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话题作文的命题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本文将按照话题作文命题的语言形式分类,把它分为:独词式话题作文、偏正短语式话题作文、联合短语式话题作文、语句式话题作文。下面将分别对其进行审题分析,并对其写作方法谈一点自己的看法。一、独词式话题作文的审题及其写作指导所谓独词式话题作文是指命题以某一个词语作为一个话题。例如:2001年全国卷以“诚信”为话题的命题,2004年北京卷以“包容”为话题的命题,2004年上海卷以“忙”为话题的命题……等等,皆为此类命题。这类作文的审题首先要弄清楚命题提供的可写作的题材外延,即写…  相似文献   

2.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对之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 ,但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忽视对作文命题的研究。在作文命题时往往出现命题的“盲目性”、“随意性” ;命题的“老化” ;命题的“文学化” ;命题的“偏体”等现象。作文教学如果要有大的改观 ,使之适应新教材、新课程的需要 ,就必须充分审视作文的特点 ,走出上述命题的误区。在作文命题时遵循系统序列训练原则 ;结合讲读教学原则 ;结合学生实际原则  相似文献   

3.
<正>写作指导教育部命题中心《2023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解析》对2023年全国甲卷作文进行解析:“这道作文题文字简洁,意蕴丰富,给考生写作留下充分的思考空间。它不同于以前限制了写作指向的命题式作文,不同于给定了情境任务的写作,也不同于以往的材料式作文。”这“三个不同”,意味着高考全国卷作文命题结束了2015年至2022年的“驱动型新材料”模式,开启了一种全新的命题形式。根据其命题的特点,我们姑且称之为“时新材料式”作文。笔者认为,  相似文献   

4.
“发表式作文教学”是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为推行作文教学改革而实施的一项研究课题。所谓“发表式作文教学”就是针对传统作文教学注重写作的策略、技巧而轻视写作主体(学生)的现象,以发表学生的作文(口头及书面作文)为契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一种作文教学方法。实验过程实行“四级发表”,即:每次作文,组织学生围绕话题或中心进行讨论和交流,小组推荐人选当堂发言,阐述写作的思路或内容框架,这是一级发表;在此基础上各人进行写作,然后把优秀作文选出来,编辑成班级手抄报,贴在教室的墙壁上,这是二级发表;再优中拔尖,选送…  相似文献   

5.
“发表式”作文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其主要表现如下:一、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发表式”作文教学旨在“开发潜能、张扬个性”,保护热情。教师在学生明确习作的目的要求之后,让学生交流写作的材料。这便是“发表式”作文教学中的第一级发表。首先引导了学生从心灵的体验出发,真实地再现生活的体验,真诚地拥抱生活的亮丽,面对平凡的生活,找寻自己写作的素材,全方位“摄取”生活的原生态。激发学生自己心灵体验,使写作纳入个性生命存在和发展的心理及生理要求,即宣泄和倾吐的要求。诚如叶圣陶先生在《论写作教学》中指出…  相似文献   

6.
从近两年中考“话题作文”的形式来看 ,话题作文大致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种类型。一、命题式话题作文。这是一种最简单的话题作文 ,有人称它为话题作文的雏形。命题者直接指定一个“话题” ,让考生围绕它作文。如黑龙江省 2 0 0 0年中考作文试题之一 :以“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 ,除诗歌、戏剧外 ,文体不限。二、导语式话题作文。有人叫它“引语式”话题作文。命题者先铺叙一段话 (这段话不是材料 ) ,把考生引到话题上 ,这比命题式话题作文多了些情境、意象 ,它有利于考生开阔视野 ,拓展思维 ,从而使考生做到人人有话说 ,个个有文写。…  相似文献   

7.
2011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记叙性文章”“说明性文章”“议论性文章”的文体表述调整,为写作教学和中考作文命题指明了方向.中考作文命题文体表述以“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教学文体代替具体文体,必然使新课标追求的培养学生“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写作能力成为一句空话.中考作文命题记叙文概念被窄化,推崇叙事抒情散文,忽视其他写作形式及应用文考查,缺失文学性写作,直接影响着中考作文命题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导向作用.中考作文命题要全面考查新课标规定的具体文体,细化文体考查,创新考查形式,真正培养学生“适应实际生活需要”的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8.
与传统作文教学相比,在“发表式”作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一、学生角色的转变1.从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究者。传统的作文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单纯的写作者,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作文指导,被动地去完成作文任务,被动地接受教师对作文的评判,学习的主体得不到尊重与肯定。在“发表式”作文教学过程中,写作目标由教师与学生一同参与制定;作文指导由教师的单向讲解转变为师生的双向讨论活动;师生共同制定标准、分组讨论、推荐上报优秀作品;佳作赏析由学生包办,病作修改由小组学生合作进行。这样,作文教学的各个环…  相似文献   

9.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作文命题在作文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在作文教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作文命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在有关作文命题的研究中,人们将更多的目光投向作文命题的形式。随着相关研究的进展,目前中国小学作文命题形式多样,看图写话、看图作文、  相似文献   

10.
单一的“老师命题,学生作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缺乏真实的感受和体验,导致学生怕写作文,对写作兴趣索然。如果我们能在作文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可体验和感受的情境,学生的作文就会充满个性和灵气。情境式作文教学模式是提高作文教学有效性的一种可行方法。  相似文献   

11.
作文历来是高三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研究近十年的高考作文题,不难发现,作文的命题形式形成了“三步走”的发展轨迹。第一步是由2004年开始到2006年结束,分别是:“水的灵动,山的沉稳”,“凤头猪肚豹尾”,“人与路”;“第二步”是大踏步进入命题作文时代(2007~2012),分别是:“怀想天空”,“好奇心”,“品味时尚”,“绿色生活”,“拒绝平庸”,“忧与爱”;2013年在命题形式上又有了新的变化,由原来的命题式作文改成了提供材料,自主立意的形式,也就是现在所谓的“材料作文”或“新材料作文”,命题方式的改变,不仅使语文考试的难度增强,而且对新课程改革下的考生提出了更高的思维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12.
综观2002年中考作文试题,在占据绝对地位的话题作文试题中,至少出现三种命题方式:直陈话题式、“供料加话题”式、“供料加自寻话题”式。其中第三种方式,是中考命题改革的最新成果。由  相似文献   

13.
纵观2002年中考作文试题,在占据绝对地位的话题作文试题中,至少出现三种命题方式:“直陈话题”式、“供料+话题”式、“供料+自寻话题”式。其中第三种方式,是中考命题改革的最新成果。由于它继承了传统的材料作文具有限制性的特点,又保留了话题  相似文献   

14.
高考作文——一颗重重的砝码,它不仅影响高考成败,也关系到对中学教学导向,因此,作文命题就成为考生、教师、家长,乃至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自1990年以来,作文命题独具特色,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其导向由应试式考查转向了素质能力的测试,从而也引导中学作文教学迈向了素质教育的大门。纵观8年来的作文命题,除了1994年只有《尝试》一篇作文外,均采取了两篇作文,两种文体的命题方式,而且均为材料作文。几年的命题,纵向比较,看似难以捉摸,无所适从,但静静想来,深深领悟,却不难发现,这中间  相似文献   

15.
在长期的作文教学中,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作文教改尝试,其中之一,就是作文的体验教学。所渭作文的体验教学,就是在教学中积极创造现实的情境,使学生真切体验教学的内容,根据实际的写作要求把握写作要点,培养学生实际的操作技能,以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传统的作文教学,一直采用“描摹法”——从命题到篇章结构,到运用技法,结合若干优秀范例,一一“教”之。这种传统的“直白式”教学,存在着这样的  相似文献   

16.
作文教学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命题的随意性,随便出一个题目,让学生去作文,不考虑命题上下篇有无内在联系,不研究作文教学上的系统性和连贯性,这势必要影响作文的效果.那么,一学期的作文教学应当怎样命题呢?上下联系,同中求异的方法.可资借鉴. 孔子说,“温故而知新.”“温故”就是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知新”就是在“温故”的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讲究作文命题的“求同”,就能“温故”,“求异”就能“知新”,二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首先,要研究命题的求同联系.求同联系就是上下命题的内在联系,提倡一种体裁要相对集中.  相似文献   

17.
这道作文命题是全命题的变式,呈“导语 标题 要求”的形式,是近两年全国各地中考中出现的作文命题新题型。  相似文献   

18.
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我根据自己的体会,谈谈作文教学“三忌”。一忌“老生常谈”的命题。教师的命题必须在不断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以人为本、关注人的发展、促进人的发展”,依据语文课程标准,作文教学应该在新课改中有多方面的转向,其命题由单一转向多元化,开放化,作文批改由专制式评价转入互通、交流式。作文教学不再是机械地完成教学任务,而是真正做到使学生可以“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抒我情”。课程改革使作文教学旧貌换新颜。  相似文献   

20.
一、“后”作文教学的弊端多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我们所注重的往往是“后”作文教学——也就是从学生开始提笔作文之“后”开始的作文教学。“后”作文教学大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命题。命题之后的审体和解题的教学。2.批改作文。对学生已经形成的文章做书面或者口头的批改。3.作文评讲。对学生已经形成的文章做批改后的口头评讲。这种“后”作文教学的传统模式已经贯穿了中国上千年的历史。中国教师几乎从来都是这样教作文的。鲁迅先生在谈到他学习写文章时说过的“突然有一天发现自己作文本上圈圈多起来,而叉叉少了下去,于是终于学会了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