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 ,是初中物理重要而基本的知识点 ,是常见的中考或实验操作考题 ,但在其答案的表述上却不尽相同。A :《黄石市 2 0 0 0年初中实验操作考试物理题库》有这样一道题 :“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是定律。”显然答案填“欧姆” ;B :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特级教师教学优化设计》表述为 :“实验原理 :欧姆定律” ;C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初中物理第二册教师教学用书》则分明写道 :实验原理 :“R =U /I”。……于是 ,问题归结为 :R =U/I是欧姆定律吗 ?我们知道 ,欧姆定律所揭示的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为 :导体中的电…  相似文献   

2.
不少学生在应用欧姆定律、电功、电热及其等量关系式处理具体问题时 ,不能自如运用所学知识 ,而是生搬硬套 ,因而往往出错 ,究其原因根本问题是对定律成立的条件和定律的真正含义没有全面、深刻的理解 ,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对以下几个问题重点讲清 .1.欧姆定律与焦耳定律成立的条件课本与教参书中都未明确指出“欧姆定律”中“导体”的具体含义 ,事实上 ,欧姆定律只适用纯电阻电路而不适用如含电动机等的非纯电阻导体电路 ,即欧姆定律对非纯电阻电路不成立 .然而“焦耳定律”中的“导体”确是指任何电器组成的电路 ,即焦耳定律不仅适用于纯电阻…  相似文献   

3.
《欧姆定律》是初中物理的重要课题之一。义务教育物理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在理解电流的概念,知道电压、电阻及单位的基础上,掌握欧姆定律,然后进一步学习电阻的串、并联知识和进行简单电路的设计与计算。因此,必须认真对待这一重点知识的教学。在教学中应通过实验引出定律;并把重点放在理解欧姆定律的物理意义、适用条件、单位关系及解题方法上。同时让学生知道通过实验总结物理规律的研究方法,和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思想感情。笔者通过新旧教材的对比,谈谈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相似文献   

4.
欧 姆定律是电学中一个重要的基本规律 .在初三物理中 ,《欧姆定律》一章处于核心位置 ,可以说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知识的基础和重点 ,是解决电学问题的一把金钥匙 .欧姆定律揭示了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能否有效地用好这把钥匙解决电学问题 ,关键在于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 ,需做到“六要” .一、要对照成立的条件欧姆定律实际上是对两个实验结论的综合 :一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其成立的条件是保持导体的电阻不变 ;二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其成立的条件是保…  相似文献   

5.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重要的基本定律,它反映了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一定的数量关系。掌握这一定律要注意以下几点:1、欧姆定律适用于从电源正极到负极之间的整个电路或其中某一部分电路,并且是纯电阻电路。图12、欧姆定律中“通过”的电流I,“两端”的电压U及“导体”的电阻R那是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不同导体的电流、电压、电阻间不存在上述关系,因此在运用公式I=RU时,必须同一个导体或同一段电路的电流、电压、电阻代入计算,三者一一对应。在解题中,习惯上把同一个导体的各个物理量符号的角标用同一数字表示,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6.
很早以前,笔者就注意到在我国的中学物理教科书中,(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表述与绝大多数大学普通物理教材和国外的大中学教材有点不同.“中教表述”(中学教科书表述)是:“导体里的电流J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而其他书里的表述大都是“导体里的电流跟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或者干脆直接写成“金属导体(或电解质溶液)里的电流跟其两端的电压之比是个定值,  相似文献   

7.
“欧姆定律”是初中电学知识的基础和重点,从初中电学教材的前后联系来看,本章处于中心地位,对初中学生来说,学好欧姆定律是学习电学知识和技能的关键。而“欧姆定律”一节又是本章的核心,教师如何改进课堂教学,启发、指导学生学好它,值得研究和探讨。 一、教学中的问题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对欧姆定律I=u/R的物理意义大部分理解正确,而为什么总有一部分学生对R=U/I的物理意义理解错误呢?例如:“某导体两端的电压为U时,通过它的电流为I,其导体的电阻为R,当电压增为原来的两倍时,该导体的电阻为(?)。”初学时,填2R的学生不是少数,需经多次强调后方才有所认识;再如对欧姆定律的变形式U—IR,许多学生会有电压与电流成正比,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等错误说法,总之, 对欧姆定律的总体概念模湖不清,这是什么原因呢?  相似文献   

8.
“电阻和欧姆定律”的单元教材,既是《电流的定律》的教学中心,又是整个初中物理教学的重点之一。在教学中如何加强学生对电阻概念的认识,透彻理解欧姆定律的内涵和外延,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研讨的  相似文献   

9.
一 正确理解定律成立的条件 欧姆定律的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其中“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成立的条件是:导体的电阻一定;“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成立的条件  相似文献   

10.
欧姆定律,是电学的核心、中考的必考内容,在中考中定性和定量计算都有可能出现本节中另一重要内容是通过欧姆定律,推导出串、并联电路的电阻,中考中一般不会单独考查,经常与其他电学知识综合考查.一、重点难点突破1.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和电阻有什么关系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和电阻的关系这个实验中,我们研究的是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所以要控制电阻或电压不变,研究电流与另一个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结论为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存在某种定量关系.2.怎样理解欧姆定律的"同体性"和"同时性"应用欧姆定律时,一定遵循"同体性"和"同时性"."同体性"是指电流、电压和电阻都必须是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上对应的物理量;"同时性"是指电流、  相似文献   

11.
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R成反比是欧姆定律的内容.要想正确理解欧姆定律,关键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1.明确欧姆定律只适用于线性元件线性元件是指电路中阻值不随两端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的变化而变  相似文献   

12.
《考试周刊》2015,(A5):124-125
德国物理学家欧姆发现: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即I=U/R,后人将其称为欧姆定律。老师在讲解欧姆定律时通常会强调其使用条件。欧姆定律只能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对于含有非纯电阻用电器的电路不适用。本文通过等效的方法将非纯电阻用电器等效处理,使欧姆定律同样适用于非纯电阻电路。  相似文献   

13.
从初中教材电学知识的前后联系看,欧姆定律处于核心位置.欧姆定律揭示了电流、电压、电阻三者间的定量关系.能否有效地用好这把钥匙(key)解决电学问题,关键在于对欧姆定律的理解。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需正确认识以下几点: 一、定律成立条件的认识欧姆定律实质是两个结论的综合:一是“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其成立的条件是保持导体的电阻  相似文献   

14.
“控制变量法”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思想,渗透于物理教学中,许多规律、概念的学习都离不开它;如“欧姆定律”中研究I跟U、 R的关系;“压强”概念引入时保持压力不变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和保持受力面积不变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 “焦耳定律”先后控制电流和电阻的条件下探究归纳等.  相似文献   

15.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十分重要的定律.它是由德国物理学家欧姆(G.S.Ohm,1782-1854)于19世纪初期通过大量实验而发现的.学习欧姆定律,不仅要能背述,而且应正确理解应用.现行课程标准《物理》,要求通过“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分析、综合实验测出的数据,得出结论:“通过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经过这样的探究活动,你是否能完全正确理解应用欧姆定律呢?为弥补不足特解释如下.欧姆定律表明:某段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跟此段导体的外部条件和内部因素的关系:(1)电压是使导体中自由电荷发…  相似文献   

16.
欧姆定律的字表述是: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将这段字表述用数学形式表达即为I=U/R,这就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也就是说,I=U/R与欧姆定律的字表述都表达同一物理含义。  相似文献   

17.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重要的基本规律 .它揭示了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三者之间的定量关系 .下面的师生对话对正确理解与运用欧姆定律一定会有所帮助 .学生 :现有两个电阻R1和R2 串联在某一电路中 ,其中R1<R2 .根据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有I1=I2 ,而由欧姆定律可知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即应有I1>I2 .这两者不是矛盾了吗 ?老师 :你这是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讨论同一个问题 ,其所用的依据是无可非议的 .为何会出现不同的结论呢 ?看来 ,你对欧姆定律的理解还存在问题 .学生 :应该没有问题吧 .“导体中的电流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相似文献   

18.
本章内容实际上就是三个演员(电流、电压、电阻)在一个舞台上(电路图,如图1)演出了很多精彩的节目,这些精彩的节目主要内容有:(1)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2)欧姆定律;(3)“伏安法”测电阻;(4)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下面从课标要求、方法点拨和例题分析三个方面谈谈本章内容的学习.一、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电流和电压及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并能进行简单计算.二、方法点拨(1)知道“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电流和电压及电阻关系”实验中的应用.研究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实验中要控制导体的电阻一定;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  相似文献   

19.
一、疑点的提出 欧姆定律是德国物理学家欧姆(1787~1854)通过大量实验总结出来的关于电流与电压之间定量关系的一条规律.规律的主要内容是:导体中的电流I跟导体两端的电压U成正比,即I∝U.通常把这个关系写成I=U/R等,或者R=U/I.其中R是电压与电流的比值,反映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学生在学习欧姆定律新课时,由于之前的初中《科学》课上已经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初步知识,因此对高中深化和提高的内容作了较好的同化和顺应.然而在做了“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后,学生对欧姆定律的实验基础、适用条件,线性元件与非线性元件的界定等知识点产生了很多困惑,对教科书上相关内容的表述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20.
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 . 同学们在学习欧姆定律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 欧姆定律是实验定律.通过实验括出“成正比”、“成反比”的两个关,是有前提条件的.实验的条件和结论:当电阻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电成正比;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跟电阻成反比. (2) 欧姆定律数学表达式I=UR ,反了在一段电路中I、U、R三者之间的量关系,对它的理解应为:“导体中的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也就是说,电、电压和电阻这三个量必须是对同一体、同一电路的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