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实验室中想办法将水和酒精的混合液中的水和酒精分离开来,一般是利用水和酒精的沸点不同,给混合液加热分离水和酒精。笔者以为,利用水和酒精的凝固点不同,将混合液放到冰箱或其它冷却器中冷却到水的凝固点时,水就凝固成冰,而酒精则仍是液态(水的凝固点为0℃,而酒精为-117℃),待水完全凝固后取出冰来,就实现了水和酒精的分离。  相似文献   

2.
初中物理第一册(人教版)第49页有一道习题:设计一个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酒精的办法,在批改作业时,发现一个学生的答案是:把盛有酒精和水  相似文献   

3.
九年义务教育《物理j第一册(人教版)课本中,有这样一道习题:设计出一个从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中分离出酒精的方法.很多同学设计的方法是;将混合液体的温度降低到稍低于OC,这时,水进团成地。而涵使仍然是液体.将冰取出,在原来海混合液体容器中剩下的出是日篇.同学们的这种方法,是从酒精和水的熔点不同,若其中的一种物质是固体,另一种物质是液体的话,这两种物质便可分开的角度而设计的.它看似原理正确且简单易操做,但实际上是行不通的.实验表明,从不同物质的烙点不同出发,将物质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是办不到的.水和酒精的混…  相似文献   

4.
自然界中的水从表面开始结冰,大家知道这是由于水在O℃到4℃之间是热缩冷胀(反常膨胀)的缘故。但均为O℃的水仍从表面开始结冰,这是什么原因?.本文对此作一解答。物质的凝固点与压强有关。凝固点和压强的关系,由克拉珀龙公式可知:dT/dp=T(υ液-υ固)/r,对于水液相密度比固相密度大,即υ液-υ固<0故,dT/dp<0,即水的凝固点随着压强的升高而降低的。而水内部的压强是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的。可见,水的凝固点是随着水的深度的增加而降  相似文献   

5.
一、现行教材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北京师大编《无机化学》等教材关于三相点、凝固点的描述有些不妥,特作如下的探讨。书中对凝固点的叙述前后矛盾。含糊不清,使初学者感到无从理解。书中第二章第一节写道:“某物质凝固点(或熔点)是该物质的固相和液相蒸气压相等时的温度。这时固液两相可以长久共存。常压下水和冰在0℃时蒸气压相等(4.579mm·Hg),两相达成平衡,所以水的凝固点是0℃,当外界压力改变时,水的凝固点变化极小(见水的  相似文献   

6.
【原题】两个杯子,第一个盛着1千克酒精,第二个盛着1千克水.从第一个杯子里取10克酒精倒进第二个杯子里.搅匀后,再从第二个杯子里取10克水与酒精的混合液倒回第一个杯子里.经过这么一来一往两下子之后,问原来盛水的杯子里的酒精比盛酒精的杯子里的水多呢、少呢、还是一样多?[1]对于这个问题,很容易做出错误的回答:“从第一个杯子里倒进第二个杯子里的是10克酒精,而从第二个杯子里倒进第一个杯子里的是10克水与酒精的混合液,因此原来盛水的杯子里的酒精比盛酒精的杯子里的水多.”实际结果并不是这样.之所以会答错,在于没有考虑到从第二个杯子…  相似文献   

7.
买一瓶纯净水放到冰箱的冷冻室(-18℃左右)中,两个小时之后把它拿出来,你会发现水的温度已经低于0℃,但是水并没有结冰!为什么?是不是冻的时间不够长?把它小心地放回冷冻室.轻轻地关上冰箱的门,再冷冻一个小时,然后取出来.你会发现水的温度已经远远低于0℃.  相似文献   

8.
题目1 一天,小明放学回家看见他的妈妈炒菜时油锅着火了,妈妈迅速盖上锅盖,一会儿火灭了,小明很好奇,想对物质燃烧及灭火原理探个究竟.于是,他回到学校询问了化学老师,老师没有直接回答他的问题,而是与小明一起做了以下四个实验:  相似文献   

9.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小明家计划这个月进行一次游泳比赛.于是,小明从自己的钱包里拿出了30元钱,想买些吃的,再给自己选一个游泳帽.他来到超市后选中了两种食品和水:  相似文献   

10.
小明是个十分淘气的孩子,不爱上学也不爱学习,三天两头逃学,不是打架斗殴就是到网吧玩游戏,甚至还有几次夜不归宿。他的老师将此情况反映给了小明的家长,小明挨了一顿揍,可这只管用了几天。小明的母亲虽然每天千叮咛万嘱咐,小明好像没有听到似的。家长该想的办法都想了,但没有什么效果,家长伤透了心,真没了办法,对孩子失去了信心。  相似文献   

11.
1+1≠2     
一杯水加一杯水等于两杯水,一杯酒精加一杯酒精等于两杯酒精。那么,一杯水加一杯酒精等于两杯水和酒精混合液吗?别忙回答,还是先来做个实验吧!一、实验材料有刻度的盐水瓶两只、水、酒精。二、实验方法将同样体积的水与酒精分别倒入两只盐水瓶中,比较一下刻度,记下。再将盐水瓶里的酒精全部倒入水瓶里。勿让一滴酒精倒出瓶外,检验水和酒精混合液的刻度。这时你会发现,混合液的总体积小于纯水体积与纯酒精体积之和。三、实验原理为什么水与酒精混合起来,体积小了呢?原来酒精和水可以互溶,因酒精分子、水分子之间都有一定的间隙,…  相似文献   

12.
题目:小明的新家想安装一台无水箱式电热水器,这种电热热水器当冷水流过它时,就能达到要求的温度而立刻从喷头流出供淋浴.已知冷水的温度为15℃,淋浴所需热水的温度为40℃,电热水器一分钟流出热水的质量约为4 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相似文献   

13.
问1:有人说“冰比水要冷些”这话对吗? 答:冰和水谁冷谁热,应看它们温度的高低.生活中,常见的冰温度往往低于0℃,常见的水温度往往高于0℃,且用手摸上去,冰还要熔化从手上吸收热量,因此,冰摸上去比水要冷.事实上,冰和水的温度也有相同的时候,如0℃的冰和水;也有冰的温度比水高的时候,如在20600大气压下,冰的温度为76℃. 问2:冬季,当气温降至0℃时,河水能否结冰? 答:水结冰是凝固现象,需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温度达到凝固点0℃;二是能够继续放热.冬天,当气温为0℃时,河面上水的温度也为0℃,达到了凝固点,但水温与环境温…  相似文献   

14.
通用小学数学教材第四册第55页14题:“小明今年8岁,他的父亲38岁。小明多少岁的时候,他父亲的年龄正好是他的2倍?”该册教学参考书第32页写道:“这道题可以这样解答:38-8=30,当小明30岁时,他父亲的年龄正好是他的2倍。”我认为这样列式人们容易误解。因为算式38-8=30所表达的意义是:父亲与儿子小明现在的年龄之差,也是他们任何时候的年龄差。由于父亲的年龄是小明的年龄的2倍时,这个年龄差恰好是小明这时的年龄的(2-1)倍,所以算式应为:(38-8)÷(2-1)=30(岁)。  相似文献   

15.
某学校“STS”活动课前往酒厂进行实地考察活动,同学们了解到白酒是发酵后的粮食酿的,酒精是从酒糟中蒸煮汽化出来的,其装置如图。因为汽化要吸热,所以要在锅灶下加热,蒸锅实际上是一个汽化池,将其密封后仅与输气管相通,然后将汽化后的酒引入冷凝池后再注入酒罐。罐里的白酒的度数很高, 一般不宜饮用,需要与适量的水勾兑(混合)后才能出售。有关行业规定:白酒的“度数”是指气温在20℃时,100毫升酒中所含的酒精量。试回答:  相似文献   

16.
今天是小明的12岁生日。下午一放学,小明背着书包就兴冲冲地往家里跑。回到家,小明惊呆了:原以为爸妈在家里给他做生日饭,没想到家里一个人也没有!小明想了又想,是不是爸妈上街为他挑选生日礼物去了?想着想着,小明高兴起来。他跑进了书房,赶紧写完作业后,在客厅一边看电视,一边等爸爸、妈妈回家。10分钟,20分钟,一小时,两小时……小明一直等到晚上7点多钟,也没见爸爸妈妈回来。这时,小明再也忍不住了,哇哇地哭出声来:“呜——呜——爸爸妈妈怎么还不回来给我过生日,你们是不爱我了吗?”小明哭了将近一小时,肚子饿得咕噜咕噜叫。这时候,他想…  相似文献   

17.
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常见的液体温度计有水银温度计、酒精温度计和煤油温度计.而水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液体,为什么液体温度计的测温物质不选用水呢?主要有下面三个原因:(1)水的凝固点与常见温度接近.人体的正常体温在37℃左右,人体觉得舒  相似文献   

18.
数学的魅力     
从前,有个小孩叫小明。他从小不爱学数学,现在已经上三年级了,却只学会一百以内的加减法。有一天,小明去图书馆看书。突然,他发现了一本封面特别漂亮的书,书名叫《数学的魅力》。小明有点好奇了,就把书拿了起来。当他打开第一页时,一道刺眼的光芒从书上射出来,接着,小明突然不见了!原来,小明走进了这本书的世界!当他睁开眼睛时,看到一个美丽的天使站在他面前。小明惊讶地问:“这是哪儿啊?”天使微笑着说:“这是一个没有数学的城市。”说完,天使就消失了。小明好奇地往前方走去。一会儿,他来到了一条小河岸边。突然,他听到两个人大声说话的声…  相似文献   

19.
一天,小明在花丛里玩耍,他看见花里有一只小蜜蜂在采蜜,他想抓一只放在家里。他刚要动手抓,蜜蜂认为小明要攻击它,飞快地飞过去叮小明。小明看见地上有一块木板,赶紧拿起来打蜜蜂,没有打着,反而被小蜜蜂叮了一下。小明哭喊着跑回了家,对妈妈说:“我被蜜蜂叮了。”妈妈说:“你一  相似文献   

20.
小明在一所重点中学上学,平时住校。与同学们交往时,小明惟一觉得失落的是不少同学都有手机,自己没有。小明也想向父母要,但一想到自己家境并不宽裕,几次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他下决心节省伙食费自己买手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