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个论题是我长久以来的困惑。阅读教学搞得热热闹闹 ,但有一个基本的问题 ,阅读教学教什么?有人说了 ,当然是教会学生怎样阅读。照此说法 ,假若没有经过阅读教学的训练 ,人们就不会阅读?有没有经过阅读训练会有多大的差别?思考再三 ,我觉得阅读教学应该有下面这些内容 :教经典以我的理解 ,校内阅读和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不同的意义 ,作为校内阅读应该引导学生阅读经典(其实 ,也就是教材的选文应该经典)。所谓的经典 ,应该是能经得住时间和空间变化 ,经得住意识形态变换考验的 ,是人类与本民族文化的精华、人类精神文明的凝聚点。引…  相似文献   

2.
在参加语文教研活动的时候,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我在阅读教学中耗时最多,甚至一点一点地讲解,但收效总是甚微."从这里可以看出一些教师从根本上没有理解阅读教学的实质.阅读教学不应该是教师支离破碎的讲解行为,而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更是师生各自的个性活动,无论是阅读的内容,还是途径、感悟、评价、体验等都带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因此,教师也应当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现实.转变教学观念,激发兴趣,强化学法指导,带领他们一起快乐地欣赏"阅读教学"这道靓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3.
亲近文学     
一个希望优秀的人,是应该亲近文学的。亲近文学的方式当然就是阅读。阅读那些经典和杰作,在故事和语言间得到和世俗不一样的气息,优雅的心情和感觉在这同时也就滋生出来;还有很多的智慧和见解,是你在传统的课堂上和别的书里难以如此生动和有趣地看见的。  相似文献   

4.
许英军 《考试周刊》2014,(14):56-5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换言之,阅读教学必须保证学生享有充分的主体性,这是由个性化学习规律决定的。我就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谈谈体会。1.注重平等对话,营造和谐氛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平等对话过程。在平等对话中,教师应以平等的身份对待学生。不但要尊重学生的智慧、情感和志趣,而且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尊重他们的独特见解,努力构建民主、和谐、融洽、互动的对话平台,给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阅读提供自由、宽松的人文环境。只有这  相似文献   

5.
正从事语文教学工作这些年来,一个严峻的现实仍摆在我们面前:师生投入阅读的时间和精力最多,但学生的阅读能力却没有多大提高,不少学生面对一篇文章,连最起码的内容、主旨都不能准确地把握,更不用说评价和赏析了。因此在教学中,我一直在思考语文阅读教学,因为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也许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经典是人类优秀思想的记录与保存,是当下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的源头活水,是生命智慧教育的最佳载体。因此,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经典,阅读经典,在经典阅读中进行实现素养提升。我们应帮助学生追寻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促进他们全面自由地发展。  相似文献   

7.
常洁 《语文天地》2014,(11):56-57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阅读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个性化阅读需要学生有自己的阅读感悟和体验,能够在阅读中质疑与问难,形成一定的创新认识和观点,能在合理分析和探究中得出与众不同又有理有据、自圆其说的个性化见解。但是在现实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还是比较欠缺的。  相似文献   

8.
戴玉俐 《考试周刊》2011,(60):59-60
新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显然,这里强调的是阅读教学的个性化。由于每个学生知识经验、生活经历和个人气质的不同,他们在阅读过程中会运用不同的方法、策略。阅读教学的个性化就是指学生在阅读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化行为和阅读后产生的独特感受、独特认识、独特见解和独特体验。在全社会大声疾呼“张扬阅读个性”的今天,语文老师更应重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但在现实的农村小语阅读教学中,往往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相似文献   

9.
朱兰香 《语文天地》2014,(31):56-57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阅读教学重视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培养。而个性化阅读需要学生有自己的阅读感悟和体验,能够在阅读中质疑与问难,形成一定的创新认识和观点,能在合理分析和探究中得出与众不同又有理有据、自圆其说的个性化见解。但是在现实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这方面能力的培养还是比较欠缺的。一、高中阅读教学现状分析传统阅读教学模式单一、形式枯燥。教师在课堂导入后,多是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作者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有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也对学生的阅读量做了明确的要求。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教会学生如何阅读,这样才能提高学习效率,让他们好读书、乐读书,从而真正地掌握并运用这门语言。那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自能阅读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阅读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侧重在语篇阅读方面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什么样的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既能让学生感兴趣,又能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从而达到预期的授课效果,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点见解。  相似文献   

12.
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可以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启迪智慧、提高素养.现代人文素质的弱化,一定程度上是由于对传统经典阅读的漠视.一所成功的院校应该人文教育与其他教育并重,但现实与这些要求之间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文章通过对大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这对良好阅读风气的形成,人文教育的强化将产生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什么是阅读?阅读又有什么作用?或许,这样美妙的事情,我们就不应该让它沾染功利的色彩。对于我来说,这已经成为一种生活习惯。但还是不能否认它的存在,它不断地滋润着内心的花朵,催促着我将内心的情绪以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我的某种希望是,你们能够借助语言的翅膀,飞过山川和湖泊,世界美如斯。而现在,却必须要回到现实之中。面对这篇文章,面对这本书的编辑,我产生了沉重的疑问:难道阅读就是为了去迎合什么吗?这样的迎合有意义吗?还有更多更尖锐的问题。但此时,对于你们——必须要经历一次标准化作文考试——更为关心的应该是:这样的迎合有效…  相似文献   

14.
“经典阅读”遭遇“地下阅读”的围堵已是不争的事实。如果用“存在的就是合理的”为青少年读者辩解,言辞似显偏激。然而,“黄金放错地方就不一定是宝贝”,经典阅读同样存在着“适合的才是最好的”这一现实问题。笔者从二十年阅读教学的实践中深切地体会到:青少年在经典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适合”、“适当”、“适用”等方面的障碍亟待正视。经典:缺乏适合的时代内容阅读是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是精神发育的重要方式。不可否认,经典具有跨越时空的精神辐射力,然而中学生是现实生活中的人,要他们与精神大师对话,首先面临着是否有共同话题、共…  相似文献   

15.
阅读是语文课程中极其重要的学习内容。现代的阅读观认为,一般意义上的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则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应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形成的独立见解,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品质的形成,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发展。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个陛在阅读中飞扬呢?我认为具体应该注意这么几点:  相似文献   

16.
阅读教学中,我们常会际遇这样一种情状:一篇经典的文章,教师自以为妙不可言,学生却觉得索然无味;我们熟视为闪光的地方,他们却看成暗淡的所在。这就需要我们先制造阅读的黑暗,而后点燃文本的光明。《小橘灯》临近结尾时有这样一句被我们反复称好的文字:"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  相似文献   

17.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见解,但这并不表示个性化阅读就不需要教师的评价与引导。在个性化阅读中,教师的正确评价会使学生的个性化见解更深刻、更精彩;反之,则会使学生的见解趋于肤浅,甚至有悖于语文课程追求的文化价值。在提倡个性化阅读的今天,我们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见解,同样要重视教师的智慧评价在个性化阅读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标中重点强调了阅读的重要性,做好阅读教学不仅仅是阅读教学本身的问题,还关系到写作的问题,阅读教学做好了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依据教学经验,要想做好阅读教学就要从语文教学实际出发,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同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形,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适合他们的方案,采用适合学生的方法,引导他们充分阅读和理解,稳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要把阅读活动变为学生自我探究、自我体验的活动,使学生在富于个性的阅读活动中发展阅读能力,强化阅读体验,感悟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水平。因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样才能回归阅读教学的“原点”,彰显学生的智慧。  相似文献   

20.
阅读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本能力,而小学生的阅读更是我们语文老师注意的问题之一。做好阅读教学不仅仅是阅读教学本身的问题,还关系到写作的问题,阅读教学做好了可以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依据教学经验,要想做好阅读教学就要从语文教学实际出发,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同时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形,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适合他们的方案,采用适合学生的方法,引导他们充分阅读和理解,稳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