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4 毫秒
1.
明治前期,在西方议会政治思潮影响下,日本社会兴起了近代化的议会主义思潮。思想家们从各种不同视角论证了在日本设立近代资产阶级代议政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极力强调尽快在日本建立议会的迫切性。由此,引起了在日本设立议会是否紧迫的论争。通过论争,不仅使近代化议会政治思想观念深入民心,而且促使统治集团定下了召开议会的具体时间表。  相似文献   

2.
西方国家利益集团与议会议员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导致致权钱效果、行贿受贿等不胜格举,议员的贪污腐化也是层出不穷的。为此,西方国家制定了诸多与议员相关的法律法规,试图加强对议会议员的管理,维护政府的公平廉洁形象。  相似文献   

3.
民国初年革命者主要是吸收了西方国家的“三权分立”原则,初步建立了议会监察体制的雏形。袁世凯夺取民国政权后,破坏了议会监察制度,重新建立了一套具有专制性质的监察体系。总的来讲,民国初年由于社会混乱,政治不稳定和袁世凯集权制度的建立,使民国初年的监察制度运行效能低下,作用甚微。  相似文献   

4.
西方史学界对兰加斯特议会君主制的研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先后出现了宪政学派、行政学派、修正学派等。这些学派通过不同的研究路径,从不同的角度对兰加斯特王朝的议会权能、王权、议会与王权关系等问题做了诠释并演绎出各种理论,使得该领域的研究不断得以丰富和深化。  相似文献   

5.
近代史上 ,中国在 190 9年、 1912年、 1917年、 194 8年分别举行了四次议会选举 ,这是议会思想进入中国的结果。介绍议会思想的人物 ,大约可分为三类 :政府官员、西方传教士、功名绅士。这些知识分子对西方议会政治的认识 ,大约分为四个时期 :从 184 0— 1870年 30年间是知识性的介绍 ,只是一些初步的了解 ,并无袭用的观念。 1871— 1895年这 2 5年间 ,士人视议会有“君民一体” ,“下情上达”的功能 ,可以团结人心 ,众志成城 ,已含有价值观念。1895— 190 4年这 10年间 ,民权说代起 ,强调议会是人民权力表现的场所 ,“不出代议士不纳税”的观念取代“君民一体”而风行。 190 5年以后 ,议会思想根植国内 ,人民要求付诸实现 ,因此有清政府之派遣五大臣出洋考察宪政 ,不仅深入议会理论 ,同时考求实施的技术 ,至此中国进入锣密鼓紧的实行时期  相似文献   

6.
学习西方议会制度曾被晚近的中国有识之士锁定为一条救国强国的明路。由于受到东西方文化的深刻浸润,港人何启、胡礼垣发展了传统士大夫的议会设想。他们最早将公平、民权和君民共主的观念与议会制度相连,并且提出了具体的践行形式,引领了时代的先潮,这一思想的提出使得中国的议会之路走得更有声势。  相似文献   

7.
一、组织原则不同 西方国家的议会是按照分权制衡的原则建立起来的,而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这一点是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和西方议会的根本区别。  相似文献   

8.
议会主权与有限议会——英国制约议会下院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议会,尤其是议会下院,在法律上掌握着极大的权力,所以在英国有“议会主权”法。但是,掌握极大权力的议会下院,也是需要受到其他机关的制约的,从而使议会也仅是一个权力有限的议会。  相似文献   

9.
以两院制为主要存在形式的英国议会既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现实政体的需要.其积极的历史作用应该予以充分肯定.分析英国议会两院制的合理性对于我们这个历史上不曾真正实行过议会政治与议会两院制的民族与国度,有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作为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核心和主要标志的议会制度的建立,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发展的普遍趋势,对此不宜简单否定;这一时期西方国家议会的地位与作用普遍得到增强,议会制度并非有名无实,议会地位下降之说与史实不符。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治现代化的尝试:清末福建谘议局选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谘议局的选举是地方政治走向现代化的初步尝试,地方官员、士绅在筹备过程中做出了很多努力。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原始资料,对清末福建省谘议局的选举进行较为详细的研究,对选举权的限制、选举资格调查的不完善、选举过程中出现的怪现状,不能只做简单地批评,而应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分析问题,真正认识到中国第一次选举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2.
《顺直临时省议会法》是顺直临时省议会于1912年7月议决通过的直隶地方议会法,该法采用了立法权高于行政权的分权模式。但直隶都督认为议会权力过大,拒不公布施行。议会与都督围绕《顺直法》展开了较量。1913年4月,北京政府公布了全国统一的《省议会暂行法》,大大削减了议会的权力。《顺直临时省议会法》之争表面上是法律问题,实际是政治问题法律化的体现,是民初由集权向分权政制转型初期,新生的利益集团与传统的既得利益集团在权力和利益再分配中的政治博弈。  相似文献   

13.
民初国会对中俄协约的审议,是中国人运用议会民主制度决定重大外交问题的初次尝试。研究这段历史。对于加深议会民主制的理解很有帮助。以往外交史著作大都误以为中国参议院否决协约是在俄国废弃协约之前,而实际上参议院是在得知俄国单方面毁约的情况下才事后否决的,或者说是俄方而非中方导致谈判破裂。  相似文献   

14.
走向衰亡的民初国会--历史过程重建与政治语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初国会在曹锟当政之后仍艰难地运作.国会衰亡除了人们通常所说的国会议员腐败、国民政治训练不够、军阀的蹂躏破坏外,尚与曹锟贿选后国会党派构成的变化,政治家的当下利益关怀的转移,以及当时国人政治思想日趋激进,政治家和一般民众急于寻找"最新最好"的救国方案,对继续实践以多党制衡为内涵的国会政治失去了耐心这一政治语境有密切的关系.直到后来国民党一党专政局面形成,国人才意识到这一政治抉择的失误.  相似文献   

15.
本文试从下院议员出身、财产、进入议会的途径等方面入手,剖析18世纪英国下院议员社会地位的特点及其变化。笔者认为,18世纪英国议会下院议员优越的社会地位倚赖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极高的等级地位,并且其中经济实力的影响更为突出。  相似文献   

16.
19世纪的西方步入了一个竞相革新的年代,研究此时期的历史,对深入了解世界民主化历程有着巨大帮助。19世纪初的英国,贵族主导的议会政治体制已不能适应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大发展的需要,受到了各阶层的不断挑战。面对可能出现的革命,妥协文化使改革成为解决政治问题的主要手段。1832年议会改革主要对选区的分布和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进行了调整,它是一系列民主改革的开端,也是英国迈向大众民主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7.
在英国,法律和政治的关系主要体现在宪法性权利的保护上,因为宪法性权利不仅要影响英国议会议员、政府官员以及司法官员的特定是非观念,而且要影响其立法过程、执法过程和司法过程的程序。就政治与法律之间关系的一般理论而言,直接关涉到英国的政治、法律和人的活动,并体现英国宪法性人权与立法之关系以及英国宪法性人权的保护方式,进而通过英国人权法与英国法官具有政治性的裁决之间的相互作用诠释其对英国社会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型构英国法律和政策的制定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