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抓主干 明中心1 《长城》(第十一册 )长城远景 :一条长龙 蜿蜒盘旋近景 :高大坚固巨大的条石和城砖顶上像很宽的马路外侧 :垛口 了望口射 口方形城台联想 :站在…踏着…扶着…想起…血汗智慧2 《一夜的工作》(第十一册 )一夜所见工作 一叠一尺厚…一句句审阅边看边想…一句画一个圈生活 一小碟花生米一杯绿茶条件 一张写字台一盏台灯劳苦简朴二、抓线索 突难点1 《幸福是什么》(第九册 )十年前十年中十年后挖井→从医治病 帮助其他人许多工作 对别人有用耕地种麦 养活许多人→幸福靠劳动 靠尽义务做出 有益的事情引 题发 …  相似文献   

2.
《中国历史》(初中教材第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0月第1版第49页)对商鞅之死的描述是:“……秦孝公死后,公子虔诬告商鞅谋反,商鞅被‘车裂’。”《中国历史(第一册)教师教学用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11月第1版,第78页)亦持同样说法...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课本第七册《观潮》一文,介绍的是雄伟壮丽的钱塘江大潮来临的壮美景象。我在教学《观潮》一课时,将“观潮”的“观”和“天下奇观”的“观”作对比;将“潮”的三种声音和四种形状作对比;将“潮”来前后人们的心情变化作对比;将“潮”来前后江面变化作对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1、把“观潮”的“观”和“天下奇观”的“观”作对比: 我先板书课题:《观潮》。然后,让学生齐读课题,再听录音,使学生明白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大概讲了什么内容,又齐读第一自然段后,我问:《观潮》这篇课文是写哪儿的潮?钱塘  相似文献   

4.
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教材,将于1998年秋季开始使用。这册教材,以提高全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素质,培养合格的跨世纪人才为指导思想,依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的改动。第十一册教材共有课文20篇,保留了原教材中的13篇,新选的7篇课文是:《开国大典》《狱中联欢》《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胡萝卜》《奴隶英雄》《镜泊湖奇观》《长征》。全册看图学文2篇,讲读课文12篇,阅读课文6篇。20篇课文分为7组,每组课文之后,安排有“读写例话”和“基础训练”。在第十册学习了《…  相似文献   

5.
九年制义务教材初中语文第一册选了郭沫若一首脍炙人口的新诗《天上的街市》。该诗写于1921年10月24日,最初以总题《诗五首》(另四首是《南风》、《白云》、《新月》、《雨后》)发表在1922年3月《创造》季刊第1卷第1期上,后收入《星空集》。不过当初的诗题是《天上的市街》,有人据此认为中学语文课本上的题目是“沿袭了几十年”的“明显的错误”,其实不然。把《天上的市街》改为《天上的街市》不是“沿袭了几十年”的“明显的错误”,而编书者在征得郭沫若本人同意后修改而来。据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回忆说,在五十年代初…  相似文献   

6.
初中语文课本第四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11月出版)第26课《陈涉世家》中“(陈涉)攻钅至、赞阝、苦、柘、谯……”,“赞阝”,课本注释为“赞阝,zàn,在现在河南省。”笔者查了相关资料,认为此注释有不妥,特举证如下:查看《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年9月第1版,上册,第1211页)对“赞阝”的注解:(一)(zàn,又读zuǎn)①周代地方组织单位之一,一百家为赞阝。《周礼·地官·遂人》“五家为邻,五邻为里,四里为赞阝。”②古县名,见“赞阝县(2)”。(二)(cuó嵯)①古县名。见“赞阝县(1)…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下)第十章“排列、组合和二项式定理”的第四节“二项式定理”.  相似文献   

8.
对比当中找特点学写当中抓特点──怎样指导学生自学《我的心事》内蒙古王爱勤第十一册第七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人物的特点。实际上是教给学生在写记叙文(写人)时,要善于观案和描写人物的某一个或几个方面的特点,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或精神品质。本单元由四篇课...  相似文献   

9.
“九义”小语教材第十一册第13课《草原》教例评析德保县教研室黄志平(四)小结学法:分析———概括———分析。(先初读课文概括有几美,然后再精读课文,体会怎样美,这样理解就更深刻了。)四、学习第二节(一)读一读作者是怎样描写草原宽广的?(体会“洒脱”的...  相似文献   

10.
敬告读者     
2001~2002学年度的第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新学年,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必修)第四册将在全国全面使用。为了帮助老师们认识教材,吃透课文,把握教法,我们编辑了这期“高中第四册新教材新增篇目名师教学方案设计”专号。2002年6月第6期和2002年12月第12期将分别出版第五册、第六册的“新增篇目名师教学方案设计”专号。在推出“新增篇目”专号的同时,我们还出版了1—4册和将出版5、6册全部课文的《教学方案设计》。(《设计》每册定价9.00元,5本以下每册需加邮费2.00元)…  相似文献   

11.
原版(1988年5月版)第十二册中的《林海》编入新版(1997年10月版)第十一册。编入时,编者对课文语言进行了多处修改,使得更准确,更精练,更和谐,更有序。分析编者的修改艺术,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调配节律;2.调整语序;3.调换词语;4.删冗从简...  相似文献   

12.
五年级作文“六环节”教学结构模式教案谢永龙教学内容小学语文第九册基础训练四第五题:“写自己参加过或看到的一个场面(如运动会),把主要人物和活动写具体。”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2.认识什么是“场面”。3.学习《避雨》的写法,学会观...  相似文献   

13.
这个句子表示什么关系江苏王向东一、“尽管……还……”和“尽管……还是……”不同吗?我们先来看三个例句:1.尽管身体比较弱,我还是要求参加长跑。(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基础训练6》的“四、读下面的句子,注意带点的词。”)2.尽管秦王再厉害,蔺相如还是不...  相似文献   

14.
“澎”字读音辨山东徐有修周益平在《“澎”字读音小议》一文(见《小学语文教学》1994年第1期)中,根据《现代汉语词典》,认为五年制小学语文统编教材第十册《穷人》一课中“汹涌澎湃”的“澎”字,课本注为peng是错误的,应该读作peng。此说不当。198...  相似文献   

15.
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1987年11月第2版)《景阳冈》一文中的“把”字,一共出现了19次,究其用法,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第一种,介词,表处置,就是我们常说的“把字句”中的“把”字的用法。如:①“武松……一面把毡笠儿掀在脊梁上,把哨...  相似文献   

16.
钢棒磁化后极性如何杜香芬(河南省封丘县实验中学453300)九年义务教育教科书《物理》(人民教育出版社)第二册第十一章第148页习题第六题是这样一道题:用磁铁的一极在一根钢棒上沿同一方向摩擦几次,如图1,钢棒就被磁化了,用图1它可以吸起铁屑、大头针...  相似文献   

17.
敬告读者     
2002年上学期将使用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新教材第四册,为帮助老师认识教材,吃透课文,把握教法,我们编辑了这期“初中第四册新教材新增篇目名师教学方案设计”专号。2002年6月第6期和2002年12月第12期将分别出版第五册、第六册的“新增篇目名师教学方案设计”专号。在推出“新增篇目”专号的同时,我们还出版了1—4册和将出版5、6册全部课文的“教学方案设计”。(《设计》每册定价9.00元,5本以下每册需加邮费2.00元)如果说“专号”有限的版面仅能让老师“解渴”的话,那么“图书”则可以使老师…  相似文献   

18.
[案例] 四年级《挑山工》(北师大版第八册下)中第十一单元“快与慢”中第一课。 师:请同学们看板书,我们比较了“挑山工”和游人的不一样,作者也解开了心里的不解之谜。请同学们互相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五年制第九册、六年制第十一册《少年闰土》一文,选自鲁迅小说《故乡》。它通过“我”对三十年前闰土的回忆,刻画了一个知识丰富、聪明能干的海边农村少年的形象,表达了“我”对闰土爱慕、敬佩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开头便在读者面前出现一个特写镜头:“我”记忆中闰土的形象(第一段),接着按相识(第二、三段)、相谈(第四段)、相别(第五段)情节展开。现对本文的教路作如下的新探: 一、开门见山,直触情节(学第二段): 1.“我”与闰土是怎么认识的?用“因为……所以”说  相似文献   

20.
简谈透镜成像规律樊守青(吉林省九台市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130507)在高中《物理》(必修)第二册第七章中的第十节“透镜成像公式”授课完成后,发现一部分学生没有完全掌握这部分知识,为了学生便于掌握这部分知识,现总结如下.1.凹透镜成像规律单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