样的课文,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之前的解读文本将时教学效率的提高起极大的作用.但笔者通过对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的观察得知,某些教师在教学描写革命领袖文本时常出现"零解读现象",即在不解读文本的情况下就进课堂,从而导致很多学生毫无收获出课堂.本文就"零解读现象"出现的成因以及预防措施展开粗略的思考,目的在于提升教师解读文本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追求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