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我曾经的一位老校长说过:"学校,就是要让老师和学生们的心情激荡的地方,走进学校,应当让他们能感受到一种神圣、魅力和诗意"。这话说的就是学校文化的作用,学校文化是学校精神和价值的集中体现,是领导、教师、学生内在价值的外显。文化引领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在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里,每个人的思想、行动都在相应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的引领下变成一种主动和自觉。本文就学校管理中应该具有的文化意识,以及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2.
幸福有规范的一面,而学校的"规范"体现在学校的制度文化中.因为学校制度文化是学生幸福感的来源,学校制度文化能使学生产生幸福感.当然学校制度文化对学生幸福感的影响既可能是直接的,也可以通过班级这个中介间接地影响到学生.  相似文献   

3.
学校文化建设一直是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众多研究都是从学校文化的物质、制度、精神三个层面加以探讨,涉及的是文化的客体,即文化客观存在的形态.学校文化实际上是全校师生的文化,学校文化建设更多的依赖于师生的文化自觉.这就需要从文化主体的视角,逐一研究校长、教师、学生在学校文化中的主体地位,以及如何建构校长文化、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  相似文献   

4.
李彬 《教书育人》2009,(9):25-25
作为农村学校,一提到学校文化建设就会想到校园中的标语牌、墙报栏和布满学生作品的墙壁等,其实,这是对学校文化的片面理解.学校文化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三者相辅相成,构建了学校文化的系统工程.通过多年的实践体会,笔者认为,创建学校文化特色要凸显以下"四性".  相似文献   

5.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师生对学校某种制度或学校整个制度体系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学校制度只有真正被绝大多数教师和学生认同接受并自觉遵守,才能成为一种文化,才能使学校成为制度共守、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同进步的大家庭。学校制度文化建设的核心是坚持师生本位,既要依靠师生,同时也要服务于师生,提高师生对学校制度文化的认同度。学校制度文化的建设路径包括推进学校制度变革、形成学校制度体系、挖掘学校制度文化内涵以及赋予学校制度文化意义等。  相似文献   

6.
以"成"文化为核心的学校文化追求,将学生的成长、成人放在首位,对学生个人评价多元化.思考教育,抛开功利和模式,让教育走进学生的心灵,让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如沐春风、回归自然,还教师发展的主动权,让老师在工作中拥有更多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7.
试论校园文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及由课余文化、舆论文化、人际关系等组成的精神文化.物质文化是校园文化的表层结构,制度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中层结构,精神文化则是校园文化的深层结构.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文化氛围,以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8.
学生永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促进学生发展、彰显文化的教育意义永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然而,审视当下的学校文化建设,在一些学校出现明显的"形式化"倾向,将文化建设仅仅视为一种工具,甚至成为一种教育价值扭曲的外在形式。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其要义在于通过环境打造、制度建设与精神陶冶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养。应该牢牢记住的是,学生永远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促进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文化历史积淀,内涵丰富,外延广泛,形式多样,它是学校理念文化、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等的有机结合体.校园文化对于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影响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就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建设路径提供一些思路.校园文化重在建设,它包括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和制度文化建设,这三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  相似文献   

10.
学校文化是由全体师生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以学校价值观为核心的一整套观念、制度和行为的集合体,包括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以及物质文化。学校文化是一个学校实力的标志,也是一个学校兴衰成败的关键。新课程改革实质上就是在汲取原有学校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建立起适应素质教育的学校新文化。本文试图结合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从重建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及物质环境文化等方面探讨新课程背景下重建学校文化的策略,以期为广大中小学的学校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田利云 《甘肃教育》2014,(18):29-29
正学校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学校文化直接反映了学校的精神风貌和办学水平,更体现了学校发展的精神底蕴。学校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学校文化重在建设,它主要包括制度文化建设、环境建设、精神文化和管理文化建设,这四个方面建设的全面、协调的发展,将为学校树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一、完善开放民主的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12.
学校既是一种制度存在,也是一种文化存在,亦是一种制度文化的存在。学校道德教育是在制度文化架构和安排下的制度性活动。学校道德教育的持续、纵深开展和有效推进,有赖于学校制度文化的规范、支持和保障。学校制度文化与学生道德发展紧密相关。学生道德品质的结构是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有机的体系,涵盖了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制度文化促进学生道德成长的认知发展机制、情感激励机制和实践活动机制的作用,并促使三者良性互动,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德性的养成,推动学生道德发展,实现从他律到自律的跃升,服务于道德自由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长期历史积淀和文化积淀的产物,是学生成长和教师发展的重要生态环境。作为学校文化组成部分的学院文化,其构建的过程,实际体现了学院的办学理念、治院策略。本文认为学院文化建设要从物质文化、活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建设入手,提高办学水平、加快学科发展、促进师生成长,创造优良的人文环境、制度环境与和谐的发展氛围。  相似文献   

14.
一、对学校精神文化的理解 学校文化涵盖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以外显和内隐两种形式存在.外显的学校文化包括校园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活动文化等,而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和精神的最高层次,是一种内隐的文化内核.  相似文献   

15.
顾新颖 《教书育人》2009,(12):22-24
学生是学校最重要的主体,是学校存在与发展的核心。学生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身心特点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势必会形成特有的文化特征,这种相对独特的学校文化形态就是学生文化。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为我们进行学生文化建设提供了一方沃土。  相似文献   

16.
主题型学校文化是蕴含着学校文化主题思想的一种学校文化类型,是由学校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环境)文化构成的价值行为体系.山西省长子县东方红学校基于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校名"东方红"凝练出"阳光文化",并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主题,在学校阳光文化的统领下,建设阳光的精神文化、环境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  相似文献   

17.
顾新颖 《辽宁教育》2010,(1):14-16,10
学生是学校最重要的主体,是学校存在与发展的核心。我们进行学校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能够快乐地成长为有用之才。学生在其成长、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自身的身心特点及其相互间的作用,势必会形成自己特有的文化特征,这种相对独特的学校文化形态就是学生文化。而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发展和不断完善,为我们进行学生文化建设提供了一方沃土。  相似文献   

18.
杨镧 《甘肃高师学报》2007,12(5):128-129
要从根本上构建和谐校园,就必须建设现代学校文化,包括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和管理文化.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对构建和谐校园具有一般文化不可替代的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19.
一个学校的发展除了必要的硬件设施外,还必须加强内涵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加强内涵建设的重要方面.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课程文化、制度文化,是表现在学校范畴的一种社会文化现象,追求高品住的学校文化,是以学校文化价值现形成强大的文化场和文化力.  相似文献   

20.
学校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是当前文化立校、文化理校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在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昭示我们,在进行学校制度文化建设时,一定要着力做好制度的优质生成和制度的高效执行两方面工作,从而有力地推动学校文化建设,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