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学生党建活动进行课程化建设,是我院外语系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创新。从打造党建文化节活动品牌到课程化建设,我院外语系健全党建文化节课程组织与管理,精心组织设计课程内容、课程目标、教材以及课程考核方法等方面,将党建文化节课程化建设纳入到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考察培养教育的过程,提高了学生党员的质量以及党的基本知识的教育效果,更好地发挥了党建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刊中报     
本刊讯 我校第二届“明湖之夏”文化节历时一月,取得圆满成功,已于5月11日晚降下帷幕。 第一届“明湖之夏”文化节于1989年5月举办(当时称艺术节)。这届文化节设有文艺节目表演、国情知识竞赛、美术书法摄影工艺品制作展览、游艺活动、音乐舞会、放映电影、体育竞赛等项目,竞赛项目从4月中旬开始预赛,5月3日正式开幕后进入高潮。各项参赛活动,除充分利用星期天外,还利用了晚上和课外活动时间,均是在业余时间进行,全校大部分师生分别参加了这些活动。 本届文化节的主题为团结、进取。通过各项活动,达到了预期的  相似文献   

3.
2008年8月30日上午,2008(首届)鹤城汽车文化节在齐齐哈尔院职业学院体育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是目前在国内高校中首次由学生社团来组织和举办的汽车文化节。齐齐哈尔职业学院多年来始终坚持的一个理念,就是校企  相似文献   

4.
通过文献资料法,介绍了校园体育文化节的内涵、外延,揭示了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的现实意义:1)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产物;2)增强学生体质,培养锻炼意识,促进身心统一;3)促进人的社会化进程。以隐性课程的课程和文化要素为切入点,探讨了高校开展校园体育文化节的价值:1)隐性课程价值:校园体育文化节优化了体育项目设置,实现了隐蔽课程易接受性特点;淡化了体育技术教学,注重隐性课程效果产生的长期性;突出娱乐趣味等非理性思维,强化接受过程的愉悦性。2)隐性文化价值:校园体育文化节是一些隐性文化的元素,具有显性文化元素不可替代作用;校园体育文化节的互动模式丰富了文化的传递形式;校园体育文化节是一种文化现象,传承校域体育文化,弘扬校域体育精神。  相似文献   

5.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对高职院校的校园体育活动体系中的体育活动概念内涵、功能意义、活动特点、内容体系、组织体系等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供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两个案例——体育文化节和“一线贯穿、两点重构、三个协同的体教融合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体育活动体系建构提供参考思路和个案借鉴。  相似文献   

6.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调查问卷法对高职院校的校园体育活动体系中的体育活动概念内涵、功能意义、活动特点、内容体系、组织体系等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供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的两个案例——体育文化节和“一线贯穿、两点重构、三个协同的体教融合教育模式”,为高职院校体育活动体系建构提供参考思路和个案借鉴。  相似文献   

7.
成功高效的职业学校英语俱乐部活动是提高职校学生英语学习技能和成绩的重要途径,因此,笔者调查了职校生的英语俱乐部的活动情况,并用SPSS软件作了分析。参与英语俱乐部的学生参加活动时碰到的主要困难是英语特长和词汇量不够,参与活动后的主要收获是提高了英语学习兴趣和增加了词汇量,参加英语俱乐部的认真程度有利于提高职校生英语成绩和英语能力。  相似文献   

8.
通过举办节事活动,可以促进城市发展,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丰收,所以,各地都希望利用节日文化资源来拉动本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并以此达到塑造城市形象的目的。本文以"鹤壁民俗文化节"为例,分析了节事活动对城市形象塑造的正、负面影响,提出了更好地利用节事活动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国内其他区域节事旅游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9.
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是指学校在教学活动以外,组织学生开展的英语活动,它可以为学生营造学习英语的半真实语言环境。本文通过对温州肯恩大学在第二课堂活动的活动目的、活动形式、活动内容、组织主体、活动受体以及活动成效各方面进行深入对比研究,把它和温州大学城市学院的英语第二课堂活动进行对比研究、取长补短,旨在为其他高校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充分的经验和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0.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是对第一课堂有益的补充和延伸,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本文主要探讨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扩展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活动策略、常见问题及对策,希望对提高大学英语的教学质量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
重庆自1997年直辖以来,经济与社会发展迅速,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均得到极大提升,节事活动也发展较快。纵观国内外,一项成功的节事活动离不开地方特色文化的有力支持,如闻名于世的山东曲阜孔子国际文化节、德国慕尼黑啤酒节等。文章从重庆特色文化入手,分析重庆特色文化与节事活动融合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统计法等,对高校师生参与体育文化活动情况进行调查和分析。提出从贯穿"文化本位"思想、发扬教师参与典范、化整为零,降竞设众、发展体育社团、拓展特色体育文化活动、创设可持续发展的体育文化节、拓展外向资源、搭建各高校之间体育文化平台、协办大型体育赛事等方面,拓展高校体育文化建设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从航海英语听说课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必要性出发,结合教学实践,阐述了航海英语听说课课堂教学活动设计存在的问题,并从发现的问题入手,就如何优化航海英语听说课课堂教学活动设计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14.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的理论依据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理论依据,阐述了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必要性和具体活动方式,旨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培养目标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依据 ,也是教育活动的归宿。如何确立知识经济时代师范类院校新型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对学校的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调查分析和论证培养新型师范英语人才的必要性 ,对构建新型师范英语人才的培养模式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课堂教学一直是大学英语教学的重点,备受教师与学生的关注。但是课堂教学的种种局限限制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及主动性。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可以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学习语言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本文分析了开展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的必要性,并就如何有效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  相似文献   

17.
英语文化广场活动是大学生学习英语,进行自由对话和交流,提高英语口语交际能力的一个场所,作为应用性本科高校,更应该注重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本文通过对黄淮学院开展英语文化广场活动情况的调查分析,指出目前高校英语文化广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在大学英语课堂上,教师可按照赋权增能理论的三个原则设计和组织英语学习活动,比如,通过阅读中国主流媒体的英语报道活动、用英语演讲中国故事活动以及中国文化汉译英活动,帮助学生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百科知识,培养英语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 ,建构合理的幼儿英语教法体系 ,培养幼儿对英语活动的兴趣和促进幼儿英语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高校英语教师领导力是英语教师在学校各类群体活动中的影响力,包括文化领导力、专业领导力和信息领导力。高校英语教师领导力可以提高英语教学的效率,影响学生的英语水平,有利于英语教师自身发展。本文以部分高校为例,对高校英语教师领导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并提出提升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