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很多教师感叹:我们的学生不善提问,不敢反问。老师们常用每节课最后的几分钟让学生提问,甚至主动询问学生:“你们懂了吗?”、“还有什么问题吗?”学生往往回答的是“没问题”。这种“没问题”恰  相似文献   

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尝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在好动、好奇的行为活动中每个学生或多或少都会有创新意识的萌芽,再加上自然课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它本身的操作性和趣味性更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小学生虽“对什么都充满好奇心”,但他们从上小学起,就被老师们采用的传统教学方法管得死死的:只有老师让做什么才敢做什么;回答问题,不能离开那“唯一”正确的答案一步;没法问老师课本以外的一些问题,不敢举手质疑……长此以往磨灭了好奇心,磨灭了求知欲,磨灭了想像力,又谈何创新意识的萌生 ?又谈何创新能力的培养 ?…  相似文献   

3.
谁动了谁的奶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最近听了一堂“好评如潮”的课。其好评主要集中在“教师从头到尾共有近百个提问”——据说是“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真正实现”了“双主”。一堂课,我记录了:1.所有的提问;2.41位同学中多少人接受了提问?3.回答问题最多的是谁?4.谁回答了“关键的问题”?因为几乎出现了所谓经济学中的“帕累托现象”,即几乎20%的人回答了几乎80%的提问(其中一个佼佼者回答了14个提问)。于是有下述联想: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课堂教学,提问成了老师的专利,回答成了学生的任务,而且什么时候提问、提问什么问题、提问什么类型的学生,问题的答案是什么等等,都是事先经过教师安排好了的,学生的鼻子一直由教师牵着走。而语文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素质教育的必然。“问题教学法”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过程中探索、接受并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从而提高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5.
自主探究能力是初中学生必备的能力,而且也是 核心素养的重要构成部分之一,要想有效地培养自主探究能 力,就应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初中地理教学中初中生的问题 意识比较淡薄,而且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向老师提出问题,针 对这样的情况,就需要地理老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他们 敢于提问,进而感受到提问的好处。  相似文献   

6.
最近我两次听特级教师孙双金先生上课,收益颇多。这两堂课,孙老师都很重视学生质疑,在引导释疑及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显示了高超的教学艺术。下面对孙老师的课进行一个“扫描”,供老师们学习借鉴。一、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发明是这样,学习也是这样。正如古人所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意识是学习的起点,是主动探究的动力。但回到实践中,老师们大多不敢让学生提问,一些人虽然也让学生问了,但问归问,教归教,忽视指导,流于形式,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失去了质疑…  相似文献   

7.
张俊 《四川教育》2005,(1):42-42
最近听一节公开课,在课结束时老师问学生:“你们想去寻找风吗?”学生说“想”。老师又说:“那你们下次去的时候一定不要忘记叫上我。”本来老师是随便说说的,因为她上完课就要回自己的学校了。可学生是很认真的。一个学生站起来问:“那你住在哪里啊?”说真的,如果那个老师直截了当地回答学生,我就不好说什么了,可是她居然不敢。我不知道提问的学生会是什么感受,  相似文献   

8.
提问能力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前提,是学生创造素养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结合日常教学,我们发现学生的提问能力极为欠缺,存在着“不敢问”、“不会问”“不想问”等等一系列问题。本文试图从欣赏孩子的提问、创立问题银行、别开生面的问题展览等方面入手探讨如何培养孩子的提问能力,以提问为突破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9.
在中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美育?如何培养他们的欣赏能力?如何使学生懂得美术与生活和生产的关系?这些都是美术课中值得注意的问题。我曾经听过南师附中金朗竹老师在初一教的一节“图案欣赏”课,在这方面受到不少启发。金老师的课堂教学是以启发式和谈话式交叉进行的。在说明这堂课的教学目的之后,他向学生提问:什么叫图案?图案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同学们都愉快地作了回答,因为课前发了《图案基础知识概述》的讲义,所以学生们回答起来并不困难。他又拿出一个白色的瓷碟和一个蓝花边图案的瓷碟对比,提出了“哪一个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阐述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学生“提问”意识的培养,要求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培养学生“提问”意识的教学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培养出新型的创新人生。  相似文献   

11.
在课堂上,学生举手回答问题,一般是答对了,做老师的点头赞许,叫坐下,答错了,或者由于过分紧张一时答不上来,总得站一阵子,等老师或其他同学把问题的答案说完整了,才让坐下去。我们也是这样做法。可是,这样做法时间一长,我们看到敢于举手回答老师提问的人就渐渐少了。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一直只是埋怨学生不动脑筋,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不够。教改后,一次座谈会上,学生发言说:“我们回答老师的提问,总要  相似文献   

12.
孩子的“问题意识”强调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鼓励幼儿有独特的见解、去问、去探索。如何培养孩子的“问题意识”呢?我们的家长和老师不妨从以下几方面来进行:一、要鼓励孩子提问幼儿总爱问“为什么”,面对他们千奇百怪的问题,许多家长会因为心情不太好,或手头正忙,或回答不了,往往不予理睬或敷衍了事,更有甚者,对孩子的提问粗暴制止。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正确的做法是,在任何时候,不管您多忙,心情多糟,对孩子的提问,都应予以回答,即使不能回  相似文献   

13.
美国教师露西在中国教大学生英文写作 ,她的课深受学生的欢迎。然而令她烦恼的是 ,每当她询问学生有没有问题时 ,同学们都会紧张地埋下头来。露西不明白 ,为什么美国学生的问题多 ,而中国学生不爱提问?是他们全明白了吗?其实中国学生的疑惑也很多 ,可是他们脑海里压根就没有提问题的意识。为什么我们的学生缺乏“问题意识”和“问题能力”呢?这是因为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经过十多年的教育 ,已经建立了这样的一个信念 :回答问题错误或提出荒谬的问题 ,会受到老师和同学的批评和嘲笑 ,有谁能保证自己的回答和提问每次都是正确的 ,不被批…  相似文献   

14.
在用分析法或综合法解复合应用题时,教师经常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要解决这一个问题,必须知道哪两个条件?”“知道了这两个相关的条件,就能够解决什么问题?”如果学生能够正确地回答上述问题,复合应用题就能化“复合”为“简单”,化“难解”为“易解”。反之,如果学生不能正确地回答上述问题,那末解答复合应用题就会发生困难。正确回答上述问题的能力在什么时候进行培养呢?根据老师们的经验,这种能力如果放到解答复合  相似文献   

15.
传统的教学在知识传授上往往过于注重语文的工具性或思想性,在教学手段上则经常采用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或者老师引导学生质疑,再由学生回答的方法。然而,这种"为学习而学习"的"师本位"知识体系和教学方法本身已经忽略了对学生的关怀,忽视了对个体发展的关怀。我国新一轮的语文教材改革,就强调了要重视学生的文化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渗透。什么是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就是反对把人当作一个"东西"来研究,因为人本身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丰富多彩的生命。其目标就是培养语言能力及其  相似文献   

16.
孙冬萍 《现代语文》2006,(11):66-6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其中,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身发展的学习方式。其主要特征是“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可说是探究学习的出发点。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体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在语文阅读学习的实践过程中,这恰恰是一个不易突破的难点。学生不会提出问题,也怕老师让自己提问:老师怕学生乱提问敷衍老师的要求,也不敢要求学生提问。于是乎不愿意提问、提不出问题成了探究学习中永远的“痛”。笔者经过一段时间对阅读提问教学实践探究,试在此就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精神和提问能力做简要阐述,以求与同行研讨改进,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7.
鲁启虎 《考试周刊》2011,(73):182-183
“提出问题”是科学探究的第一要素,但在目前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的情况不容乐观,“不敢问”“不会问”“没机会问”等制约了学生物理学习中的提问能力,教师要通过一系列方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相似文献   

18.
会提问题比会回答问题更重要.小学语文练习册和试卷中常有这样的题目:根据短文内容,提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并试着回答.可见,提问能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能力,教师应该注意培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所以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就得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在大量的提问实践中培养学生.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相似文献   

19.
当今的社会需要的是知识面广、具有主见且富有创新意识的人才。不会提问、不敢提问的学生,则不是创新型的学生。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把课堂上的问题下放给学生,让学生来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那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提问能力呢?在此,就本人的实际教学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上农艺课时,老师提问:“什么时候摘西瓜最合适?” 一个学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在看瓜人睡熟了的时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