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当代女作家的小城写作与小城/空间之间的关系,可通过女作家笔下的小城形象与女性形象来加以探讨。女作家笔下的小城形象,大都因"古老"而突显了小城性格中"常"的一面,而小城无可避免的"变",则使其印上了社会、历史、时代变迁的痕迹,也影响了小城女性的命运;女作家小城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可分为三种类型,即与小城呈现出"依存"关系的小城女儿、与小城呈现出"离去"关系的小城女儿、小城的女性"过客",与小城的不同关系,决定了她们在文本中以及女作家的文学创作中所承担的不同的功能。作为一个文学空间,小城应该是那些有着明确性别主体意识的女作家的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它使女性的私人空间从卧室、酒吧等,进入一个有着历史、社会、文化、自然印迹的小城空间中,因此也可避免一些论者所担忧的女性写作的"单一"与"重复"。  相似文献   

2.
巾帼风采     
正巾帼不让须眉,在文学艺术创作方面亦然。本期刊发的四篇文稿,有一代才女林徽因,2015年世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白俄罗斯女作家阿列克谢耶维奇,我国著名女作家王安忆教授和孤山丽水女画家孙多慈。她们用才情、爱情歌唱着心灵的浪花和时代的声音,展示着美丽高雅的巾帼风采。  相似文献   

3.
《骨》是美国华裔女作家伍慧明1993年发表的处女作。此书一经问世即获得巨大成功,获得福克纳小说奖的提名,还被收录到“手推车奖文选”中,获得评论界和普通读者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伍慧明也借此成为继汤婷婷、谭恩美、任碧莲之后又一位步入华裔美国文学界一线阵营的华裔女作家。  相似文献   

4.
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文坛,官方主流以多种政策鼓励迁台知识女性投入写作以配合政治需要。但那些片面追求文学的现实干预功能的作品在读者中少有市场。读者的文学消费需求成为有品位的女性文学作品生产的内在动力。在女作家及编辑们纯正文学品味的坚守下,众多女作家好作品丰富了50年代的台湾文坛,并进入了读者视野,影响了此后台湾女性文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代女性创作,尤其是新时期以来的女性创作,以集群的方式展示出道家生态思想的和谐之美。女作家在"物我齐一"的生态情怀、守愚为智的生态人格,以及"见素抱朴"的生态伦理等三个向度上对道家生态思想的传承和哲学思考,不仅显示了女作家对传统道家文化的回溯和坚守,构建了一个人类与自然和谐相融、人与人平等互爱的传统美学基础上的生态乌托邦,而且女作家通过自己的创作反过来阐释、丰富了道家文化的内涵,赋予道家思想与时俱进的现代意义,显示了道家文化与新时期女性创作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6.
研究阿拉伯女性文学是研究阿拉伯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对阿拉伯女性文学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本文将概述国内自改革开放以来对阿拉伯女作家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方面的相关研究,重点分析国内对阿拉伯女作家小说研究的主要特点,并通过国内对阿拉伯女性文学的研究现状的梳理,指出国内对阿拉伯女性文学研究的特点和潜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有学者指出,身份问题对于文化研究而言至关重要.文化身份包含个人主体的自我身份追寻,是社会、文化、政治等因素的共同构建.该文以两位美国华裔女作家水仙花和黄玉雪的文学文本为切入点,在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视域下,探究她们的文化身份内涵与特性,文化身份的建构路径与策略及其在作品中的表征,以及美国华裔文学建设工程中女作家的身份超越...  相似文献   

8.
20年代末30年代初的评论已经谈及,“五四”女作家创作的“主要的对象总是‘爱’”,并且这个爱包括母爱与两性间的“自由恋爱”。①不过这评论忽略了“五四”女作家还曾有过一个博爱主题,“五四”最初几年,冰心的《斯人独憔悴》、《去国》、《秋风秋雨愁煞人》、《...  相似文献   

9.
以往台湾文学史著论及台湾女性文学的出发,多以上世纪50年代大陆迁台女作家的群体崛起为标志;近年来学界的研究,开始将目光延伸到日据时代的台湾女性书写。事实上,1927年至1937年的台湾文坛上,随着左翼文学不断高涨的情势,叶陶、张碧珚、黄宝桃、张碧华、张泪痕等女作家崭露头角,文学意义的女性书写由此登场。本文拟从婚恋议题开掘、女性角色认知以及殖民地境遇描摹等层面,来发掘并彰显台湾女性文学出发伊始的行动路线。  相似文献   

10.
马耳 《文化交流》2008,(12):59-60
初见周亚,一袭飘逸的白色真丝连衣裙。她说,白色是她永远的颜色。在刚刚过去的第三届冰心散文奖颁奖会上,我省女作家周亚就是穿这样一身纯棉白色连衣裙走上颁奖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