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鄂伦春族民歌赞达仁内容丰富多彩,题材多样,不同题材的赞达仁应该采用不同的艺术处理,本文主要从狩猎歌、情歌、酒歌、摇篮歌这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以鄂伦春民歌赞达仁为审美研究对象,探讨其中蕴涵的"气"与"韵"。  相似文献   

3.
杨晶雯 《广西教育》2014,(11):157-159
以鄂伦春民歌赞达仁为审美研究对象,探讨其中蕴涵的“气”与“韵”。  相似文献   

4.
"跨界演唱风格"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结合丰富的实践经验逐渐形成的我国特有的演唱风格."跨界演唱风格"淡化人为的歌唱方法界定,注重艺术作品情感的表达,强调歌唱为表达声乐作品的情感服务,使演唱在民族、美声、通俗和原生态演唱风格之间自由转换,将几种演唱风格巧妙地融会贯通、兼容并蓄、优势互补,它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声乐艺术的繁荣和发展.探究"跨界演唱风格"具有很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声乐的个性化演唱风格是适应人们文化生活越来越精细化发展的客观需要,而我国高校在教学过程中,声乐的个性化演唱却未得到充分的重视。为高校声乐相关专业能培育出演唱风格各异的优秀声乐人才,论文从演唱技术层面、演唱理念层面以及教学变革等三个层面,提出了促进声乐个性化演唱风格培育的创新措施。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民族音乐的态度应该是继承与发展,而对发展中的民歌演唱风格问题则成为当前民歌演唱传承中要突出解决的问题。了解中国民歌的特征下的唱腔风格,理解民歌作品的风格与歌唱声音风格的关系,培养歌唱者能演唱多风格民歌的能力.努力做到演唱风格与歌曲风格的统一,才能做到民歌演唱风格的科学应用。  相似文献   

7.
藏族民歌历史悠久,演唱风格也很强。藏族民歌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歌曲内容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演唱,歌唱者在准确表达歌曲情感内涵的同时又能够十分自由的表达内心情感。本文将从藏族民歌的类型和藏族民歌的演唱技巧等方面探讨藏族民歌的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8.
谭晶是声乐领域公认的跨界演唱的领军人物,她将民族与通俗唱法融合起来,开创了声乐演唱的新篇章。本文对谭晶的演唱风格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时代在发展.民族声乐艺术也在进步.民族声乐艺术在发展的同时.也造就出了众多非常出色的歌唱家和歌手,人们喜欢他们那种新的演唱风格和演唱形式,以及歌唱的个性表现.歌唱个性对歌唱家来说.是成功的主要因素.歌唱家的演唱个性是因人而异的,这主要是一个人对歌曲的认识和分析不同、情感反应不同、意志力不同,因而歌曲演唱的表现力也不同,各有特点、各放异彩.有柔婉深情的演唱,有深沉质朴的演唱等.这些独树一帜的演唱特色,都是歌者所要表现自己演唱个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从三个方面分析了语言在声乐演唱中的地位和作用,即语言是声乐演唱的基础,语言是声乐演唱风格形成的要素,语言技能是检验声乐演唱艺术质量的重要标准;在此基础上,提出深入挖掘歌词语言的意义、融感情于语言之中是实现语言与演唱完美结合的最佳途径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谭晶是我国民族声乐界涌现的一位新秀,能演唱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作品.她那富有个性的声音,给人一种清新、明快、简约、大气的感觉.她把声、情、字、味交融于演唱中,形成一种独具魅力的演唱风格,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相似文献   

12.
<让我痛哭吧>是亨德尔广为传唱的声乐作品之一,不仅是声乐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曲目,也常常被作为音乐会演唱曲目.它对于掌握美声唱法技巧和风格,提高声乐技巧,改善发声方法都十分有益.现笔者就这首咏叹调从音乐和演唱上加以分析,以了解其演唱风格.  相似文献   

13.
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是由多方面因素构成的,不同国家、民族、地区,不同的历史时代及其相应的文风,不同的体裁形式,以及不同的作者、演唱者的具体创造表现及其形成的流派等,使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百花齐放,各不相同。个人演唱风格的形成和培养,不仅是歌唱者生理条件、演唱方法技巧、审美水平、情感深度等等的综合体,而且离不开对声乐作品本身演唱风格的准确把握。因此,学习和掌握不同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是培养个人演唱风格必不可少的课程和经历。  相似文献   

14.
民间艺人朱永卿在对传统豫剧《目连救母》的多次演唱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演唱风格,并把“刘甲”这一角色演唱得维纱维肖,在当地群众中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历史悠久,是一种扎根于本民族土壤、散发着浓郁国土芳香与中华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它的演唱风格多样,具有鲜明且特别的民族本色。身为一名中国民族声乐演员,务必先准确认识和了解及把握中国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本文从演唱风格的多样化、风格的共同特性、演唱的个性三个视角出发,对我国民族声乐的演唱风格做以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做好对多种风格演唱教学的研究,能够为提高声乐教学效果带来帮助。文章先对高校声乐专业演唱风格种类进行阐述,之后对声乐演唱教学方法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施光南创作的三首民族声乐作品为例,分别分析和探究了这三首歌曲的音乐特征,以及演唱这些作品较为成功的演唱家的演唱风格,以此来论证当代民族声乐歌曲风格多样性特征.  相似文献   

18.
在声乐作品的二度艺术创作实践中,演唱者需要对声乐作品的演唱风格和角色特征进行全面的解析,进而形成深刻的情感认知,支配自身丰富的演唱诠释.通过科学的运用演唱技巧,生动的音色变化,展现出声乐作品内蕴的情感特征.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从全面的理解声乐作品形成深厚的情感认知、利用丰富的演唱技巧赋予深刻的情感力量、灵活的调整演唱音色展示生动的情感色彩等层面,对声乐作品演唱中情感的渗透和融合进行了深度探究,以加强声乐作品丰富的情感色彩呈现.  相似文献   

19.
歌唱艺术有多种唱法,最受大众的欢迎的唱法当属流行演唱。流行演唱通俗易懂,在表现形式上简单明了,所以,流行音乐传唱度非常高,可以说,流行音乐已成为许多人日常休闲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把握流行演唱风格艺术,探索流行演唱的艺术性与科学性,对于推动流行演唱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自中国民族歌剧诞生以来,一直在改革创新中砥砺前行。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国民族歌剧演唱风格及技巧的演变历程,从演唱形式的多样化、抒情性到戏剧性、声乐及器乐和戏剧的融合、"戏歌唱法"为主的演唱技巧、借鉴美声唱法的演唱技巧、美声唱法为主的演唱技巧等方面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