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当前中国传媒业新闻改革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传媒业的新闻改革是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至今已经历了26个年头.回首以往,新闻改革成绩斐然,中国传媒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个面貌今非昔比.进入21世纪,中国传媒业正发生着静悄悄的而意义更加深刻的变革.目前,中国的新闻改革呈现出全新的特点,表现在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深刻转型的变革之中。我们曾经把这样一种转型和变革形容为“拐点”。很多人把“拐点”看作是中国传媒业衰退的概念,但是我们不认同这样的理解。我们认为,所谓“拐点”,事实上只是发展重心的转移、发展模式的变革,所以,我们更愿意它理解为中国传媒业  相似文献   

3.
2007年的传媒:向形式产品和延伸产品转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深刻转型的变革之中。我们曾经把这样一种转型和变革形容为“拐点”。很多人把“拐点”看作是中国传媒业衰退的开始,但是我们不认同这样的理解。我们认为,所谓“拐点”,事实上只是发展重心的转移、发展模式的变革,所以,我们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中国传媒  相似文献   

4.
"双转":中国传媒业的一次制度性创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双转即传媒体制转轨和形态转型,是中国传媒业目前所面临的新的变革。本文对双转目前的态势以及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制度的创新和对新兴技术的运用是中国传媒业下一步改革的必然趋势。同时,传媒业的双转新变革也会带来新的矛盾和问题。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报刊业的出路在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2年中国确定了市场经济方向后,中国传媒业取得了惊人的发展。面向市场的变革.极大地释放了中国传媒业被长期束缚的生产力,中国传媒业无论在数量、质量、种类、影响和效益方面.均实现了建国以来未曾有过的高速发展与广泛繁荣。据统计.十几年来中国传媒业的广告收入增长近20倍,平均增长速度为35%,比同期GDP增速整整快4倍多。据慧聪媒体研究中心的统计,2004年中国大陆报刊广告市场总额达672.84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6.
当前中国传媒业发展客观趋势解读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本文首先阐释了推动中国传媒业发展的三大因素 ,并对我国传媒体制改革的社会现实基础与基本内涵进行了梳理与概括。在此基础上 ,提出新闻传播的价值诉求将向资讯提供和意见表达两个方向转型。最后 ,从我国传媒市场的基本特点 :评价指标体系的变革、产业经营重点的转型与模式的变革等四方面对当前中国传媒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深刻转型的变革之中。我们曾经把这样一种转型和变革形容为“拐点”。很多人把“拐点”看作是中国传媒业衰退的概念.但是我们不认同这样的理解。我们认为。所谓“拐点”。事实上只是发展重心的转移、发展模式的变革.所以.我们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中国传媒业高度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弯道.它需要我们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发展的现实要求进行工作重心、资源配置重心以及相关运营模式重心的转移和调整。  相似文献   

8.
赵燕 《传媒》2015,(16):18-20
这是一个万亿规模、快速发展、前景看好的行业.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传媒经济与管理学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的《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2015)》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全年传媒产业总值首次超过万亿元.根据中信证券分析报告,2013年中国广告市场规模约为5020亿元,同比增长6.85%,以此推算2014年的广告市场规模约为5500 ~ 6000亿元.这就是飞速发展的中国传媒业,随着以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传媒业从观察者登上了变革的舞台,逐渐成为变革的主角.  相似文献   

9.
喻国明 《新闻实践》2002,(11):22-25
一、中国传媒业“合竞时代”的到来未来两三年,中国传媒业的变化、洗牌的程度可能会比过去十年还大。无论是从资本逻辑的角度、产业的发展,还是政策面的可能性来看,未来两三年都是中国传媒业最值得关注的两三年。现在中国媒体处在一个临界点,也就是说,处在一个将变未变的关键点上。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媒业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深刻转型的变革之中。我们曾经把这样一种转型和变革形容为“拐点”。很多人把“拐点”看作是中国传媒业衰退的概念,但是我们不认同这样的理解。我们认为,所谓“拐点”,事实上只是发展重心的转移、发展模式的变革,所以,我们更愿意把它理解为中国传媒业高度成长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弯道,它需要我们在审时度势的基础上,根据新的发展的现实要求进行工作重心、资源配置重心以及相关运营模式重心的转移和调整。实际上,中国媒介业的发展,并不仅仅依靠自身的理论逻辑和市场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加入世贸组织五年看中国期刊业发展的新态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转眼间,五年的过渡期已过。五年间,中国各行各业进行了较大的改革和调整,以适应世贸组织的要求和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期刊属于传媒产业,虽然中国传媒业不会全盘放开,但国际版权贸易早已施行,在分销、广告等领域也承诺让外资进入,而且五年来的情况已经让我们看到,国外媒介在中国的传媒业空间里已有不少大的动作。这种情况加剧了中国传媒业的调整和变革。相对整个传媒来说,中国期刊业的实力是比较薄弱的。五年来,中国期刊业在增强自身活力、实力,调整发展战略等方面做出了很大努力,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一…  相似文献   

12.
陈栋 《今传媒》2009,(12):13-15
2009年是转型年,更是变革年。全球金融风暴引发的种种变革正在不断出现。对于传媒业而言,变革无疑是主旋律,是最强音。我们欣喜地看到,传媒不断“变脸”,舆情受到关注,权益得到尊重,体制正在演进……为了梳理中国传媒业发展、变化、创新的足迹,继2005—2008年本刊相继推出“中国传媒十大创新报告”后,今年本刊再次推出“2009年中国传媒十大创新报告”,希望能引发读者相关思考。  相似文献   

13.
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于中国传媒业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危机给中国传媒业带来三大效应,即"蝴蝶效应"、"乘数效应"和"牛鞭效应".中国传媒业必须正视危机,以积极有效的经营管理对策来应对三大效应.  相似文献   

14.
2010年的中国传媒业发生了许多的重大传媒事件,中国传媒展现在大众面前的形象依然异彩纷呈,依然留下许多耐人寻味的深沉思考.下面要说的"重大传媒事件"指的是媒体自身变革引发的舆论关注,或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震撼的相关事件.我们在同类事件中选择了其中一两件,虽然有些事件很典型,但由于出刊的时效限制,来不及整理付梓,只能舍去.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最近十年巾,中国传媒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发展:作为复杂庞大的社会系统内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20多年来的市场化变革是对中国传媒业影响最为深远的因素:一方面,传媒业开始遵循市场的规则,通过增强受众服务意识和提高媒介产品质量,来抢占受众市场份额,应对媒体间的激烈竞争。  相似文献   

16.
陈栋 《今传媒》2013,(1):141-143
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中国经济下行,严峻的经济形势带动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也引发了传媒业的变革。传媒格局不断变化,媒介融合不断加快,媒体力量不断彰显。本文在梳理2012年中国传媒业发展、变化、创新的亮点与足迹的前提下,总结提炼出本年度中国传媒的十大创新探索与经验。  相似文献   

17.
转型中的中国传媒业充满着发展中的变数.摆在人们面前的困难不是缺少选择和机会,而是选择的泛滥所带来的迷茫.如何审时度势抓住关键,便成为现阶段传媒发展中的重中之重.由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联合推出《中国传媒发展指数蓝皮书(2013)》的报告为读解这一问题提供了一个观察和分析的框架.透过现阶段中国传媒业发展基本面的纷繁数据,笔者认为,把握中国传媒业发展所面临的4个转变是驾驭现实与未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从单元走向多元——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和结构转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1996年开始,针对中国传媒业“小、散、滥”的状况,政府主管部门实施一系列举措引导中国传媒业的结构调整合结构转型,试图做强做大中国传媒业,成绩斐然,问题也不少。要真正使中国传媒业做大做强,必须解决泛意识形态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9.
传媒产业经营模式的转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研究表明,尽管中国传媒业的发展空间极其巨大.社会对于传媒业发展变革的需求极其强烈,但是,如果在现有的体制框架内、按照现有的游戏规则和操作模式运作的话,换言之,如果按照现有的发展逻辑划简单的延长线的话,我们就无法有效地实现中国传媒业的跨越式发展,传媒业就无法很好地承载时代发展赋予它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0.
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中国传媒业走向世界提了巨大动力,也为中国传媒业的国际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量中国电影在全球销售、很多报刊出版海外版.对外电台和对外电视频道的落地等逐步推进,图书已经开始较多地输出版权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单纯的电视产品也有北京电视台和海外电视台的节目交换等等,这些都为讨论中国传媒的国际化战略提供了实践性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