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天培 《青年记者》2008,(11):88-89
今年4月9日,CNN在转播奥运火炬在旧金山传递时,评论员卡弗蒂使用“暴民”和“匪徒”等具有强烈感情色彩的词语来描述他心中的中国人民形象,这引起了外交部和中国人民的严重抗议。在此前报道“西藏事件”中,CNN被怀疑使用经过剪裁的图片进行事件报道,被指制造不实新闻,严重扭曲并影响了中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严重骚乱事件,其实质是达赖集团策划组织的所谓"西藏人民大起义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反人民、反政府的暴力犯罪活动. 但对此,西方媒体如CNN、BBC、<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泰晤士报>、法新社、德国<柏林晨报>等,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不客观的歪曲的报道,甚至大肆地鼓吹,歪曲、捏造事实,制造了一轮又一轮的"信息恐怖活动".西方媒体在3·14事件中企图蒙骗不明真相民众的行为,严重背离了新闻职业道德,也严重伤害了包括全体中国人民在内的所有爱好和平和友好人民的感情.  相似文献   

3.
林锦 《今传媒》2012,(11):41-43
框架分析是媒介效果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以剖析新闻的文本框架和受众框架的建构和互动。本文从框架分析的视角出发,对VOA、CNN以及《纽约时报》这三家美国媒体的网络报道中,对我国"7·23"动车事件在事发半年内的报道议题与报道方式进行分析,探析美国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对我国官方媒体形象、新媒体形象以及事件受害者形象的呈现。  相似文献   

4.
从"3·14"西藏拉萨打砸抢烧事件到奥运圣火传递,西方媒体的报道中充斥着不和谐的音符.随着CNN发表声明向中国人民正式道歉,南西方媒体不客观、不公正的报道所引起的中国公众抗议活动正在渐渐平息.在这场媒体论争尘埃落定之后,反思中两方媒体在这些事件中的表现并探究其深层原因有着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3月14日,西藏拉萨发生打砸抢烧事件以后,CNN、BBC等西方媒体不顾事实真相,肆意对拉萨事件、奥运火炬传递进行歪曲报道,甚至恶毒攻击中国人民,引起了我国政府和人民的震惊与义愤,通过各种方式对这种行径进行了强烈谴责。  相似文献   

6.
林锦 《报刊之友》2012,(11):41-43
框架分析是媒介效果研究的重要方法,主要用以剖析新闻的文本框架和受众框架的建构和互动。本文从框架分析的视角出发,对VOA、CNN以及《纽约时报》这三家美国媒体的网络报道中,对我国“7·23”动车事件在事发半年内的报道议题与报道方式进行分析,探析美国媒体在这一事件中,对我国官方媒体形象、新媒体形象以及事件受害者形象的呈现。  相似文献   

7.
4月15日~17日,外交部三次要求CNN就其主持人在报道"奥运火炬在旧金山传递"时的辱华言论道歉,严正指出其行径严重违背新闻职业道德。3月中旬以来,围绕拉萨3·14事件及后续事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西方国家的一些  相似文献   

8.
程珂 《出版广角》2018,(9):76-78
对重大涉外事件的报道,可以塑造和传播中国独立自主的形象.《人民日报》对1950年1月中国收回北京美国兵营地产事件的报道,积极贯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方针政策,广泛报道了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对事件的反应,适当地运用报道策略开展国际舆论斗争,效果显著,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9.
王天定 《青年记者》2012,(22):13-14
"天价烟事件"引发的反思 今年6月份陕西的"天价烟事件"①,在被网民强力围观后,事件主角一度奇迹般地由官员变成了报道该事件的记者.报道见报后的第3天,也就是6月29日,《西安晚报》记者石俊荣被停职,西安晚报社的一位领导在实名认证微博上透露了上级领导对此次事件的基本态度,核心在于"传播效果负面,影响陕西形象".说句实话,"天价烟"报道后来引爆互联网,对陕西形象,特别是陕西各级政府的形象的确没有加分因素.但这里需要思考的是,记者本人和媒体是否应该为这一后果承担责任?  相似文献   

10.
CNN等西方媒体在拉萨事件中有意歪曲新闻事实引起了网友的强烈不满,清华学子饶谨率先对CNN等西方媒体对中国拉萨事件的不实报道宣战,自办了一个“Anti—CNN”(反CNN的网站),在网络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一时间访问人数就突破数万。而此前,中华网的军事论坛发起了抵制状告西方媒体签名,全球招募律师活动。  相似文献   

11.
再现的政治:CNN关于西藏暴力事件报道的话语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批判性话语分析的语言理论和分析策略,本文考察了CNN关于"3·14"西藏暴力事件的29篇报道,通过分析"命题"和"及物性",揭示了CNN对事件的再现框架和意识形态倾向,并对其形成原因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2008年3月14日发生在我国西藏的动乱事件,部分西方媒体违背其一向宣扬的客观真实的新闻原则,作了大量的歪曲报道。这一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掀起了一场针对歪曲报道的反击战。这场战斗在互联网上尤为激烈,其中最引人注目是“反CNN网”和广为流传的各类网络视频歌曲。  相似文献   

13.
热议     
《视听界》2008,(3):4
1.媒体不能太“CNN” 相关事你以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为代表的一些西方媒体,近来持续的涉华偏颇失实报道,引起中国民众强烈愤怒,官方也对这些缺乏职业道德的行为予以谴责。媒体界人士认为,CNN新闻事件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很多西方媒体和国际社会对中国还缺乏了解,但事件不会影响中国欢迎西方媒体到中国从事新闻采访的态度。  相似文献   

14.
长期以来,以CNN、BBC为代表的西方媒体一直标榜自己"客观公正"和"新闻自由",并经常指责中国媒体没有"新闻自由",新闻信息缺乏客观和公正。然而,最近一些西方媒体对拉萨"3·14"事件和北京奥运的不实报道,引起中国公众对西方媒体客观性的强烈质疑,  相似文献   

15.
在电视新闻比较发达的美国,现场直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的报道样式被广泛运用。在众多现场直播的报道样式中,现场连线报道使用最为广泛。CNN的"安德森·库珀360°"(AndersonCooper360°)正是这类新闻栏目中的佼佼者。"安德森·库珀360°"的直播报道特色  相似文献   

16.
“从今天开始,CNN与时间同在,直到世界末日。那一天,我们将报道这个噩耗,并在‘上帝与你同在’的乐曲声中停止播音”。这是1980年创办人特纳在CNN开播前的讲话。CNN从一个被同行笑称为“鸡面网”(Chicken Noodle Network)的不知名的小台,凭借其24小时实时直播新闻迅速发展壮大。谈及CNN的成功,创办人特纳说,这是因为CNN始终追求诚实、公正、独立的新闻原则。但是近期在CNN身上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引起了我们的思考,CNN是否还在坚持最初的新闻客观性原则?是什么因素在影响CNN报道的客观性呢?  相似文献   

17.
杨尊尊 《新闻世界》2014,(7):370-372
作为美国媒体的代表,CNN对新疆突发事件如何报道?本文主要通过分析CNN对新疆鄯善暴力恐怖案等报道为例进行分析,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媒体,为争得舆论的话语权,借中国国内敏感事件,不断在新闻报道中进行议程设置。  相似文献   

18.
在纽约的一位中国网友发了一条这样的微博:路过(纽约)时报广场的纳斯达克楼下,对着广场的电视中,CNN正在报道小悦悦离世的消息。我一瞬间就感到血往头部涌,眼眶湿润。这就是中国的国家形象,展现在世界的十字路口。CNN播出监控录像片断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了在传媒商业主义导向下,部分媒体在报道知识分子新闻时追求报道内容的"可售性",知识分子新闻被当作"媒介事件"来炒作。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媒体对知识分子群体报道的偏差,从而遮蔽了知识分子的真实形象。  相似文献   

20.
崔艳华 《新闻传播》2006,(2):62-62,64
随着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失事的全程报道、1991年海湾战争的独家报道、“9·ll”事件的全阶段报道和伊拉克战争的深度报道的成功,奠定了CNN在新闻专业化传播领域的权威地位,它的成长发展已成为中国专业化新闻传播探索的有益借鉴。这里主要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CNN专业化传播的成功经验做一解读。不可替代性:CNN专业化传播的比较优势政治经济学中有个词:可替代性,是说产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