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转型时期的英国商人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群体,在英国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代美国之所以能够建立起世界性的“帝国”,和商人对海外市场的积极开拓不无关系.也正是由于商人的积极活动,为英国向近代社会成功转型奠定了基础.中世纪晚期形成的英国商人阶层,通过手中握有的大量财富,积极投身于对外贸易活动中,积极开拓海外贸...  相似文献   

2.
商人冒险家公司是15到18世纪英国特许公司中最大的规约公司,它的兴起与壮大与英国走向海洋强国关系密切。驱逐长期盘踞英国海外贸易领域的汉萨同盟势力,与荷兰进行商业竞争,实现了英国海外贸易的自主,促进了海外贸易产品由出口初级产品到制成品的转型。商人冒险家公司的建立与活动,翻开了英国海外贸易发展的新的一页。  相似文献   

3.
英国中世纪晚期的崛起,其实也受到了许多外来因素的推动,14-15世纪在英国的意大利商人,就是一支积极的外来力量.他们推进和扩大了英国的羊毛和呢绒出口贸易,在财政上为英国国王提供支持,还为某些城市的繁荣兴盛做出了特殊贡献.随着英国本土经济的发展和商人阶层的成长,已然处于颓势的意大利商人势力在16世纪才逐步退出了英国.  相似文献   

4.
乡绅阶层的兴起是英国由中世纪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的重要内容和体现.尝试从微观角度着手,探寻英国乡绅阶层的内涵,数量和历史发展轨迹,考察英国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乡绅阶层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主要活动及其历史作用.对社会转型时期英国乡绅阶层研究,看出乡绅阶层的形成表明英国封建社会内部已经孕育出了自我否定因素,其成长和壮大直接推动了英国社会向近代转型的进程.  相似文献   

5.
中世纪英国民众文化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宇 《历史教学》2006,11(11):24-28
中世纪英国的民众文化水平呈现两极化态势.中世纪早期,教士和少数社会上层人士垄断了读写技能;到中后期,这两种技能开始向商人等中等阶层扩展.与之相对,广大下层民众则长期处于文盲状态.教育、语言和技术因素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英国的民众文化水平呈现两极化态势.中世纪早期,教士和少数社会上层人士垄断了读写技能;到中后期,这两种技能开始向商人等中等阶层扩展.与之相对,广大下层民众则长期处于文盲状态.教育、语言和技术因素是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朱贤静 《考试周刊》2010,(45):16-17
本文主要研究了脍炙人口的《一千零一夜》中以商人为主人公展开的大量故事,这些故事融合了现实主义和神化色彩,从具有勇敢探索、阔绰挥霍、激烈竞争等特性的商人身上得出结论:中世纪阿拔斯王朝时期,以商人为主体的中产阶级迅速兴起,当时不仅帝国境内各城市、区域间商贸频繁,而且对外贸易十分活跃,整体商业发展呈现出一派空前繁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8.
自古以来,犹太人以精于理财,善于经商而著称于世。中世纪,在欧洲的犹太商人,不仅发展了所在之地的商业,而且促进了欧洲城市的兴起,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与发展;还为发展东西方之间的贸易作出了贡献。近代以来,犹太人凭借其传统的经商优势,在工业、商业、金融业、交通运输业等行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特别是崛起于法兰克福的罗斯柴尔德(Rothschild)家族被称为世  相似文献   

9.
1498年5月17日,瓦斯科·达·伽马率领的葡萄牙航海队,绕道非洲好望角,到达印度的西南海岸。从此,葡萄牙、荷兰、丹麦、英国和法国的殖民者,就相继沿着这条新航线来到印度,对印度展开了殖民活动。十六世纪,正是英国开始大规模资本原始积累的时期,英国商人在国家的保护下纷纷向海外发展,成立了许多享有特许专利权的垄断贸易公司。1588年,英国在海上击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清除了海外发展的巨大障碍,为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创造了一个新的发展机会。1600年英国女王伊丽沙白批准伦敦富商的请求,允许组织“伦敦督办及商人东印度公司”,这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历史的开始。英国东印度公司,在成立之初,还是一个单纯的海外殖民贸易公司,它没有固定的资本,每次航海去  相似文献   

10.
在中古晚期,西欧部分地区初显出资本主义萌芽.商人阶层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然而各国仍无法摆脱封建社会中王权与基督教会的影响.因此,教俗权力对英国和佛罗伦萨的商人也产生了不同的作用,使两个国家经济发展呈现出巨大差别.最终使英国成为欧洲率先进入资本主叉的国家.而佛罗伦萨的经济发展却逐渐滞缓.本文就其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1550—1640年代英国商业公司的海外贸易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皖 《历史教学问题》2006,(1):79-81,64
1550-1640英国国内商品经济开始发展,商人开始采取新的企业组织形式来开拓对外贸易,以俄罗斯公司、利凡特公司、东印度公司及弗吉尼亚公司为代表的新兴商业公司纷纷成立,经营范围扩及世界各地,促进了英国工、商业发展,具有重要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中世纪早期西欧商人是一个没有社会地位的边缘群体,而到后来却成为拥有权势的社会主导阶层。其间的转变既有客观因素的作用,也与商人自身的努力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13.
英国人眼中的自由最早指的就是中世纪的封建贵族和市民所享有的特权,而英国人的自由观正是在这些贵族和市民为争取他们的权利而进行的一系列斗争中形成发展起来,并对近代欧洲自由主义的兴起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中世纪中后期英国市民与王权的较量是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脉络之一,伦敦市民阶层表现尤为突出。诺曼征服后,伦敦因特殊的政治、经济地位获得城市特许状,其市民也拥有相当的自由权利。伦敦市民阶层主要包括商人、手工业者及其他获得市民权的城市居民。他们抑或通过手工业行会参与城市管理,抑或通过斗争和谈判在议会中获得一席之地。二者的关系既有冲突,也有妥协,其目的都为争取各自的利益。最终,其形成的规范和制度为英国宪政的发展和民族国家的形成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19世纪海阳县商业贸易的繁荣,表现为以墟市为中心的地区贸易体系的完善,及以庵埠、汕头为中心的海关口岸对外贸易圈的扩大。在商业贸易繁荣的同时,商人阶层在地方社会的作用也日益显著,不少商人通过捐纳获得了士绅的身份。但是,此一时期商人的社会活动仍主要以绅士的名义来运作,商人与传统乡土及宗族之间仍有着密切的联系,反映出传统时期商人阶层的特性。  相似文献   

16.
在罗马帝国的货币制度和欧洲大陆货币流变的影响下,中世纪早期(5-8世纪)英国的货币经历了对罗马帝国铜币的仿造→金币特里姆萨→银锡特→银便士的流变过程,最终选择铸造银便士。中世纪早期英国货币的流变不仅反映了当时政治经济变迁,而且也体现了货币在社会发展中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世纪的拓殖运动是指发生于11-13世纪的大规模移民、拓边行为。它不仅是存在于欧洲的一种社会活动,而且是当时生产发展的一种表现形式。反过来它又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伴以生产关系的逐渐调整。生产力的提高和地域分工的优化,大宗贸易与商业资本主义随之产生。资本增殖的内在需求推动欧洲人走出欧洲去寻求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世纪的拓边也由此突破边界而扩展成为近代的海外殖民。  相似文献   

18.
英国对外贸易在生产、原料、资本等方面推动了英国工业生产的发展,成为工业革命的重要条件;工业革命与英国对外贸易同步发展,说明工业革命与对外贸易互动促进;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推动,英国顺应时代发展需要,从前工业化时期干涉贸易自由的立场上向自由贸易政策迈进,从根本上推动了英国对外贸易的发展,也间接地推动了工业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9.
第一帝国时期是英国海外殖民地的快速增长时期,帝国初期英国建立殖民地最初的动机是于商业的考虑,而非领土扩张,英国政府对于私人和冒险公司在海外殖民地的扩张活动并不直接干预,早期的殖民战争为数不多,而且这些战争大部分集中在欧洲。所以,英国的军队最初只是在国内和欧洲范围内活动,光荣革命后,随着英国海外派兵显著增加,逐渐演变成为维护英国殖民地和镇压当地势力的工具,殖民战争与商业战争相结合,扩大了英国殖民地的范围。  相似文献   

20.
自中世纪晚期以降至近代早期,系英国逐步赢得和确立对外贸易自主权的关键时期。面对自身当时在欧洲贸易格局中的边缘化地位,外贸主导权操控于汉萨同盟等外国商人集团的相对弱势局面,英国决策者们制定了务实而灵活的策略,对居于强势地位的外商集团,从最初的鼓励和保护,到后期的削弱、打击和驱逐,这段曲折逶迤的历程见证了英国经济实力和话语权的成长轨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