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优秀的校园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密切,相得益彰。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提高“两课”教育效果,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一是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凝练校训和学校精神;二是加强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作用;三是加强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实施校园文化活动精品计划;四是加强校园制度文化建设,建立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山东省乳山市实验中学围绕“打造管理名校,争做质量强校,创人民满意学校”的目标,着力推进精细化管理,有力提升了办学满意度。一、推进精细管理,提升办学水平.1.打造精品校园,优化育人环境一是抓实日常管理,建设优美校园。坚持“校园无死角,瞬间也美丽”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3.
校园文化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一种文化形态。在高等教育扩招的背景下,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以往相比出现了复杂化、难度增加的特征。在新时期,高校应重视建设以下四种形态的校园文化: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题的校园“素质文化”;以师生职业发展为题的校园“和谐文化”;以“文化校园”为题的校园“创新文化”;以发展规划为题的校园“发展文化”。  相似文献   

4.
把幸福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已是现代教育的核心内涵;提升师生的幸福指数,也成为学校发展的重要目标。我校的“十二五发展规划”也把“建设具有现代、精品、幸福特色的花园式名牌学校”作为五年的发展目标。因此,作为校长,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把“创建幸福校园,提升师生幸福指数”作为主要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5.
和谐校园,是指学校各要素之间相互协调、均衡、有序发展的现实存在。这种“现实的存在”,要求校园内部各要素必须处于一种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协同并进的和谐状态。学校内部的和谐要素主要包括:人际关系的和谐;学校发展与稳定的和谐;教学科研与质量管理的和谐;物质环境建设与精神环境建设的和谐等。辅导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直接承担者,在和谐校园建设中,  相似文献   

6.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特色学校,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使命。文化是学校发展之魂,特色学校的“特色”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取向,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合”课程、“和乐”教学、“和雅”德育、“和顺”管理、“和美”校园,共同构成了日照一中“和·容”文化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7.
随着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如何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创建特色学校,成为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使命。文化是学校发展之魂,特色学校的“特色”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取向,特色学校建设的核心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合”课程、“和乐”教学、“和雅”德育、“和顺”管理、“和美”校园,共同构成了日照一中“和·容”文化特色学校。  相似文献   

8.
说起建设“校园雕塑”,好多学校“望而却步”,不是嫌“阳春白雪”太费心,就是嫌“锦上添花”太费钱。以前校园里雕塑是很少见的,随着教育建筑和学校文化的发展,许多雕塑都在校园里安了家。一座校园雕塑只要它的主题符合校园环境,位置得当、大小合体,是非常有利于传承校园精神、提升校园文化品位的。校园雕塑具有很强的文化价值,它往往能凝聚一种文化氛围,成为一个校园的文化景点。一件雕塑作品能够承载师生的精神寄托,成为学校前行的永恒动力,如雨润无声胜过一切。  相似文献   

9.
创建“节约型校园”是在当前全国上下响应党中央建设“节约型社会”号召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教育资源是社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社会呼唤节约型校园,建设节约型校园不仅仅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0.
“健康促进学校”是建设和谐校园新思路。本文阐述以“健康促进学校”理念建设和谐校园的实践,把“健康促进学校”理念与办学特色相结合,通过制度、队伍建设,营造环境,科学管理,建设和谐校园,促进师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论校园文化和学校管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学校是传播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尤其是学校的教师,更是文化的一个活的载体。因此,学校管理就是在一种浓厚的文化氛围里进行的管理。一目前,校园文化的概念有以下几种说法。一是“校园精神”说,认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任务是通过校园精神、传统的弘扬,创设健康、进取的校园文...  相似文献   

12.
宋晔 《上海教育》2007,(7B):51-52
所谓校园伦理,就是对校园建设及其文化的道德性追问,强调学校对学生的成长所肩负的“教育责任”,以促进学生的精神成长和德性发展为目标。校园伦理就是对校园文化进行伦理的审视,它是一种维度,是一种衡量学校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道德尺度和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13.
随着学校数字化校园的建设和现代教育技术的装备,“校园一卡通”逐步深入学校,并在学校的各种教学管理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很多学校并没有好好发挥出“校园一卡通”的功用,仅仅作为一张用餐卡或借书卡在使用,其实“校园一卡通”在校园管理中的作用是很大的,在软硬件的配合下,可以说在校园中,只要使用一张“校园一卡通”就可以很好的完成在学校中管理、资源和服务。  相似文献   

14.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的魂,是一种很重要的隐性教育方式.校园文化墙的建设就是把这种使学校师生“成功”的文化的外在表现. 建设校园文化墙一忌“一日之功”.它应该是校园文化“水到渠成”的彰显.  相似文献   

15.
对“绿色校园”理念的定位及教育环境创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绿色校园”的内涵学校校园是师生集中从事各种活动的场所 ,是学生成长 ,走向社会的重要通道 ,一个高层次、高格调、高品位的校园环境 ,既能对师生起到陶冶情操和完善人格的作用 ,又能“润物细无声”地内化师生的自身修养与涵养 ,外化为他们的言语和行为 ,同时也以其高品位的设施使学校物化为外在的形态与形象。因此 ,校园环境的建设是整个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项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当今人们已将它设定为一种“隐性课程”来加以开发。所以要构建这样一个“养德治性、好学求志”的“精神家园” ,就必须有一种和谐、自由的校园氛围 ,这里不仅…  相似文献   

16.
《教育科学论坛》2014,(7):I0005-I0006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办学校办的一种精神.一种文化。”文化是彰显学校办学特色和品位的重要平台.是学校的灵魂。每一所学校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我校坚持“因材施教、文化育人”办学理念,用文化力引领,打造品牌.倾力建设书香校园,着力提升学校软实力。几年来。学校文化建设特色鲜明,成绩显著。  相似文献   

17.
欧国儒  谭荣安 《教师》2008,(13):119-120
记得在1995年的教师节,我县分管教育的郑日生副县长到学校慰问教师时,说了一句语重心长的话:“学校是一个圣洁的育人环境”。郑日生县长这句话道出了:学校是心灵工程的建设基地,校园是“一方净土”。如何在市场经济大潮不断冲击学校的今天,真正守住校园这方净土呢?我们认为应该发扬“四种精神”。  相似文献   

18.
和谐校园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汉语词典》中“,和谐”一词意为配合得适当和匀称。可见“,和谐”是多样性相互包容、相互协调而形成的一种状态、一种效果、一种境界。何谓“和谐校园”?我们认为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种教育要素的全面、自由、协调,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间的协调运转,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建设“和谐校园”有三大途径:一、营造人文和谐的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指出,隐性课程乃是一种真正的道德教育课程,是一种比其他任何正式课程更有影响的课程。校园环境正是学校教育中的隐性课程,它无时无刻不在起…  相似文献   

19.
<正>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小学创办于1992年,办一所有文化、有智慧、有信念的“新生活教育”特色学校是学校一贯的教育追求。办学以来,校园足球一直是学校重要的育人资源,“以球健体、以球启智、以球育德、以球强校”成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和体育教学改革的重头戏,“人人会踢球、班班有球队、周周有比赛”在学校蔚然成风,“让每一位师生喜欢运动”从理想走向现实。追根溯源,这种良好的校园足球传统、浓郁的校园足球氛围、优异的校园足球成绩与大家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是密不可分的。  相似文献   

20.
一、坚持向管理要质量,这是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首要任务 当前,推进学校和谐校园建设要强化学校的管理工作,牢固树立“质量立校”“质量第一”的理念。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主轴,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教学工作连接、辐射也反映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必须抓紧抓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