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天放学后,我接到了杨子剑妈妈的电话:“老师,怎么办?杨子剑被语文作业愁得在家里直哭呢!唉,这孩子,每次您一布置日记呀、小练笔呀这样的作业,他就既害怕又发愁,就像老鼠看见了描一样……”家长的话让我着实吃了一惊。为了让学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一开学我就规定每人每周写四篇小练笔,  相似文献   

2.
一、无“微”不至
  镜头一:几个妈妈的对话。“现在的孩子手机、电脑不断轮换着,整天低着头摆弄着这几样东西,眼里全没有其他存在,这样下去怎么办啊?”“你们家的也是这样啊!”“是啊,我家孩子也一样,手机、电脑比什么都重要,完全离不开啦!没办法了……”
  镜头二:几个学生的对话。“学校不准带手机,我准备悄悄带,反正老师也看不过来。”“哈哈,我有高招,带俩,一个替代品,万一老师发现,就拿一个坏手机去冒充,这叫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相似文献   

3.
镜头一母子游世界公园。孩子指一建筑物:“真棒!……”母亲:“那得有知识才能设计得出来,你行吗?”孩子游兴大减。镜头二孩子在听录音机,高兴地对母亲说:“妈,您听,唱得多好?”母亲:“你就知道追星,功课做了吗?”镜头三一家人看电视,火箭起飞。孩子:“我将来要当宇航员!”父亲:“你那学习成绩,也就配蹬三轮!”孩子大扫兴。孩子(自言自语):您瞧见没有,我无论说什么,我爸妈都能拉到学习上去,我算服了!用这种方法启发人学习,就是成年人也会厌烦的,何况孩子?这是最笨拙的家庭教育方法。实际上是在培育孩子的逆反心…  相似文献   

4.
先让我们看这样两个镜头:一年级语文课上,孩子们在学习“bpmf”。老师用多媒体出示一个孩子听广播的画面,然后问:“小朋友,你看到了什么?”刚入学的孩子不谙世事,一个孩子马上站起来:“老师,你是不是想教我们读b呀?我早就会了。”老师有些尴尬,仍不失温和地说:“我问的是你看到了什么?”那个孩子带着一脸的委屈坐下了。一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一个录音机。”老师摇摇头。另一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录音机上的天线。”老师摇摇头。第三只小手举起来:“我看到了一个小朋友在听录音机。”老师还是摇摇头。最后终于有一个…  相似文献   

5.
高峰 《生活教育》2012,(13):12-13
靠“弃学练台球”成为世界项级斯诺克选手后,丁俊晖成了广大青少年的偶像。山西太原有个13岁名叫武圣光的孩子,放弃学业,梦想成为“丁俊晖第二”。事实上,有这种梦想的孩子,何止武圣光一人。丁俊晖经纪人张萌说:“少则有四五个,多则十多个少年选手,年龄小的只有八九岁,大的也不过十五六岁,他们都弃学练球,想成为职业选手”。在笔者看来,这种现象显然值得思考。丁俊晖“儿时退学,全心打球,不断比赛,走向成功”的成长模式为人津津乐道。很多孩子竞相模仿。但如此孤注一掷的选择,对一个孩子来说是否合适?是否只能踩着丁俊晖的脚印,才能成为出色的台球选手?打台球和学业是否只能二选一?答案显然都是否定的。  相似文献   

6.
潘变 《家长》2023,(25):45-46
<正>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是为孩子的人生奠基。亲子共读,则是帮助孩子从声音世界过渡到文字世界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作为一名语文老师,经常有家长跟我抱怨:“老师,我家孩子不爱读书,一有时间就拿手机玩儿,您说我该采取什么样的方式让孩子喜欢上看书呢?”每次听到这样的抱怨,我就会问家长:“那您自己经常看书吗?您平时是不是也经常拿着手机刷视频?”家长会很委屈地说:“我会看书,但是看手机的时间也不少,一来是需要在手机上处理工作上的事,二来是工作太累,想着玩玩手机放松一下。”我说:“身教胜于言教。如果想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自己先要有阅读的习惯。尤其是孩子年龄小的时候,要通过亲子共读的方式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7.
坚持“小练笔”是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重要一环。我们的作法是: 一、抓住趣事小练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童年趣事多。老师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所见所闻所经历的趣事,进行小练笔。如在纪念少先队建队四十三周年的活动中,班上有三十多个学生上了电视。老师就布置了一道《我上电视啦》的命题小作文作业。大家兴致高,写得好。 二、开展活动小练笔,培养观察能力。  相似文献   

8.
镜头一:孩子缠着母亲要母亲给他讲连环画中的故事,母亲指着扔在地板上被孩子撕碎了的连环画说,“你都撕碎了,叫我怎么讲呢?”孩子看了看地板,走过去慢慢地把连环画拼凑起来……镜头二:小华正在专心地玩积木,小亮突然从旁边冲出来把小华砌了一半的“楼房”扫翻,小华呜呜地哭起来,小亮在旁边看到小华哭了,拍了拍小华的肩膀说:“都是我不好,我帮你重新砌”……或许镜头一中,母亲是气愤才说了句“你都撕碎了,叫我怎么讲呢”;而镜头二中,小华是因为受惊吓和生气才哭的,但都引起了淘气孩子的思考,还做出了弥补的措施。当然,孩子不可能在非常短暂的…  相似文献   

9.
杜诚 《教育》2013,(10):64-64
我在加拿大修学期间,一次,在中文辅导课之前,两个小男生跑过来,神神秘秘地跟我说,副校长是个年轻的亚裔男士,没有听说他的孩子在五年级啊。我笑着问他们是怎么发现的?他们说,副校长常来他们班,每次副校长来他们班,都要单独和这个孩子聊上几句,有说有笑的。过了几天他们又来跟我说,副校长的孩子成绩不怎么好,有一次社会科学课上,要在加拿大的地图上找出指定的地点,他们不太会,就照了答案写了,结果老师批改下来答案大部分是错的。又过了几天,这俩孩子又跟我汇报这个副校长的孩子了,他们说这个副校长的孩子厉害得不得了,两个老师才把他抬出去呢!我很诧异,出了什么事了吗?  相似文献   

10.
前段时间,我在一家文摘报上读到这样一篇文章:一位小学一年级的儿童,期中语文考试成绩不理想,小家伙垂头丧气。他父亲看到试卷上有两道看图写话题:一道是画面上的男孩正在给小树苗浇水,孩子的答案是“哥哥在种树”,结果被老师判错,订正为“哥哥在浇水”。另一道是画面上有大片成熟的麦子和两个正在捉蝴蝶的儿童,孩子的答案是“庄稼丰收了”,结果也被老师判错,并在题上订正为“小朋友捉蝴蝶”。原则上讲,根据画面显示的内容,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答案都不应算错。于是父亲问孩子:“答案正确,为什么没得分呢?”孩子吞吞吐吐地说:“老师说,她…  相似文献   

11.
乌波  张秀辉 《辽宁教育》2014,(11):10-11
记得一年前刚接手这个班时,面对上学期语文成绩单上几个少得可怜的分数,我的心里酸酸的,进而思考:是什么让这几个孩子的语文成绩如此之低?我决定走近他们。几次家访下来,结果让我惊诧:他们竟然都是留守儿童,而且竟然一直由年迈的爷爷奶奶照顾!我决定帮助他们查找成绩差的原因,使他们爱上学习,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2.
经常听到同行说这样的话:学生的随笔或小练笔写得不错,但课堂作文写得不好。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笔者认为这是作文教学中的“自由”与“规矩”造成的。随笔、小练笔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真正做到了“我手写我口,我口说我心”,没有造作的成分,文中主人公的嬉笑怒骂在字里行间表现出来,使人仿佛置身于当时的情景,  相似文献   

13.
又接手了一个一年级班,完成了一个学期的教学任务,作为语文老师,孩子们过去一学期的表现让我至今兴奋不已:班里大多数孩子已经喜欢上了写话,自从有小朋友交了第一篇小练笔以来,至学期结束前已有近30位小朋友交过练笔作业,一个多月时间里人均写了3.5篇,其他孩子也为假期里有了写话权利而兴奋不已。孩子们对写话作业有如此高的兴趣,主要得益于我采用的三种激励他们写话的小策略。  相似文献   

14.
杨苇 《班主任》2013,(12):62-62
办公室里,科任老师对班主任说:“W老师,今天你们班有几个学生作业没交,这是名单,您看一下。”W老师接过名单看了看,然后解释道:“小伟,向来作业完成情况就不是很好。这次不用问,肯定是没做,我过会儿找他算账!可小悦怎么也没交呢?不可能啊!这孩子各科成绩都很不错,这次没交,一定有特殊情况,待会儿我仔细问问!”  相似文献   

15.
王悦 《教育文汇》2013,(20):25-26
上学期最后一次生活识字课上,孩子们从家里带来各种各样的盒子,相互识认上面的字。有几个孩子看着一只扑克盒,说上面的字叫“冰雪皇后”。我问道:“你们是怎么记住这个皇字的?”有个孩子说:“我用加一加的方法——白加王就是皇。”另一个孩子说:“皇后的皮肤比国王还要白,白加王就是皇。”嘿,这真是记字的好方法。我微笑着赞许。这时,一个男孩接过话头说:“为什么我们的皮肤都是白白的,而我的同桌李米麒的皮肤是黑黑的呢?”李米麒一听,忙低下了头。  相似文献   

16.
赵彦辉 《班主任》2023,(10):47-49
<正>“孩子写作业特别磨蹭,每天都要拖到十点半才能写完。”“孩子写作业的时候特别不专心,教育他好多次,都不管用。”“孩子是不是上课没认真听讲?我看他写作业时很多题都不会!”……当家长焦虑地和班主任倾诉这些问题时,他们并没有看到问题表象背后孩子学习品质和学习习惯的缺失。那么,该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好习惯呢?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五个“一”行动。  相似文献   

17.
陈茜 《四川教育》2013,(7):61-61
在中考复习洲试中有这样一道漫画题(如右同)。其中一个问题就是要求学生仔细观察这幅漫嘶,然后拟一个标题。标准答案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阅卷后我统计分析了我所教的两个班学生的答题情况:130个学生中有5个同学的答案是得了1~2分的,其答案分别是“如此父母”“严与爱”“可怜天下父母心”“如此呵护”“教室外的等候”,其余的同学都是0分,他们的答案花样百出:“如此教育”“如此老师”“教育体罚”“回家真难”……出现这种空前的失分现象是我未曾预料到的,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我反复审视这幅漫画,画面的内容不外乎就是一个小学老师把学生留下来背书,家长们手捧热气腾腾的饭菜在教室外面等候。  相似文献   

18.
张桂红 《考试周刊》2009,(49):215-215
一、活动策划背景场景 1:我校每周一升旗仪式都会安排“旗手事迹自我介绍”这个环节,总有一些旗手作介绍时紧张得忘词。 分析:自信心不足导致了紧张。这些孩子都是经过预先的“排练”尚且如此,如果让他们即兴感言又将会如何呢?我想不用问,答案已经显而易见。  相似文献   

19.
有一次,我给六年级的孩子上课,我问:“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班上五十几个孩子,只有七八个举手。我又问:“那你们可以把梦想卖给我吗?”几个孩子说:“可以,但是得看多少钱。”只有一两个孩子说不可以。我对他们说:“除了那几个不卖给我的,其他同学的梦想都可以拿去扔掉了。因为可以随便抛弃的梦想,不是你真正的梦想。”  相似文献   

20.
儿子升初三了,中考一天天逼近,我的心也随之一天天地往上提。虽然孩子很懂事,对待学习也相当有干劲儿,但我还是为他的前途隐隐担忧,想到一年后他万一考不上好的高中我就浑身直哆嗦。没办法,我是个母亲,母亲大概都这样吧。很自然地,掌握儿子每天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成了我的重要工作。我就像架摄像机一样无时不将镜头对准儿子,哪怕他有一丝风吹草动,都能强烈触动我敏感的神经。每天晚上儿子从学校回来,我都忍不住要问他几个问题:“今天老师布置了多少作业?你完成得怎么样?”“现在不准看电视,赶紧去把作业做完!”“老师今天还有没有什么特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