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对比分析启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前后《中国防痨杂志》论文出版时滞状况,探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对期刊论文出版时滞的影响。【方法】统计2009—2011年(启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前)、2012—2014年(启用期刊网上定稿会系统后)《中国防痨杂志》出版的72期1349篇论文的题目、收稿日期及出版日期等资料,使用SPSS16.0软件建立数据库,使用秩和检验对比分析两个时间段论文出版时滞。【结果】在启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前(2009—2011年)论文出版时滞最短21天, 最长618天, 时滞极差为597天, 中位数205(121,272)天。在启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后(2012—2014年)论文出版时滞最短10天, 最长516天, 时滞极差为506天, 中位数108(54,172)天。启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后论文出版时滞明显短于启用前(Z=-15.409,P<0.0001),二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国防痨杂志》编辑部采用网上定稿会系统后进一步缩短了出版时滞。  相似文献   

2.
采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对期刊论文出版时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期刊网络采编系统对缩短期刊论文出版时滞的作用,对比分析《中国防痨杂志》论文出版时滞状况,为提高杂志质量及深入研究杂志发展提供参考。将2006~2011年54期1342篇论文的题目、作者、栏目、收稿日期及出版日期录入Excel表中,利用统计软件SAS9.1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6年间论文出版平均时滞为257.91d,出版时滞≤280d的论文779篇,占58.05%,>280d的论文563篇,占41.95%。采用稿件网络系统后,论文出版时滞的频数分布改变明显,由原来累计分布的9~12个月缩短为5~8个月。采用网络采编系统后,短时滞组的论文构成比增加,长时滞组论文构成比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9.31,P<0.05)。网络采编系统对短时滞论文产生的作用不及中等时滞和长时滞的论文。但继续缩短论文出版时滞仍是今后吸引优质稿件和提高期刊质量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
【目的】 明晰目前我国优先数字出版的发展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方法】 对我国优先数字出版的相关文献进行调研,并通过知网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国优先数字出版近年来发展迅速,但期刊行业对优先数字出版认识非常模糊,且存在着较为严重的问题,如其对期刊影响因子的影响、期刊固定页码制度限制等。【结论】 与国外相比目前我国的优先数字出版形式并不是真正意义的优先数字出版,与传统的“三审三校”制度如何很好的融合以缩短出版时滞将成为需要尽快解决的问题;我国优先数字出版模式的发展还受到行业标准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跟进限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数字环境下国际出版领域的新变化,探寻科技期刊的未来发展趋势。【方法】 对学术与专业学会出版者协会2014—2016年出版创新提名及获奖项目中与科技期刊相关的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归纳总结出版类项目的发展特征。【结果】 数字环境下科技期刊的内容组织、呈现、存储和获取方式等均发生了变化,科技期刊要考虑提供的内容符合“开放、链接、语义、标准、共享、交流”等网络运行环境的要求。【结论】 “互联网+”环境下科技期刊需要重新确立定位及功能,最大化地利用数字出版优势,为用户带来最佳使用体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期刊编辑部与数据中心联合出版数据论文的模式,为进一步推进数据论文出版提供参考。【方法】 借鉴国际数据期刊论文出版模式,建立了期刊编辑部与数据中心联合出版数据论文的模式和流程,并分析了数据论文出版实践工作取得的成效和发展方向。【结果】 以期刊编辑部为主体,通过与数据中心联合,探索数据论文出版的流程,实现了数据论文的出版。【结论】 数据论文出版是一种新型论文形式,是对科学数据的肯定,能有效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科技期刊国际化大环境下借鉴国际优秀期刊办刊经验,促进我国核科学技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方法】 使用2014《期刊引证报告》(JCR)和Web of Science,研究33种SCI核科学技术期刊的出版平台、出版周期和出版语言。分析了期刊影响因子(IF)、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数、总自引率和统计年自引率、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力等指标。【结果】核科学技术期刊IF值、特征因子和论文影响力低。出版平台、出版文种、出版周期等期刊国际化显示度影响核科学技术期刊IF值,期刊定位、文献类型、稿源质量和自引率等也影响IF值。多文种期刊混刊论文有助提高其国际化显示度。【结论】中国核科学技术期刊需要融入世界知名出版平台,组约国际化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出版国际化专刊,落实国际化办刊措施,杜绝人为操控影响因子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论述中国科技期刊中英文双语出版发展情况,为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道路提供参考。【方法】通过调查分析,提出我国科技期刊中英文双语出版历经了兴起发展、发展转变和大型数据库集中数字中英双语出版的三个阶段,并阐述中英文双语出版三个发展阶段分别对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化的积极推动作用。【结果】随着我国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国内以期刊为主体的中英文双语出版逐步向中、英文版独立出版转变,当前中英文版双语出版三个发展阶段在不同的科技期刊个体中共存,共同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科技发展成果。【结论】中英文双语出版对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化有重要促进作用,大型数据库集中把中国优秀期刊优质论文实行中英文对照双语数字出版,是今后科技期刊中英文双语出版发展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 发现并解决人工智能应用于中文科技期刊出版中的现实问题,促进人工智能更好地赋能中文科技期刊出版全流程。【方法】 通过归纳总结、文献调研、案例分析、逻辑分析等方法,对中文科技期刊出版中的人工智能应用进行界定,梳理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剖析可能的原因,提出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结果】 目前存在应用场景单一、技术层次较低、缺乏面向出版单位的系统性和一体化平台、技术需求和供给不匹配等问题,其背后是出版单位重视程度不够、技术服务商进入壁垒较高、底层数据利用不充分、核心人才缺乏这4个方面的原因。出版单位和技术服务商应从坚持需求牵引、加强技术储备、提高数据可用性和加强技术开放、增强应用可信度、提高从业人员人工智能素养这5个方面促进人工智能在中文科技期刊中的应用。【结论】 人工智能在中文科技期刊出版中的应用仍不充分,应进一步加强探索与尝试,未来人工智能可推动中文科技期刊出版业发生更加广泛和深刻的变革。  相似文献   

9.
以2011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外科学类影响因子排名前10名的期刊为样本,对2010年发表的2129篇论文的出版时滞进行调查统计,结果显示10种期刊2010年的出版时滞为(148.1±87.4)d,比刘雪立2003年报道的2002年我国58种中文医学期刊的出版时滞(8.605±4.597)个月明显缩短。出版时滞最短的期刊是《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为(95.7±34.0)d,最长的期刊是《中国微创外科杂志》,为(267.7±145.7)d,二者相差172 d;出版时滞最短的论文仅为4 d,最长的论文为646 d,二者相差642 d。按2007年朱晓东等学术类期刊年平均报道时差标准,<90 d为5分,90~<120 d为4分,120~<180 d为3分,180~<210 d为2分,≥210 d为0分,10种外科学类期刊年平均报道时差评分平均3.1分,其中《临床骨科杂志》、《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腹腔镜外科杂志》评分为4分,《中国微创外科杂志》评分为0分,其余5种杂志评分为3分;2129篇论文中,504篇(23.7%)评分为5分,474篇(22.3%)评分为4分,622篇(29.2%)评分为3分,191篇(9.0%)评分为2分,338篇(15.9%)评分为0分。由此得出结论,2010年外科学类影响因子排名前10名期刊的平均出版时滞比2002年58种中文医学期刊明显缩短,但10种期刊的出版时滞差别较大,4种期刊年平均报道时差评分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调研分析上海市英文科技期刊出版现状,为提高其出版质量提供借鉴。【方法】 调研期刊的基本情况、期刊采编系统、期刊网站建设、期刊国际出版、期刊出版模式等方面。【结果】 上海市30种英文科技期刊中,90.0%的期刊采用期刊采编系统,93.3%的期刊建立期刊网站,83.3%的期刊实施国际合作出版,70.0%的期刊出版模式为订阅模式,60.0%的期刊被SCI检索系统收录。【结论】 上海市英文科技期刊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同时,其发展依然任重道远,亟需增加英文科技期刊数量和提高办刊质量,期刊发展要更加专业化,新媒体时代下期刊网站建设需进一步完善,期刊的国际影响力需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ciOpen平台功能特点,对比国际成熟平台,提出优化建议,以期为我国自主平台提升和推广提供参考意见。【方法】深入使用SciOpen和国际数字出版平台,结合文献研究、调研等方法,提炼SciOpen平台内容服务与功能特征,将SciOpen和国际数字出版平台的功能设置进行对比分析,在刊群规模、内容标准化、管理数字化、检索等方面提出优化建议。【结果】在“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的支持下,我国科技期刊数字出版与传播平台快速发展,SciOpen依托我国学术资源与先进技术,创新发展模式,形成多种特色功能,满足科技期刊对高质量数字出版平台的使用需求。【结论】SciOpen在平台规模、标准化、检索等方面仍需不断优化,希望通过技术迭代、政策支持与出版行业共同努力,平台实现可持续发展,助力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与国家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12.
摘 要 【目的】在科技期刊国际化大环境下借鉴国际优秀期刊办刊经验,促进我国核科学技术期刊的国际化发展。【方法】 使用2014《期刊引证报告》(JCR)和Web of Science,研究33种SCI核科学技术期刊的出版平台、出版周期和出版语言。分析了期刊影响因子(IF)、5年影响因子、即年指数、总自引率和统计年自引率、特征因子、论文影响力等指标。【结果】核科学技术期刊IF值、特征因子和论文影响力低。出版平台、出版文种、出版周期等期刊国际化显示度影响核科学技术期刊IF值,期刊定位、文献类型、稿源质量和自引率等也影响IF值。多文种期刊混刊论文有助提高其国际化显示度。【结论】中国核科学技术期刊需要融入世界知名出版平台,组约国际化研究论文和综述论文,出版国际化专刊,落实国际化办刊措施,杜绝人为操控影响因子等。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学科和不同出版机构在开放获取(OA)方面的表现,提出加快我国科技期刊OA出版的举措。【方法】基于2021年度JCR,系统采集不同学科和不同出版机构的OA期刊和论文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并选取代表性巨型OA期刊作为案例,探讨OA期刊和论文的发展演变。【结果】JCR收录期刊的OA出版模式快速发展,2021年SCIE收录的OA期刊占比为19.2%,OA论文占比为29.8%;不同学科的OA期刊出版规模有显著差异,多学科科学期刊OA论文占比最高,达到83.5%;20个主要学科的OA期刊影响因子中位数高于非OA期刊;35种巨型OA期刊(2021年单刊发文量超过3000篇)的发文量占全部1852种OA期刊总发文量的37.1%,表现出较强的商业运营能力;国际传统商业出版机构和OA出版机构的OA期刊和论文数量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自然出版集团已基本实现由订阅出版向OA出版转型。【结论】在开放科学环境下,我国科技期刊应在OA出版的政策与机制支撑、OA出版与传播平台建设、规模化OA出版与运营、论文处理费用定价与支付机制、中文期刊OA出版规范与标准等方面加强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全面调研国内外优秀科技期刊的XML/HTML出版现状和功能建设,为我国中文期刊应用XML/HTML出版提供参考。【方法】 以第三届百强中文科技期刊为样本(有效样本数为70种),采用网络调研法分析我国优秀中文期刊的XML/HTML出版现状和功能建设情况,并与国际优秀期刊网络平台的XML/HTML出版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只有17种百强中文期刊网站推出了HTML全文阅读,仅占总样本数的24%,反映出我国中文期刊对XML/HTML出版不够重视。我国中文期刊XML/HTML出版的内容结构化程度低、知识关联方式单一、多维论文评价数据和补充材料欠缺,与国际优秀出版机构存在较大差距。【结论】 XML/HTML出版是科技期刊实现内容延伸、知识关联和知识重组的必要途径,能够满足读者的碎片化阅读需求,有助于显著提高文章的显示度和传播力,应受到国内期刊出版界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撤销论文的分布特征,以期对我国的科技期刊管理提出建议。【方法】 分析2004—2013年撤销论文的数量、撤销时滞和期刊的IF以及不同国家的撤销论文数量和H指数之间的相关性;并分组比较撤销论文的撤销时滞。【结果】期刊的IF与撤销论文数量正相关(P=0.036),与撤销时滞不相关(P=0.709)。2004—2008年、2009—2013年的撤销时滞差异显著(P=0.000)。国家H指数与撤销论文数量正相关(P=0.002)。【结论】高H指数国家、高IF期刊撤销论文数量较多,撤销时滞与期刊IF不相关。国内期刊自我净化氛围缺失,需要广大期刊编辑和同行评审专家以及读者加强监督。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从学科角度探讨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数字出版情况及存在问题,以期为科技期刊数字出版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方法】 以入选2014版北大中文核心的地理学期刊为例,选择官方网站、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优先出版、期刊APP等进行调查。 【结果】 中国地理学中文核心期刊数字化出版发展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绝大部分期刊是单独出版,力量薄弱,发展较为缓慢。不同类型的数字出版平台内容与官网相似度较高,缺乏特色,功能不完善、产品缺乏创新性。 【结论】 建议完善数字出版平台功能、探索科学合理的工作模式、加强数字产品的创新性、打造有特色的数字出版平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科技期刊被撤销论文特征,以期为我国科技期刊管理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CNKI数据库自开始收录至2016年12月31日发表的撤销或撤稿声明,逐条分析被撤销论文的来源期刊、撤销时间、发表时间及被撤销原因,并根据论文撤销时间和发表时间计算论文撤销时滞。【结果】 共检索到210篇被撤销论文,分布在146种期刊中,且全部为科技期刊。2007—2016年被撤销论文数量逐年增加,2015年最多。210篇被撤销论文的撤销时滞为1~145个月,平均撤销时滞为15.8个月。因学术不端问题被撤销的论文数量最多,占48.6%。【结论】 我国被撤销论文的比例和涉及期刊的比例均较低,科学界自我净化力度仍需加强。对于存在的学术不端等问题,尚需编辑界和学术界进一步加强审核监督。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提升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因素。【方法】 通过对我国7类不同隶属关系的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和机构进行调研,获取128份有效调研表,每份调研表包含31种相关因素,对调研结果进行主成分分析。【结果】 我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期刊属性、重大科技成果首发、高被引论文、论文发表量和发表周期、拒稿率和拒稿量、期刊口碑和期刊发行量。其中期刊属性因素主要包括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能力,相似学科中期刊影响因子排名,期刊栏目多样性,单一期刊还是期刊群,期刊出版模式,重要内容、论文、新闻等推送力和国家覆盖度等。【结论】 为提升我国科技期刊的国际影响力,需重视并加强期刊数字化、集群化建设,提倡开放获取出版,发表重大科学发现论文,适当提高论文出版量,缩短评审和发表周期,提升期刊口碑,强化期刊内容宣传推广,提高纸刊发行量和地区与国家覆盖度。  相似文献   

19.
农业科技期刊优先数字出版现状与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促进科技期刊通过优先数字出版来缩短论文发表时滞,调查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利用中国知网和万方网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现状、未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原因和存在的问题。结果显示,截至2013年1月21日,虽然与中国知网签订了优先出版协议的农业科技期刊已有96家(占中国知网收录农业科技期刊总数的15.8%),但较好地利用其平台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期刊只有11家,占签约期刊的11.5%;利用万方网实现优先数字出版的期刊只有5家,仅占万方网收录农业科技期刊总数的0.9%。中国知网和万方网的优先数字出版平台均存在优先版本与正式版本文献冲突等问题;农业科技期刊编辑部存在对优先数字出版的优势和重要性认识不足、优先数字出版操作不规范等问题。文章针对这些问题给优先数字出版服务商和有关期刊编辑部分别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科技期刊众筹出版风险规避及可行性探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科技期刊正面临数字网络和OA开放双重挑战,分析众筹出版这一新形式,为科技期刊寻找新价值增长点提供借鉴。【方法】参考知乎众筹社交化实践,阐释众筹出版对科技期刊众筹项目质量、期刊自身编辑水平及反馈渠道的意义。【结果】科技期刊众筹具有可行性,其路径可有众筹平台主导、单一期刊社主导、刊群联动三种。【结论】以社交化为基础的刊群联动的众筹出版路径为科技期刊提供了新的商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