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黄德揆 《世界发明》2003,26(1):13-13
我们知道地球本身是一个大磁场,其磁感应强度大约0.5高斯左右。地磁场与空气、水和阳光一样,也是地球生命所必需的重要因素之一。不仅如此,地磁场中还蕴藏着巨大的、目前尚未开发利用的能源。  相似文献   

2.
鲸鱼之爱     
《科学与文化》2007,(2):12-12
人们知道,鲸会唱歌,当它们一大家子在浩瀚的海洋中游弋时,会不时发出悦耳的声音;当它们之中有逝去时,它们会被悲伤所笼罩。现在科学家又发现,借助于一些微小的细胞,这些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也能够体验到爱和依恋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某些关于世界末日的预言声称,到2012年,地球将会两极倒转,地球外壳将会开裂,地心内部的岩浆将会喷涌而出。这种说法是毫无根据的。科学家研究发现,岩石中的某些磁性迹象表明,地球曾经发生过地磁场倒转,但  相似文献   

4.
一、关于地球磁场的探索和猜想假如地球磁场发生反转,也就是地球的北极变南极,南极变北极,人类居住的地球将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人们的这种担忧是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科学家发现洋底地磁条信息之后产生的。根据测得的古地磁场信息得知,在过去的7600万年中,地球的磁场  相似文献   

5.
地磁场是地球最重要的物理场之一,它起源于地球外核磁流体运动,因此,地磁场演化蕴含着丰富的地球内部动力学信息;其次,记录在岩石和沉积物中的古地磁信息还可以用来研究地球板块的运动历史。20世纪初科学家发现了地磁极性倒转行为,为随后板块构造理论和全球古海洋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外,地磁场可以有效地屏蔽宇宙  相似文献   

6.
谁要“摧毁月球”2002年5月初,俄罗斯五位科学家向俄政府提出了一项令人瞠目结舌的建议——摧毁月球!这几位科学家认为,月球是地球的一只体格庞大的寄生虫,月球强大的引力使得地球以一种笨拙的倾斜姿势围绕太阳运转,因此造成地球上的气候变化无常,灾害不断。如果把月球摧毁,地球就不再倾斜,也不再有四季的轮回。整个地球将成为人类生存的天堂,俄罗斯寒冷的冬季也会一去不复返。首先提出这个建议的科学家名叫弗拉迪米尔·克鲁因斯基,他在俄罗斯是一位受人尊敬的天体物理学家,他也是“摧毁月球”计划最坚定的支持者。他指出,俄罗斯…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好久前就知道月球的质量分布非常不均匀,有奇异的重力集中点,例如月球上的宇航员可以明显测量到,在质量密集区的边缘,铅锤会偏离铅垂方向1/3度。一位在月球质量密集区边缘重12.5千克的宇航员(在地球上重约75千克,因月球引力是地球的1/6),走几百米到达质量密集区中心则体重就会增加50克。而在地球上,12.5千克的物体若想增重50克,需要从赤道走到极点呢。  相似文献   

8.
《科学大众》2011,(12):13-13
每当我们情绪紧张、饮水过多、身体活动(运动或劳动)量大时,就会汗流浃背。在炎热的基天.即使坐着一动不动,也会大汗淋漓。你知道人为什幺会出汗吗?汗液又是从哪儿来的?  相似文献   

9.
大家从小就知道,只有鸟类才拥有羽毛。可是,当科学家告诉你在地球上是先有羽毛而后才出现鸟类,你会相信吗?所以,我们要重新认识羽毛。  相似文献   

10.
吕智 《百科知识》2007,(2X):12-12
我们在看电视上的气象云图的时候,总能看到巨大的气团覆盖在地球上空的图像。每当有台风的时候,就能看到台风的云图呈现为一个盘旋的样子。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盘旋的图像呢?我们要从自然界的螺旋现象说起。  相似文献   

11.
林泉 《百科知识》2011,(9):33-34
科学观测表明,地球磁场形成于34.5亿年前。地球幼年就拥有强大磁场,但地磁场的方向并不是始终不变,经过一段长时间,地磁场会发生反转,改为与原来相反的方向,即原来的地磁北极变成地磁南极.  相似文献   

12.
浩瀚的宇宙用斑斓绚丽的星烁展示着它的恢宏气势,它那无穷的能量和运动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乃至人类自身。在古代,由于认识的局限,人类对每一门学科的研究几乎都是封闭单一的。如面对宇宙,人类就曾孤立地研究过太阳与地球、月亮与地球、其他天体与地球之间的关系。然而,它们三者谁在操纵地球的命运呢?太阳与地球的关系太阳与地球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古代,人类对此就已有一定的认识。如《续汉书五行志》曰:“黑色大如瓜,在日中,则水泛溢”。这就是说,当太阳上有黑子活动时,地球则要发水。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研究太阳黑子数量的变化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时也发现,当太阳黑子数量多时,我国长江流域的大面积地区雨量较大,当太阳黑子少时,雨量则偏小;而黄河流域则正好相反。竺可桢的发现证明了古人观察的正确性。在20世纪的1909年、1931年、1954年、1975年、1997年,都是太阳黑子的双周期年,在这几年当中我国的长江、黄淮流域都出现了特大洪涝。另外这些周期又正好是我国的几个地震活动期,像甘肃、内蒙、河北、东北、台湾都在这些时期发生了大地震。科学家还发现,当太阳表面发生耀斑爆发时,地球上雷暴的频率会比平时增加50%以上。另外太阳上的活动还会影...  相似文献   

13.
科学资料表明,现在的地磁场正在减弱,在过去的百年间地磁减少了大约5%。如果按这个比例继续减少,再过大约2000年,地磁场就会完全消失。但是,从最新的观测结果获知,地磁的减少速度正在加快,有可能提前1200年就会消失。那么,地磁的逐渐消失,将会给地球上的  相似文献   

14.
德国科学家最近研究了月球的陨石坑情况,认为某些特殊的陨石坑中很可能躲藏着一些生命。 在月球极地区域.许多陨石坑处于永久的黑暗之中.比如月球南极附近直径19千米的沙克尔顿陨坑。科学家认为.在地球几十亿年的岁月中.经常会发生陨石撞击地球或超级火山喷发的事件.这些事件有时会将地表的一些物质喷射到太空中.其中也包括地球上的微生物。很有可能,  相似文献   

15.
在古老的“智人”50万年前生存的地球上,现代人类建造了众多的城市,创造了各种复杂的语言,并向其它星球发射了探测仪器.我们很难想象这一切会在突然之间消失。但是.地球上曾经出现过的所有物种.如今有99%已经灭绝,科学家们分析和预测地球和人类将面临以下威胁:  相似文献   

16.
科学家现在已经在地球上发现和命名了约170万种动植物,但实际上地球上的物种远远超过这个数。试图减缓物种灭绝速度的科学家和决策者们在这样一个谜团面前很没面子:没有人知道地球上到底生存着多少不同种类的动植物。20世纪60年代中期,科学家们认为,地球物种大约为300万种,现在则认为至少有500万种,但许多专家指出,保守的估计是1000万种。最近几年,科学家在对昆虫的调查中发现了大量新物种,有人估计地球上物种总数超过3000万种。有多少物种未被发现?不可否认,现在地球上还有许多新的物种未被人们发现。生物学家经常会发现大量的物种。在非洲…  相似文献   

17.
<正>每当你看到一幢镶满玻璃的摩天大楼时,你会想起什么?美国太阳能专家兰斯·惠勒的想法可能和别人不太一样,每当他看着这样的摩天大楼,他就看到了未开发出来的巨大能源潜力。惠勒认为,在美国,住宅楼和办公楼的电量消耗占总耗电量的75%,占整个能源使用量的40%,由于窗户泄漏能量,因此窗户是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最近,科学家的系列研究成果已经指向同一个解决方案——把窗户变成太阳能电池板。过去,材料科学家已经将光吸收薄膜镶入玻璃窗中,但是这种太阳能窗往往会有红色或褐色色调,这让  相似文献   

18.
《世界发明》2006,(11):24-24
50年后太阳的活动越来越弱,地球奄奄一息,为了重新点燃地球的生命之光,人类派出宇航员乘宇宙飞船,并携巨大当量的核爆装置准备重新启动太阳.在此之前,人类就曾派出过一支拯救小分队,可是他们根快就在太空中销声匿迹了。现在这支由8名科学家组成的第二对也与地球失去了联络,意外接二连三地发生,他们甚至收到了几年前失踪的另一艘宇宙飞船幽灵般地求救信号……  相似文献   

19.
金星在许多方面和地球相似,大小差不多,质量也差不多,比其他行星离地球更近,也许构成的物质也差不多。多年来,科学家和科幻作家一直就想象着,在这颗地球的姊妹星上,也许会有一些奇异的丛林和神秘生物。  相似文献   

20.
付钟 《知识窗》2013,(2):43-43
到现在.关于世界末日的种种预言、传说已被证实纯属无稽之谈!然而,如果我们因此就认为地球是绝对安全的.那也未必。因为.科学家们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测算后发现.平均每隔十万年就会有一个体积庞大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当人类进入21世纪后.一个新的“太空杀手”正在悄悄地向着地球飞来。它.就是直径为270米的小行星——阿波菲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