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幼儿园网页的留言板上出现了一则主题为“寻求帮助”的留言:女儿是个老实乖巧的孩子,每次与小朋友发生摩擦,受伤的总是她。从小我就教她对人要宽容、谦让,可每每看到她回家向我哭诉谁谁又欺负她了,我心里很不是滋味。难道我的教育方式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吗?我该怎么办?希望老师和家长能给我好的建议,让我在坚持自己教育原则的同时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谢谢!——甜甜妈妈看到了甜甜妈妈的留言,幼儿园的老师、家长纷纷留言,给她出主意。黄亮老师:当孩子向我们哭诉自己在幼儿园所受的委屈时,家长首先要做的是对孩子的宽容行为予以肯定,让孩子了…  相似文献   

2.
在学校里,与家长接触最多的是班主任。班主任与家长交流是一门艺术,需要技巧。交流得好,会让家长心悦诚服,积极主动与老师配合教育孩子;交流得不好,则适得其反。作为班主任,以下几种情况应尽量避免。1.告状。孩子出了问题就打电话给家长或叫家长到学校,这是家长很害怕也很反感的事情。孩子难免出错,有了问题,班主任应该积极主动想办法解决而不应该推给家长。教师与家长比起来,教师毕竟是学过教育学、心理学的,毕竟是掌握了教育方式方法的,大事小事都叫家长,只能显示班主任的无能。“孩子哭了抱给娘”,这在学生管理上不可取,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对老师的敬重。2.当着家长的面数落学生。任何一位家长,无论他的孩子多么顽劣,都不希望别人当面数落,更何况有些班主任会在办公室里,当着许多老师的面对家长数落学生,这会让家长很没面子,结果只会让家长窝着火回家训斥甚至打骂孩子,无益于问题的解决。3.指责训斥家长。学生犯了错,有的班主任会对家长说“:你的孩子怎么回事啊?老出问题。“”你们怎么教育的?“”你们也管管孩子!”等等。遇上好脾气的家长,也许不会说什么,但有些家长会反驳你“:我们的孩子在家很好,在你那里怎么就不听话了?“”孩子交给你了,老师怎么教...  相似文献   

3.
参加考试本是学生的事,然而我们却常常感受到:孩子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一些家长在孩子“漫长”的复习应考过程中,心理焦虑表现相当严重。我们一面听着学生说:“我在家里几乎成了稀有动物,多喘口气家长都要问个为什么。”一面又听到家长无奈地求助:看到孩子晚上十点左右就上床睡觉,就为孩子“不努力读书”而担忧;看到半夜十二点孩子还在用功时,又担心第二天孩子没有足够的精力去学习;学校老师讲课讲多了,就担心孩子没有剩余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如果老师早放学,让学生回家自习时,又责怪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家长的这种失衡心理给正迎…  相似文献   

4.
“家校通”的核心功能是给学校(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有效、便利、及时的交流沟通服务。它既是教师联络家长的便捷通讯方式,也是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与教师沟通的重要工具。“家校通”使用方式手机短信家长通过手机短信接收学校老师发布的学生成绩、作业、在校表现等,灵活方便;家长也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给老师留言,留言内容会自动显示在班主任专区中。互联网教师通过互联网专用帐号进入相应专区,可以实现发送短信给家长,查阅家长的反馈,从而进一步交流;家长也可以凭互联网专用帐号进入家长专区,查阅老师发布的信息记录,给老师留言。此…  相似文献   

5.
我们发现许多家长在接送孩子时很想和老师谈话,可又担心占用老师的时间,总是欲言又止。每当观察出家长这种情形,我们就赶快问家长,这时家长才开口说。   家长接送孩子时的家园沟通,是家长和老师联系、搞好家园共育的有效环节。家长送孩子入园后,不要急着和孩子说“再见”就走;接孩子时,也不要领了孩子就回家。我们鼓励家长接送孩子时做到以下四点:   一、送孩子入园时,家长向带班老师简单地汇报孩子在家里的行为表现、饮食睡眠情况和孩子近来的想法,让老师了解幼儿在家的情况,配合老师搞好晨检,以利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  相似文献   

6.
“家校通”系统介绍“家校通”的核心功能是给学校(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提供有效、便利、及时的交流沟通服务。它既是教师联络家长的便捷通讯方式,也是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与教师沟通的重要工具。“家校通”使用方式手机短信家长通过手机短信接收学校老师发布的学生成绩、作业、在校表现等,灵活方便;家长也可以直接通过手机给老师留言,留言内容会自动显示在班主任专区中。互联网老师通过互联网专用帐号进入相应专区,可以实现发送短信给家长,查阅家长的反馈,从而进一步交流;家长也可以凭互联网专用账号进入家长专区,查阅老师发布的信息纪…  相似文献   

7.
参加考试本是学生的事,然而我们却常常感受到:孩子考试,家长比孩子着急。一些家长在孩子“漫长”的复习应考试过程中,心理焦虑表现相当严重。我们一面听着学生说:“我在家几乎成了稀有动物,多喘口气家长都要问个为什么”。一面又听家长无奈的求助:看到孩子晚上十时左右上床入睡,就为孩子“不努力读书”而担忧;看到夜半十二时孩子还在用功时,又担心第二天孩子无足够精力去学习。学校老师讲课多了,家长担心孩子没有剩余时间去解决自己的问题:但如果老师早放学,让学生回家自习时,家长又责怪老师对学生不负责任……家长的这种失衡心理给正迎接中…  相似文献   

8.
据媒体报道,河南洛阳市民甄女士近几日正在被孩子作业的事情困扰。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每天女儿放学回家,她就变身"第二任老师",陪孩子做作业,辅导孩子复习、预习。因为孩子每天带回的家庭作业都有老师留言,要求帮助孩子完成。家长变身"第二任老师","中国式作业"引发网友热议。对于这样的现象,需要明确的是,家庭教育固然重要,学校  相似文献   

9.
“现在的老师真厉害!训家长就跟训小孩一样!”路旁,一位妇女对一位过路人说,手里领着一个孩子。“天这么晚了,孩子还没回来。我到学校一看,原来老师留下补作业了。” “补作业好,老师负责任。” “可是老师把我好一顿奚落,什么‘孩子又懒又滑,家长也得管管’啦,什么‘你的孩子没治’啦,什么‘干脆领回家,别  相似文献   

10.
抚育孩子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因为父母稍不当心,就会损伤孩子的情感,并给他的个性带来终生的“残疾”。这比任何投资上的损失都要惨重。所以,每一位家长在面对自己的孩子时,都有这样那样的困惑,他们苦于无法与孩子沟通;苦于“恨铁不成钢”;苦于无法解决教育心理方面的问题等等。应《半岛晨报》之邀,我们在孙玉香老师的带领下,做客“半岛热线”直播间,就以上一些问题与家长们进行了一次心灵的沟通。  相似文献   

11.
奚芳 《教育导刊》2006,(4):56-57
自从建立起了班级博客,和家长的沟通交流又多了个新渠道。为了使班级博客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通过调查,我对班里能够上网的家长进行了统计,有针对性地把这些孩子的情况在“精彩瞬间”、“家园互动”、“班级新闻”、“孩子叙事”等栏目上传递,这样的交流方式受到了家长的欢迎。在“孩子叙事”栏目里,我把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点滴写成一段段小故事,家长特别喜欢。一天,一位署名“Y ongxin”的家长留言引起了我的注意:我是鼎鼎的爸爸。看到老师写的鼎鼎的小故事,真不错!感觉孩子一天天懂事了,真辛苦了老师!在这里说声谢谢!老师,你能多说说鼎鼎在幼…  相似文献   

12.
编辑同志: 一位学生家长向我们反映:他的孩子在小学三年级读书.最近因迟到和在课堂上乱说了话,被老师通知罚款三角。当日未交款,第二天加罚五角。那老师还说:“如再不交款,就不准进教室”。因此,孩子被逼回家,闹着要钱。家长认为,向学生罚款这  相似文献   

13.
博客锐评     
《上海教育》2009,(13):3-3
在过去的几周时间里,高考无疑成了社会、学校、老师、学生最关注的事件,我们这些家长也不能幸免。孩子一回家就带着不无凝重的表情对我说:“老师说明年就轮到我们了。”于是,饭桌上一片安静。作为家长,我希望孩子带着更加轻松的心情去迎接未来的挑战,但现实社会的压力又令我无法给自己满意的答案。看《上海教育》6B的社评,看到不同“高考综合征”的表现,我也希望自己在明年不会是其中的一分子,但这又不仅仅是我们家长能够控制的。  相似文献   

14.
“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从呱呱坠地开始,首先面对的就是自己的父母,即使孩子入学后仍有大部分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中,家长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教育者如果能够架起与家长心灵沟通的桥梁,协同合作,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说真的,我就怕孩子说,老师请您去一趟。”“一张条子或一个电话就把我们‘请’到学校,站在老师面前,我们做家长的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现在的老师,教育家长比教育孩子更有招数,只要你往他跟前一站,准会被劈头盖脸地数落一番。”……茶余饭后、公交车上、放学路上,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议论着。从家长的抱怨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教育好孩子,但是,彼此沟通起来是多么不容易呀!十几年的教育教学生涯…  相似文献   

16.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说真的,我就怕孩子说,老师请您去一趟。”“一张条子或一个电话就把我们‘请’到学校,站在老师面前,我们做家长的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现在的老师,教育家长比教育孩子更有招数,只要你往他跟前一站,准会被劈头盖脸地数落一番。”……以上并不是个别现象,茶余饭后、公交车上、放学路上,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议论着。从家长的抱怨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教育好孩子,但是,彼此沟通起来是多么不容易呀!十…  相似文献   

17.
女儿上小学一年级时,每天放学回家后总会说:“我们老师今天又表扬我了”;“我们老师说上学回家注意安全”;“老师要我们在家多吃青菜和水果”。在她那水晶般的眼里,老师说的话就像妈妈说的一样,甚至老师穿衣服的颜色和样式,都是最好看的,老师比任何人都伟大而神圣;启蒙老师的形象在孩子心中永远是美好的。  相似文献   

18.
“现在老师动不动就把家长‘请’到学校,孩子肯定调皮,我们也不是不管,可孩子就是不听话,我们真没办法。”“说真的,我就怕孩子说,老师请您去一趟。”“一张条子或一个电话就把我们‘请’到学校,站在老师面前,我们做家长的连说话的权利都没有。”“现在的老师,教育家长比教育孩子更有招数,只要你往他跟前一站,准会被劈头盖脸地数落一番。”……以上并不是个别现象,茶余饭后、公交车上、放学路上,常常听到有家长这样议论着。从家长的抱怨中,我们不难看出:老师和家长的目标是一致的——就是共同教育好孩子,但是,彼此沟通起来是多么不容易呀!十…  相似文献   

19.
老师和家长,同样扮演教育孩子的角色,只是老师恐怕要比家长多一份心理负担。因为孩子的危机意识较弱,老师随时担心万一有点儿闪失,如何面对家长?如果家长能体谅老师的这份心,在沟通态度上加以尊重,老师对未来工作也能多一份信心。担当教职重任的老师,应该敞开心胸,排除防卫心理,包容家长对孩子的关切,但是也不能失去立场,一味迎合家长所提出的“过分”要求。例如:“我的孩子会吸吮手指头,希望老师能尽快帮他改正过来。”这种情形如果发生在欧美先进国家,老师会回答家长:“这习惯是你把他养成的,如果你非常介意,请回去帮他改正后再送来。”而…  相似文献   

20.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已成为教育系统工程的三大支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老师。作为家长 ,本应树立起正确的质量观、人才观。可是 ,现在的家庭教育却存在不少问题。有的家长对孩子一味迁就、娇宠 ;有的一叶障目、重智轻德 ;有的态度粗暴、方法简单 ;有的违背规律、拔苗助长 ;有的认为孩子交给学校了 ,学好学坏是学校和教师的事。面对正在实施的“减负”工作 ,有些家长则担心 ,这样“减负” ,会不会降低了对孩子的学习要求 ?孩子一旦放松了学习 ,是否就会变得贪玩了 ?于是 ,一些家长又给孩子“增负” ,给他们布置了一大堆“作业”。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