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下,三网融合已成定局,一个基于网络的跨渠道、跨终端、跨受众的超级媒体平台已经呼之欲出.这个超级平台不仅会把传统媒体形式一网打尽,而且还会不断有新的媒体形式添加进来.在这一媒介快速融合过程中,介质和渠道更加多样,按照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也意味着传播内容的相应嬗变.  相似文献   

2.
马炜 《编辑之友》2015,(12):60-65
数字化时代电影和电视的媒介形态仍契合麦克卢汉的"热媒介和冷媒介"理论,但是电影和电视各自的形态演化轨迹和发展过程却不能得到很好的阐释.麦克卢汉晚年提出"媒介四定律"发展了"热媒介和冷媒介"的理论,从媒介静态属性的把握扩展到对媒介发生发展动态过程的研究,给数字时代各类新兴媒介形态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3.
尼尔·波兹曼对麦克卢汉思想——"媒介即是讯息"的传承是波兹曼理论构建的基础,也是媒介环境学的重要理论之一。他同麦克卢汉一样,视媒介本身为一种环境,而非媒介传播的信息,所以,波兹曼媒介理论关注的是媒介技术自身对文化的影响及控制。理解波兹曼对麦克卢汉思想的继承、发展和运用是理解媒介环境学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麦克卢汉继承并发扬了伊尼斯的媒介决定论,是媒介环境学派的代表人物.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中蕴含着对现代社会结构和社会发展的深刻理解. 麦克卢汉媒介思想的简要梳理 “媒介即讯息”是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核心内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走向成熟的过程主要体现在他的三部代表作中,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初步提出阶段.《机器新娘》是麦克卢汉对当时社会流传的广告进行批判性分析的著作,流露出麦克卢汉“媒介即讯息”理论的早期观点.他从印刷媒介出发,解读了近60种广告图片,抨击了新技术对社会大众的裹挟和规训,批判广告中泛滥成灾的性与暴力暗示,强调社会大众需要对新技术、广告持有批判性接受的态度.①他认为专业化与工业人携手步入了机器建构的虚幻世界.新技术将人们从体力劳动的束缚中转移到技术控制生活的牢笼中,人创造机器却被牵制在机器周围.每一种社会形象背后都是一种技术力量,新技术凭借强大的工业力量撕裂了正常的生活,建构了新的生活空间、个体角色、社会行为.  相似文献   

5.
李鹏飞 《传媒》2018,(4):89-90
当前绝大多数社区传播更多依赖新兴媒体,而忽视传统媒体的效用发挥.随着媒介融合进程的不断加快,社区传播应该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长时间并存的场景下,强调两者的配合.本文以营销界中的"整合营销传播"理论作支撑,结合社区传播理论和当前媒介融合发展状况,提出要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进行社区"整合传播"的观点,即媒介融合背景下的社区"整合传播"模型,以强调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联动.根据受众群体不同特征采用不同传播模式或偏向于传统媒体的"重"传播模式,或偏向于新兴媒体的"轻"传播模式,或者介于两者之间的"中"传播模式.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媒介融合的研究思路延伸至有关人的领域,认为媒介融合是对人的多媒体特性的一种积极响应。对该命题的论证与阐释主要依据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观点和保罗·莱文森的媒介进化理论,同时以媒介融合过程中的特定现象为现实例证,以求理论和现实相互统一。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全面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改革热潮中,融合转型与公共服务成为中国电视深化改革面临的两个基本问题."互联网+"视域下,中国电视融合转型与公共服务相辅相成.电视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已经成为传媒行业深化改革的国家战略,中国电视的媒体融合转型应该与电视公共服务功能相链接,全方位体现在内容融合、渠道融合、终端融合、技术融合等各个方面.以媒介融合为方向,以公共服务为目标,或将为实现中国电视在互联网时代的绿色、健康、可持续发展,探求一种深化改革的可能性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基本立场或方法可以被恰当地称为"媒介存在论",在麦克卢汉看来媒介并不是主体间或主体与客体之间传递信息的中性管道,而正是媒介构成了自然和人性。媒介或者说技术是人的延伸,人们在媒介技术中能够看见自己的映像,反思媒介亦是反思人性。麦克卢汉把人性问题从一个形而上学的玄思问题,转变成了一个媒介史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杨家波  王娟 《传媒》2015,(16):13-15
转型、跨界、融合、生态……这些正在成为中国传媒业的新常态.媒介转型无非解决的是两方面的弊病:用户的流失和盈利模式的乏力.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媒体融合发展的工作理念、实现路径、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指导意见》发布以来,中国媒体业面对危机,都在积极探索.传统媒体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挤压.加快建设新兴媒体,运用资本杠杆,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平台化道路将是大势所趋,也是生存与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麦克卢汉基于最广义的媒介观,从"媒介是人的延伸"的角度来考察媒介,对于"媒介"概念作出了一种极为宽泛的理解。基于麦克卢汉"媒介是人的延伸"观点,本文主要分析人与媒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赵娟娟 《青年记者》2016,(23):37-38
互联网的繁荣引导着传统媒体积极与新媒体进行融合,相互吸纳、借鉴和扬弃,人类传播进入以媒体融合为基本特征的全媒体传播的新时期.随着媒体融合的加深,各种新闻信息在多种媒体上实现了重复传播和多次传播,搭建起以用户为传播节点的交互传播网络,使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12.
伴随传播技术的进步、媒体形态的变革,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目趋融合.最初凤凰卫视以电视为主业,之后不断开拓新领域,创建凤凰新媒体,融合互联网、无线通信和网络视频三大平台,整合多种媒介资源,打造一流的华语新媒体信息平台.本文拟从凤凰新媒体的发展之路,探究媒体融合提升媒体品牌的价值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3.
王正非 《新闻传播》2012,(8):127-128
长期以来,人们对冷热媒介理论存在着不解和误读,而冷与热体现在媒介呈现的信息量和人们使用媒介时的投入量上。冷热媒介理论为理解媒介提供了新的角度,是麦克卢汉媒介四定律的基础,理解冷热媒介的概念对于理解麦克卢汉及其媒介演进理论,有着积极而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网络媒体的传播优势和局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因为有了互联网,世界越来越像麦克卢汉预言的“地球村”。网络媒体是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突出产物。它实现了传统媒体的电子融合,涵盖了传统的文字、图片、影像和声音传播的特点和优势,统一了过去各自独立的传播形式,最大化地满足网民的视听需要。相对于报纸、广播和电视三大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一般也被称为“第四媒体”。网络媒体改变了既有的传媒格局。  相似文献   

15.
随着媒介融合时代的到来,从表面上看各类新兴媒体似乎在不断挤压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使得传统媒体面临严峻的生存危机。那么在大融合时代电视是否还可以继续走下去,成为值得我们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冯艳 《今传媒》2013,(4):100-101
本文是向伟大的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致敬的文章,论文的题目就是受他的成名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的启发.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互联网传播媒介,越来越多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和传统媒体相比,微博具有了新的传播特征,在此基础上,延伸着传统媒体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王铁军 《编辑学刊》2021,(1):98-102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正在潜移默化地向数字化、互联网迁移.应运而生的新兴媒体不仅改变了人们的行为模式和阅读习惯,同时也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和挑战.全媒体时代下,相较于新兴媒体在信息传播领域具有的优势而言,传统媒体自身存在局限,而相对于传统媒体的优质内容和公信度,网络新兴媒体的弊端日益显露.媒介融合早已成为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不可阻挡的共同发展趋势.合理运用媒介的特点,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的深度融合,是需要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加拿大著名学者麦克卢汉的代表作《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以下简称《理解媒介》),对我们思想的启迪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本书写于1964年,集中而翔实地记录了麦克卢汉的大部分经典学术观点.全书共分两大板块,第一板块是理论篇,第二板块是应用篇,在第二板块中麦克卢汉不惜笔墨仔细介绍了从古至今的26种媒介.综观全书,麦克卢汉集中阐述了自己的两大观点:一是媒介即是信息,二是热媒介和冷媒介,并具体从各种媒介入手,介绍媒介为何能成为人的延伸.  相似文献   

19.
荣荣  王晴 《今传媒》2014,(8):10-11
麦克卢汉把媒介理解为"人的延伸",尼克·史蒂文森则认为"媒介在伸展社区界限的同时,使我们接触到了与我们素昧平生的人们的生活"。身处于媒介所营造的拟态环境中,人们生活的真实世界被虚拟化、符号化、奇观化。因此,本文以央视一套节目《舞出我人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媒体奇观理论对节目文本进行分析和解读,以体现当下电视娱乐类真人秀节目的媒体奇观现象。  相似文献   

20.
麦克卢汉曾经将媒介分为"冷媒介"和"热媒介".他所说的"热媒介"是指具有"高清晰度"且"参与程度低、有排斥性"的媒介,如广播、电影、手写稿,口语等,而"冷媒介"则是"低清晰度"、"参与程度高"、"有包客性"的媒介,如电话、电视、印刷品等.由于其所处时代原因,麦克卢汉无法对电脑、手机、微博等新媒介进行分类,且其将电视归入"冷媒介"估计也与当时电视信号不稳定、电视技术还不够完善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