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迅速进入了信息化社会,新媒体领域得到了飞速发展,这就对广播电视台的编辑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对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转型的必要原因和影响进行分析,重点阐述了影响广播电视台新闻编辑转型的因素和措施.广播电视台要想在激烈的众多媒体竞争中生存,新闻编辑就必须更新传统的陈旧的观念,与新媒体形式相互融合,对其内容和结构进行适当的调整,并充分利用好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传播渠道,以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下广播电视台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网络广播电视台是传统广电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产物。2009年起,各省级广电媒体相继组建网络广播电视台。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内容建设策略,是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以福建网络广播电视台等省级网台为样本,对其内容产品与国内主流商业视频网站相比的优劣势、2016年内容建设方面的突破性尝试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当下互联网用户对内容产品的需求,参照新媒体的传播规律和特点,总结省级网络广播电视台的内容建设之道。  相似文献   

3.
我国城市广播、电视台是改革开放的产物,经过三十多年的不断发展、探索,在信息传播、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社会教育、服务受众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目前,城市广播、电视台发展举步维艰,处境比较尴尬。城市广播、电视台如何在新时代实现成功转型、升级,如何实现跨越式、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实施"传媒营销"是必由之路。它不但可以解决城市广播、电视台改革发展的瓶颈,从根本上实现媒体大融合,创造城市广播、电视台新的经济增长极,还可以让城市广播、电视台积极主动面向市场,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实现产业化发展,让城市广播、电视台更好地回归宣传本位,坚持意识形态的原则和方针,更加优质地发挥其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4.
罗奕  施雨欣 《传媒》2021,(21):46-48
当下,新型主流媒体已成传统媒体的建设目标,各地城市电视台结合自身特点及互联网属性积极谋求转型升级.建设新型主流媒体需要具备用户思维,网络直播的出现则为用户思维提供了支撑.福州广播电视台布局网络直播,打造"攀讲V直播"全媒体节目,在新型主流媒体建设上进行了有益探索.本文从用户思维的角度切入,剖析"攀讲V直播"的运作模式,以期为城市电视台新型主流媒体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张常珊 《今传媒》2014,(6):82-83
网络广播电视台是广播电视媒体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和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必须认清广播电视互联网发展的历史,科学分析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准确把握机遇和挑战,明确自身性质和发展定位,牢固树立互联网思维和理念,按照新媒体传播规律和特点,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打造合格市场主体,加快推进网络广播电视台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媒科技》2013,(3):22-22
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以多媒体全媒体为发展方向,加速广播影视技术升级和战略转型。”为了加快发展新兴媒体,拓展广播影视宣传新阵地,总局要求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技术融合,推动主流媒体向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领域延伸,着力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着力推动台网互动、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7.
<正>2013年国家广电总局的重点工作之一,是"以多媒体全媒体为发展方向,加速广播影视技术升级和战略转型。"为了加快发展新兴媒体,拓展广播影视宣传新阵地,总局要求积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技术融合,推动主流媒体向互联网、手机等新兴传播领域延伸,着力促进主流媒体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台,着力推动台网互动、优势互补、融合发展,抢占舆论引导新阵地,努力形成广播电视传统媒体与网络视听新媒体统一、协调、  相似文献   

8.
新媒体引发的"蝴蝶效应"改变了地方广电媒体的生存状态。用户转移分流、话语权部分让渡、广告经营遭受挤压,地方广电媒体遭遇的困惑远不止于此。从改革创新中寻求突围、谋求转型,已成为当下地方广电媒体伴随性的成长方式。绍兴市广播电视台提出以"用户"意识推进观念转型,以"产品"意识推进内容传播转型,以"大数据"意识推进生产流程转型,以"市场"意识推进经营格局转型,以"迭代"意识推进跨界转型,探索城市广电突围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宜春广播电视台倾力打造的手机客户端“宜广传媒”将于2016年2月全面上线。该手机客户端立足本地,以广播电视优质内容资源为依托,以城市生活向导为己任,是一个集新闻资讯、互动娱乐、便民服务、电子商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的移动服务平台,这是宜春广播电视台加快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重要举措。从服务观众到服务大众,从传播新闻资讯到服务城市生活,从“电视大屏幕”融入“手机小屏幕”,传统电视媒体在风起云涌的互联网时代角色悄然发生变化,而变化背后折射出的是地方电视台面临媒体发展新趋势,积极适应市场、寻求转型的探索与思考。  相似文献   

10.
陈娟 《中国广播》2017,(9):9-12
本文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从战略层面探讨县(市)级广播电视台的转型问题,认为县(市)台应改变传统的城市台"跟随者"的定位,走出城市台定位的阴影,抓住时机下沉到农村,在战略上做县域"三农"媒体的"领导者",在战术上为"三农"提供专业、贴近的服务,同时按照互联网思维和逻辑,重构其运作模式和管理模式,这是县(市)台转型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1.
互联网发展给传媒生态带来了颠覆性变化。面对新形势,城市广播电视台如何发挥专业优势,创作更多既"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牢牢占据区域舆论场影响力高地?本文以扬州广播电视台为例,介绍其以媒体融合为主要抓手,在节目生产机制设计、题材统筹策划、线上线下联动和区域协作等方面通过实施"一体化"战略来推动内容创作繁荣的做法,为城市广电媒体探索符合自身特点的"精品"之路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2.
超媒体时代为广播电视的发展设定了制高点,这个制高点的标志是"有文化的媒体与第三代内容产品"."时运交移,质文代变".当前,广播电视台尤其是原创能力严重不足的城市广播电视台需要的已不只是一场常态的创新,而应该是站在制高点上的划时代蜕变,而这种蜕变首先取决于文化的抉择与理念的确立.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互联网高科技的推动下,新闻传播理念与传播手段日新月异,微信、微博、抖音、今日头条等跨界融媒体平台也层出不穷。广播电视台纷纷进行宣传转型,从体制机制方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进一步健全人才队伍,加强新闻策划,努力打造具有公信力、影响力的新时代融媒体平台。本文旨在探讨媒体融合背景下,广播电视台如何让新闻策划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同时尽可能扩大新闻节目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媒体融合是媒体在新媒体技术驱动下的转型和升级,市级广播电视台连接着省级媒体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在这轮媒体融合中任重而道远。本文以天水广播电视台的媒体融合为案例,分析了市级广播电视台在媒体融合中面临的转型困境,探索了从“+互联网”到“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出路,为加快推进市级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在"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平台不断涌现,微博、微信、微电台、电台APP等新型传播媒介,改变了以往广播节目单一的传播模式,这对于广播事业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极大的机遇。本文主要从"互联网+"内容出发,深入分析了该背景下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改革路径,对基于"互联网+"县级广播电台媒介体系的构建进行研究,望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县级广播电台的经济效益,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给广播内容生产与传播提供了富有活力的广阔平台,而传统的传播学理论无法有效回应"互联网+"时代信息流向的复杂性,也很难有效指导广播内容生产及其传播效果提升,认知传播学重视"人"在"互联网+"时代对信息传播活动的影响与左右。从认知传播视域出发,遵循认知传播规律,重视培养高素质复合型的内容生产者;把握广播的媒介特色,创作富有文化内涵和特色的声音文本;努力打通各种传播渠道,发挥"人"在传播中的主动性;明确受众身份,内容生产引领受众与细分受众并行,聚合受众内容生产力等,都是有助于广播内容生产和传播创新的有益路径。  相似文献   

17.
整合与融合     
刚刚闭幕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上宣布,新闻出版总署与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合并,将两个机构整合成一个新的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中编办表示,整合有利于减少职责交叉,提高管理效率,落实管理责任;有利于统筹推动报刊、出版社、通讯社、电台电视台和互联网等新媒体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传播体系,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有利于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业做大做强,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有利于整合新闻出版和广播影视领域公共服务资源,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生存发展环境更趋严峻,经营模式创新成为媒体事业增长、产业拓展的关键。广播媒体也纷纷寻求经营转型的新出路。河北广播电视台在广播经营的转型中,以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为契机,立足广播传统优势,从大型营销活动入手,盘活全台资源,进行节目、广告、活动、产业"四位一体"的整合运营,开启了广播的"全驱营销"模式,推动实现从广告营销向用户服务营销转型,从传统媒体营销向"融媒体"营销转型。  相似文献   

19.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趋势下,传统广播媒体无论是在节目内容还是在传播形式上都面临着转型。当今网络广播节目的兴起对于传统广播机构是一个很好的启示,本文举例论证,在对网络广播内容制作和传播模式的分析中,探讨出传统广播媒体可行的转型发展之路,细分受众,加强互动,打造名人和品牌效应,促进立体化传播,从而使得传统广播媒体在互联网时代能够更加贴近群众,广播媒体的市场也得到更好的开拓。  相似文献   

20.
童云 《中国广播》2023,(4):56-58
<正>数智时代,广播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新兴技术驱动广播突破声音局限融合转型,重塑全媒体传播新生态。新型广播的底层逻辑是技术系统融合创新,建立云、网、端新型技术架构,包括以大规模、分布式云计算为主的智慧广播云,以互联网、车联网、物联网为主的新型广播网,以及为用户提供界面、内容、应用等媒体服务的智慧广播端。技术主导转型是广播深度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广播技术主导转型模式具有以下特点:第一,以新技术促进不同领域加速融合,广播的跨界创新往往是在行业交叉领域中寻求突破;第二,数字连接促进了听众、用户之间的信息流通和数字交往;第三,新技术赋权听众主动参与信息交换,信息为网络行动者所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