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苯酚和浓澳水反应的投影实验 原理 苯酚和浓溴水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的白色沉淀,这个反应本来是很灵敏的,甚至10ppm浓度的苯酚溶液也可用此实验检验出来。但是由于溴苯酚能溶解在苯酚溶液里,如果把试管稍一振荡白色沉淀就消失,如果在准备实验时苯酚溶液配得较浓时实验往往会失败,所以在做此实验时要配制很稀的苯酚溶液,浓度应小于0.125%。另外溴水要浓,为了增加可见度,可采用投影及对比试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石灰水在化学实验中通常用于检验碳酸根离子、气体中二氧化碳的存在。因为生成碳酸钙白色沉淀反应灵敏、现象明显,且石灰易得、价廉,因此石灰水是化学实验中的常用试剂。但由于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存在,石灰水露置在空气中很容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在试剂瓶壁析出白色难溶于水的碳酸钙(即使是在试剂瓶中也如此)。又因为石灰在水中微溶、难澄清,所以不能在临使用石灰水时配制。能否将石灰水在容器中密封保存,随用随取,且取用的过程中空气不会进入盛石灰水的容器中呢?  相似文献   

3.
本尼迪特试剂是检测还原糖的主要试剂,它与醛或醛糖反应会生成红黄色沉淀。实验利用本尼迪特试剂来检测白梨汁、蛋清液、马铃薯匀浆、洋葱汁和水中的还原糖,发现除了白梨汁显示正常的红黄色沉淀外,其他材料会有橙色、绿色等有趣的颜色出现。就这一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利用设置对照和定量研究的实验方法,说明了不同样品中还原糖含量的多少决定了最终与本尼迪特试剂反应后颜色变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制备氢氧化亚铁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中化学教材第二册描述了Fe(OH)2制备的现象: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看到白色絮状沉淀。为了便于同学们观察到白色絮状沉淀我们采用了以下实验,能较长时间观察到白色絮状沉淀。  相似文献   

5.
我们在实验室利用本地生产的锌氧粉为原料,经过实验,制出了纯度为99.99%(省地化所化验)的多晶锗。由于锌氧粉中主要含Zn、As、Cd、Ge,为了提出锗,我们利用硫酸处理锌氧粉,使pb以沉淀的形式分离掉。再用单宁酸作锗的富集剂,将锗沉淀,从而分离掉Zn、Cd等杂质。然后将单宁酸烧掉,使锗成为氧化物。再在通氯气的条件下,加浓盐酸氯化蒸馏,使锗成为四氯化锗挥发,以分离大量As,并将四氯化锗水解,生成GeO_2·mH_2O沉淀,进一步除去杂质。最后用氢还原GeO_2得到多晶锗。  相似文献   

6.
铜和浓硫酸反应实验,课本的方法看来简单,易做,但不易得到好的效果。我经过反复实验,认为铜片的大小,反应温度和硫酸浓度对此实验影响极大。现分述如下。 铜与浓硫酸反应的机理实际上是先生成Cu_2S、CuS,这些中间物质进而与浓硫酸作用转化为CuSo_4,并放出SO_2。认为黑色物质为氧化铜的看法是不符合实际的。因为浓硫酸具有酸的性质,较易与碱性氧化物  相似文献   

7.
多功能反应仪是一种环保方便价廉的新型化学实验仪器,用它可以十分方便地做各种有气体生成或参加反应的化学实验。其最大优点是能随反应体系空间大小,随时改变反应容器内部空间大小,在气体体积不断改变时,也可以起到储气作用;能有效地将反应体系和环境空气隔绝,不易泄露反应中的有毒气体。用多功能反应仪做化学实验,不仅容易获得较高纯度的气体产物,还可直接定量显示反应中气体的生成和消耗状况;药品用量少,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微型实验。  相似文献   

8.
铜与浓、稀硝酸的反应是高中常见化学实验之一。根据教材实验装置,铜与浓硝酸的反应,很容易引起倒吸现象。铜与稀硝酸的反应,理论上应生成无色NO气体,在试管口与空气反应变为红棕色。但实际操作中,由于试管内不可避免的存在空气,生成的NO气体在试管内液面上就变色,看不见无色的NO气体。为此,对这两个实验进行了适当的改进,使操作简单,现象明显。  相似文献   

9.
医院、照相馆的废定影液中含有Na3[Ag(S2O3)2],银在溶液中以配位离子[Ag(S2O3)2]^3-形式存在。由于配位离子的稳定常数很大,溶液中的银离子浓度很小,加入氯化钠溶液时氯化银沉淀不出来或很难沉淀;若用盐酸,则在酸性介质中硫代硫酸根离子分解析出单质硫,给以后的回收操作带来很大麻烦。所以,要从废定影液中回收白银,不宜用盐酸和氯化钠溶液。本人经过反复实验摸索得到如下结论:用硫化钠溶液处理废定影液,生成比[Ag(S2O3)2]^3-更难离解的黑色硫化银沉淀,再借助铝热反应即可顺利达到回收白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氢氧化钠与硫酸铜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一个常见而普通的复分解反应。在高中化学实验中多次要用到新制氢氧化铜,通常教师都会根据教学需要,演示出现象为蓝色絮状沉淀,化学方程式为2NaOH+CuSO4=Cu(OH)2↓+Na2SO4。但在学生实验时,部分学生可能会看到白白蓝蓝的沉淀,也可能看到苹果绿色的沉淀或是看到溶液的  相似文献   

11.
在NO气体制备实验过程中,由于无色NO气体极易与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难以观察到无色气体NO生成。为此,笔者就如何使生成的NO气体与空气隔绝,并从节约意识和环保理念出发,对实验装置进行创新改进。  相似文献   

12.
一件不大的多功能反应仪可用于做上百种的化学实验。其最大优点是具有可封闭性、可导流性和客积可改变性,适于做有有毒气体参加反应或生成的实验或需要隔离空气来完成的实验,它能定量地观察到反应中气体的改变量。  相似文献   

13.
一、改进目的 普高化学教材[实验6—5]和学生实验八与职高化学教材[实验4—7],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都是在试管中进行的,由于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都会生成难闻而有毒的红棕色气体NO_2,污染实验室(或教室)的空气,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 有关反应为:  相似文献   

14.
硫酸在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应用叶永庚(福建南平第三中学353000)硫酸是重要的基本化工产品之一,它在中学化学实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据对现行中学化学教材的统计,有30个演示实验,18个学生分组实验要用硫酸作试剂,具体使用情况见表-1和表-2。表-1硫酸在...  相似文献   

15.
乙醇的酯化反应是可逆的,当乙醇跟硫酸按物质的量1:1取用时,反应生成物中除酯(硫酸氢乙酯)外,还含有一定量的乙醇和硫酸,加热混合物,乙醇就和乙烯(160℃时,硫酸氢乙酯分解)一起被蒸馏出来。为使上述化学平衡向酯化方向移动,并使乙醇的利用率提高,常增加硫酸的用量。课本上将两者的体积比定为1:3。  相似文献   

16.
溴与苯在铁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是体现苯化学性质的一个重要反应,在原课本上有一个演示实验,但因所使用的试剂溴和苯易挥发,有毒性以及反应非常剧烈难以控制等原因,使教师在教学中不敢问津,也就以讲代做,这严重地影响了教学效果。笔者经过多次实验并不断改进,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安全且效果很好。  相似文献   

17.
铜和浓硫酸反应实验的改进北京市第十九中学韩学忠高一化学第三章硫和硫酸中,安排了铜和浓硫酸反应的实验。这个实验应该让学生观察四个现象,理解三步反应的原理。Cu(红)+H2SO4(浓)浓硫酸的强氧化性→CuO(黑、固)+H2SO4浓硫酸的酸性→CuSO4...  相似文献   

18.
由于 NO、Fe( OH) 2 极易被空气氧化 ,因此在做Cu与 HNO3反应生成 NO及制备 Fe( OH) 2 的实验时 ,只有在无氧环境下才能成功。利用注射器创造无氧条件 ,进行如下实验 ,效果很好。一、Fe( OH) 2 的制备1.装置 (如图 1)图 12 .实验过程及现象图 2( 1)在 10 0 m L注射器中放入两片铁片 (约 2克 ) ,抽入约 2 m L煮沸过的水。如图 2直立注射器 ,将活塞推到底部 ,赶尽注射器内的空气。( 2 )将乳胶管插入煮沸过的6mol/ L 的稀硫酸中 ,抽入约10 m L稀硫酸 (硫酸稍不足 )。此时Fe与 H2 SO4 反应放出 H2 。注射器稍向上倾斜 ,放出一部分 H2…  相似文献   

19.
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从理论上讲应该是NO,实验现象应为生成无色气体,在试管口遇到空气后变为红棕色。但传统的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直接在试管中进行,实验操作中气体往往在液面上就变色,即使可用排水法收集到无色的NO,也无说服力,因为收集到的NO气体有可能由NO,与H20反应生成的。实验现象与理论无法吻合,给教学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必须对这一实验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20.
在苏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化学2(必修)》教材中,编者设计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3个实验,通过不同条件下观察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氧气气泡的快慢,以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但我们在教学实际中发现该实验存在实验现象不明显的问题:一是【实验1】由于气泡产生的泡沫逐渐增加,通过肉眼观察,2支试管中的泡沫差不多,现象区别不大;二是【实验3】在溶液中产生的气泡较小,3支试管中气泡的多少、快慢区别不明显。为此,我们对该实验做了重新设计,用注射器对气体进行定量实验。实验改进后,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将实验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