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贺军 《北京档案》2021,(3):27-30
以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为目标,档案文创产品概念需补充创意与市场两个核心元素,以明确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的重点。本文在准确界定档案文创产品概念的基础上,把握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的重点,并提出了以下措施:挖掘档案中独特的文化资源,积累创意素材;引入优秀创意因子,激活创意思维;树立精品意识,加强品牌建设;寻求多方合作,多渠道引入资金,以期进一步助力档案文创产品开发。  相似文献   

2.
档案文创产品开发体系构建是在系统论思想的指导下,运用协同思维,基于档案文创产品的理论研究和开发现状,对档案文创产品开发进行多角度、不同层面的探索。档案文创产品开发体系具有整体性、协同性、互动性、融入性的特点。对此,该文提出应加强制度要素的健全与协同、多元主体要素的融入,并促进资源要素与客体要素的契合。  相似文献   

3.
郑小平 《档案管理》2023,(5):110-112
本文尝试从郑州园博会档案文创IP背景出发,分析郑州园博会档案文创IP现状,基于满足人民群众档案文化需求,在文创灯光秀、IP打卡地、一园逛九州、主题花园等档案文创服务活动中大胆创新、精耕细作,展示了园博会特色档案文创IP产品开发赋能模式和推进文旅深度融合的现实成效,为特色档案与当代人们的生产、生活进行有效融合,挖掘数字文旅发展潜力,通过资源的活化利用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徐磊 《北京档案》2021,(5):31-33
近年来,在国家对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的政策支持下,北京戏剧档案文创产业也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快车道.本文在阐述戏剧档案文创产品内涵与意义的基础上,选取闻名中外的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典型案例,全面剖析其档案文创产品开发的优势和不足,并进一步探究其提升路径,以期为戏剧档案文创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有益启发.  相似文献   

5.
侨批档案作为世界“集体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论文在对侨批档案的文化价值进行国际关系、国家认同、亲情关系等层面多维度分析的基础上,解剖数字创意产业驱动侨批档案开发的因素,主要包括数字创意产业可为侨批档案文创研发提供新理念驱动、数字创意产业可为侨批档案深度发掘提供新技术助推、数字创意产业可为侨批档案影响力提升提供新空间拓展。在数字创意产业背景下提出侨批档案的文化价值实现的路径,主要有利用数字藏品产业推动侨批档案对国外的文化输出、数字文旅产业促进侨批档案对国内的文化传播、利用数字技术提升侨批档案对乡土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6.
侯旭 《兰台世界》2023,(5):127-129
运用协同合作理念开发档案文化创意产品,是新时期改进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促进档案文化服务提档升级、提升档案馆社会影响力的应有之义。系统梳理相关文献,以协同合作理念为指引,首先阐释协同合作理念对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价值;其次提出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模式;最后围绕业界协同、开发思路、资源整合、法规政策、数字技术五个层面探索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的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文化事业建设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信息化时代,文创产品开发已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公共图书馆作为文化资源的重要载体,其文创产品的设计开发是对图书馆特色文献的充分挖掘、提取相关文化元素、融入审美特征、突显创意创新的整个过程。文化IP的出现,为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带来了更多的创意表达。本文基于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现状,分析了文化IP和文创产品之间的关系,提出当前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指出了文化IP在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中重要作用,论述了文化IP视域下公共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几点策略,旨在推动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我国博物馆、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进行调研,分析了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的成功经验和图书馆文创产品开发的不足,提出突出图书馆特色、打造图书馆文创IP,开发数字文创产品,深化文创联盟,推进跨界合作,创新营销模式等策略,以期为我国公共图书馆文创产业的未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指出,要持续优化档案利用环境,简化档案利用程序,满足人民群众的档案信息和档案文化需求,要加强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探索产业化路径。本文以档案数字化改革为背景,结合绍兴市档案馆近年来档案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探索,探讨档案文化供应链、价值链、客户链的构建与打造,提出了更新数据思维、根植地方沃土、注重联动融合等有关对策举措。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北京市属公园档案文创产业快速发展,在档案文创产品发展策略上的一些经验与做法值得借鉴和推广。本文概述了档案文创产品的定义、类型,分析了公园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和推广的阻碍,通过对公园档案文创产品实例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公园档案文创产品的提升途径。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以故宫文创为代表,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等文化机构都开始进行文创产品的开发与研究。目前档案文创的探索更多地局限于公共档案馆,高校档案是校园历史文化的缩影,对于校园文创开发具有积极意义,本文将档案文创与校园文创有机结合,探索档案参与校园文创产品开发的可行性和应用途径.  相似文献   

12.
张华 《北京档案》2024,(2):44-46+67
档案馆开发档案文创产品不仅可以拓展服务领域,打造文化品牌,树立文化生产机构角色意识,优化自身形象,而且能衍生出更多高质量、多样化的文化创意产品与研究成果。论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档案文创产品开发面临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等重要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以上因素交叉匹配建构发展策略,以期为档案文创产品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杜笛 《兰台世界》2019,(12):43-46
文章通过归纳档案文创产品的内涵与意义,剖析台北故宫博物院和美国国家档案馆开发的档案文创产品成功范例,分析当前档案文创产品开发中的制约因素,包括版权保护、质量把控、忽视文化和创意匮乏,最后从设计思路、专业人才、档案馆角色和产品宣传推广四个方面提出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数字经济时代与用户消费升级的驱动下,开发数字文创已经成为推动档案馆发展的新趋势。首先,探析面向新文创的档案数字文创供给转向。其次,基于供给要求提出档案数字文创供给机制。最后,以新文创为核心提出档案数字文创供给策略。通过对档案数字文创的供给问题详细描述,对其供给策略进行探究,为探索档案数字文创开发和市场化运作策略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5.
任越  路璐 《档案学研究》2022,36(1):97-102
在档案价值实现形态的产品化阶段,档案文化产品是实现档案价值与获取经济、文化效益转化的重要载体。数字创意产业的兴起将档案文化产品开发的思维与行为置于技术与创意的双重语境下,档案文化产品特质得以重新诠释和解读。同时,在数字创意产业的政策红利、生产要素优势、衍生领域与档案馆的亲缘关系以及档案馆自身文化资源专属性等因素的驱动下,档案文化产品形成了以游戏业、影视业、旅游业、服饰业等数字创意产业核心领域与衍生领域为基本框架的全新开发路径。  相似文献   

16.
沈忱  周丽霞 《山西档案》2020,(2):145-150,108
[目的/意义]近年来档案文创开发问题一直都是档案领域经久不衰的热点话题。本文力求从服装、餐饮、建筑几方面进行档案文创产品开发形式创新,更好的将档案文创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提高档案文创的实用性。[过程/方法]以当前档案文化产品开发现状为基点,从分析档案文创产品商业化的实际意义出发,发现当前档案文化产品开发和推广的阻碍,根据所发现的实际问题提出相应对策。[结果/结论]顶层支持不足、人才结构不合理、档案开放不充分构成档案文创开发的阻碍因素,最佳策略是国家支持下加大档案开放力度,组建专业化文创队伍,并开展多元合作。  相似文献   

17.
数智时代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创产品的开发,将互联网技术与文化基因深度融合,将传统文化以数字化多元形式展现。在政策支持、技术驱动以及行业发展的背景下,归纳梳理了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创产品的开发现状,通过探讨发展困境,提出针对性的意见,以期为公共图书馆数字文创产品开发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8.
互动解谜产品作为一种新兴产品,为档案文创产品的开发提供了新方向。本文针对互动解谜类档案文创产品能否开发以及如何开发两个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档案内容与互动解谜产品之间存在互适性,且互动解谜产品能够帮助档案文创产品解决同质化问题,提高传播效果和开拓传播模式。从档案文化和互动解谜产品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相应的开发策略,为不同的档案文化制定了对应的开发策略,并提出从互动解谜产品的核心创作层与二次创作层入手,将档案文化融入产品开发之中。  相似文献   

19.
随着国内文创产业的快速发展,档案文创产品迸发出新鲜活力。文章积极探索档案文创产品用户感知价值水平提升策略,致力于增强档案部门文创产品开发能力,通过科学设计调查问卷,借助SPSS、AMOS等统计分析工具,在数据分析基础上利用熵值法对档案文创产品给予综合评价,并依据用户对产品内容、产品服务以及开发模式感知价值提出对应产品选题、设计、生产、服务环境、服务模式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促进两岸经济文化全面对接融合是福建省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的重要任务之一,而社区正是文化、社会及经济交流融合的重要平台,社区文化创意产业是文化产业的新生长点。鉴于此,文章以闽台为研究视角,具体分析了福建和台湾的社区文创产业发展状况和差异,进而总结了两地社区文创产业合作现状和局限性,以此探讨"一带一路"建设中两岸社区文化创意产业深度融合的路径选择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