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师:老师带来了一些小蝌蚪,小朋友们仔细看看,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实物演示)生:小蝌蚪的头很大,像一粒大黑豆。生:小蝌蚪的尾巴很长。生:它的全身是黑灰色的。师:是呀,可它们的妈妈一点儿也不像小蝌蚪这个样子。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它们的妈妈的?请小朋友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小蝌蚪找妈妈的事?(生默读)生:课文的第2、3、4自然段写了小蝌蚪找妈妈的事。师:请大家听听2、3、4自然段的录音,再看看画面,请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教师将2~4自然段制成动画,CAI课件演示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学生复述)师:对了,请小朋友…  相似文献   

2.
[片段]师:现在我们先看看在2、3、4自然段中,兔妈妈、小黑兔和小白兔都说了什么。从它们的话中,我们知道了什么呢?先读一读,再分学习小组讲一讲。(生自由读,小组交流。)师:先看妈妈的话(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在“最出色”和“最大”下面加点)。大家听,“你们今天谁跑得最出色?我奖给他一个最大的蘑菇!”多亲切呀!妈妈是多么关心自己的孩子啊!大家读一读,读得亲切点。(生自由试读。)师:小黑兔听了妈妈的话是怎么说的?生:小黑兔得意地说:“得了第一名。”(生做得意的动作。)师:(出示插图2,说图意)大家看画面,想像一下当时小黑兔和乌龟赛跑的情…  相似文献   

3.
片段一(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读写例话中的第一自然段 ,指名朗读并请学生归纳出两种归纳段意的方法。 )师 :第一种方法是什么 ?生 :一个自然段为一段的 ,抓住重点句来归纳。师 :课文第二段就属于这种情况。如果一段中只有一句话 ,怎么办呢 ?生 :(讨论后回答 )可以抓住段落中的重点词来归纳。师 :读写例话中介绍的第二种归纳段意的方法是什么 ?生 :几个自然段为一段的 ,抓住主要内容 ,舍弃次要内容。师 :你们用这种方法来归纳课文第一段的段意 ,看行不行得通 ?舍弃哪一段 ,又抓住哪一段 ?生 :老师 ,这一段中 ,自然段之间的关系都是并列的 ,…  相似文献   

4.
《司马光》是小学语文第二册课本中的讲读课文。我在教学中根据一年级学生的特点 ,设计了多种方法使学生能轻松地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 ,突破了教学重难点 ,完成了教学任务 ,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一、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第二自然段时 ,我设计问题 ,先让学生初步感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师 :“他”指的是谁 ?生 :“他”指的是司马光。师 :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 :第一自然段刚介绍了司马光。师 :你真棒 ,能联系上下文思考问题。教学第三自然段时 ,我又这样设计问题 :师 :有一个小朋友爬到假山上玩 ,怎么会掉进大水缸里呢 ?…  相似文献   

5.
(讲读第一自然段) 师:这一自然段,是个长句子。它告诉我们什么? 生:李时珍是明朝的一位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他是湖北省蕲(qi)春人。 (讲读第二、三自然段)  相似文献   

6.
正【片段一】师:词语学得不错,课文读得怎样?下面来检查一下课文的朗读。打开课文,这课有7个自然段,标上了吗?谁来读第1自然段?(生读)师:读得非常正确,你让我知道了杭州很美。谁再来读读这段?(生读)师:你让我感受这是个美丽的早晨。听老师来读读。(师示范读第1自然段)师:同学们,这是一个美丽的城市,这是一个美丽的早晨,那么这预示着故事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结局呢?生:美好。师:让人满意的结局。同学们,在写人叙事类的文章中,作者写景不是随随便便写的,他写景是为了后边的故事发展做铺垫的。谁来读第2自然段?(生读)  相似文献   

7.
案例师:同学们,学到这儿,你们还有什么疑问吗?生A:课文第十自然段写“到了河伯娶媳妇的日子,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我觉得“站满”一词用在这里不够准确。师:你能说说不够准确的理由吗?生A:因为课文第一自然段写邺“田地荒芜,人烟稀少”,而这里又写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这不是前后矛盾吗?师: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师面向其他学生)同学们,你们有和他一样看法的吗?生:我也认为“站满”一词用得不够准确,因为课文第六自然段写“有女孩的人家差不多都逃到外地去了”,所以这天漳河边上不可能站满了老百姓。生:还有,课文第八自然段写到邺“年…  相似文献   

8.
正【教学片段一】第一次执教第2、3自然段师:这么美的植物到底是什么呀?生:这是花生。师:听了蚯蚓的话,小松鼠知道了这是花生。这时他心里是怎么想的?(默读第2自然段)生:他想,等花生结了果,我就去摘下来,留着冬天吃。师:小松鼠有了这么美好的打算,又多么想尝尝花生的味道啊!那他是怎么做的呢?生:他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结果了没有。师:如果你是小松鼠,你心里会怎么想?你会怎么做?生:我会想花生果去哪里了?生:我会去别的地方再找花生果。  相似文献   

9.
<正>同课异构的课堂教学,往往在对比中一分高下,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前不久,《嫦娥奔月》一课两则不同的教学设计吸引了我:教学片断一:师:同学们,请你说一说,第一自然段写了一件什么事?生:写的是后羿为民除害,射下了九个太阳。师:后羿是怎样为老百姓除害的?生:他登上山顶,运足力气,拉满弓,一口气射下九个太阳。师:从后羿射日的动作中,我们可以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相似文献   

10.
毛菊红 《教师》2014,(33):107-107
正崔峦老师谈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主要抓三个环节:一是准确挖掘文本,解读文本;二是精心设计教学设计;三是灵活运用课堂生成的教学资源。笔者以《小池塘》一课教学片段为例,谈谈感情朗读指导方面的体会。片段1:教学第1自然段师:自由读一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小池塘美在哪儿?生1:小池塘像美丽的大眼睛。师追问:为什么说小池塘像美丽的大眼睛呢?  相似文献   

1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在教学中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个性化阅读教学成为当前教学一道亮丽的风景。毋庸置疑,这种教学使课堂气氛热烈,使学生学习积极性高涨,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然而,我们在反思时,也看到了其中的浮躁和浅薄,甚感忧虑。请看下面一则课例(人教版第五册《亡羊补牢》):当教完第一自然段后,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师:文中的那个人发现少了一只羊后,他是怎样做的?生1:羊已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生2:(补充)他不愿去修羊圈。生3:(补充)后来,他把羊圈修得结结实…  相似文献   

12.
【片段1】(教学第2自然段)师:刚才我们说小女孩摘了几片花瓣送给她的妈妈,课文的第几自然段是写小女孩摘花瓣的?请你找出来,用心读,仔细想,能从中读出小女孩的懂事吗?(学生自由读第2自然段)师:小朋友,读着读着,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生1:我仿佛看到了一个小女孩俯在花前,在小心地摘花瓣。  相似文献   

13.
师:读读第一自然段,看作者是怎样描写花朵的开放的。(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师:有了自己的感受吗?我们按照花朵开放的时间顺序来交流一下。师:谁来读牵牛花?生:“凌晨四点……昙花却在九点左右含笑一现。”师:你发现了吗,作者是怎样写小喇叭的。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本的人文内涵非常丰富,学生对文本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于是一时间,个性化阅读教学在课堂中成为了一种时尚。不可否认,它使课堂热烈了,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了,学生的个性得到了超乎寻常的张扬。然而,在这看似繁华的背后,我们也看到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浮躁和浅薄,令人深感忧虑。请先看下面一则课例:人教版(以下同)第五册13课《亡羊补牢》。当教完第一自然段后,教师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师:文中的那个人发现少了一只羊后,他是怎样做的?生1: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呢?…  相似文献   

15.
在辽宁省小学语文“新课程新课堂”研究课观摩活动中,笔者听了大连市甘井子区松山小学李文老师执教的人教版义务教育教材五年级《鲁本的秘密》一课。在教学过程中李老师与学生进行了民主平等的交流,实现了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对话,达到了三者感情的交融。一、预习生成,激发兴趣师:说说通过预习你知道了什么?生:我知道了作者是美国的夏尔玛,课文是由谈政华翻译的。生:我知道课文讲述了鲁本为了给妈妈买胸针付出了很多努力。生:……师:养成预习的习惯多好啊,多有收获啊。师:你认为鲁本怎么样?生:他是一个孝顺的孩子。生:他很爱他的妈妈。生…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既要有教师的“训”,又要有学生的“练”。怎样“训”和“练”?让我们来看看刘秀云老师教学《画鸡蛋》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两句话的教学片断: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句话,说 说你知道了些什么。生1:我知道了达·芬奇画画很好。师:老师刚才怎么说的?生2:老师说,读第二自然段的第一、二两句话,说说 知道了什么。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校内教研活动中,我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25课《灰椋鸟》。在学习该课文的第4自然段时,为了帮助学生理清表达顺序,领悟表达方法,我经历了两次教学实践——【第一次教学】师:同学们,这个自然段有点长,如果我们分层的话,可以分为几层呢?生:(思考片刻)应该是3层。师:理由是什么呢?生:一般来说,都是第一句为一层,中间为一层,最后一句为一层的。  相似文献   

18.
[片段] 师:问大家几个问题:卖鱼的人叫什么名字? 生:文中没介绍. 师:多大年龄? 生:文中没介绍. 师:长什么样? 生:文中也没有介绍. 师:性格特点、爱好等,什么都不知道,就告诉我们他是一个卖鱼的人.(在课题周围画上许多小问号)大家看第2自然段,谁来读一读.(指学生读,评价) 师:这一段有几句话?你看一看哪些地方奇怪?平日我们是怎样的.而卖鱼的人又是怎样的呢?  相似文献   

19.
强红权老师执教的《船长》在全国第五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中获得了一等奖。听过这堂课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他的朗读指导实在、有效,能看出学生明显的进步。在以读为本,追求朗读与语文多元目标有机整合的今天,这种现象确实值得人思考与剖析。下面我撷取片段试着赏析:师:诺曼底号遇上了一场可怕的灾难。课文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场灾难啊?生:(齐)第二自然段。师:请同学们迅速地读一读,你觉得从哪里可以感受到这场灾难的可怕?评:快速地读课文,是学生快速捕捉有用信息的策略,表面上它不是在直接提高朗读能力,但它是学生走近文本,学习文本…  相似文献   

20.
“阅读期待”,是读者阅读之前内心所预想的情景、包含的期望,反映读者的知识层次、个人爱好和阅读能力,构成一种综合的阅读要求和欣赏水平。学生的“阅读期待”,很大程度上决定阅读能否深入。那么,如何在课堂上运用“阅读期待”,使“阅读期待”发挥作用呢?一、在期待中投入案例:《我的外公》师:用“我的外公”说一句话。生:我的外公很爱读书。生:我的外公学问很大。师:你是从哪儿了解到的?生:从课文第一自然段。师:轻声自由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还想知道些什么?生:我想知道外公为什么能有满肚子学问?师:你想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吗?请你继续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