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度报道是读者阅读的需求所在,也是报纸媒体的核心优势所在。报纸媒体要把开发和挖掘的重点集中到深度报道上来,做出具有独特性、深刻性和思考性的深度报道,提升报纸媒体的核心竞争优势。本文就如何挖掘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提出了一些见解。  相似文献   

2.
报纸、电视从媒介自身特点出发,形成了各自的深度报道样式,出现了一些品牌栏目,在受众中产生广泛影响。媒体网站要想在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市场竞争中得到稳固发展。只有在新闻信息的深、专、广、全等方面下功夫,充分利用信息来源丰富的特点,整合传统媒体的优势以及网络媒介的长项,才能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竞争实力。因此我以为,深度报道是媒体网站发展的一个竞争着力点。  相似文献   

3.
张辉 《视听纵横》2005,(4):95-96
深度报道一度是报纸的优势,是报纸与广播、电视新闻竞争的重要手段。然而短短几年中,电视借鉴报纸这一报道方式,结合自身特点,形成了深具电视特色的深度报道.弥补了以前只报道无深度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在电视成为人们获取新闻的快速媒体和网络日渐普及的情况下,晚报要赢得读者,必须发挥报纸深度报道的优势,从提高报道质量入手。去年,我们《牡丹晚报》针对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深度报道,使我们今年的报纸发行量比2004年增加了一万多份。实践证明,报纸发挥深度报道的优势,这条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王建 《新闻知识》2007,(6):87-88
深度报道历来被称为报纸宣传的“重武器”,是报纸与其他新闻媒体竞争的一张王牌。地市级党报相对中央和省级党报而言,地域受限,读者范围小,竞争力弱,参与媒体竞争既不如省级党报,也不如一些都市报。在这种情况下,地市党报必须对自身优势进行准确  相似文献   

6.
在报业竞争激烈的情况下,1985年创刊的《中国化工报》,由于较早开始了市场化运作,不断深入行业,贴近企业,日渐成为业界公认的行业权威媒体。在行业深度报道上的独特优势与社会综合类报纸相比,产业报在行业深度报道方面有其独有的竞争优势。产业报拥有一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编辑记者,具有做好产业深度报道的天然优势。  相似文献   

7.
刘玉燕 《青年记者》2006,(22):47-47
新闻竞争日趋白热化,它不但表现在抢时效、争首发,同时也在拼原创、比深度。读对新闻媒体的认知度与满意度,不仅建立于新闻时效上,而且还建立于深度报道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深度报道是新闻媒体争夺受众的制胜法宝之一。与广播、电视、网络媒介相比,虽然报纸在争抢新闻时效上暴露出来的劣势显而易见,但由于传媒自身的特点,完全可以在深度报道上寻求自己的优势。作为地方党报,其竞争对手还有同城的诸多纸媒体。由于同一区域的新闻交叉重复不可避免,因而为了凸显与其它报纸的差异性而赢得更多的读,报纸之间的新闻较量往往集中在深度报道上。  相似文献   

8.
当下,受众不再满足于简单化、表层化的报道,对信息深度、广度的需求日益增长。全方位、立体化的深度报道,成为了报纸与其他媒体竞争致胜的利器。党报如何做好深度报道?笔者认为,可以从"发挥党报优势加强策划,另辟蹊径做好独家深度报道"和"对民生热线刨根问底,抓好追踪式深度报道"两方面来"突围"。  相似文献   

9.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深度报道,是报纸应对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新闻媒介在深度报道上的投入和取得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面对信息技术进步和新媒体兴起后国内、国际之间日益激烈的新闻竞争以及受众越来越高的需求,我们应认真思考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深度报道,在质量、品种、写作技巧、时效等方面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10.
冯静柏 《记者摇篮》2008,(12):29-30
如今,新兴媒体的崛起使得以往传统媒体——以报纸为代表的平面媒体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其实作为纸媒报人,完全没有必要为此杞人忧天,因为平面媒体在与新媒体的竞争中还有其优势,它的独家性、权威性、正规性、报道的深度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兴媒体所不能取代的。就目前的媒体竞争而言,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简称“《21》”)现在已成为一张每周发行5期的日报,但在报纸定位上仍强调深度报道。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21》以深度报道起家,其渊源可以追朔到《南方周末》,“遗传基因”决定了这张报纸不可能主发那些消息类的新闻;二是,报社的决策层意识到,作为一张传统的报纸,在速度上无论如何没办法同网络竞争,但读者手拿一张报纸阅读深度报道的愉悦感却是纸媒体的优势之一。  相似文献   

12.
冯丽 《报刊之友》2010,(12):142-143
媒体竞争和互联网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传统报纸媒体面临严峻的生存与发展挑战。本文以如何做好报纸编辑为切入点,寻求报纸摆脱困境的途径。新媒体的出现,给报纸生存带来危机也带来发展新机遇,关键是要敢于摸索和实践。在新的媒介环境下,报纸编辑需重新定位,变被动为主动,做好报纸的"决策人";整合网络信息,借力新媒体为我所用;强化自身优势,做好独家报道和深度报道;创新丰富编排手段,强化报纸版面视觉功能等。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经济报道>(以下两称"<21>")现在已成为一张每周发行5期的日报,但在报纸定位上仍强调深度报道.这样做有两个原因,一是,<21>以深度报道起家,其渊源可以追朔到<南方周末>,"遗传基因"决定了这张报纸不可能主发那些消息类的新闻;二是,报社的决策层意识到,作为一张传统的报纸,在速度上无论如何没办法同网络竞争,但读者手拿一张报纸阅读深度报道的愉悦感却是纸媒体的优势之一.  相似文献   

14.
深度报道的思维规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竞争越来越激烈,这种竞争不仅表现为信息量的竞争,新闻快、新、活的竞争,同时也表现为思想性和深刻性的竞争。在这场竞争中,着眼于理性思考的深度新闻报道是报纸的优势,纸质媒体应把这个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15.
深度报道是在新闻竞争中,报纸为对抗广播电视而进行的生存选择。报纸在深度报道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电视无法与之平分秋色。深度报道是发挥报纸之长的报道方式。电视新闻有瞬间即逝的缺点;设备复杂也限制了电视记者;形象化的背景材料难以解释有些新闻。因此,不论报纸或电视,要认清自己的不同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才是新闻媒介赢得群众的前提。  相似文献   

16.
夏颖 《新闻前哨》2006,(12):42-43
这是一个媒体飞速发展与激烈竞争的时代,处于电视、网络等新兴媒体挤压下的传统纸质媒体无不竭尽所能,求新寻变。它们一方面通过提高报道的深度与力度继续巩固自己的传统优势;另一方面紧跟“读图时代”、“视觉革命”的时代风向,倡导以生动、美观的图形化内容来报道、阐释新闻。图片、插图、图表等视觉元素在现代报纸编辑中已不再是简单地丰富、美化新闻报道,一场从“写新闻”到“画新闻”的角色转换正在悄悄进行。  相似文献   

17.
深度报道是在新闻竞争中,报紙为对抗广播电视而进行的生存选择。报纸在深度报道方面占有绝对优势,电视无法与之平分秋色。深度报道是发挥报纸之长的报道方式。电视新闻有瞬间即逝的缺点;设备复杂也限制了电视记者;形象化的背景材料难以解释有些新闻。因此,不论报纸或电视,要认清自己的不同优势,发挥自己的优势,这才是新闻媒介赢得群众的前提。  相似文献   

18.
对于新闻媒体来说,这是一个"时效决定命运"的时代,但作为传统媒体的报纸在这场"新闻时效性"竞争中不占优势,所以必须另寻生存之道,做好深度报道被其视作"救命稻草"。"热点新闻报道"则为其做好深度报道提供了首选,所以"如何做好热点新闻报道"成为报纸媒体的新课题。本文通过对前段时间报纸媒体对"外滩踩踏事件"的报道分析,找出些许共性,希望可以提供些借鉴。  相似文献   

19.
翻阅过去的老报纸,不难看出,在传统的报纸编排过程中,新闻照片,摄影报道等往往被淹没在大量的文字报道当中,它只起到文字报道的作用,充其量只能做个附属品罢了。但是,随着新闻事业的不断发展,报业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在竞争中处于优势,我们的新闻工作者不得不重新审视新闻照片在报纸中所处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20.
一、深度报道的由来深度报道最早出现在1766年至1830年美国政论报刊和政党报刊时期,那时人们称之为“深度报道”(DEEPREPORIS),主要是指针对新闻事件或某一政治观点进行的深人分析与论证.本世纪中叶.电视作为一种媒体出现并逐渐以其快捷的传播速度和声像优势吸引了大批观众,报纸媒体受到巨大冲击.在这种情况下,”“深度报道”(INDEPTHHEPORTS)一词出现,以其不可抗拒的权威性、全面性、深刻性而深受受众青睐,并成为报社记者与电视记者展开竞争的杀手钢.每当新闻事件发生,各家报纸都派出采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