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明治维新之前的德川幕府时代,日本处于封建制度解体和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在经济上与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比较,落后了一百年到二百年。封建幕府的儒学教育制度极其陈腐落后,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大障碍。明治维新,是日本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历史转折点。自从1868年起,日本迈上了资本主义近代化的道路。明治维新是一次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意义并具有民族民主运  相似文献   

2.
日本著名教育家平塚益德指出:教育是日本的“立国之本”。这是从明治维新以来就确定了的根本国策。一百余年来,日本进行了三次教育改革,明治维新时期开始的教育改革,是日本的第一次教育改革。这次改革,废除了幕府体制时期封建的教育制度和法规,建立了近代教育体制和学校制度,为日本的近代化培养了大批国家管理干部和科学技术人才,从而为日本成为近代工业国奠定了基础。认真研究日本近代教育的历史,总结近代日本教育改革的经验教训,对我国当前教育改革,无疑,将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下面试就这次教育改革的总方  相似文献   

3.
<正>明治维新是19世纪年后半期明治政府推行的资产阶级改革运动,它在日本历史上产生极深远的影响,使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明治维新运动大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倒幕运动,时间从幕末开港后倒幕运动兴起到戊辰国内战争(1868~1869年)结束为止,其主要任务是解决政权问题,即推翻德川幕府的封建统治,建立能够实行资产阶级改革、推进日本资本主义近代化的新政府。第二阶段(从1869年开始)是新建立的明治政府实行资产阶段改革的阶段,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文明开化”的口号下,学习和追赶西方,大力扶持和发展资本主义,力图把日本建成一个具有雄厚经济实力和强大军事力量的资产阶级现代化国家。  相似文献   

4.
自一八六八明治维新推翻了统治日本长达二百六十五年的德川幕府后,日本迅速地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时至今日,它已经步入世界经济大国之林。日本社会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是什么呢?日本前文部大臣荒木万寿夫在《日本的经济发展和教育》一书的序言中曾说:“明治以来,直到目前,我国社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战后经济发展的速度非常惊人,重要原因,可归结为教育的普及和发展。”而日本教育的近代化是从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开始的。因此,具体地探讨一下明治维新的教育改革及其历史作用,不仅能使我们加深对近代日本社会经济发展过程的认识,而且也有助于我们对明治维新性质的理解。  相似文献   

5.
明治维新前后,日本社会为了适应由封建时代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急需寻求更加先进的近代化思想文化.这种思想文化当时只能向欧美先进的近代化国家寻求.于是,日本掀起了学习西方文化的高潮,洋学在日本达于兴盛.除了大量学习西方科学技术之外,日本还大力吸收西方的社会科学,尤其注重对社会制度改革思想的深入考察和研究.这一切对日本近代化政治思想的产生乃至近代政治制度的建立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6.
日本江户后期寺子屋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幕府末期的基础教育形式——寺子屋是民众教育的特殊形式。它的产生与发展在日本教育史和日本历史上具有特殊的意义 ,对明治维新和当代日本国民意识的形成产生了巨大影响。寺子屋以特有的形式进行系统的知识和道德教育 ,它事实上是明治维新后小学教育的基础 ,为明治维新的实现和日本近代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同时奠定了当代日本人的文化根基。  相似文献   

7.
《考试周刊》2016,(46):132-133
<正>一、教学目标及立意有关"明治维新"的主题,《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是这样表述的:"知道明治维新的历史条件;概述明治维新的主要过程和基本内容,理解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分析明治维新在日本近代化过程中的历史地位。"显然,课标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明治维新对历史发展的影响。《走向世界的日本》是人教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的第八单元第四课,人教版教科书以"走向世界"为线索,从近代化角度将本课分  相似文献   

8.
日本明治维新成功的原因错综复杂,有关学术成果颇多。本文以二元政体为视角,分析幕府与朝廷、幕府与藩的关系和矛盾,着重说明二元政体结构是明治维新成功的又一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伊俊鹏 《承德师专学报》1994,14(1):40-44,57
略论日本武士的兴衰伊俊鹏日本的武士属于封建统治阶级。武士出现在庄园制建立之后。经镰仑幕府、室叮幕府和德川幕府而得到发展,德川幕府后期武士的作用下降,明治维新后逐渐衰亡。日本土地的私有化是日本武士产生的原因。公元646年日本实行“大化改新”,在土地制度...  相似文献   

10.
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是发生在日本古代和近代历史上以吸收外来文化来实现富国强兵为目的的两次重大改革。大化改新时期,落后的日本多次大规模派遣遣唐使来华学习先进文化,中日文化交流呈现出日本积极主动地学习中国的态势。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欧化成功,落后的清政府多次派遣使臣和大量留学生赴日学习日本近代化经验,中日文化交流呈现出中国积极主动地学习日本的态势。从大化改新到明治维新,中日文化交流方向发生逆转与长期以来中国古代的华夷观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论日本右翼思潮的渊源及演变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右翼思潮源于近代天皇制观念的形成及由此派生的日本人的国体优越感。明治维新后,日本建立了天皇制国家,较快地实现了近代化,而蔑视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的理论也应运而生。战前日本的军国主义狂潮成为右翼思想的集中体现。战后,日本右翼思潮重新泛起,并以各种新的形式纷纷登台,引人深思和警惕。  相似文献   

12.
通常 ,史学界将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并论 ,笔者认为 ,不妨将其与中国辛亥革命相提。其一 ,从前提看 ,明治维新是在推翻日本幕府统治 ,建立明治政府的情况下进行的。确切地讲 ,它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维新 (措施 )乃是革命的一个部分。其二 ,从革命力量看 ,在日本倒幕运动中以武士 (本来是幕府封建统治的维护者 )为主的倒幕派与辛亥武昌起义中受革命思想熏染的新军 (本来是清朝封建统治的维护者 )起了相同的作用。其三 ,从目的看 ,新政权 (即日本明治政府及中国中华民国政府 )皆以崭新的姿态出现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朝着各自近代化的…  相似文献   

13.
德川幕府末期的攘夷运动以在关东地区发生的"生麦事件"等暗杀外国人行动为标志,在日本近代开港与外交中产生了重大影响。尊王攘夷思想是尊王攘夷运动的理论基础和政治目标。攘夷运动反映了幕末时期日本民众生活的贫困化和下级武士对时局感到不安的危机意识,另一方面也使幕藩体制渐趋式微。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30~40年代,英、美等国的现代化已取得决定性的长足发展,而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仍处在封建时代的晚期。虽然西南诸藩与幕府矛盾尖锐,并推行一些改革,但并未触动传统封建社会的根基。对于19世纪以来西方诸国屡屡提出的开港通商的要求,幕府严辞拒绝,只是在中英鸦片战争后,幕府才稍作让步,允许外国船只在某些日本港口加煤上水。但西方资产阶级的贪婪欲望及其驱使下的凶猛炮舰,推动了现代化不可阻挡地向东方迈进。1854年3月,在武力的逼迫下,日本与美国签订《神奈川条约》,被迫“开国”,身不由己地卷入资本主义的世界新秩序。随后,美、英…  相似文献   

15.
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后,国家迅速地发展起来。至20世纪初,已跻身世界强国之林,成为对国际格局起着举足轻重作用的亚洲强国,影响至今。试从两次战争来探讨日本近代国家发展模式的演变,分析日本在近一个世纪的国家近代化过程中的发展模式演变,对近代发展的作用及其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学生留学日本始于1896年,此后至1928年的三十年间,东渡日本留学的中国学生不在少数。他们学成归国后投身于各个领域,特别对浙江教育领域作出了新的建设与革新,推动了浙江乃至当时中国的教育改革,加快了浙江教育近代化的步伐。留日学生对浙江近代教育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内容及教育场所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目的 1.讲述十九世纪中期日本的社会状况和武装倒幕简况,使学生了解封建幕府的统治阻碍着日本资本主义发展,明治维新是在民族危机日益严重,农民运动空前高涨,推翻了德川幕府统治后实现的。 2.讲述明治维新的内容、性质和意义,使学生认识明治维新是一次不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它虽然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成为亚洲的强国,伹又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势力。二、重点、难点重点:武装倒幕和明洽维新的主要内容及性质。难点:明治维新的性质。三、教学用具《十九世纪中期的日本》放大挂图。四、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上学期我们讲过古代日本,其中提到幕府统治,同学们是否还记得什么叫幕府统治?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是在什么时候?(学生回答后,教师简要小结,导入新课)由于封建混战的频繁,地方上逐渐形成势力强大的武士集团。武士首领将军的政厅叫  相似文献   

18.
日本高等教育,历来指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的教育。明治维新前高等教育机构有德川幕府直辖的高等教育机构——昌平坂学问所、有学习西方文化教育的“开成所”、还有学习西方医学的医学校。当时的高等教育与今天的高等教育是无法相比拟的。明治维新以后,从1872年颁布《学制》起,建立近代学校制度,明治政府对教育制度和内容的改革,从开始就极为重视。起初重点地抓了高等教育及初等教育这两头。明  相似文献   

19.
日本大规模的留学教育始于明治维新时期.留学教育极大地促进了日本教育近代化的进程,使日本的教育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达到与世界先进国家并驾齐驱的水平.这一时期明治政府采取的主要措施是确立正确的留学教育指导思想,制定相关法律,颁布支持奖励政策和制定严格的选拨派遣制度等.  相似文献   

20.
日本维新日本维新,就是指明治维新。十九世纪中期,日本仍然是一个闭关自守、封建落后的国家。天皇名义上是最高统治者,实际权力却掌握在世袭的将军手中。将军的政厅叫幕府,是全国的最高政权机构。一八六八年,日本的新兴资产阶级与一些倾向改革的中、小地主,中、下级武士结成同盟,推翻了统治日本二百六十多年的德川幕府,建立了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