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的孩子开始学说话了,虽然他只会说一声“爸”或一声“妈”,我们却觉得这声音比世界上最美的音乐还好听。于是,我们就不厌其烦地教孩子说话了。开始我们只知教孩子说重叠的音,如“桌桌”、“椅椅”、“球球”,却没有及时教“桌子”、“椅子”、“皮球”等词,结果孩子老是“姨姨”、“果果”,而不会说“阿姨”、“苹果”。我们发现这一问题后,就逐步教孩子说多音词和短句,孩子也很快地学会了。有一次,偶然听到孩子在自言自语地说:“追呀,追呀,大象累得满头大汗……”我朝他一看,原来孩子在看图书。  相似文献   

2.
采访人:您觉得您的孩子升入中学以后的变化大吗? 受访人:记得在孩子10岁那年,我和他妈妈去上海打工。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经常给孩子打电话,嘘寒问暖,要他好好学习,孩子也挺懂事的,没什么问题,没事也会打电话给我们,说说自己的学习情况。但过了年把,我们打工忙,打电话就少了,孩子给我们打电话也少了,再后来我们感觉孩子好像变了,性格有点孤僻,学习成绩也下降了。老师说他的想法总是跟别人不太一样,不爱学习了。当时我和他妈心里很难受,感觉很凄凉,我们父母打工到底为了啥啊?去年升入中学后,孩子不一样了,他每周定期给我们打电话,跟我们讲他学校的事,说班主任对他们很好,学校也很关心他们,还对我们说“辛苦了”,自己上初中了,一定会好好学习的,让我们不要为他担心。那晚孩子跟我们说这话的时候,他妈妈都哭了。  相似文献   

3.
有人说,孩子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去填充;有人说,孩子是一幅多彩的画,需要我们去仔细欣赏;我说,孩子是一本书,需要我们去用心解读。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个性独特的书,只有用心去读,才可以读懂。  相似文献   

4.
有人说,孩子是一张白纸,需要我们去填充;有人说,孩子是一幅多彩的画,需要我们去仔细欣赏;我说,孩子是一本书,需要我们去用心解读.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本个性独特的书,只有用心去读,才可以读懂.  相似文献   

5.
和老公结婚两年后,我们的孩子才姗姗而来,我们夫妇俩全身心地投入到养育孩子的琐碎事务中。缺乏经验的我们一度以为孩子只要不哭、开心,吃得好、长得壮就行,于是孩子一哭,就想方设法博他一笑。一天晚上,刚学会说单词的孩子不知何故哭闹不停。面对孩子阵阵沙哑的哭声,我们不知所措,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围着孩子团团转,后来总算听出来了,孩子看了电视里的轿车广告,想要车。老公说:“宝宝别哭,真车我们买  相似文献   

6.
给孩子写信     
正我因为攻读博士学位的原因,在孩子四岁时就经常与她分开……有一句谚语说:孩子都喜欢吃"奉子菜",意思是说孩子都喜欢受表扬与奉承。其实,我们成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我们喜欢成就感,喜欢跟肯定我们的人在一起,讨厌那些对我们吹毛求疵的人。经常听家长抱怨:孩子越来越不听话了,越来越难于管教了……是孩子难于管教了,还是我们不懂得管教了?这是一个值得  相似文献   

7.
龚卫芳 《教师》2014,(4):47-47
人们常说,你想让孩子成为怎样的孩子,那么,你就怎样去赞美孩子。我们说,只要我们合理运用赏识评价方式,让孩子在我们的肯定中树立信心,让孩子在我们的赞美中努力学习,让孩子在收获成功中感受快乐,那么孩子一定会爱上我们的音乐,同时,他们自身的音乐素养也一定能得到更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宋宁 《家长》2012,(6):35-35
天热了,我们劝孩子别在阳光下暴晒,可孩子就是不听;天冷了,我们让孩子多穿衣服,孩子却充耳不闻;每天晚上,我们让孩子写完作业再看电视,可孩子就当没听见;遇到问题,我们建议孩子该怎么做,可孩子偏偏对着干……日常生活中,我们会经常遇到类似的情况。于是,我们忍不住会说:“你这孩子怎么那么不听话?”  相似文献   

9.
孩子的期待     
渐渐长大的孩子心里渐渐有了很多想法,他们不愿对家长说,不愿对老师说,甚至不愿对同学朋友说。他们把心里话放心地倾诉给了我们,而我们有责任让家长了解自己的孩子,听听孩子的心声。如果这样能让两代之间的心灵相通,本刊愿做辛勤的信使,牵挂着父母与孩子。——编者  相似文献   

10.
马老师: 我们的孩子快上学了,整天光知道玩儿.我们想让他早一点开始读书写字,可是孩子学习总是没有玩兴大.我们看一些读物上说,游戏对学前儿童有着特殊的意义.您说,是这样吗?游戏对孩子有什么意义?我们该怎样指导孩子的游戏?  相似文献   

11.
第一眼见到那些画的时候,我们就惊呆了,从而忽略了屋子的破旧。那些画画得真漂亮,我们问是谁画的,主人说是孩子随便画的。我们为孩子的天赋被埋没了感到可惜,就问他是否参加了某种艺术班的学习。"没钱啊,"下岗的许师傅叹了口气说,"孩子生错了人家啊,是我对不起孩子,让他跟着过苦日子。"  相似文献   

12.
范玮 《少年世界》2010,(6):28-29
案例 星星是小班来我班的,刚来时星星奶奶就跟我们说,孩子自打出生后就跟她睡,现在上幼儿园了也是她一手全包。问及孩子爸爸妈妈时,星星奶奶说他们上班都很忙,没时间带孩子,再说他们也带不来孩子,有时间只知道自己上网打游戏,星期天也不陪孩子去玩。类似星星这样的孩子我们班有近二十个,占了班级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13.
石墨清风 《家长》2012,(Z2):28-29
孩子遇到了多少挫折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教孩子从挫折中学到了多少东西。那天,同事说:"我经常对孩子说‘你总这样听不明白我说的话,将来到社会上谁哄着你、顺着你说呢’。我怕我总顺着他,他没有受过一点挫折,将来很难适应社会。"我发现同事的想法颇具代表性,他们认为给孩子增加困难和障碍,逆着孩子的意愿做事,不夸奖孩子,就是在进行挫折教育。如果按照这样的标准,我们努力理解孩子的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女儿成靖,今年六岁。接触过她的人都说她说话吐字清楚,口齿伶俐。原因是我们在女儿的幼儿期,对她进行了正确的发音教育。孩子在周岁前就开始发一些单音。那时我们想:孩子刚刚学说话,就要往正路上引。我们除了不和孩子说怪字音、别字音外,还用汉语拼音方案中的声母和韵母来教孩子发音。起初,孩子不知怎么回事,睁大眼睛看  相似文献   

15.
来话者(以下简称A):我想咨询一下孩子的教育问题。咨询员(以下简称B):请您说具体一点好吗?A:我们家刚刚搬到一个新的小区。我有一个9岁的女儿,在原来住的地方,因为邻居都比较了解,所以孩子在那儿有许多朋友,经常到楼下去玩。到了这儿之后,孩子仍然像原来那样,到楼下去找小朋友。有的人就提醒我们,这样不行,这个小区的居民成分比较复杂。我就对孩子说:我们对别的住户的孩子不了解,别跟他们玩。但是孩子就是不理解,为了这事我们俩没少吵。那天我们俩又为这事争执起来,孩子居然跟我说:你凭什么说人家的小朋友不好,人…  相似文献   

16.
妈妈来家吃晚饭,我对上了初二的儿子说:"帮姥姥把电视打开,姥姥喜欢看中央台的电视剧。"妈妈忙阻止说:"不用了不用了,别影响孩子学习!"我说没事,我们不怕影响。妈妈说:"那怎么行呢?孩子学习多重要啊!你哥哥为了不影响孩子,天天晚上到我家去看电视呢。你姐姐为了孩子学习,从孩子上小学开始晚上就没看过电视。"我说:"我儿子没事,我们写作业不怕干  相似文献   

17.
走上讲台     
当一个孩子伫立在早晨的花坛旁边观看着小小的花朵开放时,我们说是有两朵花在同时静静开放;当一个孩子翻开了一本厚厚的大书,我们说是有另外一部书在同时打开;当一个孩子感觉到鸟的飞翔的同时,我们也感觉到了灵魂的飞翔;当一个孩子在寒风中啼哭,我们却在想这是因为喜悦还是出于悲伤--他们在这世界上究竟遭遇了什么?……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组织教师开展了"自制晨间活动玩具比赛"活动,由此,我们班新增了不少自制的晨间活动玩具,如纸球、小手爬、小飞盘、毛毛虫、竹马、小推车等。开始,孩子们用这些玩具开展晨间活动,玩得挺开心。可没过多久,我发现很多孩子宁可结伴闲聊,也没有兴趣玩了。在活动室,我让孩子们说说自己最喜欢玩的玩具,结果大多数孩子说喜欢玩大型玩具,还有部分孩子说喜欢玩攀爬墙,几乎没有孩子说喜欢玩我们精心制作的那些玩具。我细细地  相似文献   

19.
灯下,又一封读者的来信展开在我的面前,上面写道:我们的孩子快3岁了,整天光知道玩儿。我们想让他早一点开始读书写字,可是孩子总是没有玩起来的兴趣大。我们看一些读物上说,游戏对学前儿童有着特殊的意义,您说,是这样吗?孩子对游戏为什么这么喜欢?游戏对孩子有什么意义?我们该怎样指导孩子的游戏?  相似文献   

20.
一提到数学,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算题。可作为家长的你,想过让孩子“说”数学吗?其实,如果你能让孩子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说出来,不仅能巩固他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而且还能让孩子在说的过程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作为家长,我们很想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情况,那就让孩子向我们说一说吧。比如学完后,你可以问孩子都掌握了哪些知识。他可能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