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作文欢乐行】观察秋天里的一处景物,如田野、公园等写一篇作文。要突出秋天景色的特点,可以把人们的活动也写进去。【写作斑马线】动笔之前,要先想一想表达的顺序,然后具体写下来。可适当展开想像。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连贯。写好后认真修改。  相似文献   

2.
家乡的竹园     
一年一度的秋天又来了,一年一度的金风又吹了,一年一度的红叶又红了……没有悲秋,没有愁情,在孩子们的笔下,秋天亦是充满生机的。  相似文献   

3.
落日     
一年一度的秋天又来了,一年一度的金风又吹了,一年一度的红叶又红了……没有悲秋,没有愁情,在孩子们的笔下,秋天亦是充满生机的。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十课。 【教学片段】师: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了莱茵河边的一个小镇上。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一年一度的秋天又来了,一年一度的金风又吹了,一年一度的红叶又红了……没有悲秋,没有愁情,在孩子们的笔下,秋天亦是充满生机的。  相似文献   

6.
打白果     
一年一度的秋天又来了,一年一度的金风又吹了,一年一度的红叶又红了……没有悲秋,没有愁情,在孩子们的笔下,秋天亦是充满生机的。  相似文献   

7.
秋孩子     
一年一度的秋天又来了,一年一度的金风又吹了,一年一度的红叶又红了……没有悲秋,没有愁情,在孩子们的笔下,秋天亦是充满生机的。  相似文献   

8.
一、选出注音全对的一组【 】 幽谷 背篓 栖息 鳊鱼 A.v6u b色i)(T bi6n B.y6u b百i qi biOn C.y6u b吉i qT bi已n D.V6u b6i xT bian二、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鸟桕 镰刀 肥硕 B.芦蓬 归泊 小桨 C.蟋蟀 寥阔 枯涸 D.清洌 溪水梦寐三、解释下列词语1.肥硕2.栖息3.寥阔4.枯涸5.清洌6.梦寐四、下列诗句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句是【 】 A.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B.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C.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 D.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五、阅读《秋天》一诗,然后答题∥lj¨ll_警鬻饕鬻蘩≯0lll_?麓鬻渗§。羹00-j嚣…  相似文献   

9.
秋天     
<正>【写话要求】仔细观察图画,并把画面上秋天的景色写下来。【提示与指导】这是一幅秋天的图画。要把画面的景色写下来,认真观察是基础。观察时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比如从上到下(从下到上)、从左到右(从右到左)、从远到近(从近到远)等。这幅图同学们可以按照从近到远的顺序观察和叙述,从近处的高粱、苹果树,到成熟的稻田,再到远处的蓝天、白云、大雁。  相似文献   

10.
【教学案情】《秋天》是一首满怀热爱之情,用生动形象的文笔赞美秋天的诗歌。课文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描绘了秋天田野里的庄稼、果园里的水果丰收了,人们忙碌着的情景,表达了人们沉浸在秋天大自然中的欢快心情,抒发了作者热爱秋天、赞美秋天的满腔热情。  相似文献   

11.
【教材分析】 《古诗两首》、《风筝》、《秋天的雨》是精读课文,《听听,秋的声音》是略读课文。全组课文体现了秋天的特点,使孩子们了解了秋天的景、秋天的人、秋天的事,充分感受了秋天的美丽与快乐,从而培养孩子们对秋天的喜爱之情。课文体裁多样,内容丰富。  相似文献   

12.
【教材简析】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十一课《秋天的雨》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全文要求学生认识生字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12个。其中又涉及多音字、需要读轻声的字等。课文内容丰富多彩,以秋雨为线索,写出了一个美丽、丰收又充满着情趣的秋天。整篇文章层次分明,结构清晰,语言优美。  相似文献   

13.
【作品】《天是红河岸》(又译《暗河魅影》)【发行】单行本全27卷小学馆【作者】筱原千绘【获奖情况】2000年获得第46届小学馆漫画赏【内容】具有巫力的西台帝国王妃娜姬雅为了让自己的儿子登上王位,将二十世纪的日本少女铃木夕梨拉回了古代世界,企图用她的血咒毙其他皇子。危急关  相似文献   

14.
<正>【美文导读】有时,不主动跟对方说话是更体贴对方,比如不要跟春天说话。【美文呈现】不要跟春天说话鲍尔吉·原野春天忙。如果不算秋天,春天比另两个季节忙多了。以旅行譬喻,秋天是归来收拾东西的忙,春天是出发前的忙,不一样。所以,不要跟春天说话。  相似文献   

15.
放的禅语     
新来的小沙弥,对什么都好奇。秋天,禅院里红叶飞舞,小沙弥跑去问师父:红叶这么美,为什么会掉呢?师父一笑:因为冬天来了,树撑不住那么多叶子,只好舍去。这不是‘放弃’,是‘放下’!冬天来了,小沙弥看见师兄们把院子里的水缸扣过来,又跑去问师父:好好的水,为什么要倒掉呢?  相似文献   

16.
红叶的旅行     
秋天到了。满树翠绿的叶子慢慢变成了金红色。当一阵秋风吹来时,树上一片最红的叶子乘着风儿飘落。它要去旅行了。 红叶落在湖边,像一艘红叶小船。 这么漂亮的红叶小船,谁来坐呢?  相似文献   

17.
《出国与就业》2008,(12):18-19
【批准书】【I-94卡】【出生公证】【婚姻公证】【申请的收据】【奖品奖状】【其他罕见的成就证明】【护照】先给读者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故事的大意是,某月某日某先生驾车去加油站加油,他掏出信用卡在油机上面的信用卡磁片机上划了一下,机器屏幕上问他要不要收据,他选择不要收据,然后开始加油,加完油后开车离开。第二天,该先生惊奇地发现一辆警车直奔家门,然后递给一张罚单,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出庭,因为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1.指导品读,把握情感2.整体感知课文,把握课文结构3.鉴赏五幅秋景,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秋天是个意蕴丰厚的季节,不同经历、不同心境的人对秋天有不同的感受。“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秋日里,毛泽东独立橘子洲头读到的是壮丽。  相似文献   

19.
残暑消退,伴着凉风,和着虫鸣,新秋又来临。“天凉好个秋”是一种秋,“秋风秋雨愁煞人”也是一种秋。秋景、秋色、秋意、秋声、悲秋、喜秋,从屈原《离骚》到近代诗词,从晋代潘岳《秋兴赋》,到宋代欧阳修《秋声赋》,直至现代峻青的《秋色赋》,抒写秋天几乎成了中国文人  相似文献   

20.
秋林无静树     
【源出】明末清初·屈大均《摄山秋夕》(前四句):“秋林无静树,叶落鸟频惊。一夜疑风雨,不知山月生。”■【语译】秋天的树林中没有一棵静寂不动的树,树叶落下鸟儿频频惊起。瑟瑟索索,疑是起了风雨,不知山月已升起在夜空。【理释】每一事物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但任何一个具体事物又与周围本质特点相同的事物发生直接密切的联系,它们之间保持着共存共荣、一动皆动的关系。个别,包含着一般。秋林无静树@斑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