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 毫秒
1.
陈星  张隽 《滁州学院学报》2006,8(4):123-125
目连戏是一种古老的以戏曲形式呈现的民间祭祀仪式剧,以其千百年的积淀而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因目连戏古老的形态及其传承的相对稳定性,它较多地保存了南戏的初始形态。从音乐的角度对其进行考察,可以看出我国戏曲声腔曲牌发展的一些痕迹,戏曲音乐与民歌小曲之间的交融关系以及佛、道音乐在皖南目连戏中的特殊地位。  相似文献   

2.
对松阳高腔之源的初步梳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阳高腔是古老稀有的戏曲剧种之一。松阳高腔是继承南戏的传统、吸收并融化了当地的民间音乐并揉合了道教音乐而逐渐衍变为戏曲音乐的。  相似文献   

3.
世界上的戏剧文化多种多样,其中最古老的大致有三种,这三种最古老的戏剧分别是古希腊的悲、喜剧;印度的梵剧以及中国的戏曲。戏曲文化不是一种单一的艺术形态,而是呈现出复杂性与综合性的特点,是一种历经千年的发展,穿越时间与空间的艺术;是一种集表演、叙事、表情、达意于一身的综合性艺术。我国的戏曲艺术是音乐、舞蹈与戏剧的相互融合,可以称得上是文学与音乐的完美交融。本文就戏曲音乐的特点作一个简要探究。  相似文献   

4.
在湖南这个地方,关于戏曲而言具有代表性的剧种就是花鼓戏,这些年它用于将湖南人的地方传统文化实施维系。对花鼓戏实施对应的探究,对于其唱腔、配器、曲牌的来源、剧种的亮点这些内容实施对应的探究,大体上是静态方面的探究。对于湖南花鼓戏这种戏曲的实际情况和别的艺术革新实施动态方面的探究和音乐形态解析方面的学术论文相对少一些。  相似文献   

5.
武安花灯是流传在北川羌族自治县武安镇许家弯一带的传统民间戏曲.这种灯戏起源于牧童的游戏,后发展成为祭祀和闹新春的民间戏曲.武安花灯有故事情节,有较为固定的人物角色,有丰富的表演曲目,有简便大方的舞蹈动作,是乡民天神崇拜的文化遗存,也是传统民间娱乐、祭祀活动的宝贵遗产.课题组通过对武安花灯表演方式、音乐形态和舞蹈特征的调查研究,尝试阐述这种古老戏曲的文化内涵,并通过例证和分析来阐释武安花灯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6.
琵琶传统乐曲与其他民间音乐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乐曲是表现风格的重要载体,本文将通过对乐曲来源的分析,论述琵琶各流派的传统乐曲与民间歌曲、戏曲等民间音乐形式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论述了作者对传统戏曲音乐的印象, 从古老而又简单的的乐器,到原始而又纯朴的声音,在经历了30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之后,已经不是记忆中的声音,而是一种传统与现代并举,民族乐器与西方音乐相融,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种高雅音乐。  相似文献   

8.
中国戏曲史,既是剧作家的创作史,也是作品的传播以及读者、观众对作品的接受史。传统戏曲借以文字、口语、舞台为载体,在传统文化的传播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而随着新技术的产生,在新的传播媒介的冲击下,古老的艺术悄然发生着变化。本文尝试从媒介升级的角度来解读传统戏曲形态的演进。  相似文献   

9.
梅燕 《华章》2010,(21)
中国戏曲的产生已有800年的历史了,目前已经发展到300多个剧种,剧目更是难以计数.世界上把它和印度梵剧、希腊悲喜剧并称为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戏曲艺术经过不同的时代发展到今天,不断适应新的时代、新的观众的需要,保持和发扬了民族传统的艺术特色.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地位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尤显重要.发挥戏曲艺术教育优势,对陶冶学生情操、振兴民族艺术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笔者将在素质教育语境下探讨戏曲音乐之对于高校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浅谈我国民族音乐的形成与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音乐文化多元一体,规模庞大,而民族音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根本所在,其来源丰富多样,特点显著,风格各异,曲调绚丽.是我国古老音乐文化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  相似文献   

11.
对于我国的音乐发展史来说,将传统音乐作为素材来源,对其进行改编后得到的钢琴曲,对于我国钢琴曲的创作来说有着重要的作用和价值。古曲改编的钢琴曲中不仅有着来自古老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独特韵味,更是体现出来西洋乐器中钢琴独特地表现力。改编以后的钢琴曲,不仅有着非常浓厚的民族特色,其更是体现了丰富的艺术价值与影响。  相似文献   

12.
戏曲属于一种传统民族音乐,戏曲一直作为独立音乐形式被广泛欣赏以及传承,戏曲具有较大知名度以及影响力,例如越剧委婉、黄梅戏浪漫、秦腔粗犷、京剧爽朗、昆曲柔情,初中音乐教学过程当中更加应当加强戏曲音乐融入,从而全面的提升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了解我国的传统戏曲及传统曲目,在学习中渐渐地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爱上戏曲,从而促使课程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同时提升学生戏曲素养。主要是关于初中音乐课程融入戏曲的研究,以供相关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戏曲,是我国的精粹,是弘扬和传颂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一种音乐形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引入戏曲,是素质教育与发展音乐素养的需要,是熏染小学生浓厚戏曲兴趣的需要,是延伸和扩展小学音乐课堂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戏曲音乐是我国民族传统艺术文化中的瑰宝。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与历史悠久戏曲音乐文化渐行渐远。本文通过阐述采用多种有效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对戏曲音乐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在戏曲音乐学习中增强民族自豪感,并对弘扬民族音乐文化有着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歌仔戏是我们闽南戏曲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承袭了古老的优秀的华夏化传统,是本地劳动人民社会实践智慧的结晶。《音乐课程标准》提出要弘扬民族音乐,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课重要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民族民间音乐,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化。作为农村小学的音乐教师应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实际去挖掘地方传统化资源,将闽南特色的歌仔戏化作为农村小学音乐教学的补充内容。下面是笔在教学中所获得的一些心得体会。  相似文献   

16.
音乐圈舞是白马藏族祭祀、娱乐、庆典中的一种古老歌舞形式,其依托火民俗活动与火圈舞歌舞共同构成了白马藏族独特的圈舞文化体系,至今保留着氐羌民族圈舞最为古老的文化遗迹。随着时代发展,白马藏族音乐圈舞从表演形式、圈舞形制、歌曲数量、舞蹈动作、文化功能等多方面不可逆转地出现了流变。研究对白马藏族音乐圈舞的传统类型、艺术形态以及流变轨迹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相似文献   

17.
戏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现代学校音乐教育中,如何把戏曲音乐引入到现代音乐教育中,是当今音乐教育者不得不面对的棘手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加强戏曲教学内容的必要性和戏曲音乐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以引起大家的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8.
器乐与声乐是最基本的两种音乐形态,两者在人类音乐艺术实践中相互协调配合,展现了相似的音乐审美规律。故而本文拟通过对比传统民乐演奏与民族声乐演唱之间的共通之处,另辟蹊径而从传统民乐的审美来浅探公众对于声乐音色的审美取向,从而论证了借鉴、吸收传统民歌、戏曲的"润腔"手法是当前民族新唱法改革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高安道情是高安颇具地方特色的一种古老的说唱形式.也是江西省重要的曲艺曲种之一。高安道情的唱腔音乐主要由《太平调》发展而成,它的发展经历了渔鼓道情、丝弦道情、戏曲道情三个阶段。为适应戏曲道情的需要,高安道情正朝着板腔体音乐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20.
从戏曲分类角度来说,我国戏曲包括彩调剧、藏剧等诸多著名曲种。新时期观众甚少了解这些戏曲,更不了解戏曲如何演变成现在的音乐以及音乐在戏曲中所起的作用。在我国传统戏曲中,类似于《贵妃醉酒》等经典剧目众多,但只是文字抒发的一些情感,没有用词曲的方式唱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音乐对于戏曲变革中的重要性。正如《亦腔亦史:音乐在戏曲继替变革中的作用研究》中所指出的那样,戏曲的历史是音乐的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