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4 毫秒
1.
沈晓峰  汪清 《教育技术导刊》2014,13(11):150-151
博物馆藏品三维数字化是目前数字博物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如何将三维数字化后的模型展示给观众,又是藏品三维展示领域的关键问题。以苏州博物馆藏品三维展示方式为例,阐述了藏品三维模型在藏品展示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博物馆藏品是历史变迁的真实证物.藏品的内涵是随着社会发展和需求而逐步向多元化延伸.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就是对自然、人类文化遗存的研究和解读,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活动,体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文章通过对博物馆藏品的内涵演绎进行功能解读:以藏品为载体发挥博物馆独特的教育功能,为观众实现最大化的教育体验.博物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要发挥物的功效,在观众的参与和实践中来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3.
博物馆藏品是历史变迁的真实证物。藏品的内涵是随着社会发展和需求而逐步向多元化延伸。博物馆的核心功能就是对自然、人类文化遗存的研究和解读,折射出现实社会的物质与精神活动,体现博物馆的社会价值。文章通过对博物馆藏品的内涵演绎进行功能解读:以藏品为载体发挥博物馆独特的教育功能,为观众实现最大化的教育体验。博物馆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要发挥物的功效,在观众的参与和实践中来更好地实现。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展示是指博物馆利用文物或藏品通过一定的形式和程序向公众开放,向大众传播科学、历史、文化知识,进而达到认知、审美和道德教育的目的.博物馆展示要遵循特定的工作程序,要科学管理,要有服务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教育和服务职能.  相似文献   

5.
信息时代要求博物馆实现自身的信息化,以更有效的方式服务大众.博物馆信息化服务功能的开发主要从4个方面入手:藏品管理的信息化、文物展示的数字化、馆藏资源的网络共享化和工作人员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在多元文化共存背景下的今天,博物馆的发展也呈现出了一定的特点。其藏品范围有所扩大,类型和职能呈现多元化风格,传播形式得以改进,展示手段也日益多样化。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博物馆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应当以适应多元文化发展为基础,促进博物馆的健康发展,使其成为人类了解和继承过去,进而创造未来的文化课堂。  相似文献   

7.
博物馆藏品是博物馆工作的物质基础,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人们对博物馆藏品的认识也不断发展,从传统的博物馆藏品即"文物标本"到现代博物馆藏品是其自身条件和博物馆工作相结合的产物,这种对博物馆藏品的内涵、作用的认识发展有利于博物馆事业向着更高更广的前景发展.  相似文献   

8.
博物馆是保护、研究和展示文化及自然遗产的机构.县级博物馆由于馆舍条件差、藏品少、经费紧等原因使单位经营运作普遍陷入困境.如何才能把县级博物馆作为一个让社会认同的社会公益事业切实做好,是值得所有文博工作者深入思者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初中生》2011,(22):30-31
奥地利盔甲博物馆位于奥地利第二大城市格拉茨市。博物馆主要以展示轻重火器、甲胄、冷兵器为主。有近3万件甲胄和冷兵器藏品,是一座规模庞大的中世纪"军械库"。  相似文献   

10.
姜巍 《鸡西大学学报》2012,12(1):147-148
博物馆作为保藏、陈列、研究、展示人类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实物以及自然标本的文化教育事业机构,是向广大观众传递信息、传播科学文化、传播历史知识,并通过众多珍贵的实物使观众得到艺术享受,更重要的是通过博物馆这一平台把人类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给后人。拟通过理性思辨与工作实践,对博物馆在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平台作用做一论述。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网站主要展示馆内藏品,繁多的展品使得用户在访问网站时会花费大量时间。可以通过基于Web日志挖掘的技术分析用户的访问行为,判断其兴趣爱好,使用不同的推荐方法主动向用户推荐其可能感兴趣的博物馆藏品,以提高用户访问体验。主要使用4种推荐方式,即热点推荐、类别推荐、相似推荐、猜猜你喜欢。  相似文献   

12.
南京博物院是全国三大博物馆之一,是一座大型综合性的省级历史与艺术类博物馆,其丰富的藏品文物和典雅大气的环境让观众在美的享受中陶冶了情操,积累了知识,获得一种知性和感性交融的全新的审美体验。博物馆的美育功能潜力巨大,有待进一步开发。  相似文献   

13.
以国务院要求的藏品"一普"工作项目为背景,叙述黑龙江省博物馆藏"俄文老档"资料的整理、信息采集组织、文物保护及展示出版等相关业务活动的开展,阐释博物馆保管的外文资料藏品的管理范式和符合馆情的特殊做法。  相似文献   

14.
《柳州师专学报》2018,(1):25-30
对博物馆的关注已经成为当下学术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化事件。有关博物馆问题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也已从早期主要停留在经验描述层面上对实践技术的讨论,转变为对博物馆的社会角色关注,尤其是对博物馆藏品如何发挥其价值等问题的重视。但在中国,对博物馆问题的研究大部分只是流于博物馆藏品的科学研究,注重对博物馆的技术实践研究,而关于博物馆对于人类以及社会的关系和意义,如何通过展览的方式对公众进行表达和交流,甚至意识形态规训和形塑方面的探究成果较少。以云南博物馆为例,运用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人类学中的各种理论,以分析和揭示博物馆文化更为深层的社会意义和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15.
藏品是博物馆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管理并利用好藏品是博物馆的重要工作之一。本文结合高校综合类科技博物馆藏品的特点和建设实践,探讨其在藏品分类建档、信息化管理、管理制度、藏品保护和利用方面的思考和做法,提出今后在藏品管理和利用方面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博物馆是人类发展历史和文明成果的展示窗口,在人们的现代生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博物馆文物的陈列方式不仅是其艺术性的展现载体,也在传达着一种历史情感.因此,博物馆在陈列文物展品时,一定要以文物本身为基础,通过各种设备,加之辅助展品的配合,直接表达出其所具有的思想和情感,从而为参观者提供审美欣赏、传播科学文化信息并且进行直观教育.本文就在研究我国基层博物馆文物展品陈列展示方法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如何通过合理的陈列展示提升文物的艺术价值,表现出文物的艺术形象.  相似文献   

17.
曼诚 《英语沙龙》2009,(3):53-53
韩国国立博物馆是韩国历史和艺术博物馆的旗舰博物馆,也是一个展示韩国的文化机构。它最初建于1945年。2005年10月,博物馆在首尔龙山家庭公园的新楼对外开放。该博物馆拥有15万多件馆藏,可以同时展出1.1万件藏品。据称,在楼面面积上,该博物馆是亚洲最大、世界第六大博物馆,总面积达28542.3平方米。  相似文献   

18.
美国儿童博物馆教育是儿童教育的第二课堂,是美国幼儿园教育的重要补充.美国儿童博物馆在发展中经历了学校教育的藏品中心、独立的非正式教育机构、社区教育服务中心、公众教育服务中心四种教育角色的演变,其变化表现为:观众由“小大人”式儿童到儿童共同体,资源由单一化到多元化,展览方式由灌输式到自由探索式.美国儿童博物馆的教育角色演变历程对我国幼儿园园本课程建设的启示为:以儿童共同体作为服务对象,活动开发方式以留白式游戏为主,建立以儿童为中心的多元共享资源网,建立以幼儿为中心、教师、家长和社区四位一体的课程研发团队.  相似文献   

19.
不列颠博物馆(British Museum) 英国国立考古学和人种志博物馆,位于伦敦布卢姆斯伯里区。1753年,H·斯隆爵士(Sir Hans Sloane)所藏艺术品转归英国政府所有,博物馆开始成立。1759年,议会通过法令,正式对外开放。馆内藏品中有古代及中世纪的手工制品和艺术品。人种志藏品在伦敦另一地点的人类博物馆陈列。  相似文献   

20.
国内不少博物馆的文物陈列,存在着"以物为主"和内容形式单一的现象,因而限制了博物馆社会功能的发挥.博物馆文物陈列的宗旨,具有与观众交流文物的历史文化内涵,文物陈列的侧重点是对文物历史信息的揭示和诠释.文物陈列应充分考虑文物的性质、市场经济与观众需求、博物馆社会功能发挥等问题;文物的背景知识展示和展品的编排,要综合展现文明的发展历程;在文物陈列的内容形式上,要力求生动和多样化,增加参与性的动态陈列;知识难度的定位,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传播,也要兼顾专业性和学术性,以满足不同层次观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