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 近年来,高校的"两课"教学改革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出版了一批优秀教材,涌现出了一批教学名师,培养了一批青年骨干教师,产生了一批示范课程,评选了一批优秀成果.但是,在地方高师院校的"两课"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两课"重修比例过大.因为它牵涉到学生的就业、学位证书的发放、重修费用的缴纳、奖学金的评定等一系列问题.  相似文献   

2.
苏黎 《高教论坛》2012,(12):84-86,94
高校"两课"课程"教学做"一体化模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要求,从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创新教学手段方法、改革教学评价机制等多方面着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最大程度地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中做"和"做中学",以克服"两课"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教、学、做相隔离等缺陷,增强"两课"教学的科学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两课"教学是培育合格人才的主要课程,但目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内容不贴切,教学方式简单化,管理尚需完善.加强"两课"的教学,领导重视是关键,要不断提高教师水平,加大学生社团的参与力度,改革考试方式和完善授课内容.  相似文献   

4.
发挥实践教学优势作用是提升"两课"教学实效性的关键环节,特别是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将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理念有机融入到"两课"实践教学研究中,可以有效厘清"两课"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发挥实践教学的作用和功能,并为突破课程实效性的发展瓶颈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两课"政治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课程改革新方案的实施,教学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相对已经滞后,制约着"两课"实效性的发挥。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传统上作为"教的客体"的学生,同时也是学的主体,具有主体的创造性;而作为"教的主体"的教师,实际上也需要从发现、引导、配合学生思考和学习的角度去努力,逐步形成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教学理念,从而增强学生对"两课"教学的心理认同,在有限的教学时空内真正体现"两课"教学的实效。一、主体教育与"两课"教学主体教育是指依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启发、引导受教育者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一种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  相似文献   

6.
陈小杰 《时代教育》2012,(15):58-59
高校"两课"教学主要是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这两项课程。这两项课程具有理论性强、实践意义大和政治导向清晰的特点。因此在高校开展两课教学的时候,需要分析学生的思想特点,充分考虑到学生思想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并且充分了解学校的教师现状,从而提高高校"两课"教学的实效性,在学校内改革现有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两课本身的优势促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稳固发展。  相似文献   

7.
多年来我校一直非常重视“两课”在德育中的地位,将“两课”作为学校重点课程进行建设,从政策、财力和人力等多方面支持“两课”教学部门进行创新探索。由于广大教师的努力,2002年我校教师获得了北京高校“两课”教学比赛一等奖。近几年“两课”教学评估成绩优秀率在全校的各科课程中逐年上升,去年在全校15个院系的教学评估中优秀率居第6位。通过多年的探索,我们认为要提高“两课”教学的实效,增强亲和力,关键在于贴近学生思想,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学生情感。一、“两课”教学的五大探索1.机构探索———构建“两课”教学的新平台“两课”教学…  相似文献   

8.
提出深化"两课"教改必须从全面素质教育的角度来认识"两课"在高教中的作用,要调整"两课"课程设置,改进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培养一支信仰坚定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9.
“两课”考试与“两课”教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对“两课”考试现状反思国内高校对“两课”教学和考试进行各种改革的尝试始终没有停顿。随着形势的变化,高校的“两课”教学改革始终积极进行,从课程体制的变化、学科的选择、学时的安排到教材的编写和选用、教师的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两课”考试的改革也积极进行。总结起来,大体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进展。第一,从考试形式上的探索。许多学校积极摸索用多种方法来评价或考核学生学习“两课”的情况,比如采用闭卷、开卷、写论文、口试等方法,丰富了“两课”考试的形式。第二,从考试的内容上进行探索。比如增大了对…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出版社思想理论分社竭诚为“两课”教学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在陆续配套出版了“两课”示范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学生学习辅导用书、多媒体课件以及网络课程之后,从今年9月份开始,又在“两课”示范教材(本科本)里均配送有一张学习卡,此卡可供学习者登陆我社4A网络教学平台进行50小时的网上学习,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学提供更加丰富、便捷和优质的课程资源服务。现就有关学习卡的若干问题向学习者解答如下:问:学习卡是做什么用的?答:教材后配送的学习卡为学生免费提供了登陆我社4A网络教学平台(Http://4a.hep.edu.cn),进行该门课程…  相似文献   

11.
汪秀丽  汪凤林 《文教资料》2009,(27):176-178
在高校"两课"教学中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需要从三方面来理解:教学内容上,要"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本;在教学安排上,要"以教师为本";在教学手段上,要"以学生为本",把这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发挥"两课"教学的阵地功能、舞台功能和平台功能,发挥国家意识形态指导、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地位,把国家利益、教师职能、学生成长成才有机结合起来.这三方面的内涵最终在"以学生为本"的基础上获得统一,为了高效地贯彻"以人为本"原则,"两课"教师需要从三方面改进教学.本文对此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所谓"两课"是指毛泽东思想概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基础课。一般高职院校的"两课"多为考查课,存在着教师上课积极性不高——不愿意讲;学生上课玩手机——不愿意听的教学现象;对此,笔者结合多年的"两课"教学经验,提出了以下教改措施:将课程考核方式改为考试课,并建立课程试题库,促使学生对课程重视起来;采用教师的课件大赛和说课大赛促进教师业务能力提高;小品,演讲,辩论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3.
“苏格拉底方法”在“两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对"两课"教学有各种消极情绪,"苏格拉底方法"的设计与运用就是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用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通过哲学推理论断,最后形成学生用自己的矛攻自己的盾,从中认识到"两课"教学的重要性,改变学生的消极情绪.  相似文献   

14.
一、“两课一为”教学转型模式的概念及其意义课程改革 ,其本身就充满创新意义。如何实现从传统基础教育走向现代基础教育 ,即教学转型与创新 ,这是取得课程改革成功的一大关键。为此 ,我们根据新课标的新理念 ,针对当前教学实际中与新课标精神和新理念相违背或不相适应的问题 ,特提出了一些改革和探索。如“两课一为”教学转型与创新的研究。“两课一为” ,即“将教科书改为课本 ,将教案改为课案 ,让新课程紧密地为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服务”。这种全新的“新课程育人”模式及教学策略 ,旨在真正改变过去“书牵人、教牵人、考牵人”的学生被动…  相似文献   

15.
马列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教学既有同其它课程教学相似的共同点,也有不同于其它课程教学的特殊点。随着“两课”改革的不断深入,“两课”教学应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问题,以不断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实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形势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近年来,高校“两课”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了改革,积累了新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然而,在“两课”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少数学生对“两课”不感兴趣和教学缺少吸引力的问题,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教师讲课缺乏艺术性不能不说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笔者就如何加强“两课”教学艺术性谈点体会。一、“两课”教学语言的艺术性高校“两课”教学过程主要是应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这种信息能否被学生接受,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语言,这就是语言的艺术性问题。要讲好一堂政治理论课,提高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7.
本文结合问卷调查与分析了参与式教学在"两课"教学中的现状,并针对其中的问题与特点提出应对措施,以期为"两课"教学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两课”教学一直存在实效性较差的问题,为化虚为实,使“两课”教学发挥实际作用,根据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应该从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教师的素质能力两个方面努力。  相似文献   

19.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开始,是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重要标志,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源泉。在“两课”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所谓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遇到问题时所产生的一种质疑、困惑、焦虑,和积极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可以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为了更客观、更准确地了解学生们在当前“两课”教学中问题意识的情况,笔者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下:一、当前“两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状况的调查1.在“两课”教学中,问题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20.
师生互动教学是对传统教学思维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本文就"两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主要探讨了五种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两课"教学中的应用,旨在为一线"两课"教师课堂互动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