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台湾当代散文理论的发展,相对其他文体理论迟缓,"五四"散文传统的压抑是其沉重的历史负担,突破因袭重负的呼声在20世纪60年代的现代主义风潮中传出。从文体界说、散文分类、名称确定等基础理论的建构中,可以探视其独特的传承与创新之路;而"现代散文"名称渐成共识,则凸显了台湾散文现代性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西藏因地理、历史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对西藏散文的表现对象、表现方式以及艺术风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凝聚了独特的精神空间,与其他地域及其他边疆民族地区的散文相比具有完全不同的精神气质和风格气象。本文从整体层面对当代西藏散文进行研究,一方面,从各个层面对当代西藏散文的整体走向、宏观脉络进行剖析,另一方面,以类型研究为经,呈现当代西藏散文的精神向度、主题意蕴、问题特征和散文创作主体之间的关联,进而对当代西藏散文的整体特点、发展方向得出一些理论性认识,以期对当代西藏散文创作给予合理性借鉴的思路,由此探索其发展命运。  相似文献   

3.
唐兴顺在当代文坛的"散文"阀域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存在。他近期的十篇"人物散文"是他先前以"自然物"为中心散文的发展,也是其未来文学探索创新的一种尝试。从这十篇散文的"月亮"全能视觉、"自然写作"范式和试图影响"历史"进程的企图,可以窥见当代散文"叙事"对"终极信仰"的关怀、对个性张扬的尊崇以及深入骨髓的儒家入世品格。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当代散文史著作已经出版了7部,同样冠名为《中国当代散文史》的有5部,作者分别是张振金、徐治平、邓星雨、卢启元、王尧;还有沈义贞的《中国当代散文艺术演变史》,佘树森和程旭光合著的《中国当代散文、报告文学发展史》。这7部史书都是由大学教授撰写完成的,有的侧重作家作品的解读,有的侧重散文思潮的论述,有的侧重分析社会文化与散文创作的关系演变,互为照映,各有所长,基本勾勒出当代散文创作的全貌,为当代散文研究打下了厚实的基础。散文的理论专著也从无到有,越出越多,从散文的本文研究到理论建构,从分类论说到发展趋向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贾平凹是中国新时期的散文革命家。他对中国当代(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启导与创作实践上。本文侧重探讨贾平凹在理论上对中国当代散文发展的贡献。这种贡献,不仅在于澄清、矫正了中国当代几十年来关于“散文”的种种错误演绎,还在于他结合了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贾氏散文理论”。他一百多万字的散文作品,是他这种理论的尝试与深化。  相似文献   

6.
中年女性散文作家是当代女性散文的主力军,她们努力从自恋走向社会,走向人生,将个体的生命体验扩展到对人生、宇宙万物的认识,不拘一格地传达出了来自女性社会生活和内心深处自我的声音。她们的作品无论从主题、意境、视野、题材及写作形式上,都有了积极的拓展与尝试,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并得以在思想的裂变中走向现代,极大地丰富了当代散文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孔明玉、冯源新著《四川当代散文史论》,从“传统、变动、现代”三个维度探寻四川散文作家作品创作的历史继承和时代特征,是区域性文学发展史中重要的学术尝试,对“四川当代散文”整体把握和审美评价具有原创建构之功,在“史”与“论”上均有学术研究的独创价值。  相似文献   

8.
贾平凹是中国新时期的散文革命家,他对中国当代(新时期)散文创作的贡献主要体现在理论启导与创作实践上,本文侧重探讨贾平凹在理论经上对中国当代散文发展的贡献,这种贡献,不仅在于澄清,矫正了中国当代几十年来关于“散文”的种种错误演绎,还在于他结合了中国当代散文创作的实际,在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建设性的“贾平散文理论”,他一百多万字的散文作品,是他这种理论的尝试与深化。  相似文献   

9.
虞华燕 《文教资料》2010,(22):21-22
本文在细品江岳散文的基础上,发现和提取出两个意象——"夜"与"水",在对"夜与水"现代语境的现代解读中,发掘江岳散文的现代意义。  相似文献   

10.
女性散文自“五四”以来就是文学创作中的一朵“奇葩”,当代都市女性不仅继承了五四文学的人道主义精神,而且还在散文的写作上独具特色。本文从内容、情感和语言上分析了当代都市女性作家的散文创作,总结了其独有的审美特征,肯定了当代女性散文独有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中国散文理论的现代性,在某种意义上就是中国文化现代性的必要延伸。中国现代散文理论,在晚清“文界革命”的铺垫下,于五四文学革命运动中,推导出自身的现代性构想。在“人的文学”观念主导下,以“人性的”、“个人的”、“个体的人”为价值设定的主体性因此成为现代性的理论基质。散文现代性理论主要倡导者的林语堂,进一步将散文现代性理论的基本设定明确为:“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调”的出发点——使“闲适”在主体性理论所坚执的文学独立自由精神辐辏下,成为散文美学追求,其意正在避免散文在文化启蒙运动中弘扬的文化批判性沦为实用性和工具性。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30年代,我国现代散文创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其中林语堂以闲适散文为主的创作实践为中国现代散文园地提供了一个新的品种。这一流派在现代文学史上乃至对现当代散文创作的影响和贡献都是不容忽视的:一是融合了中西方智慧的学养内涵和知性表达;二是拓展了现代散文的审美领域;三是开辟了现代散文文体探索的新路。  相似文献   

13.
文章主要讨论20世纪30年代乡土创作同当时文学批评观念的关系。现代作家既立足乡土,也把握了世界文学的脉博,在创作上表现出新的风貌;而围绕乡土创作的批评活动也运用了新近的心理分析观念,对创作起着互动的阐释作用。中国现代文学在创作和批评上形成了一种既“现代”亦“乡土”的特征,现代作家的人格结构亦显现于此。  相似文献   

14.
樊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包括四个方面。中国现代文学:它的存在就是它的意义;中国现代文学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事实的历史,而不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文学理念的历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是有"我"的文学史,而不是无"我"的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是由中国现代文学作品构成的一个时空结构。樊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不但超越了文化大革命前夕,政治革命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观,而且超越了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中普遍存在的翻案文学史观。这种双重超越,是一种终极性的超越,是向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自身本质的回归。他把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存在本身视为它们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而且是不假外求的。樊骏先生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透露出一种至大至刚之气。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散文诗在“五四”期间从国外移植引进,并在极短的时间内蔚为大观,是有其深刻而复杂的社会文化原因的。首先,它与新文学革命密切相关,在诗体大解放的白话诗论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次,这一文体能自由、艺术地展示内外交因的中国现代知识分子隐秘的内心世界;当然,本民族诗文渗透的文学艺术传统对现代散文诗创作的影响更是内在而长久的。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文学研究中引入"民国史视角",可在"具体的国家历史情态"中探寻现代文学的生成机制及其丰富内涵。现代行旅散文是现代作家在民国这一特定时空中的感知经验与游历体悟的文本呈现。从民国史的视角观照现代行旅散文的创作,有利于我们从一个更具生命力的入口,还原现代行旅散文创作的原生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白话文学主体地位的确立,小说为"文学之正宗"观念也深入人心,作为讲授白话文学创作为中心的"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其基本框架也是以此为基点建立的。而散文作为现代文学的边缘文体,不但要让学生体会其被边缘的历史,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散文在现代文学整体中的实际贡献,形成新文学整体观。  相似文献   

18.
论文对香港沙田派(中文大学)学者散文的情感内涵进行解读,该派散文认同香港生活现实、关爱祖国文化山水;对全球问题、人类心灵处境有深切关注。再达至对人文理想、精神家园的不懈追求,在三个不同的层面上揭示了国家情结、人类关怀、精神家园等丰盈的情感蕴藏。论文还特别注意到文本的情感关注点,如余光中本人来港前后、学者的写作环境、九七回归心态等诸多方面的阶段性变化;考察和发掘散文书写风格与美学原则的转换轨迹,探讨一种香港文学的价值理念与艺术品质。  相似文献   

19.
中国古代文学是高校中文系学生的基础课程,古代散文是古代文学中的一种重要文体。由于多年来形成的偏见,导致古代散文的教学颇受冷落。究其原因,应该与古代散文的概念不清晰、范畴不明确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在现代散领域占有显的地位,他的散是现代美的典范,有着极高的审美品位。朱自清散之所以风格独异,正是源于他的审美理想。正因为他的“温柔敦厚”的审美理想,创造了他自己独特的散世界,形成自己的美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