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燕赵文化主要由侠文化与儒文化构成,其精神内涵包括:任侠使气、慷慨悲歌、崇儒尚雅、敦厚务实.燕赵文化精神的形成原因有三:边缘性的地理位置生成的悲慨情愫;游牧文化的浸染;儒家文化的影响.燕赵文化精神对燕赵诗人产生的影响表现为:舍生取义的任侠豪气,献身沙场的慷慨情怀,宗经务实的质朴文风.其任侠使气、慷慨悲歌之精神在促成唐诗的风骨形成上起到重要的作用;其崇儒尚雅、敦厚务实之文化品格为唐诗的典重质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古城保定,历史悠久,自古就是中原地区的一颗明珠。燕赵大地,素有慷慨任侠之风。古城保定,从来都是燕赵的人杰地灵之所。打开历史的书页你会不难发现,保定这一方热土,一直就是文人豪杰之乡,经济繁华之地。燕赵岂独古有慷慨之士?如果今天走进保定,你一定会看到慷慨豪爽的保定人,正在以昂扬自信的姿态在建设自己的家乡。在这乐观、积极的建设者中,越来越多了这样一群人的身影——那就是自考毕业生。他们在各个战线上都为保定的建设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自1984年自学考试在保定开考以来,已经有了20多个年头,在这期间自考为保定各个行业培养了大批留得下、用得上的人才。过硬的质量也为自考赢得了广泛的社会信誉,这也就更加促进了自考事业的发展。近年来保定市自考的报名人数和毕业生人数更是越来越多。自考由当初的一叶嫩芽红遍了古城。成绩的背后凝集的是考试工作人员的汗水,在自考开考20周年之际,让我们一起来到保定市教育考试院,来了解一下他们的工作情况,听听他们的心声吧。  相似文献   

3.
燕赵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形成了慷慨悲情、质朴实用的精神特色。但封建社会后期,受京畿文化的影响,丧失了原有文化中的很多精神内容。近现代的中国,命运艰辛,内忧外患,燕赵文化却在这种外力的刺激下得以丰富和充实,重新表现出昂然挺立的生命动力。  相似文献   

4.
燕赵文化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其发韧于战国时期。“任气好侠,悲歌慷慨”是其精神特质,具有质朴原始的特点;燕赵文化具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世代传承中不断升华,日臻成熟,表现为家族化、群体化、理性化和趋同化;其文学创作的风格和作品有一种昂扬悲烈的风格,慷慨多气,称为“建安风骨”。  相似文献   

5.
地缘与性别是文化的两个重要维度,亦是深入探析文学作品的有效视角。河北"红色"小说关于人物两性关系的叙事隐含着独特的性别无意识。特定时期的政治文化与慷慨、勇武、具有庙堂性的燕赵文化在冲撞中融合,赋予文学想象丰厚的性别内涵,相对传统文化的整体性特征产生滑移。  相似文献   

6.
不断提高保定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名城,是适应"大北京都市圈"战略的迫切要求。提高保定文化软实力,必须大力树立和弘扬城市精神、全面提升保定的文化凝聚力,抓紧塑造和唱响文化品牌、积极培育保定的文化创新力,加快发展和壮大文化产业、不断提高保定的文化竞争力,全面传播和展示保定文化、扩大保定的文化影响力,强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凸显保定文化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7.
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中所总结的以"悲歌慷慨"为质性特征的"燕赵文化精神"这一独特的地域文化传统,是由该地区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所形成的,其生成因素主要有三方面:慷慨豪迈的地域民风,英雄豪俊的层出不穷,以及儒学尚质求实传统的发扬.  相似文献   

8.
保定文化特质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保定历史文化、京畿文化、革命文化和现代文化等特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保定落地生根的基源。充分发挥保定文化优势,通过对保定文化资源的建设性保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话语体系呈现保定文化资源,修建"京畿文化"主题广场,建设主题网站等有效途径,以保定风土人情和民俗文化为载体开展活动宣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9.
学者们多关注燕赵文化与齐鲁文化的差异之处,而对二者的相通或相同之处颇少涉及。因地缘差异而区分开来的此两种文化在表象的不同背后隐藏着诸多同质性因素,其中主要的三点为:燕赵文化"慷慨悲歌"中透着"温柔敦厚"的调子,而"温柔敦厚"的齐鲁文化内蕴藏着"慷慨激昂"的旋律;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均孕育出诸多精忠勇侠之士;两种文化均以和为贵、以义为重、以人为本。  相似文献   

10.
"燕赵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燕赵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燕赵极具个性化的民风民俗与地域文化,它表现在诗风上,形成了燕赵以"慷慨悲壮"为主的诗歌风貌。有两次数年边塞之行的高适,就深受此种诗风的影响,并对其个性和诗歌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燕赵文化是燕赵地域文化遗产的全部积累,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燕赵文化源于黄色农耕文化、绿色游牧文化和红色革命文化的冲突与整合。在我国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燕赵文化以其富有历史意义的内涵和精神特质,积累了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燕赵文化是“河北精神”的文化底色,从“文化寻根”的角度对燕赵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整理,能够增强燕赵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和影响力,全面提升河北文化的软实力。  相似文献   

12.
燕赵成语是指与燕赵地域或燕赵文化相联系的成语。好气任侠的燕赵文化精神赋予燕赵成语鲜明的文化特征——雄浑刚健的侠义气质。燕赵成语展现的侠义精神与当代社会的正义精神具有内在关联性。侠义精神中公平正义的价值观与伸张正义的勇气、意志可以作为合成元素,整合到当代社会正义精神中来。  相似文献   

13.
滦河作家群在滦河刚健自强文化精神核心的统摄下形成了明丽质朴、沉雄豪放的创作风格和刚柔相济、兼容并蓄的创作精神,既有燕赵慷慨悲凉之遗风,又有昂扬刚劲之新质。作品具有强烈地域色彩,还表现出浓烈的家园意识、鲜明的时代精神、强烈的忧患意识、深厚的历史内蕴和多样的创作手法等创作特征。  相似文献   

14.
燕赵精神传承了燕赵文化的精华.是需要承继的珍贵遗产。本文阐明了弘扬燕赵精神的重要意义.探究了燕赵精神的时代价值.同时从三方面论述了如何借助现代手段去弘扬燕赵精神,发展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5.
从燕赵“慷慨悲歌”精神的出现,到被广泛认同,乃至成为燕赵地域的文化符号,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文化积淀过程。在这个积淀过程中,燕赵“慷慨悲歌”精神的文化特征日益凸显,内涵不断丰富、清晰、明确,集中体现在“义、气、勇、刚、直、信、廉、耻”等范畴中,形成以“义”为核心,统领“气、勇、刚、直、信、廉、耻”等德目的独特的地域文化精神。同时,“慷慨悲歌”的文化精神也经历了一个生命境界不断提升的过程,由低到高依次为:草莽境界(自然境界)、侠客境界(功利境界)、义士境界(道德境界)、圣贤境界(天地境界)。这是一个由混沌的本能状态,到为己利,再到为义,最后由侠义入圣贤的过程,经过极具燕赵文化特色的四个阶段的提升,实现了“慷慨悲歌”精神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邯郸师专学报》2013,(4):F0003-F0003
以“慷慨悲歌”为精神标识的燕赵文化,千百年来传承赓续,绵绵不绝,不仅深深影响了燕赵火地人文风貌和历史进程,而且与整个中华文化相涵化,成为中华文叫的熏要组成部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面推进,燕赵文化作为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燕赵化是一种极具特色的地域化,其发韧于战国时期。“任气好侠,悲歌慷慨”是其精神特质,具有质朴原始的特点;燕赵化具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在世代传承中不断升华,日臻成熟,表现为家族化、群体化、理性化和趋同化;其学创作的风格和作品有一种昂扬悲烈的风格,慷慨多气,称为“建安风骨”。  相似文献   

18.
地缘与性别,是文化的两个重要维度,亦是深入探析文学作品的有效视角.河北当代小说关于人物文化性格、价值取向、两性关系的叙事隐含着独特的性别无意识.传统性别文化的整体性特征与慷慨、勇武、具有庙堂性的燕赵文化在冲撞中融合,赋予文学想象丰厚的性别内涵.  相似文献   

19.
曹操的四言诗继承了汉乐府"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精神,同时又开创了"慷慨悲凉"的建安诗风。《短歌行·对酒当歌》以"忧"为情感脉络,本文通过探讨曹操为何而忧、何以解忧、解忧之道三个方面来揭示诗歌的情感脉络。  相似文献   

20.
孙德民的“山庄戏剧”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即山庄 (承德 )文化特征。山庄文化是京都文化和燕赵文化的融合 ,既有强烈的政治性和丰富的包容性 ,又有慷慨悲歌的燕赵古风。这种文化特征在孙德民剧作中体现为主旋律情节、现实主义精神和崇高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