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由外界情境所导致的、偶然发生的科学活动,是幼儿自发产生的科学活动,它对于幼儿形成科学概念也十分重要。教师如能抓住时机,采取正确的方法指导幼儿开展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不仅将大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有利于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那么,作为幼儿教师,应具有什么素质和采取何种指导策略才能有效地指导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教育活动呢 ?笔者认为:   第一,教师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科学求实的精神是有效指导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前提。可能所有的幼儿教师都有这样一种体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  相似文献   

2.
大班幼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与探究欲望,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常常会发生偶发性的科学活动。对于这类现象,教师应正确对待。提出了教师应随时关心、观察,发现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教师应积极热情地支持幼儿的偶发性科学活动等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3.
"生活中到处都有科学""儿童的科学就在他们身边"这些基本的判断决定了生活教育对于幼儿科学的重要性.那么,幼儿教育工作者该如何指导这种科学教育活动呢?下面,本人结合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谈谈有关的体验和感悟. 一、做一位有"识"之师 由于受幼儿知识的局限性、兴趣的短暂性、注意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制约,偶发性科学活动出现后,如果没有教师适时的关心和指导,会因此而自生自灭.因此,偶发性科学活动的正确指导,要求教师做一位有"识"之师,具备丰富的知识积累和科学求实的精神,这是有效指导偶发性科学活动的前提.所以,为了保护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幼儿学科学的积极态度,教师首先要培养科学求实的精神,不断学习,掌握、积累丰富的科学知识,做一位有"识"之师.  相似文献   

4.
偶发性科学活动是指南外界情景诱发并围绕着偶然发生的事情开展的一种科学活动。它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周围的物质世界紧密相连,在不同的时间、地点都可能发生。这种活动延续的长短、参与活动人数的多少.都南幼儿自己决定,教师实现既没有活动计划,也不为活动提供设备和材料。由于这类活动有强烈的内部动机。因此,幼儿对活动的兴趣、主动性、积极性、探索的迫切性都优于有计划的科学活动.其内容的广泛、丰富性、生动性也是有计划的科学活动不能比拟的。但由于受幼儿知识的局限性、兴趣的短暂性,注意力的不稳定性等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5.
马翠芳 《教师》2013,(7):116-116
生活离不开科学。在孩子眼中,大千世界无不充满着神奇。偶发性科学活动是与幼儿的日常生活、周围世界紧密相联的,在任何时间、地点都可能发生。由于这类活动有强烈的内部动机,因此,幼儿对活动的兴趣性、主动性、积极性、迫切性都强于教师有计划的科学教育活动,其内容的广泛性、丰富性、生动性也是有计划的科学教育活动所不能比拟的。但由于受幼儿知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6.
<正>科学活动是一种动态的活动,是人的一种特殊的活动,它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经过实践验证,具有严密逻辑论证的。幼儿科学实验活动是幼儿通过自身的各种活动,在他们看到、摸到、听到、尝到、嗅到,总之是直接接触种种具体事实,获得感性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概括的结论。幼儿进行科学探索与其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分不开的,好奇心是幼儿学习的内驱力,它对幼儿形成对周围事物世界的积极态度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是主动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者。  相似文献   

7.
幼儿科学活动指的是幼儿在好奇心和科学兴趣的指引下运用自身的感知器官主动地和周围的物质世界相互作用,通过感知、操作、交流和思考,探索和理解周围世界中的事物和现象。这种活动不但符合幼儿的身心特征,还符合幼儿的兴趣爱好。在参与科学活动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激发幼儿的思维与潜力,对幼儿的全面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有效开展项目学习可以增强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一方面可以锻炼幼儿动手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幼儿的探究能力和意识。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基于项目学习设计科学活动内容,要设置具有科学性的项目学习主题、制定出具有递进性的项目学习目标等,从而充分发挥项目学习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与成年人相比,幼儿缺乏知识、经验,周围的一切对于幼儿来说都是新鲜神秘的,因而表现出更强烈的好奇心。幼儿对现实世界充满好奇,又善于想象,他们好动、好探索,科学活动最能满足幼儿的发展需要。幼儿科学教育强调让幼儿在活动中感知、探索、发现自然界的奥秘,激发幼儿学科学、爱科学的情感,重视幼儿对自然界的关注与爱好,好奇心和科学兴趣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开展多种形式的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如何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正>一、主题内涵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新《纲要》中指出:"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加探究活动,使他们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兴趣与好奇心,而科学活动可以满足他们探索世界的需求。科学教育要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掌握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发展认识能力。以下是笔者对幼儿活动的观察。二、情境描述与问题讨论1.蝌蚪有无眼睛对象:贝贝、隆隆环境:晨间区域活动  相似文献   

10.
科学启蒙教育开始于家庭,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科学启蒙教师。幼儿对周围世界充满了好奇,渴望探索,父母的科学启蒙对幼儿的发展意义重大。那么,在家庭中,家长应该如何开展科学教育,应给幼儿教些什么科学知识呢?一、家庭科学教育的内容1.好奇心和探索热情的培养在父母面前,幼儿会在好奇心的驱  相似文献   

11.
开展早期的儿童科学启蒙教育,对于培养他们的科学兴趣,发现他们的科学潜能,以及对于他们将来学习科学,无疑具有重要意义。一、发展好奇心,激发科学兴趣幼儿学科学的内部动力是好奇心和兴趣。发展幼儿的好奇心,激起幼儿探索世界、认识世界的强烈愿望,培养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这对幼儿形成科学的热情是极为重要的。幼儿天生就是喜欢大自然的。他们喜欢千姿百态的花草树木,喜欢  相似文献   

12.
当前,幼儿科学教育成为幼教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把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具体落实到幼儿各项活动中,有效地实现科学教育活动的有序化,使幼儿产生爱科学的情感?以下就此谈谈我的看法。 培养幼儿爱科学的情感。物质世界有着极其丰富的科学内涵,它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科学气氛的环境。我们完全可以利用它来作为开展幼儿科学启蒙教育的基地,从而引发幼儿爱科学的情感。观察是最能激发幼儿探索周围物质世界好奇心的一种活动,是培养幼儿关心、探索物质世界的基本方法。因此,教师要帮助幼儿学会观察,通过观察来认识周围世界,获取自然知识,搜集科…  相似文献   

13.
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是让幼儿亲历探究的过程,逐渐培养他们观察、提问、设想、实验、表达、交流的探究习惯,体验探究的乐趣,自我建构初步的科学知识,获得基本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幼儿对周围世界中科学现象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幼儿教师应保护幼儿对周围世界的好奇心,捕捉幼儿一日活动中各个环节的教育契机,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有效开展幼儿园的科学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14.
当幼儿面对某些具体的事物或现象时.常常会问一些“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这种随机产生的对科学的好奇现象我认为是偶发性科学活动信息。如何让幼儿偶发的科学兴趣成为有效的科学探索活动呢?教师的指导是关键。  相似文献   

15.
众所周知幼儿对新鲜事物非常感兴趣,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幼儿的好奇心比较外露,往往表现在探索的行为和问题的提出上。他们总是试探着去认识世界,想弄清究竟。而科学探索活动的启蒙,正是以幼儿渴望认识而又处于无知、想知之较多而又知之极少为切入点的。我们应该为幼儿提供探索有关周围世界知识经验的相应活动,并给予指导,以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其对科学的兴趣,丰富他们的科学经验,从而促进幼儿科学探索活动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幼儿科学教育是教师引发、支持和引导幼儿对周围物质世界进行主动探究、帮助幼儿形成科学情感和态度,掌握科学方法,获得有关周围物质世界及其关系的科学经验的活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科学领域的目标为:“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在幼儿园各种形式的科学教育活动中,  相似文献   

17.
幼儿园科学教育是一种启蒙教育,重在培养孩子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科学活动中,幼儿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身的活动对周围的物质世界进行感知、观察、操作、发现问题、寻求答案,获取广泛的科学经验,发展智力和好奇心,感受  相似文献   

18.
陈春苗 《广西教育》2013,(45):93-94
在科学探索活动中离不开对事物或科学现象的观察,观察是获取周围世界信息的基本方式,是儿童认识世界、增长知识的重要途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科学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幼儿对周围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探究活动,让他们体会科学探究的过程和采用的方法,体验发现的乐趣。  相似文献   

19.
<正>探索是幼儿发现的重要途径,是幼儿获得发展的前提,也是幼儿自主性学习的重要表现。同时,科学素质是人才素质的重要因素,幼儿科学教育是培养幼儿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当科学区活动成为幼儿园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时,我们也越来越关注科学区活动的开展。一、保护好奇心,点燃主动探索的火花《纲要》科学领域提出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幼儿的天性是好奇、多问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它不仅能提高认知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能使认知活动成为一件快乐的事。  相似文献   

20.
科学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它既能满足幼儿的动手需求,又能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开展好科学活动,对于幼儿一生的发展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根据《纲要》中科学目标的第一条要求:让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我们对此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和探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一、探索与操作的内容要表现出层次性确定探索与操作的内容是实现幼儿科学教育目标必不可少的条件。在现实生活中,可供幼儿进行探索与操作的内容十分广泛。我们精心选择、设计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