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0 毫秒
1.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师: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在生活中,你分过东西吗? 生:分过。师:老师想请你们帮我分分东西。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9块月饼和3个盘子) 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谁能解答? 生:把9块月饼平均放到3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几个? 师:你是怎样分的?  相似文献   

2.
赵华 《湖南教育》2003,(3):50-51
师:同学们,仔细听听,你听到什么声音了?(CAI课件音频:播放潮来时的声音)这节课,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去钱塘江观潮,请大家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生齐读;师板书:天下奇观)师:“奇观”是什么意思?生:“奇观”就是雄伟美丽而又罕见的景象。师:你们想去看看这“天下奇观”吗?请你告诉老师,你最想看什么?生:我想看潮来时涌起的波浪。生:我想看潮来时人的活动。生:我想听听涨潮的声音。师:好,大家看看画面,听听声音,然后说说你有什么感受。(CAI课件播放潮来的过程)(生不断发出赞叹)师:看了钱塘江大潮,你有什么感…  相似文献   

3.
关注习作教学中的有效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有效指导应增强学生的需要意识【案例一】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举起一朵大红花给同学们看)这是什么?生:大红花。师:(板书:大红花)下面的红带上写的是什么字?生:文明少年。师:这朵花该献给我们班的哪位同学呢?请你们推荐一下。生:我推荐刘一秋。师:同意献给她的举手。(有一半学生举手)请你把她的名字写在黑板上。  相似文献   

4.
【课堂回放】预热师:今天,吴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想看吗?生:想看!师:大家看,这是个什么?(投影)生:一个半圆!师:吴老师只要添上几笔就能把它变成非常有趣的图案,相信吗?生:相信!师:谢谢大家的信任。请同学们帮老师数笔  相似文献   

5.
师 :这节课我们共同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板书课题)请大家齐读课题。(生读)师 :从课题看 ,你能知道些什么呢?生 :这是一篇游记 ,我从“记”字看出来的。生 :我知道双龙洞在金华 ,属于浙江省。师 :看了课题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为什么叫“双龙” ,那里真有龙吗?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多大。生 :我想知道双龙洞有哪些地方值得游览。师 :看来 ,同学们的兴致一点儿也不亚于作者叶圣陶爷爷。这节课 ,我们就陪叶老一起游洞 ,大家愿意吗?生(齐) :愿意。师 :请打开书。快速读课文 ,看看作者从哪儿出发?经过哪儿 ,…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体积的概念(略)二、出示体积接近的2个物体。师:请同学们观察,谁的体积大一些。生:长方体的体积大。师:为什么呢?生:因为我看长方体比正方体长一些。师:(移动位置使正方体高一些)那老师这样放呢?能说正方体的体积大吗?(学生都摇头)师:这两个物体的体积差不多,不容易观察出来,现在老师告诉大家,这两个物体都是由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拼成的。(移动两个物体使同学看到它们都是由小正方体拼成的)那你有办法了吗?生:只要数一数它们分别含有多少个小正方体,哪一个所含数目多,它的体积就大。师:那我们就先来数一…  相似文献   

7.
一、激趣,引入课题。(出示一幅图画)师:这幅图画漂亮吗?(生作评)师:老师知道小朋友也是很能画的,今天,我要请小朋友们把自己的画展示出来。[板书:我们的画] 师:今天,我们的朋友米老鼠先生给大家布置了任务呢,想知道吗?(想———)那么,请把桌上有米老鼠图案的信封里的纸条拿出来,看看它给大家布置了什么任务。学生一起读纸条:1.给同学讲讲自己的画。2.自由组合,看看、评评别人的画。3.办一个图画展览。师:小朋友们有信心完成吗?(有!)那好,我们就要看哪个同学把米老鼠的任务完成得最好,今天我们要把表现得…  相似文献   

8.
一、激趣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看,这像什么?(多媒体出示“O”)生:这像小球。生:像小月饼。生:像月亮。······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联想到这么多的东西!大家再想想,老师在上课时叫它什么呢?生:语文老师叫它“喔”,数学老师叫它“零”。师:美术课上,老  相似文献   

9.
片断一 :游戏导入师 :你们喜欢做游戏吗?生 :喜欢!师 :今天我们一起做一个游戏好吗?生 :好。师 :老师这儿有两把数字卡片 ,请你任意从左边的卡片中抽出一张放入右边的一堆 ,我都能准确把它找出来 ,不信我们试试看。(老师闭上眼睛 ,学生按要求从左边抽出一张卡片 ,放入右边的卡片中)师 :是黑6 ,对吗?生 :(惊奇)对。师 :老师棒不棒?生 :棒!师 :其实老师只不过是玩的雕虫小技 ,你们看 ,我右手中所有的数字卡片全是红色的 ,左边的数字卡片全是黑色的 ,从左边抽出的一张放入右手 ,右手只有一张是黑色的 ,黑色的那一张 ,就是刚才抽出的…  相似文献   

10.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透镜,其中讲到凸透镜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面放段录像,请同学们观察。(师放录像)师:录像中,老师在干什么?生:用放大镜看书。师:放大镜就是凸透镜,通过凸透镜看到的字跟原来的字比较,有什么变化吗?生:字大了。师:请大家接着看,照相馆中的摄影师在给老师照相。照相机的镜头也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这是毛玻璃,通常把它叫光屏。同学们家中照相机的光屏是胶卷。请注意,你在光屏上看到了什么?生:您的像。师:像阳人比较,有什么变化吗?生:比人小,而且倒着。师:观察得很仔细。其实,你通过凸透…  相似文献   

11.
一、在情境中体验数学 【片段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段魔术好吗? 生:好的。(一个个小脸上充满兴奋)师先给生看了事先准备的一个包,包里好像什么东西也没有的样子,然后老师像变戏法似的从包里变出了一条黄色的三角巾,五条红领巾。学生南好奇转向激动,终于发现了包里有秘密。  相似文献   

12.
师 :老师这里有4张图片 ,谁能根据方框中的提示把它们分成两部分?师 :能说说你是怎样分的吗?生 :我把○和 一样多的摆在每个方框里 ,把不一样多的摆在第二个方框里。师 :你怎么知道每组中的○和 是不是一样多的?生1 :我是看出来的。生2 :我是数出来的。师 :刚才多数同学用数一数的办法比较出两组物体的多少 ,发现两组物体不是一样多 ,就是不一样多。现在老师希望你能用摆一摆的办法来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看谁行!请你拿出学具盒中所有的红花和黄花图片 ,看谁能通过摆一摆 ,比较出红花和黄花的多少。生1师 :你们真聪明 ,想出了这么…  相似文献   

13.
王伟红 《广西教育》2006,(3B):30-30,33
一、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师:你们想看魔术吗?今天老师来耍两个魔术给大家看。(气氛活跃,翘首以待)  相似文献   

14.
一、引入学习师:老师给大家玩个魔术。(师用白醋和酚酞溶液混合后,溶液变成红色。生惊奇地欢呼。)眼评析:教师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入新课的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魔术中用到的白醋又成为学生探究的材料之一。魔术也隐含了“两种物质混合后又产生了新的物质”这一概念。演师:刚才玩魔术时用到了这瓶液体(出示白醋),想知道它是什么吗?生:想!师:怎样才能知道它是什么?生:看它的颜色。生:摸摸它的温度是热的还是冷的,还可以摸它粘不粘。生:打开瓶盖闻它是什么气味的。生:尝一口也能知道它是什么。师:在不知道这种液体是什么的情况下,可…  相似文献   

15.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1-5这5个数,今天老师要带领大家去认识一个新的数,你们想知道吗?生:想知道。师:请同学们看老师的演示(把三个盘子摆在全体  相似文献   

16.
一、课例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最近电视里在播出什么比赛吗?生(异口同声):世界杯足球赛。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足球(出示)。你们知道足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吗?生:足球的外面是一层牛皮,里面是橡胶层,橡胶层中间充满了气。师你知道得真多。老师手中的足球哪部分是牛皮做的,谁能把它指出来?生1:(上前,摸球的外壳)这就是足球外层的牛皮。师:那你到前面来指给大家看,(生1上前,摸整个球的外层)(其余学生笑)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生点头)师:那么,刚才这位小朋友用手摸的是这个足球的什么呢?你们能不能给取个…  相似文献   

17.
一、复习师:同学们,大家知道量一个物体的长度或量距离时用长度单位,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生:米、厘米。师:谁能用手比划一下1厘米、1米分别大约有多长?(学生比划。)二、导入新课师:如果我们要量教室的长,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生:用米比较合适。师:如果要量课本的宽呢?(学生答用厘米。)师:要量橡皮的厚度呢?(学生答用厘米。)师:是吗?你知道橡皮的厚度在哪儿吗?请同学们拿起自己的橡皮捏一捏。(学生捏橡皮。)师:为了让大家看得更清楚,请看这是放大的橡皮(图略),从上边起量到下边的长度是橡皮的厚度…  相似文献   

18.
一、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吗?生:喜欢。师:好,老师来给大家变一个小小的魔术。教师出示一张白纸这张白纸上有什么?生:没有。教师用手按一下纸,再让学生看看纸师:我在上面做上我的记号,看见了没有?生:没有。师:老师借用一样工具把它找出来。教师演示用指纹粉刷到白纸上,显现出指纹,学生很兴奋。师:这上面有什么?生:指纹。师:肉眼看不见并不代表着不存在。同学们很好奇是吧?老师用的这一招,是向警察叔叔学过来的,警察叔叔找罪犯指纹的时候经常这样做。通过用指纹粉找指纹的小魔术导入新课,既抓住了小学生的好奇心,把他们的注意力很快吸…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 北师大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数学》第一册第8单元。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老师这里有一个魔术袋,你们想知道这里面装的究竟是什么吗? (生想) 师:现在就请几位同学为大家揭开谜底。 (请4名同学上讲台) 师:请你们在袋里随便摸出一个物体,并说出它是什么形状的?如果说对的话,同学们就为他鼓掌。 (4位同学分别摸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这4种形状的物体,同时教师在黑板上贴出它们的立体图。) 师:今天,我们上一节“认识物体”的数学课。 (板书:认识物体)  相似文献   

20.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老师也给你们带来一段动画片,请看屏幕。(电脑演示 鼠与小闹钟的故事片段)你们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小动物们早上6点起床,晚上8点睡觉。 师:看来小动物的作息非常有规律,你们呢?谁愿意向大家说一说自己的作息时间? 生:我早上6点起床,7点上学,晚上8点睡觉。 师:同学们的生活也很有规律。请看这是咱班的作息时间表,这是一张火车时刻表,宋老师就是坐4月17日下午5时8分的火车从东营来苏州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时间,从现在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时间的知识,好吗? 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