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它从"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四个方面叙述了高中生物新课程的性质、理念、结构、目标、教学要求与建议。同2002  相似文献   

2.
高中生物"减数分裂"教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题 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必修二)>(人教版)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第一课时--减数分裂.  相似文献   

3.
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正确把握新课程的"新"特点,是教师学习新课程、研究新课程、实施新课程、发展新课程的起点,是新课程实施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抒发真挚的感情是作文的灵魂,只有感情真挚才能打动人心.言为心声,文贵情真.<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对作文的教学建议是"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激发学生展开想象和幻想.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作文教学也有类似的建议:"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纠正为文造情的不良写作倾向."一言以蔽之,学生作文需要真实.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对高中生物教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调查结果表明高中生物教师在教育观念、教育行为、知识结构、探究教学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教学评价能力素质现状与要求有一定差距.全社会要为新课程改革提供支持,生物教师要对新课程改革成功充满信心,在自我完善和系统培训两个方面提高自己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的"阶段目标"、"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中有关"写话、习作"的理念引领着作文考试命题的改革,在实施新课程的几年中,我们从命题的内容、形式及要求三方面进行了新的探讨.  相似文献   

7.
宋扬 《中学生物学》2005,21(4):38-42
培养和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高中生物新课程标准(即: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和高考对教学的一项重要要求,而衡量探究能力高低的一项重要标准就是对思维品质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潘峰 《现代语文》2005,(12):10-12
经研究,"白"的语源应该有五个:"日光"为其本义,它通"帛"、"别"、"伯"和省"日",是假借其音或其形而派生出系列语义.此外,它作为一个汉字也有它的构形及其用法.而比较有影响的<康熙字典>(简称<康>,下同)、<中华大字典>(<华>)、<辞源>(<源>)、<汉语大字典>(<字>)、<汉语大词典>(<词>)、<应用汉语词典>(<应>)、<现代汉语词典>(<现>)和<现代汉语规范字典>(<规>)八部辞书,解释"白"的语义时不同程度地存在定义遗漏、释义琐碎、一语多义、义例模糊等问题,本文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9.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画图省识春风面,环珮空归夜月魂"一联中的"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2007年3月版)注为"曾经";吴先进先生认为此注"没有理由和依据",先后撰写<"省",字注释指误>(<语文学习>2009年7-8期)、<透过"省识"看同义复词现象>(<中学语文教学>2010年第4期)两篇文章进行辩驳,力主句中"省识"应释作"认识",其主要理由是:①<辞海>、<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及网上资料中,均不见"省"释作"曾经"之例证;②<辞海>、<汉语大词典>皆收有"省识"一词,释义即"认识".  相似文献   

10.
日本京都女子大学石附实(Ichtski Minoru)教授(原大阪市立大学文学部教授),专攻比较教育学和国际教育交流史.著有<近代日本海外留学史>(1972)、<走向国际化的教育>(1974)、<西洋教育的发现>(1985)、<日本的对外教育>(1989)等.本文是围绕"终身学习"的理念,就"现代教育制度"和未来"学习社会"的问题,结合若干教育文献展开的对话记录.  相似文献   

11.
孟浪 《中学生物学》2005,21(3):63-64
细细阅读了新课改的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之一--<高中生物(苏教版)>(以下简称<教材>),不禁掩卷长思,中学生物教学的革命已经到来.笔者认为新<教材>的编写处处体现着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这一教育理念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生物课程是高中阶段重要的科学课程,是自然科学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标准>)明确把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作为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要求每个学生不仅要获得生物科学知识,而且要掌握科学的方法技能,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并倡导开展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来实现这一课程理念.  相似文献   

13.
随着<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简称"新课程")及15个学科的课程标准的正式颁布,新课程的理念将从根本上改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观念;同时,"新课标"理念也必然成为高考命题的必然发展方向.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已明确地告诉我们.以考查考生综合素质的试题将成为今后高考的主旋律.而这种趋势在实验题的命题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4.
据统计,宋人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卷六十六共有63首<少年行>一类的诗篇.其中唐代诗人就占有55首;卷六十七有31首<游侠篇>一类,唐代诗人也达18首.这亦见载于<全唐诗>卷二十四(也是55首)、卷二十五(也是18首).如果我们再仔细翻检<全唐涛>,还会发现,在<全唐诗>的其他卷里,也散存着这类以"少年"、"游伙"为题的诗篇.  相似文献   

15.
浓度是指某物质在总量中所占的分量;溶液浓度是指一定量(质量或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的量.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1<分子与细胞>中多次出现不同的浓度概念,如质量浓度、质量分数、体积分数等,要正确理解才能正确应用.  相似文献   

16.
<湘夫人>以其幽微绵缈的情致和绮靡瑰丽的语言令人回味无穷.人教版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就将<湘夫人>编人<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但关于其中一个"遗"字的注音与注释是错误的,有必要纠正.见课本第9页:"捐余袂兮江中,遗余褋兮澧浦.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时不可兮骤得,聊逍遥兮容与."课本对前一个"遗"有注:[遗(wèi)]赠送.  相似文献   

17.
今世流传明刊<竹书纪年>(即"今本"<竹书纪年>)最早为范钦(1506-1585)的天一阁订本.  相似文献   

18.
说"人才"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于6月颁布了.首先,吸引笔者的就是<纲要>开篇对"人才"的界定:"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相比传统的"人才"定义,如<现代汉语词典>的"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和<辞海>的"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纲要>的定义显得具体而有特色.  相似文献   

19.
一、<走近细胞>一章教学中出现的主要问题 当新课程改革正式在我省推行之际,我们也从"走近细胞"这一章开始,正式走进了高中生物的新课程教学.结束一章的教学,师生反馈些什么呢? 从学生的学习反馈看,一是当前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精神仍然十分欠缺;二是教材栏目内容太多、太广,学生难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顺利完成:三是学生对自然界生物类别及一些基本的生命活动认识较少、较浅,尤其对于原核细胞、真核细胞与原核生物、真核生物这些知识点更是未能从根本上认识.  相似文献   

20.
实施新课程,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由单一的知识与技能目标改为多元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小学科学课要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科学知识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并围绕三维目标开展有效的教学活动.在当前的科学课和<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指导下的自然课教学中,教师对"科学探究"、"科学知识"的教学研究较多,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目标的预设与达成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科学(自然)课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问题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